2024年2月15日发(作者:美图v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869—2022
代替DL 5007—199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The code of welding for power plant
2022—03—09发布 202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DL/T869———2022
目 次
前言……………………………………………………………………………………………Ⅱ
1 范围…………………………………………………………………………………………1
2 标准性引用文件……………………………………………………………………………1
3 一般规定……………………………………………………………………………………2
4 坡口制备及组对要求………………………………………………………………………4
5 焊接工艺……………………………………………………………………………………8
6 质量检验……………………………………………………………………………………12
7 质量标准……………………………………………………………………………………15
8 焊接修复……………………………………………………………………………………17
9 焊接技术文件………………………………………………………………………………1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火力发电厂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19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常用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常温力学性能……………………29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常用焊丝的化学成分…………………………………………………33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埋弧自动焊常用焊剂简明表…………………………………………35
附录E(资料性附录) 焊接异种钢的焊条(焊丝)及焊后热处理温度速查表 ……………36
DL/T869—2022
前 言
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认202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方案工程的通知》电力[2022]22号文的要求,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组织行业内有关单位组成标准修订组,对DL 5007—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火力发电厂焊接篇)进行了修订,其格式按照DL/T600—2022《电力行业标准编写根本规定》的规定。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参照了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有关标准及规定。根据我国电力建设工程技术的开展和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在进行调查研究的根底上,对本标准作出定位。本标准和DL/T678—2022《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共同构成电力行业焊接工作的主干标准。本标准可以作为电力工程所涉及的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等各方均认可的焊接技术要求使用。
DL 5007—1992实施已经10年。该标准对推动电力行业焊接技术的开展,尤其是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焊接技术进步,提高焊接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是必要的。本次修订的重点如下:
——从原来强制性标准改变为推荐性标准;
——标准名称更改为《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其适用范围从原标准侧重电力根本建设领域扩大到火电厂的技术改造、检修和修复工作中所涉及的焊接工作;
——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不作限制;
——扩大了焊接方法适用范围。本标准扩大的新焊接方法包括钨极氩弧焊(含自动或半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电弧焊;
——在标准结构设计上,根据新的要求以及本标准与其他支持性标准的衔接的需要,作了较大的调整。对其他支持性标准已经作出了具体的技术规定的内容,本标准尽量不再重复规定;
——增加了近年来电站已经采用的新钢种,重新安排了钢材分类方法;
——对原规程中过于繁琐的程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5007—199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江苏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河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平、郭军、任永宁、严正、张学诚、张健、张佩良、张信林。
DL/T869—202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行业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火力发电设备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钢结构和在受压元件上焊接非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以及主、辅机本体和转动部件的焊接修复工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碳含量≤0.35%)、普通低合金钢和耐热钢的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电弧焊、氧-乙炔焊和埋弧自动焊等焊接方法。其他的材料、部件和焊接方法,可参照本标准制定技术要求。
2 标准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8—202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1.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一局部:试验方法
GB/T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4191 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等离子焊接、切割用钨铈电极
GB/T4872 纯氩
GB/T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6819 溶解乙炔
GBll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
GB/T12470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
GBl7394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50236—19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DL/T675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那么
DL/T678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DL/T67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T734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那么
DL/T752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DL/T753 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导那么
DL/T819—202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DL/T820—202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DL/T821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DL/T868—2022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HG/T2537焊接用二氧化碳
JB/T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84)电基火字第146号《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1984-11-14
基建司电基(1993)15号《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3-07-06
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6-08—19
质技监锅发[2022]154号《压力容器平安技术监察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22-06-25
3 一般规定
3.1 总的要求
3.1.1 除相关合同中另有规定的局部外,火力发电机组的焊接工程的施工和验收工作应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对于火力发电厂相关设备部件的修复、技改除应执行《蒸汽锅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平安技术监察规程》外,其焊接工作应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
3.1.2 电站钢结构焊接工作应按DL/T678的规定执行。
3.1.3 焊接工程应事先根据DL/T 868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确认、制定工作程序,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和必要的焊接施工措施文件。
3.1.4 焊缝质量检验应根据部件工况条件和质量要求分类进行。
3.1.5 金属材料检验、设备焊缝检查、通球试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接头质量检验、焊接人员考核等项工作,应分别按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
3.1.6 重要部件的焊接修复应按照专门的规程、标准、技术导那么的规定执行。
3.2 企业及焊接人员
3.2.1 承当火力发电厂焊接工程的企业(或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3.2.1.1 具有国家认可的与承当工程相适应的企业资质,具备相应的质量体系。
3.2.1.2 企业的质量体系中应对焊接工程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在焊接工程施工中,企业的质量体系应能有效运行,确保焊接工程的质量。
3.2.1.3 具备3.2.2所规定资格的焊接人员,并应明确符合资格的专业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的焊接技术工作。
3.2.1.4 具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焊接装备条件。
3.2.1.5 承当火电厂焊接工程的企业应经常组织焊接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2.2 企业在承当火电厂焊接工程时,焊接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3.2.2.1 焊接技术人员
a)焊接技术人员应具备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并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b)焊接技术人员应有不少于一年的专业技术实践;
c)在焊接工程中担任管理或技术负责人的焊接技术人员应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并取得焊接工程师资格。
3.2.2.2 焊接质量检查人员
a)火力发电厂焊接工程中的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
b)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c)焊接专业的质量负责人应具备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并取得焊接质量检查高级资格。
3.2.2.3 焊接检验、检测人员
a)焊接检验人员应具备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DL/T 675的规定参加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
b)焊接检验、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应在有效期内。持证人员应按照考核合格工程及相应的级别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c)评定检测结果,签署无损检验报告的检验人员必须由Ⅱ级及以上人员担任;
d)从事金相、光谱、力学性能检测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2.2.4 焊工与焊接操作工
焊工与焊接操作工应按照DL/T 679的规定参加焊工技术考核,取得焊工合格证书,并按照考试合格工程适用范围从事焊接工作。
3.2.2.5 焊接热处理人员
a)焊接热处理操作人员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
b)焊接热处理技术人员应具备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
3.2.3 焊接人员的根本职责
3.2.3.1 焊接技术人员
a)贯彻工程质量方针,掌握工程概况,编制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焊接技术措施,参与焊工技术培训工作;
b)组织并参与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制定焊工技术培训方案;
c)在施工前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工程中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
d)参与重要部件的焊接质量验收;
e)记录、检查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办理本专业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的移交,组织进行焊接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3.2.3.2 焊接质量检查人员
a)编制焊接质量验收工程和实施方案,负责焊接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及相关质量措施的实施;
b)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深入工程实际监督有关技术措施的实施, 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c)确定受检焊缝或检验部位,记录并监督检验质量,负责工程质量统计;
d)掌握焊工技术状况,检查焊工合格证件。对违章作业或作业质量不稳定的焊工有权停止其焊接工作,有权建议焊工技术考核委员会撤消焊工合格证书;
e)及时积累和总结焊接质量监督资料,整理焊工质量档案,配合整理工程技术文件并移交。
3.2.3.3 焊接检验、检测人员
a)按照指定部位和委托内容依据本规程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做到检验及时、结论准确、及时反应;
b)填写、整理、签发和保管全部检验记录;配合有关人员整理、移交专业工程竣工技术资料;
c)对外观不合格或不符合无损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进行无损检验。
3.2.3.4 焊工与焊接操作工
a)按照DL/T679规定的合格工程适用范围从事焊接工作;
b)熟悉并严格执行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的有关规定;
c)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自检;
d)当作业条件与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不相符时,应停止或拒绝施焊。在作业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停止施焊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不得自行处理。
3.2.3.5 焊接热处理人员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按照DL/T819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
3.3 材料
3.3.1 钢材
3.3.1.1 钢材材质必须符合设计选用标准的规定,进口钢材必须符合合同规定的技术
条件。钢材必须附有材质合格证书。首次使用的钢材应收集焊接性资料和焊接、焊接热处理以及其他热加工方法的指导性工艺资料,按照DL/T868确认焊接工艺。
火电厂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见附录A。
3.3.1.2 工程代用材料应经过设计批准。工程中使用的临时材料应符合3.3.1.1的规定,并应经过工程技术负责人的批准。
3.3.1.3 在使用中对钢材材质有疑心时应按照该钢材批号进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检验。
3.3.2 焊接材料
3.3.2.1 焊接材料应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使用工况条件和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选用。
3.3.2.2 同种钢材焊接时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以下根本条件;
a)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与母材相当;
b)焊接材料熔敷金属的下转变点(Acl)应与被焊母材相当(不低于10℃);
c)焊接工艺性能良好。
3.3.2.3 异种钢材焊接时焊接工艺及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DL/T752的规定。
3.3.2.4 焊接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焊接工程中使用的进口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提供方提交的技术文件的要求。
火电厂常用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和相关标准见附录B。
3.3.2.5 钨极氩弧焊应使用符合GB4191规定的钨铈电极。
3.3.2.6 埋弧焊用焊剂应符合GB/T5293或GB/T12470的规定。
3.3.2.7 首次使用的新型焊接材料应由供给商提供该材料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含常、高温)、Acl、指导性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等技术资料,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前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3.3.2.8 焊接材料的存放、管理应符合JB/T 3223的规定。存放一年以上的焊接材料用于重要部件焊接时,如对其质量产生疑心,应重新做出鉴定,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
3.3.2.9 焊条、焊剂在使用前应按照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得超过两次。焊接重要部件的焊条,使用时应装入保温温度为80℃~110℃的专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3.3.2.10 焊丝在使用前应去除锈、垢、油污。
3.3.3 焊接用气体
3.3.3.1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氩气应符合GB/T4872的规定。
3.3.3.2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应符合HG/T2537的规定。
3.3.3.3 氧—乙炔焊接方法所用的氧气纯度应在98.5%以上。
3.3.3.4 氧—乙炔焊接方法所用的乙炔气体应符合GB6819的规定。
3.3.3.5 乙炔气体质量可用检查焊缝金属中硫、磷含量的方法确定,其含量不得超过被焊接金属的标准含量。
3.3.3.6 使用氧—乙炔焊接方法时,焊接工艺评定应结合现场使用条件进行,并测定焊缝金属的硫、磷含量。
3.3.3.7 焊接工程中使用的其他气体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4 焊接设备
3.4.1 焊接设备(含热处理设备、无损检测设备)及仪表应定期检查,需要计量的局部应定期校验。
3.4.2 所有焊接和焊接修复所涉及的设备、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应确认其与承当的
焊接工作相适应。
4 坡口制备及组对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焊口的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且便于施焊及焊后热处理。
4.1.2 锅炉受热面管子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联箱外壁或支架边缘至少70mm,同根管子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150mm。
4.1.3 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道弯曲起点不小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100mm(定型管件除外),距支、吊架边缘不小于50mm。同管道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50mm.,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500mm时,同管道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500mm。
4.1.4 管接头和仪表插座一般不可设置在焊缝或焊接热影响区内。
4.1.5 容器筒体的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封头弯曲起点应不小于容器壁厚加15mm,且不小于25mm。相互平行的两相邻焊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容器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l00mm。
4.1.6 管孔应尽量防止开在焊缝上,并防止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必须在焊缝上或焊缝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应经无损检验合格;
b)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
c)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4.1.7 搭接焊缝的搭接尺寸应不小于5倍母材厚度,且不小于30mm。
4.1.8 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4.1.9 焊件组装对口时应将待焊件垫置牢固,防止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
4.1.10 除设计规定的冷拉焊口外,其余焊口应禁止强力对口,不允许利用热膨胀法对口。
4.2 焊口制备
4.2.1 焊接接头的形式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选用,焊缝坡口应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如无规定时,焊接接头形式和焊缝坡口尺寸应按照能保证焊接质量、填充金属量少、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改善劳动条件、便于操作、适应无损探伤要求等原那么选用。
焊接接头的根本形式及尺寸见表1。
4.2.2 焊件下料与坡口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焊件下料与坡口制备宜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b)如采用热加工方法(如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下料,切口局部应留有机械加工余量,以便于除去淬硬层及过热金属。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采用热加工方法下料后,对切口局部应先进行退火处理再进行机械加工。
4.2.3 焊件经下料和坡口加工后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合格前方可组对:
a)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如经过热加工方法下料或坡口制备,加工后要经外表探伤检验合格;
b)坡口内及边缘20mm内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
c)坡口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4.2.4 管道(管子)管口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其偏斜度△f不得超过表2规定。
4.3 焊口组对
4.3.1 焊件在组对前应将坡口外表及附近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如下:
a)对接接头:坡口每侧各为(10~15)mm;
b)角接接头: (焊脚尺寸K值+10)mm;
c)埋弧焊接头: (以上清理范围+5)mm。
4.3.2 焊件组对时一般应做到内壁(根部)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以下要求;
a)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lmm;
b)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4.3.3 焊件组对的对口间隙应符合表1规定,与所用焊接方法相适应。公称直径大于500mm的管道对口间隙局部超差不得超过2mm,且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总长度的20%。
4.3.4 不同厚度焊件对口时,其厚度差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a)内壁(或根部)尺寸不相等而外壁(或外表)齐平时,可按图la)形式进行加工;
b)外壁(或外表)尺寸不相等而内壁(或根部)齐平时,可按图lb)形式进行加工;
c)内、外壁尺寸均不相等时,可按图lc) 形式进行加工;
5 焊接工艺
5.1 环境要求
5.1.1 允许进行焊接操作的最低环境温度因钢材不同分别为:
A—I类为—10℃;A—Ⅱ、A-III、B-I类为0℃;B-Ⅱ、B-Ⅲ为5~C;C类不作规定。
5.1.2 应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场所的风力,现场风速应符合GB50236-1998中2.0.4.2的规定。
5.1.3 焊接现场应该具有防潮、防雨、防雪设施。
5.2 焊前预热
5.2.1 焊前预热的加热方法、加热宽度、保温要求、测温要求等按照DL/T819有关规定执行。
5.2.2 预热工艺应该包含在焊接工艺评定范围之内并进行评定。
5.2.3 推荐各种钢材施焊的预热温度见表3。
5.2.4 特殊情况下的焊前预热要求:
a)在0℃及以下低温下,壁厚不小于6mm的耐热钢管子、管件和厚度不小于34mm的
板件焊接时,预热温度可按表3的规定值提高30℃~50℃;
b)在-10℃及以下低温下,壁厚小于6mm的耐热钢管子及壁厚大于15mm的碳素钢管焊接时应适当预热;
c)异种钢焊接时,预热温度应按焊接性能较差或合金成分较高的一侧选择;
d)接管座与主管焊接时,应以主管规定的预热温度为准;
e)非承压件与承压件焊接时,预热温度应按承压件选择。
5.2.5 施焊过程中,层间温度应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且不高于400℃。
5.3 焊接方法和工艺
5.3.1 承压管道焊接时,所用的焊接方法可采用表4的规定。
5.3.2 除非确有方法防止焊道根层氧化或过烧,合金含量较高的耐热钢(铬含量≥3%或合金总含量>5%)管子和管道对接焊接时内壁必须充氩气或混合气体保护,并确认保护有效。
5.3.3 严禁在被焊工件外表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高合金钢材料外表不得焊接对口用卡具。
5.3.4 焊接时,管子或管道内不得有穿堂风。
5.3.5 定位焊时,除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和预热温度等应与正式施焊时间相同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在对口根部定位焊时,定位焊后应检查各个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去除,重新进行定位焊;
b)厚壁大径管假设采用填加物方法定位,填加物必须采用同种材料,当去除临时填加物时,不应损伤母材,并将其残留焊疤去除干净、打磨修整。
表3 各种钢材焊前预热温度
管 材
钢的合金系(举例钢号)
碳含量≤0.35%的碳素钢及其铸件
C—Mn(345)
Mn—V(390)
1〔1/2〕Mn-(1/2)Mo-V(14MnMoV、18MnMoNbg)
1Cr-(1/2)Mo(15CrMo、ZG20CrMo)
〔1/2〕Cr-〔1/2〕Mo(12CrMo)
1Cr-(1/2)Mo-V(12Cr1MoV、ZG20CrMo)
1(1/2)Cr-1Mo-V(15CrlMolV、ZGl5CrlMolV
2Cr-(1/2)Mo-W-V(12Cr2MoWVTiB)
1(3/4) Cr-(1/2)Mo –V、2〔1/4〕Cr-1Mo〔12Cr2Mo〕
3Cr-lMo-V-Ti〔12Cr3MoVSiTiB〕
9Cr-1Mo-V-Nb
9Cr-1Mo、12Cr-1Mo-V
壁厚
(mm)
≥26
≥15
—
≥10
≥6
预热温度
(℃)
100~200
150~200
—
150~250
200~300
≥15 150~200
板 材
壁厚
(mm)
≥34
≥30
≥28
100~150
预热温度
(℃)
≥6 250~350
—
—
200~300
300~400
—
—
200~300
200~300
注1: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可按下限温度降低50℃;
注2:当管子外径大小219mm或壁厚不小于20mm时,应采用电加热法预热。
5.3.6 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的根层焊缝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多层多道焊缝焊接时,应进行逐层检查,经自检合格前方可焊接次层焊缝。
5.3.7 厚壁大径管的焊接应采用多层多道焊,当壁厚大于35mm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氩弧焊打底的焊层厚度不小于3mm。
b) 对于铬含量≥5%或合金含量不小于10%的耐热钢寒风,其单层焊道厚度不能超过焊条直径,焊道宽度不能超过焊条直径的4倍。
c) 其它材料单层焊道的厚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加2mm;单焊道宽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5倍。壁厚大径管多道排列要求见图2。
表2 承压管道焊接方法
部件名称
P≥10MPa,δ≤6mm的锅炉受热面管子
P≥10MPa,δ>6mm的管子及管件
P≥4MPa,t≥450℃的管道
再热蒸汽冷、热段管道及其旁路
汽轮机、发电机的冷却、润滑系统管道及燃油管道
P <10MPa,δ≤6mm的中低压锅炉受热面管子
其他管道(推荐)
根部焊接
Ws
Ws
Ws
Ws
Ws
Ws
其他焊道
Ws/Ds
Ws/Ds
Ds
Ws/Ds
Ws/Ds
Ws/Ds
注:P—部件工作压力;δ—部件壁厚;t—部件工作温度。
5.3.8 外径大于194mm.的管子和锅炉密集排管(管子间距不大于30mm)的对接接头宜采取二人对称焊。
5.3.9 钢结构的焊接应符合DL/T678的规定。
5.3.10 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多层多道焊的接头应错开。
5.3.11 施焊过程除工艺和检验上要求分次焊接外,应连续完成。假设被迫中断时,应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如后热、缓冷、保温等)。再焊时,应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照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5.3.12 公称直径不小于1000mm的管道或容器的对接接头,应采取双面焊接,并应采取清根措施,以保证封底焊质量。清根后应按4.3.1要求将氧化物去除干净。
5.3.13 对需做检验的隐蔽焊缝,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工序。
5.3.14 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经自检合格后做出可追溯的永久性标识。
5.3.15 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三次,耐热钢不得超过两次,并应遵守以下规定:
a)彻底去除缺陷;
b)补焊时,应制定具体的补焊措施并按照工艺要求实施;
c)需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返修后应重做热处理。
5.3.16 安装管道冷拉口所使用的加载工具,需待整个对口焊接和热处理完毕前方可卸载。
5.3.17 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
5.4 焊后热处理和后热处理
5.4.1 焊后热处理和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加热范围、保温要求、测温要求应按照DL/T 819有关规定执行。
5.4.2 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立即进行热处理,否那么应做后热处理。
5.4.3 以下部件的焊接接头应该进行焊后热处理:
a)壁厚大于30mm的碳素钢管道、管件;
b)壁厚大于32mm的碳素钢容器;
c)壁厚大于28mm的普通低合金钢容器(A类Ⅱ级钢);
d)壁厚大于20mm的普通低合金钢容器(A类Ⅲ级钢);
e)耐热钢管子及管件和壁厚大于20mm的普通低合金钢管道(5.4.4、5.4.5规定内容除外);
f)其他经焊接工艺评定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件。
5.4.4 以下部件采用氩弧焊或低氢型焊条,焊前预热和焊后适当缓慢冷却的焊接接头可以不进行焊后热处理:
a)壁厚不大于lOmm、直径不大于108mm,材料为15CrMo、12Cr2Mo的管子;
b)壁厚不大于8mm、直径不大于108mm,材料为12CrlMoV的管子;
c)壁厚不大于6mm、直径不大于63mm,材料为12Cr2MoWVTiB的管子。
5.4.5 奥氏体不锈钢的管子,采用奥氏体材料焊接,其焊接接头不推荐进行焊后热处理。
5.4.6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按照DL/T752的规定进行,但焊后热处理的最高恒温温度必须低于两侧母材及焊缝熔敷金属三者中最低Ac1温度减20℃~30℃。
5.4.7 推荐的常见耐热钢的焊后热处理的恒温温度及恒温时间见表5。
表5 推荐的常见耐热钢的焊后热处理的恒温温度及恒温时间
6 质量检验
6.1 一般规定
6.1.1 焊接质量的检查和检验,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采用自检与专业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验评工作。
6.1.2 焊接质量检查,包括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三个阶段,均应按检验工程和程序进行。对重要部件的焊接可安排焊接全过程的旁站监督。
6.1.2.1 焊接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
a)焊缝外表的清理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b)坡口加工应符合图纸要求;
c)对口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d)焊接预热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6.1.2.2 焊接过程中的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层间温度应符合工艺指导书的要求;
b)
焊接工艺参数应符合工艺指导书的要求;
c)
焊道的表露缺陷应消除。
6.1.2.3 焊接结束后的检查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1.3 焊接修复后的检验,除有专门规定,均应按本标准规定执行。
6.1.4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他工程检验。
6.1.5 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的钢材,焊接热处理后必须进行无损检验。
6.1.6 焊接接头的硬度检验应在焊接热处理后进行。
6.1.7 焊接接头分类检查的方法、范围及数量,按表6进行。
6.2 焊接接头外观检验
6.2.1 焊工本人应对所焊接头进行外观检查。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按表6对焊接接头进行规定比例的
检验,必要时应使用焊缝检验尺或5倍放大镜,对可经打磨修复的外观超标缺陷应该作记录。
6.2.2 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根据图纸要求对焊接部件进行宏观的尺寸检验。对重要部件应该在焊接过程中监视焊接变形,并在焊接及热处理完成之后进行最终尺寸检查。
6.3 焊接接头无损检验
6.3.1 除非合同和设计文件另有规定,焊接接头无损检验的工艺质量、焊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根据部件类型特征,分别按DL/T821、DL/T820、GB/T3323、GBll345、JB4730规定执行。
6.3.2 经射线检验对不能确认的面积型缺陷,应该采用超声波检验方法进行确认。
6.3.3 对以下部件的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应执行如下具体规定:
a)厚度不大于20mm的汽、水管道采用超声波检验时,还应进行射线检验,其检验数量为超声波检验数量的20%;
b)厚度大于20mm、且小于70mm的管道和焊件,射线检验或超声波检验可任选其中一种;
c)厚度不小于70mm的管子在焊到20mm左右时做100%的射线检验,焊接完成后做100%超声波检验;
d)对于I类焊接接头的锅炉受热面管子,除做不少于25%的射线检验外,还应另做25%的超声波检验;
e)需进行无损检验的角焊缝可采用磁粉检验或渗透检验。
6.3.4 对同一焊接接头同时采用射线和超声波两种方法进行检验时,均应合格。
6.3.5 无损检验的结果假设有不合格时,应按如下规定处理:
a)对管子和管道焊接接头应对该焊工当日的同一批焊接接头中按不合格焊口数加倍检验,加倍检验中仍有不合格时,那么该批焊接接头评为不合格;
b)容器的纵、环焊缝局部检验不合格时,应在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检验长度,增加的检验长度应该为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小于250mm;假设仍不合格,那么该焊缝应100%检验。
6.3.6 对修复后的焊接接头,应100%进行无损检验。
6.3.7 焊接检验后,可按部件和整体分别统计出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其计算方法推荐如下:
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A-B)/A×l00%
式中 A—— 一次被检焊接接头当量数(不包括复检及重复加倍当量数);
B—— A中的不合格焊接接头当量数。
当量数计算规定如下:
a)外径不大于76mm的管接头,每个接头计为当量数1。
b)外径大于76mm的管子、容器接头,同焊口的每300mm被检焊缝长度计为当量数1。
c)使用射线检验时,相邻底片上的超标缺陷实际间隔小于300mm时可计入一个当量。
检验方法及比例(%)
焊接接
头类别
范 围
外 观
自检
工作压力不小于9.81MPa的锅炉的受热面管子 外径大于159mm或壁厚大于20mm,工作压力大于 9.81MPa的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管子及管道I
cab射线 超声
硬度
专检
100
100
100
100
50
50
100
100
50
50
5
100
100
100
100
光谱
100
100
100
100
100
10
100
100
100
100
外径大于159mm,工作温度高于450℃的蒸汽管道 工作压力大于8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工作温度高于300℃且不高于450℃的汽水管道及管件
工作压力为(0.1~1.6)MPa的压力容器 工作压力小于9.81MPa的锅炉的受热面管子 工作温度高于150℃且不高于300℃的蒸汽管道及管件
Ⅱ
工作压力大于1.6MPa且小于4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0
25
25
25
25
25
25
25
10
10
50
25
5
5
5
1
—
—
100
5
100
100
—
—
—
—
—
—
—
100
—
—
—
—
—
—
—
—
—
—
工作压力为(4~8)MPa的汽、水、油、气管道承受静载荷的钢结构d 工作压力为(0.1~1.6)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烟、风、煤、粉、灰等管道及附件
Ⅲ
非承压结构及密封结构 一般支撑结构(设备支撑、梯子、平台、拉杆等) 外径小于76mm的锅炉水压范围外的疏水、放水、排污、取样管子100 100
a 经焊接工艺评定,且具有与作业指导书规定相符的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图的焊接接头,及A类钢焊接接头可免去硬度检验。 b 马氏体钢焊接接头能够提供可靠的、可追溯的焊缝用材记录时,可免做光谱检验。 c 超临界机组锅炉的I类焊接接头100%无损检测,其中不少于50%的射线检验。 d 钢结构的无损探伤方法及比例按设计要求进行。 e 烟、风、煤、粉、灰管道应做100%的渗油检查,或气密性试验。 F 凝汽器管板密封应做100%渗透检验。
6.4 焊缝金属光谱分析
6.4.1 耐热钢部件焊后应对焊缝金属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那么》,进行光谱分析复查,规定如下:
a)锅炉受热面管子不少于10%,假设发现材质不符,那么应对该工程焊缝金属进行100%光谱分析复查;
b)其他管子及管道100%。
6.4.2 对高合金部件焊口进行光谱分析后应磨去弧光灼烧点。
6.4.3 经光谱分析确认材质不符的焊缝应进行返工。
6.5 焊接接头硬度检验和金相检验
6.5.1 可取样的焊接接头硬度检验应采用台式硬度仪。按照GB/T231.1的规定执行。
6.5.2 焊接接头现场硬度检验应采用里氏硬度计,按照GB/T17394的规定进行。
6.5.3 当焊接热处理自动记录图显示异常时,应对该记录图所涉及的焊接接斗进行硬度检查。
6.5.4 当合同或设计文件规定或验证需要时,应进行焊接接斗的金相检验。现场焊接接头金相检验的式样制备、复膜要求等应按照《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那么》的规定执行。光学金相照片,一般放大倍数为200~400倍。视频金相照片应比照光学照片的放大倍数。
6.6 不合格焊口处理
6.6.1 应查明造成不合格焊口的原因。对于重大的不合格焊口事件应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同时提出返修措施。返修后还应按原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
6.6.2 外表缺陷应采取机械方法消除。
6.6.3 需要补焊消除的缺陷应该按照补焊修复规定进行缺陷的消除。
6.6.4 焊接热处理温度或热处理时间不够而导致硬度值超标的焊口,应重新进行热处理;焊接热处理温度超标而导致焊接接头部位材料过热的焊口,除非可以实施正炽热处理工艺,应该割掉该焊口及过热区域的材料,重新焊接。
表7 焊缝外形允许尺寸 单位:mm
焊接接头类别
接头型式位置
焊缝余高
对接接头
焊缝
余高差
焊缝宽度
贴角焊
角接接头
坡口角焊
焊脚尺寸差
平焊
其他位置
平焊
其他位置
比坡口增宽
焊脚
焊脚尺寸
焊脚
δ≤20
δ>20
δ≤20
δ>20
Ⅰ
0~2
≯3
≤2
≤2
<4
<2
δ±1.5
δ±2
<2
<3
Ⅱ
0~3
≯4
≤2
3
≤4
≤2
δ±2
δ±2.5
≤2
<3
Ⅲ
0~4
≤5
≤3
<4
≤5
≤3
δ±2.5
δ±3
≤3
<4
δ+〔2~3〕 δ+〔2~4〕 δ+〔3~5〕
注:1.焊缝外表不允许有深度大于1mm的锋利凹槽,且不允许低于母材外表。
注:2.搭接角焊缝的焊脚与较薄侧部件厚度相同。
注:3.δ为较薄部件的板厚。
7 质量标准
7.1 焊缝外观检查质量标准
7.1.1 焊缝边缘应圆滑过渡到母材,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尺寸见表7。
7.1.2 焊接角变形应符合表8规定。
7.1.3 焊缝表露缺陷应符合表9的要求。
7.1.4 管子、管道的外壁错口值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a) 锅炉受热面管子:外壁错口值不大于10%壁厚,且不大于1mm;
b) 其它管道:外壁错口值不大于10%壁厚,且不大于4mm。
表8 焊接角变形允许范围
焊 件
板 件
管径<100mm
管径≥lOOmm
缺陷名称
裂纹、未熔合
偏差值
θ(º )
≯3
—
—
表9 焊缝表露缺陷允许范围
质量要求
I Ⅱ
不允许
深度≯10%焊缝厚度,且深度≯15%焊缝厚≯1.5mm,总长度≯焊缝度,且≯2mm,总长全长的10%。氩弧焊打度≯焊缝全长的底焊缝不允许 15%
不允许
深度≯0.5nun;缝深度≯0.5mm;焊缝两侧总深度≯0.5mm;焊缝两 两侧总长度:管件长度:管件≯焊缝全长的侧总长度:管件≯焊缝全 ≯焊缝全长的10%,且≯40mm;板件≯焊长的20%;板件≯焊缝20%;板件净焊缝缝全长的10% 全长的15% 全
长的20%
不允许
Ⅲ
α
—
≯1/100
≯3/200
根部未焊透 不允许
气孔、夹渣
咬
边
不要求修磨
的焊缝
要求修磨的焊缝
板件和直径≥108mm的管件:≯3mm根部凸出 ≯2mm
管件直径<108mm时以通球为准,要求是:
管外径≥32mm时,为管内径的85%
管外径<32mm时,为管内径的75%≤2mm ≤2.5mm 内凹 ≤1.5mm
7.2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标准
7.2.1 钢制承压管道检验标准为:DL/T821和DL/T820—2022B级。
7.2.2 钢结构检验标准为:GB/T3323和GBll345—1989B级。
7.2.3 压力容器检验标准为:JB4730。
7.2.4 采用磁粉检验和渗透检验方法时,检验标准为JB4730。
7.2.5 各类焊缝的质量级别规定见表10。
表10 各类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规定
焊接接头类别 Ⅲ
Ⅰ Ⅱ
检验方法
锅炉范围内 锅炉范围外
射线检验
超声波检验
磁粉检验a
渗透检验a
Ⅱ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Ⅰ
Ⅲ
Ⅱ
Ⅱ
Ⅱ
a 检查结果不得有任何裂纹、成排气孔、分层和长度大于1.5mm的线性缺陷显示〔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的缺陷显示按线性缺陷处理〕。
7.3 焊缝硬度合格标准
7.3.1 同种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后焊缝的硬度,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值加100HBW,且不超过以下规定:
合金总含量<3%时 布氏硬度值≤27HBW
合金总含量3%~10%时 布氏硬度值≤300HBW
合金总含量>10%时 布氏硬度值≤350HBW
7.3.2 异种钢焊接接头焊缝硬度检验应符合DL/T752的规定。
7.3.3 耐热合金钢焊缝硬度不低于母材硬度。
7.4 焊缝金相组织标准
7.4.1 焊缝金相组织合格标准是:
a)没有裂纹;
b)没有过烧组织;
c)没有淬硬的马氏体组织。
8 焊接修复
8.1 一般规定
8.1.1 焊接修复分为临时性修复和永久性修复。永久性修复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焊接
工作程序进行。
8.1.2 焊接修复所涉及人员,应该符合本标准的相应规定。
8.1.3 所有永久性修复工作开始之前,应该查明缺陷位置、尺寸,并对发生事故或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对于比拟重大的事故和缺陷的修复,应该进行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8.1.4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临时性修复,但应该及早更改为永久性修复。
8.1.5 应该查明修复对象应遵循的相关规程、标准并遵照执行。
8.1.6 锅炉汽包的焊接修复应按照DL/T734的规定执行。
8.1.7 汽轮机缸体、主蒸汽阀门、调节阀门、隔板、铸钢三通等的焊接修复应按照DL/T 753的规定执行。
8.1.8 焊接修复工作应该遵循平安、环保规定。
8.2 修复前准备
8.2.1 应查明待修复部件的钢材牌号,收集该钢材的焊接性资料。
8.2.2 根据待修复部件选用适宜的焊接材料。对可以预热和热处理的焊接修复,一般推荐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同或接近的焊接材料;对难于预热和热处理的焊接修复,一般推荐采用塑性高的焊接材料,但是应该确认采用该材料焊接所形成的焊接接头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组织、性能变化符合使用要求。
8.2.3 拟订的焊接工艺应该得到评定或验证。
8.2.4 焊接操作人员应进行培训和施工前练习。
8.2.5 对于需要进行变形控制的部件应装设测量器具并完成初始值测量。在修复中应跟踪并记录过程和终了变形量。
8.3 焊接修复
8.3.1 宜采用机械方式去除缺陷。对于厚大部件的裂纹类缺陷,在去除缺陷前,应该采取措施防止裂纹的继续扩展。在预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碳弧气刨去除缺陷。
8.3.2 应采用机械方式进行坡口制备。坡口应以方便焊接、已确认无外表裂纹、无淬硬或渗碳层为原那么。
8.3.3 一般应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分段退焊等减小变形的方法施焊。
8.3.4 其他工艺参数按照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执行。
8.4 检验和质量标准
8.4.1 质量检验及其标准按照本标准第6、7章的规定执行。
8.4.2 对于经焊接修复引起结构尺寸变化,或对应力水平有疑心时,应该进行剩余应力测试或结构应力分析。
9 焊接技术文件
9.1 焊接技术文件由焊接技术人员编制,其他各类焊接人员应积极配合。
9.2 施工单位应向有关单位移交的技术资料包括:
a) 焊接工程一览表;
b) 受监部件使用的焊接材料质量证件;
c) 焊工技术考核登记表;
d) 焊接工艺评定工程的目录及应用范围统计表;
e) 主蒸汽、再热蒸汽、汽轮机导汽、主给水管道和锅炉一次门内的本体管道、管子的焊接、热处理、焊接检验记录;
f) 受监焊口焊接、焊接热处理的质量检验报告和焊接热处理过程记录曲线。
9.3 施工单位应将以下资料在工程竣工后整理成册,归档备查:
a) 根据9.2移交资料的副本;
b) 焊接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技术措施;
c) 锅炉受热面管子焊接、热处理、检验记录图表、射线检验底片、检验报告;
d) 焊接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资料;
e)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f) 焊接作业指导文件;
g) 焊接工程技术总结和专题技术总结。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火力发电厂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
表A.1 火力发电厂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牌 号 化 学 成 分(质量,%)
序号
钢号 标准号 C Mn Si Cr Mo
1 A3 GB 700 0.14~0.22 0.30~0.65 ≤0.30 — —
2 10 GB 3087 0.07~0.14 0.35~0.65 0.17~0.37 ≤0.15 —
3 20 GB 3087 0.17~0.24 0.35~0.65 0.17~0.37 ≤0.25 —
4 20G GB 5310 0.17~0.24 0.35~0.65 0.17~0.37 — —
5 22G GB 713 ≤0.26 0.60~0.90 0.17~0.37 — —
6 25 GB 699 0.22~0.30 0.50~0.80 0.17~0.37 ≤0.25 —
7 St35.8 DIN 17175 ≤0.17 0.40~0.80 0.10~0.35 —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St45.8
STPT38
STPT42
SB42
SB46
A53A
A53B
A672B70
60
65
SA210A-1
SA210C
SAl78C
SAl78D
DIN 17175
JIS G3456
JIS G3456
JIS G3103
JIS G3103
ASTM A53
ASTM A53
ASTM A672
ASTM A515
ASTM A515
ASTM A210
ASTM A210
ASTM Al78
ASTM Al78
≤0.21
≤0.25
≤0.30
≤0.24
≤0.28
0.25
0.30
≤0.33
0.24~0.31
0.28~0.33
≤0.27
≤0.27
≤0.35
≤0.27
0.40~1.20 0.10~0.30
0.30—0.90 0.10~0.35
0.30~0.10 0.10~0.35
≤0.90
≤0.90
0.95
1.20
≤1.20
≤0.90
≤0.90
≤0.93
≤0.93
≤0.80
1.00~1.50
0.15~0.30
0.15~0.30
0.15~0.40
0.15~0.40
0.15~0.40
≤0.10
≥0.10
—
≥0.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Ni
—
≤0.25
≤0.25
—
—
≤0.25
—
—
—
—
—
—
—
—
—
—
—
—
—
—
—
Ti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A.1〔续〕1
牌 号
序
号
钢号 标准号
1 A3 GB 700
2 10 GB 3087
3 20 GB 3087
4 20G GB 5310
5 22G GB 713
6 25 GB 699
7 St35.8 DIN 7175
8 St45.8 D1N 17175
9 STPT38 JIS G3456
10 STPT42 JIS G3456
11 SB42 JIS G3103
12 SB46 JIS G3103
13
14
A53A
A53B
ASTM A53
ASTM A53
ASTM A672
ASTM A515
ASTM A515
ASTM A210
ASTM A210
ASTM A178
ASTM A178
化学成分(质量,%)
W
—
—
—
—
—
—
—
—
—
—
—
—
—
—
—
—
—
—
—
—
—
Nb
—
—
—
—
—
—
—
—
—
—
—
—
—
—
—
—
—
—
—
—
—
Cu
—
≤0.25
≤0.25
—
—
≤0.25
—
—
—
—
—
—
—
—
—
—
—
—
—
—
—
S
≤0.050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40
≤0.040
≤0.035
≤0.035
≤0.O40
≤0.040
P Re(MPa)
≤0.045 185~235
≤0.035 196
≤0.035 226
≤0.035 245
≤0.035 265
≤0.035 275
≤0.040 215~235
≤0.040 235~255
≤0.035 ≥215
≤0.035 ≥245
≤0.035 ≥225
≤0.035 ≥245
≥205
≥240
≥260
≥220
≥240
≥255
≥275
≥255
≥275
常温力学性能
Rm(MPa)
375~460
333~490
392~588
412~549
420~560
450
360~480
410~520
≥372
≥412
412~549
451~588
≥330
≥415
485~620
415~550
450~585
≥414
≥485
≥414
≥485
A(%)
21~26
24
20
24
24
23
标样折算≥20
标样折算≥20
≥17
≥25
≥23
≥22
≥30
≥30
≥30
Akv(J)
27
49
59
71
—
HBW
—
—
—
≤179
—
a分类号
DL/T868—2022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A-I
≤0.045 ≤0.05
≤0.045 ≤0.05
≤0.035
≤0.04O
≤0.04O
≤0.058
≤0.035
≤0.060
≤0.015
≤0.035
≤0.035
≤0.035
≤0.048
≤0.035
≤0.050
≤0.030
15 A672B70
16 60
17 65
18 SA210A-1
19 SA210C
20 SAl78C
21 SAl78D
表A.1〔续〕2
牌 号
序号
钢号 标准号
22 SAl06B ASTMA106
23 SAl06C ASTMA106
24 SB49 JISG3103
25 STPT49 JISG3456
26 12Mng GB713
27 16Mng GB713
28 15MnSi PTM-1C-89
29 16MnR GB6654
30 17Mn4 DINl7155/1
31 19Mn5 DIN17175
32 SA234-WPC ASTMA234
33 SA234-WPB ASTMA234
35 15MnVg GB713
36 15MnVR GB6654
37 20MnMo JB755
38 15MnMoV JB755
39 14MnMoVg GB713
40 18MnMoNbg GB713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15NiCuMoNb5
15Mo3
SA204
SA209Ti
P1
SAl82F1
SB46M
STBAl2
DIN17175
DIN17155/2
ASTMA204
ASTMA209
ASTMA335
ASTMAl82
JISG3103
JISG3462
C
≤0.30
≤0.35
≤0.31
≤0.33
≤0.16
0.12~0.20
0.12~0.18
≤0.20
0.14~0.20
0.17~0.22
≤0.35
≤0.30
0.10~0.18
≤0.18
0.17~0.23
0.12~0.18
0.10~0.18
0.17~0.23
≤0.17
0.12~0.20
≤0.18
0.10~0.20
0.10~0.20
≤0.28
≤0.18
0.10~0.20
Mn
0.29~1.06
0.29~1.06
≤0.90
0.30~1.0
1.10—1.50
1.20~1.60
0.90~1.30
0.12~1.60
0.90~1.20
1.00~1.30
0.29~1.06
0.29~1.06
1.20~1.60
1.20~1.60
1.10~1.40
1.30~1.60
1.20~1.60
1.35~1.65
0.80~1.20
0.50~0.70
≤0.90
0.30~0.80
0.30~0.80
0.60~0.90
≤0.90
0.30~0.80
化 学 成 分(质量,%)
Si Cr Mo
≥0.10
≥0.10
0.15~0.30
0.10~0.35
0.20~0.60
0.20~0.60
0.70~1.00 ≤0.30
0.20~0.60
0.20~0.40
0.30~0.60 ≤0.30
≥0.10
≥0.10
0.20~0.50
0.20~0.60
0.17~0.37 0.20~0.35
0.17~0.37 0.04~0.65
0.20~0.50 0.40~0.65
0.17~0.37 0.45~0.65
0.25~0.50
0.15~0.35
0.15~0.40
0.10~0.50
0.10~0.50
0.15~0.35
0.15~0.30
0.10~0.50
0.25~0.40
0.25~0.35
0.41~0.64
0.44~0.65
0.44~0.65
0.44~0.65
0.45~0.60
0.45~0.65
V
0.04~0.12
0.04~0.12
0.05~0.15
0.05~0.15
Ni
0.25
1.00~1.30
Ti
B
序
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表A.1〔续〕3
牌 号
钢号 标准号
SAl06B ASTMA106
SAl06C ASTMA106
SB49 JISG3103
STPT49 JISG3456
12Mng GB713
16Mng GB713
15MnSi PTM-1C-89
16MnR GB6654
17Mn4 DINl7155/1
19Mn5 DIN17175
SA234-WPC ASTMA234
SA234-WPB ASTMA234
15MnVg GB713
15MnVR GB6654
20MnMo JB755
15MnMoV JB755
14MnMoVg GB713
18MnMoNbg GB713
15NiCuMoNb5 DIN17175
15Mo3 DIN17155/2
SA204 ASTMA204
SA209Ti ASTMA209
P1 ASTMA335
SAl82F1 ASTMAl82
SB46M JISG3103
STBAl2 JISG3462
化学成分(质量,%)
W Nb Cu S
≤0.058
≤0.058
≤0.04O
≤0.035
≤0.035
≤0.035
0.20
≤0.025
≤0.035
≤0.050
≤0.040
≤0.058
≤0.058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25~0.050
≤0.035
0.020
0.50~0.80 ≤0.040
≤0.040
≤0.040
≤0.045
≤0.045
≤0.015
≤0.040
≤0.035
P
≤0.048
≤0.048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50
≤0.040
≤0.050
≤0.050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40
≤0.040
≤0.035
≤0.045
≤0.045
≤0.030
≤0.035
≤0.035
Re(MPa)
≥240
≥275
≥265
≥274
275~295
245~345
≥294.3
265~345
274~284
300~310
≥275
≥240
335~390
335~390
353~372
441
490
440~510
≥440
265~274
255
207
207
≥275
255
206
常温力学性能
Rm(MPa) A(%)
≥415 ≥22
≥485 ≥20
480~617
≥480
430~590 19~21
440~655 18~21
≥490.5 ≥18
450~655 18~21
460~548
510~610 19
485~655 ≥17
415~585 ≥17
490~675 17~18
490~675 17~18
370~529 18
588 17
635 16
590~635 16~17
610~700 ≥20
431~519
450~585 23
378 22
379 22
≥485 ≥20
451~588
382
AKV(J)
59
59
58
27
59
34
≥34
HBW
≤197
≤197
149~217
156~228
≤146
143~192
分类号
DL/T868-2022
A-I
A-I
A-I
A—I
A—Ⅱ
A-Ⅱ
A-Ⅱ
A-Ⅱ
A-Ⅱ
A-Ⅱ
A—Ⅱ
A-Ⅱ
A-Ⅱ
A-Ⅱ
A-Ⅱ
A—Ⅲ
A-Ⅲ
A-Ⅲ
A-Ⅲ
B-I
B-I
B-I
B-I
B-I
B-I
B-I
表A.1〔续〕4
牌 号
序号
钢号 标准号
49 STBA13 JIS G3462
50 STPA20 JIS G3458
51 WCB ASTM A216
52 WCC ASTM A216
53 12CrMo GB5310
54 P2 ASTM A335
55 12CrMoV GB3077
56 15CrMo GB5310
57 SA234-WP11 l类 ASTM A234
58 SA234-WPl2 1类 ASTM A234
59 12CrlMoV GB5310
60 ZG15Cr1MoV JB2640
61 ZG20CrMoV JB2640
62 T11 ASTM A213
63 P11 ASTM A335
64 P12 ASTM A335
65 WC6 ASTM A217
66 STBA20 JISG3462
67 STPA20 JISG3458
68 STBA22 JISG3462
69 STPA22 JISG3458
70 STBA23 JISG3462
71 STPA23 JISG3458
72 SCPH21 JISG5151
74 13CrMo44 DINl7175
75 14MoV63 DIN17175
C
0.15~0.25
0.10~0.20
≤0.30
≤0.25
0.08~0.15
0.10~0.20
0.08~0.15
0.12~0.18
0.05~0.15
0.05~0.20
0.08~0.15
0.14~0.20
0.18~0.25
≤0.15
≤0.15
≤0.15
≤0.20
0.10~0.20
0.10~0.20
≤0.15
≤0.15
≤0.15
≤0.15
≤0.20
0.10~0.18
0.10~0.18
Mn
0.30~0.80
0.30~0.80
≤1.00
≤1.20
0.40~0.70
0.30~0.61
0.40~0.70
0.40~0.70
0.30~0.60
0.30~0.80
0.40—0.70
0.40~0.70
0.40—0.70
0.30~0.60
0.30~0.60
0.30~0.61
0.50~0.80
0.30~0.60
0.30~0.60
0.30~0.60
0.30~0.60
0.30~0.60
0.30~0.60
0.50—0.80
0.40—0.70
0.40~0.70
Si
0.10~0.50
0.10~0.50
≤0.60
≤0.60
0.17~0.37
0.10~0.30
0.17~0.37
0.17~0.37
0.50~1.00
≤0.60
0.17~0.37
0.17~0.37
0.17~0.37
0.50~1.00
0.50~1.00
≤0.50
≤0.60
0.10~0.50
0.10~0.50
≤0.50
≤0.50
0.50~1.00
0.50~1.00
≤0.60
0.10~0.35
0.10~0.35
化 学 成 分(质量,%)
Cr Mo
0.45~0.65
0.45~0.65
≤0.50 ≤0.20
≤0.50 ≤0.20
0.40~0.70 0.40~0.55
0.50~0.81 0.44~0.65
0.30~0.60 0.25~0.35
0.80~1.10 0.40~0.55
1.00~1.50 0.44~0.65
0.80~1.25 0.44~0.65
0.90~1.20 0.25~0.35
1.20~1.70 1.00~1.20
0.90~1.20 0.50~0.70
1.00~1.50 0.44~0.65
1.00~1.50 0.44~0.65
0.80~1.25 0.44~0.65
1.00~1.50 0.45~0.65
0.50~0.80 0.40~0.65
0.50~0.80 0.40~0.65
0.80~1.25 0.45~0.65
0.80~1.25 0.45~0.65
1.00~1.50 0.45~0.65
1.00~1.50 0.45~0.65
1.00~1.50 0.45~0.65
0.70~1.10 0.45~0.65
0.30~0.60 0.50~0.70
V
≤0.03
≤0.03
0.15~0.30
0.15~0.30
0.20~0.40
0.20~0.30
0.22~0.32
Ni
≤0.50
≤0.50
≤0.50
≤0.50
Ti
B
表A.1〔续〕5
牌 号
序号
钢号 标准号 W
49 STBA13 JIS G3462
50 STPA20 JIS G3458
51 WCB ASTM A216
52 WCC ASTM A216
53 12CrMo GB5310
54 P2 ASTM A335
55 12CrMoV GB3077
56 15CrMo GB5310
57 SA234-WP11 l类 ASTM A234
58 SA234-WPl2 1类 ASTM A234
59 12CrlMoV GB5310
60 ZG15Cr1MoV JB2640
61 ZG20CrMoV JB2640
62 T11 ASTM A213
63 P11 ASTM A335
64 P12 ASTM A335
65 WC6 ASTM A217 ≤0.10
66 STBA20 JISG3462
67 STPA20 JISG3458
68 STBA22 JISG3462
69 STPA22 JISG3458
70 STBA23 JISG3462
71 STPA23 JISG3458
72 SCPH21 JISG5151 ≤0.10
74 13CrMo44 DINl7175
75 14MoV63 DIN17175
化学成分(质量,%)
Nb Cu S
≤0.035
≤0.035
≤0.30 ≤0.045
≤0.30 ≤0.045
≤0.035
≤0.045
≤0.035
≤0.035
≤0.030
≤0.045
≤0.035
≤0.030
≤0.030
≤0.030
≤0.030
≤0.045
≤0.50 ≤0.030
≤0.035
≤0.035
≤0.035
≤0.035
≤0.030
≤0.030
≤0.50 ≤0.O40
≤0.035
≤0.035
常温力学性能
分类号
P Re(MPa) Rm(MPa) A(%) AKV(J) HBW
DL/T868—2022
≤0.035 206 412 B-I
≤0.035 206 382 B-I
≤0.040 ≥250 485~655 ≥22 B-I
≤0.040 ≥275 485~655 ≥22 B-I
≤0.035 206 412~559 21 69 B-I
≤0.045 207 379 22 B-I
≤0.035 225 440 22 B-I
≤0.035 235 441~638 21 B-I
≤0.030 ≥205 415~585 ≥22 ≤197 B-I
≤0.045 ≥205 415~585 ≥22 ≤197 B-I
≤0.035 225 471~638 21 B-I
≤0.030 343 490 14 B-I
≤0.030 313 490 14 B-I
≤0.030 207 413 30 ≤163 B-I
≤0.030 207 413 22 B-I
≤0.045 207 413 22 B-I
≤0.035 275 482~655 20 B-I
≤0.035 206 412 B-I
≤0.035 206 412 B-I
≤0.035 206 412 B-I
≤0.035 206 412 B-I
≤0.030 206 412 B-I
≤0.030 206 412 B-I
≤0.040 274 480 B-I
≤0.035 280~290 440~590 22 B-I
≤0.035 310~319 460~610 20 B-I
序号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表A.1〔续〕6
牌 号
钢号 标准号
A691-1Cr
C Mn Si
化 学 成分(质量,%)
Cr Mo V
Nl
Tl
0.08~0.18
B
0.0005~0.0060
≤0.008
ASTM A691 0.05~0.17 0.40~0.65 0.50~0.80 1.00~1.50 0.45~0.65
ASTM A213
ASTM A182
ASTM A182
ASTM A213
ASTM A335
ASTM A213
ASTM A336
GB5310
ASTM A213
ASTM A335
ASTM Al82
JIS G5151
GB5310
GB5310
ASTM A217
JB755
JIS G3458
ASTM A335
ASTM A213
ASTM A213
ASTM A335
ASTM A335
SA213-T2
SAl82-F2
SAl82-F12
T11
SA335-P11
T12
F12
12Cr2Mo
T23
P22
SAl82-F22
STPA24
10CrMo910
12Cr2MoWVTiB
12Cr3MoVSiTiB
WC9
10Cr5MoWVTiB
1Cr5Mo
STPA25
P5
T91
T92
P9
P911
P92
0.10~0.20 0.30~0.61 0.10~0.30 0.50~0.81 0.44~0.65
0.05~0.21 0.30~0.80 0.10~0.60 0.50~0.81 0.44~0.65
0.05~0.15 0.30~0.60 ≤0.50 0.80~1.25 0.44~0.65
0.05~0.15 0.30~0.60 0.50~1.00 0.50~1.00 1.00~1.50
0.05~0.15 0.30~0.60 0.50~1.00 1.00~1.50 0.44~0.65
0.05~0.15 0.30~0.61 ≤0.50 0.80~1.25 0.44~0.65
0.10~0.20 0.30~0.80 0.10~0.60 0.80~1.10 0.45~0.65
0.08~0.15 0.40~0.70 ≤0.50 2.00~2.50 0.90~1.20
0.04~0.10 0.10~0.60 ≤0.50 1.90~2.60 0.05~0.30 0.20~0.30 Al≤0.03
≤0.15 0.30~0.60 ≤0.50 1.90~2.60 0.87~1.13
0.05~0.15 0.30~0.60 ≤0.50 2.00~2.50 0.87~1.13
≤0.15 0.30~0.60 ≤0.50 1.90~2.60 0.87~1.13
≤0.50 2.00~2.50 0.90~1.20
≤0.50
≤0.60
≤0.4
≤0.4
≤0.40
0.08~0.15 0.45~0.65 0.45~0.75 1.60~2.10 0.50~0.65 0.28~0.42
0.09~0.15 0.50~0.80 0.60~0.90 2.50~3.00 1.00~1.20 0.25~0.35
≤0.18 0.40~0.70 ≤0.60 2.00~2.75 0.90~1.20
0.07~0.12 0.45~0.70 0.40~0.70 4.50~6.00 0.48~0.65 0.20~0.33
≤0.15 ≤0.60 ≤0.50 4.00~6.00 0.40~0.60
≤0.15 0.30~0.60 ≤0.50 4.00~6.00 0.45~0.65
≤0.15 0.30~0.60 ≤0.50 4.00~6.00 0.45~0.65
0.08~0.12 0.30~0.60 0.20~0.50 8.00~9.50 0.85~1.05 0.18~0.25
0.07~0.13 0.30~0.60 ≤0.50 8.50~9.50 0.30~0.60 0.15~0.25
≤0.15 0.30~0.60 0.25~1.00
8.00~10.00
0.90~1.10
0.08~0.12 0.30~0.60 0.20~0.50 8.00~9.50 0.85~1.05 0.18~0.25
≤0.50
DIN 17175 0.08~0.15 0.40~0.70
0.22~0.38 0.005~0.011
0.16~0.24 0.008~0.014
N:0.03~0.07 Cb:0.06~0.10
N:0.03—0.07 0.001~0.006
N:0.03~0.07 Cb:0.06~0.10
ASTM A335 0.07~0.13 0.03~0.60 8.50~9.50 0.30~0.60 0.15~0.25 ≤0.4 N:0.03~0.07 0.001~0.006
序号
76
表A.1〔续〕7
牌 号
钢号 标准号
A691-1Cr
ASTM A691
W
化学成分(质量,%)
Nb Cu
N≤0.03
≤0.50
A1≤0.04
Al≤0.04
A1≤0.04
A1≤0.04
S P
常温力学性能
Re(MPa) Rm(MPa) A(%) AKV(J)
≥240 415~585 ≥19
HBW
≤201
≤217
143~192
121~174
≤163
≤163
220
≤170
156~241
≤250
≤250
分类号
DL/T868—2022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I
B-Ⅱ
B-Ⅱ
B-Ⅲ
B-Ⅲ
B-Ⅲ
B-Ⅲ
B-Ⅲ
B-Ⅲ
B-Ⅲ
B-Ⅲ
B-Ⅲ
B-Ⅲ
≤0.035 ≤0.035
≤0.025
≤0.045
≤0.045
≤0.025
≤0.025
≤0.025
≤0.025
≤0.035
≤0.010
≤0.030
≤0.040
≤0.030
≤0.035
≤0.035
≤0.035
≤0.045
≤0.030
≤0.035
≤0.030
≤0.030
≤0.010
≤0.010
≤0.030
≤0.010
≤0.010
77 SA213-T2 ASTM A213
78 SAl82-F2 ASTM A182
79 SAl82-F12 ASTM A182
80 T11 ASTM A213
81 SA335-P11 ASTM A335
82 T12 ASTM A213
83 F12 ASTM A336
84 12Cr2Mo GB5310
85 T23 ASTM A213 1.45~1.75 Cb:0.02~0.08
86 P22 ASTM A335
87 SAl82-F22 ASTM Al82
88 STPA24 JIS G5151
89 10CrMo910 DIN 17175
90 12Cr2MoWVTiB GB5310 0.30~0.55
91 12Cr3MoVSiTiB GB5310
92 WC9 ASTM A217 ≤0.10
93 10Cr5MoWVTiB
94 1Cr5Mo JB755
95 STPA25 JIS G3458
96 P5 ASTM A335
97 T91 ASTM A213
98 T92 ASTM A213 1.50~2.00 Cb:0.04~0.09
99 P9 ASTM A335
100 P911 ASTM A335
101 P92 ASTM A335 1.5~2.0 ≤0.04~0.09
≤0.025 ≥220
≤0.045 ≥275
≤0.045 ≥205
≤0.025 ≥220
≤0.025 ≥205
≤0.025 ≥220
≤0.025 ≥275
≤0.035 280
≤0.030 400
≤0.030 207
≤0.040 ≥205
≤0.030 206
≤0.035 269~280
≤0.035 343
≤0.035 441
≤0.040 275
≤0.030 207
≤0.035 392
≤0.030 ≥206
≤0.030 207
≤0.020 ≥415
≤0.020 ≥440
≤0.030 207
≤0.020 ≥415
≤0.020 ≥440
≥415 ≥30
≥485 ≥20
≥415 ≥20
≥415 ≥30
≥415 纵≥30
≥415 ≥30
485~660 ≥20
450~600 20
510 20
413 22
≥415 ≥20
412
450~600
540~736 18
608~804 16
482~655 20
413 22
588 18
≥412
413 22
≥585 ≥20
≥620 ≥20
413 22
≥585 纵≥20
≥620 纵≥20
表A.1〔续〕8
序号
102
103
牌 号
钢号
P91
STPA26
标准号 C Mn Si
化 学 成分(质量,%)
Cr Mo V Nl
≤0.4
Tl B
ASTM A336 0.08~0.12 0.30~0.60 0.20~0.50 8.00~9.50 0.85~1.05 0.18~0.25
JIS G3458 ≤0.15 0.30~0.60 0.25~1.00 8.00~10.00 0.90~1.1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50
≤1.00
≤1.00
≤1.00
≤1.00
≤1.00
≤0.75
≤0.75
≤0.75
≤1.00
N:0.03~0.07
104 X20CrMoVl21
105
106
107
108
109
1Crl3
0Crl3A1
1Cr18Ni9
0Cr23Ni13
SUS304
DIN 17175 0.17~0.23
GB 1220
GB 1220
GB 1220
GB 1220
JIS G3459
ASME
ASME
ASME
ASTM A182
≤0.15
≤0.08
≤0.15
≤0.08
≤0.08
≤0.08
≤0.08
0.04~0.10
≤0.08
10.00~12.50 0.60~1.70 0.25~0.35 0.30~0.60
11.50~13.50
11.50~14.50
17.00~19.00
22.00~24.00
18.00~20.00
18.00~20.00
≤0.60
0.80~1.00
12.00~15.00
8.00~11.00
8.00~11.00
11.00~14.00
9.00一13.00
8.00~11.00
110 SA312-TP304
111 SA312-TP316
112 SA213—TP347H
113
A182-F304
16.00~18.00 2.00~3.00
17.00~20.00
18.00~20.00
序
号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表A.1〔续〕9
牌 号
钢号 标准号
P91 ASTM A336
STPA26
X20CrMoVl21
1Crl3
0Crl3A1
1Cr18Ni9
0Cr23Ni13
SUS304
SA312-TP304
SA312-TP316
JIS G3458
DIN 17175
GB 1220
GB 1220
GB 1220
GB 1220
JIS G3459
ASME
ASME
ASME
ASTM A182
化学成分(质量,%)
W Nb Cu S P Re(MPa)
0.06~0.10 A1≤0.04 ≤0.025 ≤0.025 ≥415
Nb+Ta≤8×C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5
≤0.030 ≤0.035
≤0.030 ≤0.040
≤0.030 ≤0.040
≤0.030 ≤0.040
≤0.030 ≤0.040
≥206
≥490
≥343
≥177
≥206
≥206
≥210
≥205
≥205
≥205
≥205
常温力学性能
Rm(MPa) A(%) AKV(J)
585~760 ≥20
≥412
590~640
≥539
≥412
≥520
≥520
≥530
≥515
≥515
≥515
≥515
≥17
≥25
≥20
≥40
≥40
≥30
纵≥35
纵≥35
纵≥35
≥30
34
HBW
分类号
DL/T868—2022
B-Ⅲ
B-Ⅲ
B-Ⅲ
C-I
C-Ⅱ
C-Ⅲ
C-Ⅲ
C-Ⅲ
C-Ⅲ
C-Ⅲ
C-Ⅲ
C-Ⅲ
98.1 ≤159
98.1 ≤183
≤187
≤187
112 SA213—TP347H
113
A182-F304 N≤0.10 ≤0.030 ≤0.045
a 根据GB/T228—2022有关金属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指标的规定,Re为屈服强度(相当于σS);Rm为抗拉强度(相当于σb);A为断后伸长率(相当于δ5)。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焊条型号
型号 标准号
E4303 GB5117
E4301 GB5117
E4320 GB5117
E4316 GB5117
E4315 GB5117
E5001 GB5117
E5016 GB5117
E5015 GB5117
E6015D1 GB5118
E7015D2 GB5118
E5015A1
E5503B1
E5515B1
E5503B2
E5515B2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原牌号
J422
J423
J424
J426
J427
J503
J506
J507
J607
J707
R102
R107
R202
R207
R302
R307
R31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用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常温力学性能
表B.1 常用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常温力学性能
化学成分(质量,%)
C Mn Si Cr Mo
≤0.12 0.30~0.60 ≤0.25
≤0.12 0.35~0.60 ≤0.20
≤0.12 0.50~0.90 ≤0.15
≤0.12 0.50~0.90 ≤0.50
≤0.12 0.50~0.90 ≤0.50
≤0.12 0.50~1.00 ≤0.30
≤0.12 0.80~1.40 ≤0.65
≤0.12 0.80~1.40 ≤0.70
≤0.12 1.25~1.74 0.60 0.25~0.45
0.15 1.65~2.00 0.60 0.25~0.45
0.12
0.12
0.05~0.12
0.05~0.12
≤0.12
0.05~0.12
≤0.12
0.90
0.90
0.90
0.90
0.50~0.90
0.90
0.50~0.90
0.60
0.60
0.60
0.60
≤0.50
0.60
≤0.50
0.40~0.65
0.40~0.65
0.70~1.10
1.00~1.50
0.80~1.20
0,40~0.65
0.40~0.65
0.40~0.65
0.40~0.65
0.40~0.70
0.40~0.65
0.40~0.70
V
0.10~0.35
Nb
B
17 E5503B2V
表B.1续1
焊 条 型 号
序
号
型号 标准号 原牌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E4303
E4301
E4320
E4316
E4315
E5001
E5016
E5015
GB5117
GB5117
GB5117
GB5117
GB5117
GB5117
GB5117
GB5117
J422
J423
J424
J426
J427
J503
J506
J507
J607
J707
R102
R107
R202
R207
R302
R307
R312
W
化学成分(质量,%)
Ni Re 其他
S≤0.035,P≤0.050
S≤0.035,P≤0.050
S≤0.035,P≤0.050
S≤0.035,P≤0.040
S≤0.035,P≤0.040
S≤0.035,P≤0.050
S≤0.035,P≤0.040
S≤0.035,P≤0.040
S≤0.035,P≤0.035
S≤0.035,P≤0.035
S≤0.035,P≤0.040
S≤0.035,P≤0.035
S≤0.035,P≤0.035
S≤0.035,P≤0.035
S≤0.035,P≤0.040
S≤0.035,P≤0.035
S≤0.035,P≤0.040
常温力学性能
Re(MPa) A(%) AKV(J)
412
412
412
412
412
490
490
490
588
610
490
490
540
540
490
540
490
≥18
≥18
≥18
≥22
≥22
≥16
≥20
≥20
≥15
≥15
≥20
≥22
≥16
≥17
≥16
≥17
≥16
78.4
78.4
78.4
137.2
137.2
58.8
127.4
127.4
分类号
DL/T868—2022
A-I
A-I
A-I
A-I
A-I
A-Ⅱ
A-Ⅱ
A-Ⅱ
A-Ⅱ
A-Ⅱ
B-I
B-I
B-I
B-I
B-I
B-1
B-I
E6015D1 GB5118
E7015D2 GB5118
E5015A1 GB5118
E5503B1 GB5118
E5515B1 GB5118
E5503B2 GB5118
E5515B2 GB5118
17 E5503B2V GB5118
表B.1续2
序
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焊条型号
型号
E5515B2V
E6003B3
E6015B3
E5515B3VNb
E5515B3VWB
E5515B2VW
E1-5MoV-15
E1-9Mo-15
E2-11MoVNi-15
标准号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GB/T983
GB/T983
GB/T983
原牌号
R317
R402
R407
R417
R340
R327
R507
R5707
R717
R807
R817
R827
G207
G217
C
0.05~0.12
0.05~0.12
0.05~0.12
0.05~0.12
0.05~0.12
Mn
0.90
0.90
0.90
0.90
1.00
Si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50
0.90
≤0.50
0.50
0.50
Cr
1.00~1.50
2.00~2.50
2.00~2.50
化学成分(质量,%)
Mo
0.40~1.65
0.90~1.20
0.90~1.20
V
0.10~0.35
0.25~0.50
0.20~0.60
0.20~0.35
0.10~0.35
0.15~0.30
0.20~0.40
0.20~0.40
0.20~0.40
Nb
0.35~0.65
0.02~0.08
8×C~1.00
B
0.001~0.003
2.40~3.00 0.70~1.00
1.50~2.50 0.30~0.80
1.00~1.50
4.5~5.00
8.0~10.5
8.0~9.5
9.5~11.5
9.5~12.0
0.70~1.00
0.40~0.70
0.85—1.20
0.80~1.10
0.60~0.90
0.80~1.10
0.05~0.12 0.70~1.10
0.12
0.10
0.06~0.12
0.19
0.19
0.5.~0.90
1.00
0.60~1.20
0.50~1.00
0.50~1.00
28
E2-11MoVNiW-15 GB/T983
E1-13-15
E0-19-10Nb-
EO-18-12Mo2-
E1-23-13-
E2-26-21-
E1-16-25Mo6N
E410-××
E430-××
GB/T983
0.15~0.21 0.50~1.00 ≤0.50 9.50~12.00 0.80~1.10
0.12
≤0.12
0.08
0.08
0.15
0.20
0.12
0.12
0.10
1.00
≤1.00
0.5~2.5
0.5~2.5
0.5~2.5
1.0~2.5
0.5~2.5
1.0
1.0
0.90
0.90
0.90
0.90
0.75
0.90
0.9
0.9
11.0~13.50
18.00~21.00
17.0~20.0
22.0~25.0
25.0~28.0
14.0~18.0
11.0~13.5
15.0~18.0
0.50
0.5
2.0~2.5
0.5
0.5
5.0~7.0
0.75
0.75
≤0.90 12.00~14.00
GB/T983 A132/A137
GB/T983 A202/A207
GB/T983 A302/A307
GB/T983 A402/A407
GB/T983
GB/T983
GB/T983
A507
表B.1续3
序 焊 条 型 号
号
型号 标准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E5515B2V
E6003B3
E6015B3
E5515B3VNb
E5515B3VWB
E5515B2VW
E1-5MoV-15
E1-9Mo-15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GB5118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GB/T983
化学成分(质量,%)
原牌号 W Ni Re
R317
R402
R407
R417
R340
R327
R507
R5707
R717
R807
R817
R827
G207
G217
常温力学性能 分类号
其他 Re(MPa) A(%) AKV(J)
DL/T868—2022
S≤0.035,P≤0.035 540 ≥17 B-I
S≤0.035,P≤0.035 590
S≤0.035,P≤0.035 590
S≤0.035,P≤0.035 540
S≤0.035,P≤0.035 540
S≤0.035,P≤0.035 540
S≤0.030,P≤0.035 540
S≤0.030,P≤0.035 590
S≤0.010,P≤0.020 ≥590
≥14
≥15
≥17
≥17
≥17
≥14
≥16
≥16
≥47
B-I
B-I
B-I
B-I
B-I
B-Ⅲ
B-Ⅲ
B-Ⅲ
B-Ⅲ
B-Ⅲ
B-Ⅲ
C-I
C-I
C-Ⅲ
C-Ⅲ
C-Ⅲ
C-Ⅲ
C-Ⅲ
C-Ⅲ
C-Ⅲ
26
27
E2-11MoVNi-15
28
E2-11MoVNiW-15
29
30
E1-13-15
31
32
E0-19-10Nb-
33
EO-18-12Mo2-
34
35
36
37
38
E1-23-13-
E2-26-21-
E1-16-25Mo6N
E410-××
E430-××
0.20~0.60
0.25~0.50
Cu:0.50
0.40 Cu:0.50
0.40~1.00
0.60~0.90 Cu:0.50
0.40~0.70 0.40~1.10 Cu:0.50
0.70~1.10
0.60 Cu:0.50
≤0.60
9.0~11.0 Cu:0.50
11.0~14.0 Cu:0.50
12.0~14.0 Cu:0.50
S≤0.030,P≤0.035 730 ≥15
S≤0.030,P≤0.035 730 ≥15
S≤0.035,P≤0.040
S≤0.030,P≤0.035 450 ≥20
S≤0.030,P≤0.040
S≤0.030,P≤0.035 520
S≤0.030,P≤0035 520
S≤0.030,P≤0.035 550
≥25
≥30
≥25
A132/A137
A202/A207
A302/A307
A402/A407
A507
20.0~22.5 Cu:0.50 S≤0.030,P≤0.030 550 ≥25
22.0~27.0 Cu:0.50,N≥0.1 S≤0.030,P≤0.035 610 ≥30
0.70 S≤0.03,P≤0.04 450 ≥20
0.60 Cu:0.75 S≤0.03,P≤0.04 450 ≥20
序
号
1
2
3
4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常用焊丝的化学成分
表C.1常用焊丝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
牌号
H08A
H08MnA
H08MnR
H08Mn2SiA
标准号
GB 1300
—77
≤0.10
YB/11
一76
C Mn
0.30~0.55
0.80~1.10
Si
≤0.03
≤0.07
Cr
≤0.20
≤0.20
≤0.11 1.80~2.10 0.65~0.95
Mo V Ti Nb Ni
≤0.30
其他
稀土:0.10(加
0.030 0.030
入量)Al:0.05
(参加量)
0.040 0.040
S P
不大于
备
注
1.00~1.30 0.10~0.30
5 H10Mn2 ≤0.12 ≤0.07
GB 1300
6 H08CrMoA ≤0.10 0.80~1.10 0.040~0.60
—77
7 H13CrMoA 0.11~0.16
0.80~1.00
40~0.70 0.15~0.35
0.8 H08CrMoV 1.00~1.30
0.50~0.70
0.15~0.35
9 HO8CrMnSiMoVA
YB/Z11
≤0.10
1.20~1.500.60~0.90 0.95~1.25 0.20~0.40
一76
10 H08Cr2MoA 0.40~0.70 0.15~0.35 2.00~2.50 0.90~1.20
12.00~11 H1Crl3 ≤0.15 0.30~0.60 0.30~0.60
14.00
12 H1Cr19Ni9 ≤0.14 0.50~1.00
GB 1300
13 HOCr19Ni9Si2 ≤0.06 2.00~2.75
—77
18.00~0.501.00~2.00 20.00
14 H1Cr19Ni9Ti ≤0.10 0.30~0.70
~0.80
≤0.30
≤0.25
≤0.60
0.03O
0.030
8.00~
10.00
0.020
表C.1续1
序
号
化学成分(质量,%)
牌号 标准号
C
≤0.09
GB 1300 1.00~≤0.12
—77 2.00
≤0.15
1.20~1.50
0.75~1.05
0.05~
0.75~1.50
0.12
0.75~1.50
0.75~1.05
0.50~ 0.80~0.10 1.20
≤0.08
0.60~1.00
0.15~0.35
0.20~0.50
0.45~0.70
Mn Si
0.30~0.80
0.30~0.70
0.20~0.50
0.60~0.85
Cr
18.00~20.00
23.00~26.00
24.00~27.00
1.10~1.40 0.45~0.65
2.20~2.50 0.95~1.25
0.45~0.65
1.10~1.40
0.25~0.45
0.15~0.30
0.03~0.07
W:0.30~0.50
B:0.001~0.O05
Cu≤0.30
0.60~0.90
Cu≤0.30
0.90~1.20
0.20~0.35
0.025 0.025
Cu≤0.30
Mo V Ti Nb
1.20~1.50
Ni
9.00~11.00
12.00~14.00
17.00~20.00
其他
S P
不大于
备
注
15 H1Cr19Ni10Nb
16 H1Cr25Ni13
17 H1Cr25Ni20
18
19
20
21
22
TIG-J50
TIG-R31
TIG-R40
TIG-R10
TIG-R30
0.020 0.030
23 TIG-R34 1.80~2.20 0.50~0.70
24
25
TIG-R71
TIG-G21
8.50~9.50 0.80~1.10
12.00~14.0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埋弧自动焊常用焊剂简明表
表D.1 埋弧自动焊常用焊剂简明表
牌号 焊剂种类
低锰中硅
中 氟
低锰高硅
中 氟
中锰高硅
低 氟
粒度
(mm)
0.4~3
焊接电源
烘焙温度
(℃×h)
(300~350)×2
主 要 用 途
配合焊丝H08MnMoA、H08Mn2MoA及H08Mn2MoVA可焊接390、14MnMoV、18MnMoNb及
14MnMoVB等
250 直流
260 0.25×2 直流 (300~400)×2 配合不锈钢焊丝如铬18镍9、铬18镍9钛等用于焊接相应的耐酸不锈钢330 0.4~3 交直流 250×2
配合H08MnA、H10Mn2及H10MnSi焊丝可焊接A3、15g、20g、345、390等350
中锰中硅 0.4~3
中 氟 0.25~1.6
高锰高硅 0.4~3
低 氟 0.25~1.6
高锰高硅
低 氟
0.4~3
交直流 (300~400)×2
配合H10Mn2、H10MnMo或其他焊丝、焊接Mn—Si、Mn—Mo钢及含Ni的低合金钢
430 交直流 250×2
配合H08A、H08MnA、H10Mn2A及H10MnSiA焊丝,焊接重要的低碳钢及局部
普低钢如345
431 交直流 250×2 配合H08A、H08MnA、H10Mn2A及H10MnSiA焊丝、焊接A3、20g、345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焊接异种钢的焊条〔焊丝〕及焊后热处理温度速查表
表E.1 焊接异种钢的焊条〔焊丝〕及焊后热处理温度速查表
C
C—Mo
1/2Cr-1/2Mo
1Cr-1/2Mo
1
1-a-A
1-a-B 3-b-B
2-a-C 3-b-C
3ˊ-c-C
4-c-C
4-c-C
4-c-D
4-c-D 4-c-D
4-d-E
4-d-E
4-c-D
4-d-E
6-e-E
5-e-E
6-e-E
5-e-E
5-e-E 6ˊ-f-G
9-h—A
C C-Mo 1Cr-1/2Mo
1Cr-
1/2Mo
1Cr-
1/2Cr-
1/2Mo-V
1Cr-
1/2Mo-V
1/2Cr-
1/2Mo-V
1Cr-2Cr-
1/2Mo
2Cr-
1Mo
2Cr-
1/2Mo-VW
3Cr-
1Mo
3Cr-
1Mo-VTi
5Cr-
1/2Mo
7Cr-
1/2Mo
9Cr-
1Mo-(V)
12Cr-
1Mo-V
6ˊ-f-G 6ˊ-f-G 6ˊ-f-G
6ˊ-f-F 6ˊ-f-F
4-d-E
4-d-E
Cr-1/2Mo
3-b-C 3-b-D
1/2Cr-1/2Mo-V
3ˊ1Cr-1/2Mo-V
-c-C
11 Cr-1Mo-V
4-c-C
Cr-1/2Mo-V
2Cr-1/2Mo
2Cr-1Mo
4-d-E
4-d-E
5-e-E
5-e-E
6-f-F
6ˊ-f-F
6ˊ-f-F
7ˊ-f-F
7ˊ-f-G
7ˊ-f-F
7ˊ-f-G
7ˊ-f-F
7ˊ-f-G
2Cr-1/2Mo-VW
3Cr-1Mo
3Cr-1Mo-VTi
5Cr-1/2Mo
7Cr-1/2Mo
9Cr-1Mo-(V)
12Cr-1Mo-V
18-8
钢种
8ˊ-f-F
8ˊ-f-F 8ˊ-g-G
10-i-A
18-8
1/2Mo 1/2Mo-V
表E.1
注1:两侧钢材之一为奥氏体不锈钢,且工作温度低于425℃时,也可选用与奥氏体不锈钢相应的焊条(焊丝)。
注2:对工作温度大于425℃的耐热合金钢管子、管体等承压部件进行补焊或在其上焊接管接头,假设限于条件焊后无法进行热处理时,推荐选用镍基焊条。
注3:当采用氩弧焊打底或全氩弧焊接时,氩弧焊丝aˊ可同1、2焊条,bˊ可同3焊条,dˊ可同3ˊ、4焊条,d″可同5焊条,eˊ可同5、6焊条,fˊ可同8、8ˊ焊条相配使用。
注4:代号说明:
焊条 焊丝 氩弧焊丝 热处理温度(℃)
1—E4303、E4316 a—H08MnA aˊ—TIG-J50 A—一般不进行热处理
2—E5015、E5016 H08MnReA bˊ—TIG-R10 B—620~670
3—E5515-B1 b—H08CrMo dˊ—TIG-R30 C—650~700
3ˊ—E5515-B2 c—H13CrMo d″—TIG-R31 D—670~720
4—E5515-B2-V d—H08CrMoV eˊ—TIG-R40 E—720~750
5—E6015-B3 e—H08Cr2Mo1 fˊ—TIG-R71 F—750~770
6—E5515-B3-VWB f—H08Cr2MoVNb G—750~780
7—E0-7Mo-×× g—H16Crl0MoNiV
8—E1-9Mo-×× h—AWSA5.14ERNiCr-1,2
8ˊ—El-13-××
i—H1Cr19Ni9Nb
9—AWSA5.11ENiCrFe-1,2
10—EO-19-1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7995061a153449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