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发(作者:酷派02369)
五年级下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李林和小强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李林比小强先出发,他们所行路程和时问的关系如右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们都行了20千米 B. 李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 相遇后,李林的速度比小强慢
2.兴隆商场今年1~5月空调销售情况如图。
(1)( )的增长幅度最大。
A.1~2月
B.2~3月
C.3~4月
D.4~5月
(2)总的销售趋势是( )。
A.上升
B.下降
C.不升不降
D.无法判断
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
B.
C.
D.
4.下列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 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人数; C. 4月份气温变化的情况
5.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 )
A.
统计图。
B.
6.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7.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
A. 数量的多少 B. 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C.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D. 数据的分布情况
8.如图:这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A. 6 B. 12 C. 18
9.绘制条形统计图与析线统计图的方法( )。
A. 完全相同 B. 不相同 C. 基本相同
10.在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上, 表示( )
A. 不变 B. 缓慢上升 C. 缓慢下降 D. 大幅上升
11.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 )
A. 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 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 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 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12.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时,出馆后休息0.5时,然后乘车0.5时返回学校.下面四幅图中,描述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这一活动行程的是图( )
A.
C.
B.
D.
二、填空题
13.看图填空。
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可以看出: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________分,在图书馆借书用了________分。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
14.某电脑销售公司2002~2005年电脑年销售量如下表.
为宣传公司的销售业绩,两位销售人员分别绘制了A、B两幅统计图.
(1)这两幅统计图给你的感受一样吗?________它们包含的信息一样吗?________
(2)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幅统计图来反映销售业绩?为什么?________
15.根据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________毫米的降水量;
(2)________月份降水量最多;________月份的降水量最少;
(3)从________月到________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从________月到________月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16.从________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________统计图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17.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________。
18.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B市5~6月份降雨量的平均值是________毫米。
19.画图需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________。
20.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________情况。
三、解答题
21.某农资连锁超市第一、第二便利店上半年销售额统计图如下。
(1)完成下面统计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第一便利店/万元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二便利店/万元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2.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羽绒服销售量________月份销售量最高。
(3)羽绒服销售变化情况:________。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羽绒服销售量________月到________增长最快。
23.下面统计表和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同学寒假期间每天时间分配情况和数学自测成绩。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乙两同学寒假每天时间分配表
睡眠
看电视
体育运动
阅读与思考
做作业
其它
3小时
2小时
2小时
3小时
2小时
4小时
甲同学
10小时
2小时
4小时
乙同学
8小时
4小时
4小时
(1)甲、乙同学的睡眠时间各占全天的几分之几?
(2)甲、乙同学第________次自测成绩相差最大,相差________分。
(3)从折线统计图看出________同学的成绩提高的快,从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名同学成绩提
高的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4.华为手机某经销商2019年1至5月销售P20和Mate20两种机型的数量统计图表如图。
(1)请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绘制出经销商2019年1至5月销售华为Mate20的折线统计图。
(2)经销商2019年3月份销售华为P20手机________台;2019年1至5月华为Mate20的销售量呈现逐渐________的变化趋势。(选填“上升”或“下降”)
(3)请根据两种机型的销售情况,对本经销商6月份的进货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
25.下面是甲、乙两公司近几年生产总值情况统计图。
(1)请你对两个公司2011~2017年的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进行描述。
(2)如果淘淘的爸爸现在去这两个公司中的一个应骋,从长远角度考虑,他应该选择去哪个公司,说明理由?
26.下面是学校气象小组在2018年立春、立夏这两天的8时、12时、16时、20时测得的气温情况。
时间
8时
12时
16时
20时
立春
2℃
10℃
8℃
6℃
立夏
8℃
24℃
20℃
16℃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立春、立夏这两天________时测得的气温相差最大。
(3)简单描述一下立春、立夏从8时到20时气温变化情况。
(4)哪天的气温变化不大?
(5)立春的日平均气温是多少?立夏的日平均气温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李林从学校出发骑行0.5小时后停留0.5小时,然后又骑行1小时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总共用了2小时;小强在李林骑行0.5小时后出发,没有停留,骑行2小时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比李林晚到0.5小时。二人都是用2小时走了20千米。
2.D
解析: (1)D
(2)A
【解析】【解答】(1)4~5月增长幅度最大。
故答案为:D
(2)总的销售趋势是上升。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即可;
(2)同上。
3.B
解析:B
【解析】【解答】解:A、表示停车的时间是1小时,此选项不正确;
B、根据图意判断,这个图形正确;
C、出发时间不是0,此选项错误;
D、出发0.5小时的路程是2千米,此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距离,出发点是0.折线上升表示车辆行走,折线水平表示停止,根据题意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选项A和选项B,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选项C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解答.
5.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清晰度和折线变化趋势即可得出选项A合理.
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正常人的体温变化不大,所以用纵轴上1个大格表示1℃,1个大格平均分成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2℃,这样能清晰体现出折线变化的趋势,即体温变化的增减趋势,所以选线A合适.
6.B
解析: B
【解析】【解答】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7.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可知: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及数据的分布情况.
故选:C.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解答即可.
8.A
解析: A
【解析】【解答】12-6=6(小时)
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分析】观察统计图选择即可。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方法基本相同,
故选:C
【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差不多,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相对应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0.B
解析: B
【解析】解答:在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上,
表示缓慢上升。
分析: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及其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1.C
解析: C
【解析】【解答】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
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
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解析、进而得出结论。
故选:C
12.A
解析: A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A所提供的信息与题中所提供的信息相同;
【分析】由折线统计图:A所提供的信息是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校5千米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返回学校;
折线统计图B提供的信息是从学校出发去科技馆,在科技馆玩了1.5小时后乘车回学校;
折线统计图C提供的信息在返回的时间为2.5﹣1.5=1时,与题干不符合;
折线统计图D是从科技馆出发乘车1小时,来到离科技馆5千米的学校,参观1小时返回科技馆,据此解答。
故选:A
二、填空题
13.20;40;75;15【解析】【解答】40-20=20(分);100-60=40(分)40分=23小时;5÷23=75(千米)20分=13小时5÷15=15(千米)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
解析: 20;40;7.5;15
【解析】【解答】40-20=20(分);100-60=40(分)
40分=小时;5÷=7.5(千米)
20分=小时,5÷=15(千米)
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可以看出: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20分,在图书馆借书用了40分。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
故答案为:20;40;7.5;15。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折线平行于横轴的部分,就是停车和在图书馆的时间。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去图书馆和回家的速度。
14.(1)不一样;一样(2)B【解析】【解答】(1)图中表示销售量的数据相同竖轴的单位不同所以感受不一样但是包含的信息是一样的;(2)B图中竖轴的单位幅度小我会选择B图来反映销售业绩单位幅度小表示销售额
解析: (1)不一样;一样
(2)B
【解析】【解答】(1)图中表示销售量的数据相同,竖轴的单位不同,所以感受不一样,但是包含的信息是一样的;
(2)B图中竖轴的单位幅度小,我会选择B图来反映销售业绩,单位幅度小,表示销售额的折线就会更明显.
故答案为:不一样;一样;B
【分析】(1)根据统计图的特征结合图中数据判断哪些不一样,哪些一样;(2)A图折线比较
靠上,B图折线居中,B图更美观.
15.(1)30(2)七;二(3)二;七;七;十二【解析】【解答】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30毫米的降水量故答案为:302根据统计图可知七月份降水量最多二月份的降水量最少故答案为:七;二3从二月到七月降水
解析: (1)30
(2)七;二
(3)二;七;七;十二
【解析】【解答】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30毫米的降水量.
故答案为:30.
2.根据统计图可知七月份降水量最多,二月份的降水量最少.
故答案为:七;二.
3.从二月到七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从七月到十二月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故答案为:二;七;七;十二.
【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纵轴上一个单位长度对应的数据即可解答第1题;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变化趋势即可解答第2、3题.
16.条形;折线【解析】【解答】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填空即可
解析:条形;折线
【解析】【解答】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填空即可。
17.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变化以及各组之间的差别【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
解析: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变化以及各组之间的差别。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变化以及各组之间的差别。
【分析】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
18.120【解析】【解答】(90+150)÷2=120【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解析: 120
【解析】【解答】(90+150)÷2=120
【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9.时间【解析】【解答】需要标明制图时间【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解析:时间
【解析】【解答】需要标明制图时间
【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20.变化【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分析】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解析:变化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分析】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解答题
21. (1)4.3;9;4;5.7;6;7.6;3.8;6;4.5;4.2;4;6
(2)观察统计图可知,第一便利店2月份的销售额最高,3月份的销售额最低;第二便利店1月份销售额最低,2月和6月销售额最高,都是6万元。
【解析】【解答】(1)根据统计图可得:
月份
第一便利店/万元
第二便利店/万元
1月
4.3
3.8
2月
9
6
3月
4
4.5
4月
5.7
4.2
5月
6
4
6月
7.6
6
【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复式统计图的应用,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万元,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对比折线统计图可知,第一便利店2月份的销售额最高,3月份的销售额最低;第二便利店1月份销售额最低,2月和6月销售额最高,都是6万元。
22. (1)十二
(2)十;十一
(3)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天气越来越冷,需求量越来越大。
【解析】【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看看哪个月所在点最高即可;
(2)看看哪两个月的连线最陡,即可做出判断;
(3)看总体趋势即可;
(4)结合变化,分析科学合理即可。
23. (1)解:甲同学睡眠时间占:10÷24=;
乙同学睡眠时间占:8÷24=;
答:甲同学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 乙同学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2)4;10
(3)甲;甲同学寒假每天安排的时间合理,学习注重阅读与思考,睡眠充足,成绩提高的快。
【解析】【解答】(2)甲、乙同学第一次自测成绩相差:65-65=0(分);
甲、乙同学第二次自测成绩相差:73-70=3(分);
甲、乙同学第三次自测成绩相差:80-75=5(分);
甲、乙同学第四次自测成绩相差:90-80=10(分);
甲、乙同学第五次自测成绩相差:94-85=9(分);
因为10>9>5>3>0,所以甲、乙同学第4次自测成绩相差最大,相差10分。
【分析】(1)要求甲、乙同学的睡眠时间各占全天的几分之几,用甲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24=甲同学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几分之几,同样的方法,用乙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24=乙同学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2)要求甲、乙同学第几次自测成绩相差最大,用减法计算,分别求出甲、乙每次自测成绩的差,然后对比即可解答;
(3)对比折线统计图可知,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甲同学的成绩提高的快,从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名同学成绩提高的快的原因可能是甲同学寒假每天安排的时间合理,学习注重阅读与思考,睡眠充足,成绩提高的快。
24. (1)(2)4800;上升
(3)根据统计图可知,华为Mate20的销售量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应该多进货,华为P20的销售量出现连续两个月的下降,应该少进货。
【解析】【解答】(2) 经销商2019年3月份销售华为P20手机4800台;2019年1至5月华为Mate20的销售量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00台,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统计图绘制完整;
(2)观察统计图可知,经销商2019年3月份销售华为P20手机4800台;2019年1至5月华为Mate20的销售量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
(3)根据两种手机销售量的变化趋势可知,多进货销售量增加的机型,少进货销售量减少的机型。
25. (1)解:甲公司生产总值2011~2013年波动较大,但2013~2017年呈缓慢上升趋势;乙公司生产总值2011~2017年大体呈上升趋势。(答案不唯一)
(2)解:去乙公司,因为乙公司发展稳中有升。(答案不唯一)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数据和折线的走势对两个公司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进行描述;
(2)哪个公司的业绩是稳步上升的,长远来看就去这个公司。
26. (1)(2)12
(3)解:立春、立夏从8时到20时的气温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4)解:立春的气温变化不大。
(5)解:(2+10+8+6)÷4=6.5(℃)
(8+24+20+16)÷4=17(℃)
答:立春的日平均气温是6.5℃。立夏的日平均气温是17℃。
【解析】【解答】(2)立春、立夏这两天12时测得的气温相差最大。
故答案为:12。
【分析】(1)用虚线表示立夏的温度,根据统计表中数据先描述各点,再用虚线顺次连接各点即可;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确定哪个时刻气温相差最大即可;
(3)根据折线的走势确定气温变化情况;
(4)根据折线的走势确定哪天的气温变化幅度小;
(5)用立春四个时刻的总温度除以4求出平均气温,用同样的方法计算立夏时的平均气温。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7255553a148642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