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怎么判断cpu内部硅脂干了)
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组装、维护能力,成为计算机相关领域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适用于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的学生,共计32个学时,两个学分。教学团队由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组成。
本课程定位于计算机销售、售后服务等职业岗位,与《计算机基础》等相关课程衔接,旨在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的同时,研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维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广大从事计算机营销、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大量有关计算机配件选购与组装、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等问题。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
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发展特点,熟悉各部件主流厂家和产品,会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硬件、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能够处理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具体目标包括掌握计算机各种硬件的基础知识、硬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硬件的主要性能参数与选购方法、硬件组装时的接口识别和注意事项、有关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设置安装方法。能力目标包括熟悉计算机硬件的选购、掌握硬件组装的过程、熟悉BIOS设置方法和掌握硬盘分区方法。
建议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此外,要鼓励学生吃苦耐劳,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组织方法,如任务驱动、讲解、演示等。例如,在研究“软件系统安装”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首先提出任务,然后分解成操作系统安装、驱动程序安装及应用软件安装三个小任务。在任务的分解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解这堂课的任务,带着任务听讲,充分调动学
生的研究积极性。通过对所要安装的软件背景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软件知识,最后教师演示软件的安装过程来完成任务。
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动手操作、视频演示、调查了解和企业合作。在硬件实验室,我们将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融为一体,做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利用视频短片,我们演示Windows XP的安装、GHOST软件的使用和最新电脑的组装过程。我们还组织学生到电脑城实际调查,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部分学生到实基地实,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安装,使学生掌握操作规程,研究操作技巧。
我们选用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XXX主编XXX作为教材,并参考了其他几本书目。由于计算机硬件知识更新比较快,我们需要大量参考新的报刊杂志、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网站,如中关村在线、电脑之家、IT168等。另外,经常性的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技术、销售人员交流,积累计算机维修方面的相关经验也非常重要。
我们的教学考核与评价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核要能体现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核分为两个部分,笔试和机试,同时结合平时成绩给出学生综合的评分。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因此,我们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
2、考核内容的比例为:平时成绩占20%,组装维护测试占30%,笔试占50%。
8.比赛和认证
在研究过程中,除了研究课本知识外,还需要参加各种比赛和认证考试,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竞争力。比赛和认证考试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也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考核中,平时成绩占20%,组装维护测试占30%,笔试占50%。平时成绩主要是指平时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是对学生研究态度和研究惯的考核。组装维护测试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通过组装和维护设备来检
验学生的技能水平。笔试则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需要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比赛和认证考试中,我们需要充分准备,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竞争力,争取取得好成绩。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总结比赛和认证考试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以便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3202484a128354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