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技实力概况(新编辑)

俄罗斯科技实力概况(新编辑)


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东芝电视是哪里生产的)

俄罗斯科技实力概况

俄罗斯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这么一个地方,除了在文学体育艺术领域内占据重要的位置,也是世界科学技术重镇,产生了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伟大数学家克里琴科·哥德巴赫; 阐述了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并创立了莫斯科大学的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率的俄国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 奠定了火箭和液体燃料火箭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制定了多级火箭理论,被誉为“航天之父”的俄罗斯著名科学家К·齐奥尔科夫斯基; 俄罗斯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 在控制领域内占据重要地位的极大值原理和系统稳定性理论的提出者俄罗斯科学家庞特里亚京和李亚普诺夫,等等。 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人数方面,从1904年到1990年间,俄罗斯(苏联)共有18人获奖,从研究学科来看,俄罗斯在物理学科方面独占鳌头。俄罗斯(苏联)物理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是很高的,出现过许多享有盛誉的物理学家,而今莫斯科的杜布纳核问题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新西伯利亚的核物理所、自动化和电测量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依然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 此外在数学领域内最高奖“菲尔兹”获得者中也不乏俄罗斯人的身影,本年度的菲尔茨奖同时颁发给法国的文德林·维尔纳、澳大利亚的陶哲轩、俄罗斯的安德烈·奥昆科夫和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其中现年40岁的俄罗斯天才数学家佩雷尔曼解决了数学领域一个最难搞定的问题——庞加莱猜想。

俄罗斯拥有世界一流的运载火箭技术,它的运载火箭以其型号齐全、安全性能高而闻名于世。主要有:

东方号系列运载火箭

俄罗斯东方号系列运载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载人航天运载工具,它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颗金星探测器,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艘无人载货飞船进步号等。它也是世界上发射次数最多的运载火箭系列。其中联盟号是东方号的一个子系列,主要发射联盟号载人飞船、进步号载货飞船。

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

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于1968年11月16日首次发射,其低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0t,它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发射空间站的运载火箭,曾发射过礼炮l~7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各舱段和其他大型低地轨道有效载荷。1998年11月20日,质子号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

天顶号系列运载火箭

天顶号系列运载火箭是前苏联(后为乌克兰)研制的运载火箭,分为两级的天顶-2、三级的天顶-3和用于海上发射的天顶-3SL。可在用于海上发射的天顶-3SL是美国、乌克兰、俄罗斯、挪威联合研制的运载火箭,其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t,1999年3月首次发射成功。

能源号运载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俄罗斯研制的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和推力最大的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05 t,既可发射大型无人载荷,也可用于发射载人航天飞机。能源号于1987年首次发射成功,曾将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成功地送上天。目前由于俄罗斯经济状态不佳就再也没有发射过。

此外还拥有“宇宙”、“闪电”、“轰鸣”、“第聂伯”和“起飞”号等多种运载火箭。

代表当今俄罗斯科技实力的几个重要领域介绍∶

① 军工高、精、尖技术领域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能在军事技术领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俄罗斯研制生产的军用飞机∶苏系列与米格系列战斗机,图系列远程战略轰炸机以及能产生等离子隐身的隐形飞机等闻名遐迩;俄罗斯的导弹威震天下,如著名的萨姆系列地空导弹,“白杨-M”系列多弹头分导弹道导弹,能有效打击隐形飞机的S-400地空导弹、X-22隐形导弹等。另外隐形核潜艇、巡航导弹及导弹拦截系统、高精度超速鱼雷、水下发射技术、化学激光技术等都代表着当今世界领先水平

世界闻名的AK-47自动步枪全球销量早已过亿,它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多、使用地区最广的轻武器。他的发明者卡拉什尼科夫因此也被称为“枪王”和“枪神”。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令美国都惧怕。世界一流的主战坦克,如T-90系列,还拥有能在七秒毁灭一个村的TOS—1“喷火坦克”。俄罗斯设计师们将火箭与喷火武器的功能结合起来,发展出新颖的火焰燃烧式火箭,火箭弹内所装燃料为新的化工制品三乙基铝,遇空气自燃,遇水爆炸,土掩后外露仍能自燃。这种火焰燃烧式火箭还能充填特殊的“云爆剂”,在爆炸瞬间,可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使相当于几个足球场范围内的人员因窒息而失去战斗力,做到“杀人不见血”。

② 航天领域 航天领域是俄罗斯引以自豪的领域,目前在该领域占据霸主地位。俄罗斯拥有一整套从事军民两用航天-火箭技术研究、开发和批量生产的科研生产体系。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至今,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成功向太空发射了2887枚运载火箭,将2901颗卫星和1687颗弹道导弹送往了预定轨道(约占世界发射总量的2/3)。而且俄罗斯已经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将九颗卫星同时送上了预定轨道,这已经足以表明俄罗斯的多弹头技术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俄罗斯具有世界领先的载人飞船和深空探测技术,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俄罗斯载人飞船系列主要有:东方号系列飞船,上升号系列飞船,联盟号系列飞船等。 俄罗斯是世界上能够全面掌握空间站制造、发射和回收技术的国家。在空间技术领域最称得上是人类科技骄傲的是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它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空间站,凝聚了前苏联科技工作者高超的科技与工程技术水平,也是人类在进行太空探索进程中建立的一座名副其实的人造天宫。和平号的原设计寿命为5年,但它却超期服役10年,在浩瀚的太空翱翔的15年里,“和平”号完全暴露在未经大气层过滤的太阳光线下,每天忍受着白天的酷热和夜晚的极寒,其坚固的结构设计和优良的密封性能,特别是先进的生命维持系统,使其舱内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系统十几年来仍基本保持稳定。“和平”号的自动控制设备可协助航天员控制空间站飞行,提供最佳工作日程,控制通信系统与低轨信号转播卫星、海上通信舰船及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保持联络。

2000年底俄罗斯政府作出了坠毁“和平”号的决定。莫斯科时间2001年3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光荣退役。“和平”号的退役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将一个重达137吨的庞然大物从太空按照预定的轨迹安全坠毁在预定区域,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需要高超的技术。据俄专家测算,当“和平”号与地面失去联系,到达距地面250公里的轨道时,坠入稠密的大气层之后,剧烈的空气摩擦将使空间站烈焰熊熊,空间站的外壳及内部结构将分裂成无数碎块。猛烈的燃烧将使大部分碎块灰飞烟灭,剩余的总重约12吨的残片将散落到南纬47度至50度之间的南太平洋无人海域。“和平”号坠落过程中,它的所有碎片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的南太平洋海域。俄罗斯航天专家精确的计算,丰富的经验,几乎完美的控制,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俄罗斯航天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

另外,俄罗斯的小卫星总体设计技术、登月飞行技术和空间飞行器系统技术、载人飞船部件、卫星和飞船材料抗高速粒子撞击技术、空间材料加工技术等都居世界前列。

③ 航空工业 俄罗斯航空工业拥有20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设计院、研究所和生产工厂。虽然俄罗斯在世界军用飞机销售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比较小,主要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但其整个航空工业的科研生产能力是被世人所公认的,可以开发和制造各种用途的飞机,可与美国、英国和德国产品媲美。俄拥有每年生产800架飞机的制造能力,能满足市场的种种需要。影响俄罗斯飞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是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因此,目前俄罗斯飞机制造厂试图通过与西方国家的公司组织合资生产,目的是为了同外国飞机用户直接建立联系,从而将俄罗斯的飞机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④ 核能领域 俄罗斯在核材料开采和加工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其浓缩铀离心分离技术世界领先。俄目前掌握了将天然岩石层中含量0.7%的铀(铀-235)加工提炼成高浓缩铀,在此方面俄罗斯比美国领先15~20年。此外,俄罗斯在快中子反应堆核电站和微型核电站的研制设计、核安全、核废料处理等方面也占据世界领先水平。

⑤ 水下深潜器和水上船舶领域 俄罗斯在深潜器的全面隐身(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辐射隐身、声音隐身和非声场隐身等)技术方面和水下发射的总体技术实力居世界领先水平。据专家假设,一旦俄美两国之间发生正面冲突,美国的优势在空中,而俄国将在水下占据主动。 此外,俄罗斯在高速水翼船、气垫船、地效飞行器、原子能破冰船等方面技术先进、工艺独特、经验丰富。

⑥ 新材料领域 俄罗斯在研制开发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腐蚀等新材料、超硬合成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陶瓷制品、焊接材料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具有较强的开发生产诸如金刚石薄膜、轻合金磁性材料等特种材料的能力。俄掌握了制备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一整套技术。俄芳纶纤维产品的某些技术指标高于美国杜邦公司。

⑦ 激光技术和其它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俄罗斯在激光技术领域总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俄不仅拥有从真空紫外线至红外整个波段的发射技术,而且在激光脉冲宽度和激光输出能量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采用激光深加工工艺对战略性矿藏(贵重金属、铀和金刚石等)进行加工和处理。在电子-离子-等离子加工各种复合材料(双金属体及金属陶瓷材料等)方面也居世界先进水平。

⑧ 生命保障系统 俄罗斯对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维护和保障人类生命的问题研究成果显著,首先包括用于太空载人飞行的生活保障系统。此外,俄罗斯对诱发疾病基因的精确定位很有研究。

除了火箭发动机之外,俄罗斯在载人航天和空间站等领域也拥有丰富的技术,例如已经退役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都是俄罗斯航天技术的翘楚之作。

相比陆军和空军小幅度创新,俄罗斯在海军装备上基本都是在吃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老本儿”。到目前为止,除了极小一部分核潜艇及导弹技术之外,已经很难有什么技术能够吸引中方了,甚至有一些水面舰艇的技术俄罗斯现在还有求于中国。例如,俄罗斯白嘴鸦雏级快艇就将装备河南柴油机重工集团生产的TBD620V12发动机与发电机组,而俄罗斯专家和媒体也认为,俄罗斯如果同中国合作,让最新型的“领袖”级驱逐舰能够装备中国生产电子设备和GT25000型燃气轮机,将发挥更高的战斗力。甚至有俄罗斯专家坦言,中国有能力帮助俄罗斯提升远东海军力量,俄罗斯应该购买054A护卫舰。所以,如今的俄罗斯就海军装备而言,该思考的重点恐怕不应再是如何卖武器给中国,而是要考虑如何借助中国的技术优势,令自身的舰艇重获新生。

但是,像图-22M、图-95和图-160这样的战略轰炸机,对于俄罗斯而言属于最后的威慑力,是不会轻易卖给中国的。而在重型运输机方面,虽然俄罗斯与中国达成了数笔关于伊尔-76的大生意,但这并不能表明俄罗斯在这方面就拥有优势。相反,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建树甚至要弱于乌克兰。毕竟苏联解体后,曾经为前苏联设计和生产运输机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坐落在乌克兰的基辅,所以才有了乌克兰航空代表团访问陕西渭南市,准备把“安”系列运输机生产线落户中国这一幕。如今,中国的运-20重型运输机已经有数架进行试飞,新型战略轰炸机也以提上日程,俄罗斯在这两方面的对华军售若想取得更大成绩,恐怕要比当初更加困难。

苏联解体对于俄罗斯科技的打击是很大的,但是俄罗斯科技并没有呈现出很大的衰退, 在基础研究方面,俄从苏联继承了“世界一流的科学”,但由于投入不足,目前俄基础研究水平已落后于美国,但仍位居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自1994年 3月到1995年2月,俄联邦政府授予了58个科研单位“国家科学中心”的地位,其中有12个“国家科学中心”拥有在全球市场极具竞争力的高、精、尖研究方向和行业领域。近年来,尽管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俄罗斯在基础研究方面仍取得了数十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俄罗斯最高科研机构——俄科学院完成了约5000个研究课题。如:在微电子和毫微电子、电光绘图新工艺、高温超导、核激光、天体物理、分子生物学、气象等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研制出新型质子束子脉冲源、大型等离子发生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批能在几分钟内准确识别DNA生物芯片;俄科学家1999年在实验室合成元素周期表114号和166号超重元素;实现了科学史上首次由海底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以及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了多项史无前例的科学实验等等。这些都表现俄罗斯在面向21世纪的科技角逐中,仍是实力较强的一方,在很多领域仍然保持着先进地位。据俄工业科技部调查,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50项重大技术中,俄罗斯在其中12~17项技术领域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一争高低,如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102项突破性技术(电子-离子技术、生物工程、等离子体技术、原子能、复合疫苗、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等)中,俄罗斯在其中17~20项居世界领先水平,另有25项经过5~7年的努力后,可以达到世界水平。 由于俄罗斯科技潜力大部份集中在国防军工和宇航技术领域,无论在宇宙研究和开发方面,还是在各类尖端武器的研制方面,俄罗斯仍保持了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能力。此外,尽管经济困难,俄罗斯仍积极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先后将“曙光”号功能货舱和“星辰”号服务舱送入太空,并通过参加国际空间站合作,分享尖端科研成果。完成了浮游式海上发射平台重要部分的建造,试制成功了可回收式火箭助推器, 建了普列谢茨克和斯沃博德内航天发射场,并正在开发宇航核动力装置。俄还有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开采月球核燃料氦-3和深入探测火星的计划。目前,俄罗斯的核能发电已约占俄全国总发电量的12.4%。俄罗斯现有9座电站,29个反应堆机组,总功率为21242兆瓦,俄专家还设计出了移动式核电站,开发出了可以把核裂变能量变成激光的超大功率激光装置。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俄罗斯医学家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物“福斯法济特”以及已通过动物实验的防癌疫苗和用过氧化氟乳状溶液制成的人造血浆;培育出的转基因羊所产的奶中含有制药的重要原料——天然凝乳酶;利用基因法治疗血友病和关节炎也获得了初步成功。从俄罗斯与国外的合作中可以看到,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外最感兴趣的是俄罗斯基础研究领域和军工综合体的研究与设计,尤其是在俄具有传统优势的航天航空、火箭技术和制造工艺。

当然,实际上俄罗斯的基础工业是远逊于美国的。早在1992年,欧美专家就曾得出结论,俄罗斯在数字技术方面比西方落后整整十年,俄罗斯在计算机工艺、通信网络、软件和应用方面恐怕永远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在雷达和电子产品领域,俄罗斯最突出的软肋是微电子技术,俄要自主创新,就没有条件像美国那样有各种最先进的元器件可供选用。所以俄罗斯武器装备中有很多中低频电路,不得不采用模拟电路,选用分立元件。一些通用电路,美国往往只需一块印制电路板,而俄罗斯就得做成一个机柜。所以俄罗斯的电子设备常给人以“大、粗、笨”的感觉,但其实也有它的独特优势。俄罗斯导弹总设计师格鲁申(闻名世界的S-300系列所用的导弹就是在他领导下设计的)非常善于发挥俄罗斯在气动力学和惯性制导方面的优势,首创导弹垂直发射技术,以及陀螺平台控制倾斜转弯等技术。俄罗斯的文献中赞誉他“研制导弹时,不顾已确立的固有概念,而勇敢提出新颖的设想和结构”。格鲁申的继承者秉承他的设计思想,又研发出S-400及S-500系列导弹,都在世界上属于首创。

俄罗斯的科技实力如此强大与俄罗斯发达的高等教育分不开的。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俄罗斯就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并普及了初等教育,而英国目前尚有一百多万文盲,占其总人口的2.3%,美国目前也尚有7%左右(2100万)成年人基本没有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代俄罗斯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当高,其预算内高校学生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约有300万人在大学和各种学院里免费学习,这比整个西欧所有国家同类数字加在一起还要多。由于发达的教育,优秀的国民素质,成为推动俄罗斯科技进步巨大潜在动力。俄罗斯目前有1000多所大学、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560所高等院校、110所分校、50个单设系和200多所非国立高等院校;),俄罗斯第一批学校出现在17世纪中叶, 1687年成立了俄罗斯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该学院最著名的毕业生是伟大的俄国学者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他于1755年创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莫斯科大学。它是俄罗斯高等院校之母,许多卓越的学者都在这里任过教,并培养了许多著名的毕业生,其中包括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俄罗斯的一些著名航空院校和企业介绍∶

1.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

创建于1830年,是俄罗斯工科院校中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该校毕业生参与了所有本国重大的工程项目,创造了许多本国及世界第一的成果。由于在科技发展及工程人才培养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多次被授予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和劳动红旗勋章。鲍曼技术大学是一所军工院校,云集着俄罗斯军工科技领域中最高水平的专家,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设备和强大的国防科研经费支持,为前苏联和俄罗斯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军工科研人才。该校毕业生控制着前苏联和俄罗斯军工厂及军工科研院所。 2.莫斯科航空学院

莫斯科航空学院成立于 1930 年,是俄罗斯最有名的培养航空航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最大的航空院校之一。直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俄罗斯的航空航天科技成果出于此大学。图波列夫设计局、米格设计局、雅可夫列夫设计局的设计师曾经是航空学院的第一代教授。许多俄罗斯的著名国家院士、科学家及一些著名的宇航员都出自航空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师资力量极其雄厚,有许多各个国际学院、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和著名的飞机总设计师担任教授或兼职教授。 莫斯科航空学院设置有50个科研实验室,诸多试制工厂、推进试验设备、风洞和飞行模拟器等航空试验设备,这些在俄罗斯的所有高等院校中是一流的。 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的航空航天技术人才活跃在俄罗斯和世界航空航天工业的各个领域,用他们的智慧和知识努力推动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在俄罗斯任何一个设计局、任何一个航空航天科研机构、任何一个航空航天飞行器工厂,都能够发现"莫航人"辛勤耕耘的足迹。

3.喀山国立科技大学

始建于创建于1932年,是俄罗斯在直升飞机,引擎制造,仪器制造,计算机技术,无线电和通讯领域里主要的高等教育学府。在俄罗斯160余所技术和工艺高校中位居前列。有“苏—27之父”之称的俄罗斯苏霍伊飞机设计局总设计师米·佩·西蒙诺夫就是该校的毕业生。

4.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

该校创建于1942年,一所以培养航空、航天、无线电技术和工程领域专家而享誉全球的著名学府,先后参与了重型运输机伊尔-2、米格-9、米格-15、米格-17、伊尔-28、图-16 、图-95的设计。研制开发了BK-1、HK-4、HK-12等型号发动机。研制了第一代卫国火箭P-7A、P-9和“东方”、“联盟”大推力火箭等。2000年俄罗斯国防部将该校的军事教研室确定为俄罗斯最好的军事教研室之一。

5.俄罗斯圣彼得堡航空航天仪表工业大学

建于1941年,长斯以来俄罗斯圣彼得堡航空航天仪表工业大学为苏联或俄罗斯军用和民用工业做出重大贡献。为俄罗斯航天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成为这个领域中的重要科研、教学基地之一。俄罗斯圣彼得堡航空航天仪表工业大学设以下系:计算机及电子系;无线电技术系;电子通讯系;飞行器仪表及自动化系;飞行器控制系统及电器设备系;通用技术系;航天医疗系;工程师研究员培训系;法律、经济及企业管理系。

7.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

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是俄罗斯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下设 11 个分部。每个分部下设 5 — 6 个研究室。主要科研活动包括:航空航天材料和基础原料的研究;新材料的探索研究、基础研究和新材料测试,以及航空发动机、飞机、飞艇和航空仪表生产工艺研究;航空航天材料在飞机及其发动机、航天器和运载工具上的应用研究;制定航空航天材料标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合金理论;疲劳断裂机理;结构钢和结构合金;铝合金、钛合金和镁合金;镍、钛和高强度钢等合金的焊接工艺;聚合物和金属基复合材料、隔热材料及耐磨损材料等;提高材料性能的途径和测试方法;制定合金和非金属材料无损检测及力学试验方法。

8.巴拉诺夫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又名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巴拉诺夫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研究,是俄罗斯最大的航空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试验中心,能在接近真实飞行条件下对航空发动机及其部件、系统和构件进行试验研究。主要设施包括喷气发动机高空试车台、发动机小试车台、可模拟地球各地气候的气候试车台、实验飞机起降时工作情况的开口式风洞、研究压气机气动特性和强度的压气机试验台等。主要科研活动包括:气动、燃料、热交换、结构强度分析和发动机控制理论方面的基础研究;喷气发动机理论和先进发动机性能优化探索性研究;发动机部件与组件和燃气发生器系统的探索性研究和应用研究;对发动机制造设计局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给予科学理论保障;为实验发动机及其系统和零部件进行试验;探索改进航空发动机,并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另外还负责确定航空发动机预研型号及其研制项目,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条件等。

9.格洛莫夫飞行试验研究院

格洛莫夫飞行试验研究院是俄罗斯最著名的航空研究机构之一。研究院拥有现代化的研究试验设施和装置,包括欧洲最大的机场(跑道超过 5km )、现代化的控制系统、独特的测试装备和试验场所、约 100 架试验载机和 20

个以上多用途试验台与模拟器。主要科研活动包括:飞机气动、热力学、抑制系统、人机学和生命保障系统等方面的飞行试验研究;动力装置样机、驾驶导航综合系统样机、其他机载电子设备样机及应急分离和机组救生系统样机的飞行试验研究;复杂飞行状态下的飞行器飞行试验研究;飞行可靠性、操纵性能和安全性研究;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及保障全天候起降的微波着陆系统的综合飞行试验研究;人为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和提高飞行安全的方法及手段研究。

10.卡莫夫直升机科技综合体

卡莫夫直升机科技综合体于 1992 年开始组建, 1996 年并入米格 - 莫斯科航空生产联合体。其主要业务是研制共轴反转直升机,其前身是建于 1947 年的卡莫夫实验设计局。该设计局曾研制了卡 -15 和卡 -18 直升机;卡 -25 、卡 -27 和卡 -28 反潜直升机;卡 -26 轻型直升机;卡 -29 军用运输直升机;卡 -31 电子战直升机;卡 -32 全天候多用途直升机;卡 -32K 起重直升机;卡 -37 无人机以及卡 -50 武装直升机。联合体组建后主要任务是研制和生产卡 -32 、卡 -52 、卡 -62 、卡 -64 、卡 -115 、卡 -126 、卡 -128 、卡 -137 和卡 -226 等各种型号的直升机。 卡莫夫设计局创始人尼古拉·伊里奇·卡莫夫,1923年卡莫夫毕业于托姆斯克工学院,1945年卡莫夫开始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研制工作,1947年研制成功卡—8。当时,世界上有—种看法,认为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是正统形式、共轴双旋翼不会有什么前途。连俄罗斯血统的美国直升机大师西科斯基也这样认为,但卡莫夫没有气馁,继续走自己的路。1948年他组建了卡莫夫设计局之后,就确定了设计局的发展方向——研制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一直延续到今日,使卡系列直升机成为当今世界性能最卓著的舰载直升机。1973年 l1月卡莫夫逝世。

11.米格飞机制造集团

米格飞机制造集团成立于 1999 年,是俄罗斯最大的康采恩,它联合了俄罗斯 10 多家主要的航空工业企业,其中有世界知名的米高扬公司、卡莫夫直升机科技综合体、克里莫夫公司等。该集团主要从事军用和民用飞机、直升机(包括米格 -29 、米格 -AT 、米 -60 、米 -50 、米 -32A 、米 -31 )、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设计、研制、试验、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同时培训飞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该公司的产品为世界上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

13.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

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成立于 1918 年,目前它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强度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相关流体力学研究。研究院下设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运动试验研究院和航空工艺研究院等多家研究机构。拥有 50 多处试验设施,用于气动、飞行力学、航空声学、热动力学、流体力学、气动弹性、强度和耐疲劳等方面的研究。装备了低亚声速、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和高超声速风洞以及用语研究推进系统和试验设备的特殊风洞等试验设施。研究范围包括:飞行器外形设计和气动参数选择及气动模型风洞试验;气动弹性和气动特性计算及试验研究;结构设计参数优化;专业发展的探索性探究。此外,在航天飞机的研制上也进行了许多探索性工作。它还负责对俄罗斯各航空设计局提出的飞行器设计方案进行国家级鉴定,对方案首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给出最终结论。

14.苏霍伊航空军工综合体

苏霍伊航空军工综合体是 2001 年开始组建的新型军工综合体,主要从事著名的苏式战斗机的研制与生产。目前其正在着手进行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T-50)的研制工作。苏霍伊航空军工综合提集中了从设计、研制、试验到批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维修和改装等所有业务。目前军用航空是其主要经营方向,产品包括出口型多功能战斗机苏 -30MK 和苏 -35 、战斗轰炸机苏 -32 以及强击机苏 -39 等型号,还涉及机载武器系统、航空电子和雷达系统等。除发展军用飞机外,还研制民用飞机和大型地效飞行器等产品。

苏霍伊公司是俄罗斯主要的军用飞机制造商,由帕维尔·苏霍伊于1939年创立,当时称苏霍伊设计局,现在改名为苏霍伊公司,总部位于莫斯科。苏霍伊由位于莫斯科的苏霍伊设计局、位于新西伯利亚的航空产品联合体(NAPO)、位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产品联合体(KnAAPO)和位于伊尔库茨克的航空公司组成。2006年,俄罗斯政府宣布将米高扬、伊柳辛、伊尔库特和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

俄罗斯苏霍伊飞机设计局现任总设计师米·佩·西蒙诺夫被称为“苏—27之父”,1970年,西蒙诺夫被任命为莫斯科库伦机器制造厂副总设计师,接受著名飞机设计师苏霍伊的领导。上任伊始,他就主持了苏—24轰炸机的试飞工作。当时,苏霍伊设计局正全力研制针对美国F-15的新一代战斗机。为收集和整理关于F-15的资料、确定苏联新一代战斗机的技术指标,苏霍伊想到了西蒙诺夫。西蒙诺夫再一次表现突出,为苏霍伊提供了最详尽的分析报告,也为新一代战斗机的上马立下了汗马功劳。1975年9月15日,西蒙诺夫担任总设计师,主持新型战斗机的研制工作。苏—27最终大获成功,在与美国F—15同场竞技时占了上风。后来,西蒙诺夫和同事又一起设计了苏—30,苏—34、苏—35、苏—37等赫赫有名的战斗机。

15.图波列夫航空科技综合体

图波列夫航空科技综合体是在俄罗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形势下新组建的大型航空科研生产机构。主要承担飞机方案选择、设计、试制、小批生产、批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工作。主要产品包括民用飞机、导弹、电子系统、航站系统和卫星等,其中 80% 属于民用产品。综合体主体是成立于 1922 年的图波列夫实验设计局。该局在近 80 年的发展历程中,研制了大型轰炸机及重型运输机等 300 个型号,共有 35 个型号投产。典型产品包括图 -16 、图 -95 、图 -22M 和图 -160 等轰炸机,以及图 -104 、图 -134 、图 -154 和图 -144 等运输机。目前研制生产的主要机型是图 -204 运输机。该飞机由俄、英等国共同研制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此外,联合体还在研制 SPS-2 第二代超声速客机、图 -34 多用途飞机,以及图 -156 、图 -244 、图 -330 和图 -334

等飞机。 俄罗斯著名飞机设计师阿列可谢·图波列夫的父亲安德烈·图波列夫是苏联最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也是俄罗斯飞机制造业的奠基人之一,图波列夫父子被俄罗斯人称为“伟大的父亲和伟大的儿子”。父亲设计了100多种飞机∶ 安·图波列夫1888年10月29日出生在俄罗斯特维尔州。20岁时他考入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遇到了有“俄罗斯航空之父”之称的著名学者茹科夫斯基,从此便爱上航空,与飞机结下不解之缘。1918年大学毕业后,他与茹科夫斯基一起创建了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所,任副所长。4年后,他在研究所内建立了实验设计局,开始从事重型陆、海军用及民用飞机设计。1924~1925年间,苏联使用图波列夫研制的新工艺(即在飞机制造业中使用杜拉合金铝)成功生产了“AHT—2”和“AHT—3”型飞机,安·图波列夫因此声名大震。安·图波列夫一生共设计了100多种飞机,其中70多种投入批量生产,“图”式飞机创下了78项世界纪录,在世界航空史上涂下重重的一笔。俄罗斯飞行员驾驶图波列夫设计的飞机进行过28次轰动世界的飞行,其中包括经北极到美国的无间断飞行,向北极空降科学考察团等。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安·图波列夫设计的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等更是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头功,他设计的图式系列飞机在苏联战场上被广泛应用。战后,在安·图列夫的领导下,实验设计局又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军用和民用飞机,包括苏联第一架喷气式轰炸机、第一架民用喷气式客机以及第一架涡轮螺旋桨洲际客机。此外,安·图波列夫还设计了许多超音速飞机。他一生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3次获得苏联英雄光荣称号,8次获得列宁勋章,2次获得外国科研机构授予的勋章。 儿子造出第一架超音速客机∶ 阿·图波列夫从小就受父亲影响,酷爱飞机。1949年,当阿·图波列夫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时,他已经有了在父亲领导的实验设计局工作7年的经历。1957年阿·图波列夫担当起设计局超音速飞行器部领导人的重任。赫鲁晓夫时期,冷战愈演愈烈,这位年轻的主设计师主要负责远距离快速无人驾驶侦察机“图—123”的研制工作。 1963年,不到40岁的阿·图波列夫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客机,成为与父亲齐肩的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1973年,安·图波列夫病逝,他生前领导过的设计局被以其姓名命名为安·尼·图波列夫实验设计局,阿·图波列夫子承父业,成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 阿·图波列夫事业的顶峰是他研制出了世界最强大的战略轰炸机“图—160”,这类飞机在各方面性能均超过美国的“B—1”型飞机。他设计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性能先进,在世界航天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他还详细搜集了有关飞碟的材料,俄社会上曾一度盛传阿·图波列夫试图设计生产太空飞碟。 如今图波列夫父子虽已相继离开人世,但人们在生活中仍时时处处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图氏父子研制的“图—154”型飞机仍然是俄罗斯各大航空公司的主要机型,在阿·图波列夫生前领导下设计的现代客机“图—204”和“图—334”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百姓乘坐的空中交通工具。

16.国际航空系统科学研究院

国家航空系统科学研究院是重要的国家级科学研究院,主要科研活动包括:机载武器控制系统研究;空空、空地、地空导弹的制导系统研究;航空武器系统的效能研究;用于空空、空地和反飞机制导导弹有关的控制和制导设备研究;武器与载机的接口问题研究;以及对作战使用的航空设备进行飞行试验等。在联合项目的框架中,研究院与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的研究中心和其他机构开展了国际合作。此外,研究院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将设计和模拟复杂工程系统使用的方法应用到类似的民用航空领域,如空中交通管制、导航系统和复杂的医学设备的问题。

18.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企业

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企业的前身是 1931 年建成的新西伯利亚飞机厂,它制造过米格 -15 、米格 -17 、米格 -19 、雅克 -28 、苏 -15 和苏 -24 等飞机,是一家现代化的大型国有企业,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的能力。目前,该企业主要生产苏 -32 战斗轰炸机、安 -38 轻型多用途飞机,并维修和改装苏 -24 战斗轰炸机。除了生产飞机外,它还生产大量的非航空产品,如快艇等。

19.雅克夫列夫实验设计局

雅克夫列夫实验设计局成立于 1992 年,主要生产民用和军用飞机。公司主体是 1939 年成立的雅克夫列夫实验设计局。该设计局曾研制过各种雅克式飞机,包括跨声速战斗机、纵列式直升机、垂直 / 短距起落舰载战斗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教练机、特技飞机和运输机等,总共设计出 200 余个型号的飞机,其中约有 100 个型号投产,生产总计打 7 万余架。目前研制的主要军用飞机包括雅克 -141 垂直 / 短距起降超声速舰载型和陆用型飞机和雅克 -130 教练机等。主要民机产品有单座至几十座的轻、小型飞机和 120 — 150 座的短、中程客机,如雅克

-42 改进型飞机等。 雅科夫列夫对苏联航空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雅科夫列夫1934年3月进入空军学院教学工厂,不久晋升二级机械兵。在此期间,他设计了第一架飞机,并创造了两项轻型飞机的世界纪录。他因此被吸收为空军学院的正式学员。1935年7月12日,他设计的轻型飞机YT-2被斯大林所欣赏,此后共生产了7240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设计了一种双发动机轰炸机,时速达到567千米。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所使用的歼击机,2/3为雅科夫列夫所设计,雅克歼击机产量高达36,000架。这个时期,他还在原“雅克-3”歼击机的基础上,设计改制成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歼击机,试飞一举成功。1940年,雅科夫列夫就任苏联航空工业部副部长。

20.伊尔库特科学生产集团

伊尔库特科学生产集团成立于 2000 年,它联合了俄罗斯多家航空工业企业。该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军用和民用飞机设计、研制、试验、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企业,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生产的能力,型号转换快,可以制造从单座战斗机到装多台发动机的军用运输机。曾制造过伊尔 -14 运输机、安 -24 运输机和米格 -23 战斗 / 教练机等。现在制造苏 -277y 战斗 / 教练机和苏 -30 多功能双座型战斗机、别 -200 喷气多用途水陆两用飞机和雅克 -112 轻型多用途飞机等。此外,还制造轻型和运动飞机。

21.伊留申航空综合体

伊留申航空综合体是1994 年 7 月,由伊留申设计局与沃罗涅日飞机制造股份公司组建的。它集设计、试制、批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目前,主要研制远程宽体运输机伊尔 -96M 和支线飞机伊尔 -114 ,此外还研制 36 座伊尔 -112 涡桨飞机、伊尔 -103 单发轻型飞机和伊尔 -106 四发多用途货机。

22.安泰公司

安泰公司的前身是安泰科研生产联合体(НПО "Антей"),由俄罗斯导航与控制科学研究所、机电科学研究所和印制电路与电子设备厂等 15 个研究所和工厂组成。主要从事防空武器系统的研制,是全球著名的防空导弹系统总体设计和总装生产机构。典型产品包括护手(道尔, Sa-15 )和圆环 M1 (短剑)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斗士( s300v , sA-12 )、 s-300vM 和安泰 2500 高空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以及由上述各型号发展而来的现在化改进型号,其中圆环、 s-300v 和 s-300VM 等多种型号和产品出口到印度、希腊、韩国、美国和东欧国家。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2537179a123010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