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电信行业热点技术发展趋势

2022年全球电信行业热点技术发展趋势


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2020年小米9最新价格)

2022年全球电信行业热点技术发展趋势

电信网络技术进展的主要热点问题及趋势探讨

一、NGN网络架构及演进的讨论

电信网络的进展趋势是在分组化的IP平台上供应丰富的、多样化的业务。国际各标准组织开头NGN标准化的讨论,随着这种趋势的日益明显,市场对于全球性的NGN标准提出了特别迫切的要求。目前国际NGN标准的讨论重点之一是在NGN的体系架构和网络演进等方面。

的体系架构(IMS)

NGN的体系架构目前争论最多的是网络融合架构,欧洲TISPAN方案将NGN架构描述为4个网络子系统,即IMS多媒体子系统、PSTN、ISDN仿真子系统、基于RSTP的流媒体子系统和其他多媒体子系统。ITUFGNGN将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在此基础上2022年12月会议连续补充了NASS和RACE功能。

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为NGN接入网和终端供应基于SIP的业务,包括多媒体会话业务、集群信息定购等。

PSTN、ISDN仿真子系统是从与IP网络通过网关相连的传统终端的角度模拟PSTN、ISDN,它保证PSTN、ISDN业务的可用性和同一性,使得用户感觉不到他们并未与PSTN、ISDN直接相连。PSTN、ISDN仿

1 真子系统与IMS在规律上是分别的,其技术上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基于H.248和SIP-I的,而后者是基于纯SIP的。值得留意的是,两者只是在概念上的分别,不同子系统的功能实体可能在同一物理节点上实现。

网络附属子系统(NASS)供应IP地址安排(如利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IP层认证、基于用户轮廓的网络接入鉴权、基于用户轮廓的接入网络配置、IP层位置管理等功能。

资源和准入掌握子系统(RACS)供应准入掌握和网关掌握功能。准入掌握即依据用户轮廓、运营者策略和资源可用性进行准入打算;网关掌握包括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DSCP标记等。

2.网络演进

NGN的网络演进目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固网演进是否适于采纳IMS的架构,IMS(IPMultimediaSubsystem)是3GPP在Release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纳SIP和与接入的无关性,目前IMS支持2G和3G的移动接入方式,还不能支持固定接入方式。在网络融合的进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讨论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但目前相当多的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基于电路的

2 PSTN演进到基于分组技术的NGN中。尽管IMS可能成为NGN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很简单能够快速进行商业化的部署,特殊是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差异也使为移动网络设计的IMS的推广造成了一些不确定的影响。

目前,以欧洲ETSI为代表的TISPAN方案提出了基于IMS的体系架构是NGN的主体架构,认为IMS代表了NGN网络进展的方向。IMS系统采纳SIP进行端到端的呼叫掌握,这就为IMS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接入供应了技术基础,也使得网络融合成为可能。但是由于基于IMS的网络融合的讨论刚刚开头,技术上还不够成熟稳定,其标准化工作也相应地成为了目前讨论的重点。虽然ITU、3GPP、TISPAN都已经确定了IMS作为NGN的基础框架,但许多网元和接口的功能还需要进行增加或修改;此外,目前标准组织的活动还处于功能需求的讨论阶段,实现这些功能的流程、消息及参数还需要详细的规范定义。从产品的开发看,虽然国内外主流厂商都在进行IMS产品的开发,但受到标准进程的限制,目前的产品仅能支持IMS的某些应用,并非完整意义上的IMS网络产品,不能够满意运营商大规模建网的需求。对于运营商而言,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可以使其基于统一的核心网络为固定和移动用户供应相同的业务,相对固网和移动网的核心网并存的网络架构,不仅可以削减网络结构的简单度,也应当可以降低网络的运维成本,但是同时也对网络的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挑战,运营商需要针对网络融合的新架构讨论相应的管理对策。IMS将来如何供应统

3 一的业务平台,标准乃至商品的成熟性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

在2022年12月ITUNGN会议上,大会同意启动基于呼叫服务器(软交换)的网络演进的标准化讨论。ITUFGNGN也在2022年6月启动了PSTN演进的讨论,提出了基于呼叫服务器(软交换)的PSTN演进方案和示例。

二、以开放体系架构和基于分组传送为主要特征的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是近年进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呼叫掌握技术,已经渐渐成为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主流技术。从技术进展趋势来看,电路交换将向以分组技术为基础的软交换演进,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电话交换网仍将与软交换网络共存。实践证明,软交换技术趋于成熟,达到了组建商用网络的技术条件。采纳软交换技术实现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是电话网进展的重要技术举措。

软交换技术从1997年开头进展,正在逐步从试验阶段走向商用阶段,并在国内外得到应用。总体上看,美国的运营商要领先于欧洲,新兴运营商要乐观于传统运营商。目前,美国的Verizon公司、Sprint公司、加拿大的BELLCANADA、英国的BT等公司已经开头引入软交换系统并开展业务。国内运营商也间续开头利用软交换系统供应业务。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多样化、共性化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软交换

4 技术已经成为运营商实现综合业务经营、向不同业务领域渗透的重要技术手段。

软交换业务供应方式有三种:由软交换设备供应PSTN基本业务及补充业务;采纳SIP应用服务器或Parlay应用服务器来供应运营商自营的新型业务;利用PARLAY应用服务器通过第三方供应业务,此种方式仍处于探究阶段,应进一步深化讨论和实践。

在语音网络引入软交换技术应仔细讨论引入的策略和不同厂家业务平台的互通。

三、基于MPLS、逐步引入IPv6,确保平安和多业务力量的数据技术

技术

基于MPLS的IP网络技术是目前国内外主流运营商的全都选择。从今后的整体网络定位和业务进展趋势来看,逐步向网络边缘扩展的MPLS是面对传统和新型业务的核心承载技术,是实现网络融合的统一基础承载平台。随着技术及应用的进展,需要在MPLS网络中逐步部署MPLSOAM功能。MPLS主要用来供应成熟的BGP/MPLS方式的三层VPN和Martini方式的二层VPN业务。在全网统一的策略前提下,以DiffServ模式结合多种节点QoS保证技术,逐步实现IP网络业务的分类掌握,满意关键业务及用户对网络传送的带宽、时延和抖动等性能要求;业务掌握协议以COPS和RADIUS协议为主。

5 在全网统一策略的前提下,IP网络以DiffServ模式为主,结合多种节点QoS保证技术,逐步实现业务的分类掌握,用来满意关键业务及用户对网络传送的带宽、时延、抖动等性能要求。业务掌握协议以COPS和RADIUS协议为主。中国电信正在乐观打造基于MPLS技术的精品网络,为实时业务保证服务质量和企业客户供应优质的服务.

6技术

IPv6相关技术本身已经基本成熟,全球IPv6地址的安排正在加速。各运营商正在乐观讨论向IPv6的过渡策略。并充分利用宽带用户快速进展的契机,使新增的IP城域网/接入网设备具有IPv6的力量。同时将连续探究IPv6特色业务和所需的业务平台。

国内外对于IPv6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相当的高度,对IPv6的各项讨论和实现已经绽开。华为、中兴、思科和Juniper等厂商已经开发出了面对IPv6网络的路由器产品,日本KAME、微软、IBM、SunMicrosystems、Trumpet、Hitachi等公司,分别研制开发了不同平台上的IPv6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日本目前是全球拥有IPv6地址最多的国家,NTTCom和KDDI等主要日本运营商现在几乎都供应了IPv6业务。

欧洲国家对IPv6进展极为重视,主要缘由在于欧洲在移动通讯领域已经把握了先机,即将到来的3G时代更让他们看到了在将来网

6 络经济中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盼望。要将这一盼望变为现实,IPv6统治地位的早日确立就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为了抓住这一进展的契机,欧洲的各大厂商和运营商都对IPv6寄予了厚望并全力推广和讨论IPv6,如诺基亚、爱立信、BT等公司始终都是IPv6讨论方向的主要引导者。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以IPv4为基础的互联网成就了美国新经济的巨大进展,“911”后,美国为了防止恐怖分子对网络的攻击,快速采纳增加平安性的网络协议,开头大力推动IPv6的进展,其中重要的一条是IPv6的平安性要比IPv4高。并且在美国也有了IPv6的商用网,目前美国国防部已经开头正式的IPv6试验工作,并方案在2022年前将全部的军用装备替换成支持IPv6的设备。

在国内,最早进入IPv6领域的是CERNET,在国内教育网范围内组建了IPv6试验床。在政府方面,由国家进展改革委员会牵头,联合工程院、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和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项目CNGI,以促进IPv6在中国的普及,该项目既是一个科技开发项目,也是一个试验示范工程项目。台湾省于2022年8月起开头启动“e-Taiwan方案”,其中明确制定了互联网从IPv4过渡到IPv6的日程表,即到2022年全部更换为IPv6。其目标是到2022年,台湾省的互联网将全面过渡到IPv6。

7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乐观进行关于下一代网络的讨论与试验。通过讨论IPv6及相关技术,为中国电信制定长远的NGI/NGN进展策略供应了决策依据,避开在战略政策的制定上陷入误区。另外,通过深化的讨论和广泛的试验,为中国电信建设下一代网络进行技术储备和供应技术支持。从2022年5月份起,中国电信开展了《IPv6网络的总体技术方案》项目的讨论,并于2022年4月份在湖南建立了国内第一个IPv6城域试验网络。在此工作基础上,通过调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科研人员的优势力气,并凭借中国湖南电信的网络资源,将试验室内的讨论试验与现网的试验相结合,将试验网络扩展到北京、上海和广州,进行了《中国电信IPv6技术讨论与试验》项目的讨论与试验工作。目前Internet网正以令人难以预料的速度在膨胀,据统计平均每年Internet的规模都扩大一倍,当前推动Internet进展的动力是日益成熟的个人电脑市场。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价格使得个人电脑市场成为Internet进展的巨大引擎,这是在Internet进展初期所没有预料到的状况。尤其值得留意的是,Internet下一阶段进展的动力将不仅仅只是个人电脑市场,而是由多个市场共同推动,如:个人移动计算设备、网上消遣服务、网络设备掌握、家电等等。此外,终端的非PC化,特殊是各类传感器的导入,将使网络无所不在。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Internet当前使用的IP协议版本IPv4正由于各种自身的缺陷而举步维艰。在IPv4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IP地址即将耗尽无疑是最为严峻的,有猜测表明,以目前Internet进展速度计算,全部IPv4地址将在2022~

8 2022年间安排完毕。尽管使用NAT技术、CIDR技术在肯定程度上延缓了IP地址的紧急局面,但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展对IP地址空间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引入并采纳新的地址方案势在必行。同时多媒体数据流的加入,对数据流真实性的鉴别以及出于平安性等方面的需求都迫切要求新一代IP协议的消失。IPv6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IETF从1995年开头,着手讨论开发下一代IP协议,即IPv6。与IPv4相比,IPv6具有很多新的特点,它采纳了新型IP报头、新型QoS字段、主机地址自动配置、内置的认证和加密等很多技术。IPv6可以彻底解决IPv4网络地址不足的问题,并对于移动数据业务有较好的支持。近几年来,IPv6技术日益受到了重视,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讨论组织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试验工作。

3.城域以太网技术

城域以太网是采纳以太网技术作为用户网络接口(UNI)的城域网,可运行于裸光纤、SDH、DWDM、MSTP和MPLS等多种传送方式之上。

针对以太网技术缺少QoS保障和统一的网管力量等问题,以太网论坛(MEF)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讨论工作:城域以太网的架构;城域以太网供应的业务;城域以太网的爱护和QoS;城域以太网的管理。城域以太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可以更好地利用传统网络,爱护既有投资。

9 城域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建设中越来越引起重视,下一步的标准化工作内容包括:进一步标准化以太网业务参数和相关属性,定义运营商级的基于以太网的城域传送技术,定义以太网电路仿真以及城域以太网的EMS和NMS。

城域以太网具有两个进展方向:一是以太网技术向下与SDH结合,利用SDH的管理力量、故障爱护等力量提升以太网的组网力量和性能,此方向有代表性的是MSTP技术;二是保持以太网的底层特征,利用上层的智能技术来补充以太网相关力量的不足,此方向有代表性的是MPLS技术。

4.终端

网络的进展是为业务服务的,而业务的供应需要通过终端加以实现,我们必需为下一代网络供应新型终端,包括智能型终端、具有移动性的终端。目前终端的单调和业务功能的不统一,导致了用户对新网络业务接受的缓慢,导致了在基础核心网络部署后网络之上新型增值业务的进展缓慢和推广困难。因此,对于网络终端的革新、实现融合多种功能的统一业务终端势在必行。

5.视讯

电信运营商目前可供应的视讯业务在总体上分两大类:一是以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供应内容服务为基础的,以VOD等为服务形式的

10 狭义流媒体服务,如VOD视频点播、IPTV和远程教育等;另一是以点到点或多点视音频通信为主要服务形式的视讯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服务。二者都应属于广义流媒体(或多媒体)的范畴,与电视、电影等传统的视音频节目最大的区分在于可以供应交互式服务形式(优势所在)。此外,还有一些如远程视频监控、视频检索等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服务。

VOD流媒体等服务主要应用于家庭教育、消遣、嬉戏等,需要有内容供应商。视讯会议类服务主要应用于大客户、VIP用户以及一般家庭用户的团体和个人间的视音频通信。

随着视频编解码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的飞速进展,随着视听多媒体通信框架(H.320、H.323等)的不断成熟,影响视讯业务进展的技术壁垒渐渐消退,单位服务成本渐渐下降。

多媒体视讯业务在宽带业务中是特别重要的应用,从用户通信需求的角度讲,通信的“可视化”是一个必定的进展趋势。当前IP视讯技术主要集中在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视听多媒体框架和视频通信业务平台等方面。

但总体上讲,视讯业务进展还处于培育期,在业务开展模式、业务盈利模式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电信视讯业务的品牌是“新

11 视通”,采纳“两级运营支撑系统,两级GK,以省(或跨省)为管理域的一级视讯交换,全国视讯交换资源动态调度”的网络方案,使中国电信在国内首次实现不同厂家视讯管理支撑系统、GK、MCU以及视频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首次实现视讯会议系统的多厂家动态级联,系统具有开放、支撑业务力量强和可扩展性好等特点。MCU以及视频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首次实现视讯会议系统的多厂家动态级联,系统具有开放、支撑业务力量强和可扩展性好等特点。

1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2066196a117238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