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0尼康拍摄技巧

D90尼康拍摄技巧


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中关村在线笔记本电脑配置对比)

D90尼康拍摄技巧

、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

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

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

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

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

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

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

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

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

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

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

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 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

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

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

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

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

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注:

佳能说明书上的光圈是指F数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

一般人们所说的光圈是

指光圈孔径,和F数值成反比,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AE-自动曝光

AF-自动对焦

AF-S--和SAF应该一样,是单次自动对焦。相对的是连续自动对焦。

MAF-监控AF,这个模式可以缩短对焦所需的时间。相机在快门按钮按下一半之前就会调整焦点,让您以调整好的焦点进行构

图。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而且af 锁定完成时,焦点会被锁定。

EV-曝光值,通常在进行曝光补偿时会用到这个术语。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档,相当于光圈或者快门相应的一档曝光值。

《怎样准确曝光》

什么叫准确曝光呢?准确曝光,就是拍摄者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与光圈,将被摄对象及原有的明暗关系,在底片上清晰、准确

地显现出来。如果曝光过度,被摄对象的阴暗关系就不明显,整个底片呈灰黑色,俗称底片太“厚”,用这样的底片印放照片,

照片呈灰白色,有的甚至无法印放照片。

曝光不足,底片上只有淡淡的影像,呈通明透亮状,俗称底片太“薄”,用这样的底片印放照片,照片呈黑灰色,甚至全黑色,

看不出被摄对象的细节。

当你拿起相机准备拍照时,要使曝光准确,通常要考虑5 个方面题,即:曝光准确5 要素:

①被摄物体的运动速度;

②摄影环境的光亮强弱;

③被摄物体的颜色及其反射光线的能力;

④感光片的感光性能;

⑤各种摄影附加镜的运用。

光圈和速度都是用来控制进入照相机光线多少的装置,它们之间互相关联,又相互约束。当光线一定的时候,光圈开大一级,

速度就要提高一级,光圈缩小一级,速度就要放慢一级。例如,用光圈11,速度1/60 秒,当光圈改用8 的时候,速度就要相

应改用1/125 秒。如果将速度改用为1/30 秒时,那么光圈就要相应改用16。光圈与速度间的互为变用关系,可以用曝光组

合来表示:光圈8、速度1/125 秒;光圈11、速度1/60 秒;光圈16、速度1/30秒任选其中一种曝光组合,对于一定的光线

来说,照相机获得的曝光量是一样的。按照不同拍摄需求选用曝光组合,是控制准确曝光的重要依据之一。拍摄时是先确定快

门速度还是先确定光圈系数?这是应该由被摄主体的具体情况和摄影者的创作意图来定。一般来说准确曝光仅是拍好照片的一

个方面,摄影者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意识,就应该灵活地掌握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曝光组合。

光圈和速度有共同控制准确曝光的作用外,还各有自己的“专业分工”。光圈可控制景深,速度能将动体在底片上“凝固”下来。

根据拍摄要求,要使胶片准确

曝光,摄影者必须学会选择适当的曝光组合。

倘若是拍摄运动物体,你要使照片清晰,首先要选择能将运动物体捕捉下来的快门速度,然后再配以相应的光圈;倘若要表现

出景物一定的景深,这就要先确定光圈的大小,然后再配以相应的快门速度。选用曝光组合时,以下几条可作参考:

①物体运动速度快,快门速度就要快,光圈也相应要大。

②欲使照片景深大,光圈需要小,快门速度可相应放慢些。

③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同,快门速度也不一样,从照相机前横穿而过的物体,选用快门速度一般要快,迎面向照相机或背向

照相机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选用可以慢一些。

④拍摄运动物体,随距离的变化,快门速度也要相应变化,距离越近,快门速度越快。

⑤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长,快门速度选用应相应快。

⑥使用摄影附加镜,如:滤色镜、增距镜等,要适当增加曝光。不同附加镜的使用,增加的曝光量也是不一样的。阳光由于季

节、气候、地球纬度的不同,它的明亮度也不一样。在温热带地区,夏季阳光要比春秋季强两倍,比冬季强3~4 倍。夏季晴

天,早上八九点与下午四五点,光线亮度大体相当。冬季上午9 点至下午3 点,其间光线亮度变化不大。早晨日出前后与黄昏

日落前后,光亮强度比中午弱10 倍。一天中,还有晴、多云、阴雨的变化,光线强弱也在变。强烈日光、薄云晴天、多云晴

天、阴天,它们之间光线强烈的变化可这样认识:多云晴天光线要比阴天强1 倍,薄云晴天光线又比多云晴天强1 倍如果使用

的快门速度一定,在阴天光圈为5.6 的话,多云晴天就应改用8,薄云晴天就应改用11。如果使用光圈一定,在阴天使用的快

门速度是1/30 秒,多云晴天就可以提高到1/60 秒,薄云晴天提高到1/125 秒。天气的变化是反复无常的,有时是很微妙

的,以上这些变化关系,可以作为你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摄照片曝光的参考。不同的被摄景物,反射光线的强弱也不同。明亮

的景物和深暗色的景物,在一定光线条件下,曝光不能一样。一般明亮景物要比明亮景物增加一级曝光,深暗色景物又要比一

般明亮景物增加一级曝光。

什么是明亮景物呢?诸如海滨、雪景、乳白色建筑、穿浅色服装的人等等,都可作明亮景物看待;呈灰色的景物,可作一般明

亮景物看待;树阴下的景物、深色建筑物、穿深色或着深红及墨绿服装者,可作阴暗景物看待。这种明亮与阴暗的表现,往往

又不十分明显,拍摄者在控制曝光时,要学会抓住实际景物明暗的细微变化,区别对待。逆光拍摄照片应比侧光拍照增加1~2 级曝光,侧光拍照又应比顺光

增加1~2 级曝光。例如:顺光拍照用1/125 秒、8 光圈;侧光拍照,在光线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应改用1/60 秒、8 光

圈,或1/125 秒、5.6 光圈;逆光拍照应选用更慢的快门速度或更大的光圈。拍摄者要掌握准确曝光,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

面的。所以当你手持照相机,选择曝光组合时,要冷静地对上述诸因素进行综合比较,优选出一组曝光组合,切不可面对拍摄

对象,由于某种原因激动不已,选择曝光组合顾此失彼,造成曝光的错误而后悔。

室内自然光摄影的曝光室内自然光摄影,要掌握准确曝光比较难,室内自然光有通过门窗直接射入室内的光、反射进室内的

光,以及室内原有的各种光。室内自然光线下拍照,怎样才能曝光准确呢?这一节中,我们从影响室内自然光摄影的各种因

素、室内自然光源摄影的基本方法两个方面来述说。然而影响室内自然光摄影的,还有它特有的一些因素,如:阳光对室内直

射和反射的影响,房屋的门窗多少、大小和开设方向的影响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拍照,欲获得成功,主要拍摄者自己多拍、

多试验、多积累经验。如能使用侧光表当参谋,准确曝光的把握大些。在室内拍摄,由于光线受到限制,往往需要采用人造光

照明,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避免不同色温的光源混合使用,室内自然光较暗,使用的光圈一般较大,快门速度也较慢。因此,

使用的摄影器材,可选择口径较大、有B 门装置的照相机,感光片可选用ISO200/24°或ISO400/27°的快片,尽可能配备三脚

架和快门线。

室内自然光因受建设门窗多少、大小和开设方向等限制,因此在确定曝光组合时,要充分观察和考虑这些条件,还要注意室外

天气的影响。室内自然光照明的另一个特点是,被摄对象受光面明亮,背面则阴暗,这种明亮与阴暗的对比十分烈强。所以,

如果在室内拍摄可移动的被摄对象时,应设法将其调整到门窗附近处,以降低这种反差。在移动被摄对象中,要特别注意不要

使其一半处在直射光下,一半处在没有直射光的地方,以免造成半阴半阳的画面,必要时可利用窗帘、白纸挡起直接射入室内

的光,使光线尽量柔和一些。被摄对象颜色浅,它的亮度就要比颜色深的高,因此曝光可少些。不同的物质,其反光性能强弱

大不一样。反光能力强的,可减少曝光,反光能力弱的,通常说“吃”光的,应增加曝光。摄影实践中,拍摄者可以把浅色被摄

对象置于深色背景前拍摄,或把深色被摄对象放在浅色的背景前拍摄。这样能使一些受光微弱的被摄对象突出于画面。利用室

内一盏日光灯照明,将被摄者置于深暗色背景前拍摄,可使人物突出。

利用室内自然光拍照,要注意光源的方向一般以采用侧光或顺光为好。 如逆光拍摄中景、特写不宜选择窗口为背景,因为光

比反差太大,会使色温失去平衡;如一定要逆光拍摄,要充分考虑拍摄效果,是拍摄剪影效果的照片?还是要求再现被摄对象

的细节?如果是后者,拍摄者就要加用辅助光,或用反光物,或增大3~4 级曝光。 人工光摄影的曝光。人工光摄影,是指室

内摄影中使用人工光源照明,诸如用碘钨灯、聚光灯、普通灯光等。利用人工光源拍照,要能准确控制曝光,要考虑的因素

是:人工光源的亮度,这是由灯的多少、照明度大小以及被摄对象距离灯的远近等方面决定的。还有被摄对象反射光线的能

力,周围环境影响等诸因素。如果是一定的灯距和光圈,100 瓦灯光照明,曝光需要1/30 秒的话,换用 200 瓦的灯光照

明,曝光则只需要1/60 秒。这说明照明灯光流明度增加多少倍,曝光时间则可相应减少多少倍。被摄对象距离灯光的远近,

决定了曝光量的多少。要估计准确,可用平方反比定律计算。如果被摄对象距离灯光由原来的5 米改为1 米,被摄对象所受的

光就增强了25 倍,曝光量就应减少为原来的1/25。

使用人工光摄影,掌握准确曝光只是一个方面,它还有一个如何布光的问题。在彩色摄影中,还有一个人工光的颜色问题,一

般说来,人光会给日光型彩色片带来色偏,如何避免,这将在彩色摄影一章里述说。如何在使用人工光摄影中,掌握好准确曝

光,以上仅是提示,具体还要在实践中体会,当有一定经验积累时,准确掌握曝光也就不难了。

闪光灯

闪光灯是摄影者常用的一种人造光源。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不受昼夜、空间的限制。 1.闪光灯的一般性能及其光线特点

自从1887 年德国盖迪克和米索,首创燃烧镁粉用于摄影照明至今已有 100 年了。闪光灯随现代科技的发展,日臻完善,其种

类也愈来愈多,不管是哪一种闪光灯,从它的外型看,大体有电源和闪光两个部分。电源部分由电池、变压器、电容器组成;

闪光部分包括闪光管和固定的反光罩、灯柄、开关等部件。

目前闪光灯的闪光管可多次闪光,故又称万次闪光灯。早期的闪光灯,又大又重。后经不断改进,变得越来越轻便,并且还增

加了光敏传感装置、专用色片等,功能也逐渐多了起来。有的可自动控制闪光灯的发光量,任意调节输出的发光量,有的闪光

灯可调整它发出的光束角度,适应广角镜头、 标准镜头和中长焦镜头的不同用光需要。一般闪光灯是以标准镜头拍照的,用

光需要设计的,它发出的光束角度为50 度。闪光灯的持续时间因灯而异,有的明

灭时间可短到1/5000 秒,有的可长到1/120 秒,基本能满足镜中快门各级速度的需要。使用集成电路和蓝硅晶体管组成的

光敏控制电路闪光灯,还能根据拍摄距离的变化和被摄对象反光能力的强弱,控制闪光灯的发光量。距离近,反光能力强,闪

光灯明灭时间就短;距离远,反光能力弱,闪光灯的明灭时间就长。总之,万次闪光灯具有光亮,适应性强,用途广,速度

高,经济方便的特点,为现在很多摄影者普遍采用

闪光灯的光线特点是:

①光线亮度高;

②方向受拍摄者控制;

③光线颜色与日光相近。

《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

最近有朋友问我,怎么样对焦才能不失焦,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呢?为了回答这些朋友的问题,特别找来一篇文章,与大家共

同学习。目前市面上的相机绝大部分的数码相机都配备有自动调节焦距的自动对焦(AF)功能,只要将相机对着想要拍摄的物体

按动快门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简单的操作有时就会导致对焦不准的情况出现。

一.焦距没有调准主要有两个原因:

1.相机晃动:其中之一就是相机晃动。好不容易调节好焦距,但是在按动快门的时候相机一旦发生晃动,那么整个画面都会变得模糊。

防止因相机晃动而引起的脱焦有:

(1) 牢牢地抓住相机。

(2) 尽量选用高速快门进行拍摄。

(3) 使用三角架等固定相机的工具。

2.脱焦:

第二种是脱焦,虽然对准了焦距,但是对焦的位置出现偏差的情况。对焦位置靠前或对焦位置靠后都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防止对焦位置靠前或对焦位置靠后所导致的脱焦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将需要对焦的部分(被拍摄物)放在画面的中间(画面的四周不进行对焦)

(2) 不要拍到位于需要对焦部分部分前面的其他多于物体(可能会在对焦时将焦点集中在前面的物体上而导致对焦位置靠前的情

况出现。

(3) 不要将快门一下子按到底(应先轻按快门确定焦距是否对准再按下快门进行拍摄)。

二.正确对焦的诀窍:

在采用自动对焦时,先将相机对准被拍摄主体,然后半按快门,这时相机就会自动寻找焦点,如果对焦完成,在相机的LCD

上就会显示一个绿色的小方框,方框所对应的区域就在焦点所在的区域,这时再完全按下快门。(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

当完全按下快门时手不要立马松开,等拍摄完成时再松开,这是因为手持相机拍摄时,立马松开手的话,相机很容易发生抖动

而造成相片模糊。)如果半按快门相机找不到焦点,相机一般会发出警告,如在LCD上,对焦框会显示红色或者是黄色,这时

就需要重新对焦。现在一般数码相机中还带有红外辅助对焦系统,如果拍摄时光线条件比

较差时,相机对焦就会非常困难,这时相机就会发出一束红外线打在被摄主体上,用此来测定被摄物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从

而完成对焦。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2008942a116739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