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中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中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reserve)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中一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1.11.10

本试题卷共8页,16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国际标准赛场,下列有关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m跑运动员位移为100m

C.400m跑运动员位移为400m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200m跑运动员位移为200m

D.800m跑运动员位移为800m

1 / 11

A.划船时,桨先给水向后的力,水后给桨向前的力

B.卫星吸引地球的力大于地球吸引卫星的力

C.猴子拉树枝的力作用在猴子手上,树枝拉猴子的力作用在猴子的重心上

D.地面对汽车的作用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置两个物体A、B,质量分别为m、2m,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2μ。两物体分别在F1、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F2等于

A.2:1 B.1:1 C.1:2 D.1: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质点来表示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B.当△t趋近于0时,x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用到了比值定义法

tC.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来研究物体运动将斜面倾角增大到90°得出“所有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都一样”的结论

5.运动员将足球以10m/s的速度踢出,足球沿草地做a=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同时运动员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足球,则运动员追上足球的时间为

A.2s B.3s C.4s D.5s

6.假定某动车进站时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车司机发现自己依次经过站台上三个间距均为x0=8m的立柱A、B、C,其中经过立柱B、C间用时tBC=2s,并最终停在C立柱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 11

A.司机在立柱B处的速度vB=2m/s

C.司机在立柱A、B间的用时tAB=8m/s

7.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揭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同学对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做了改进。如图(a)所示,小球从固定斜面的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通过固定在斜面底端的传感器测出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x及运动的时间t,计算机作出所示。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该车加速度大小a=4m/s2

D.司机在立柱A、C间的平均速度为v22m/s

x-t图像,如图(b)t

A.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6m/s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2

D.在0~4s内小球运动的位移为3m C.在0~4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0

8.如图所示,歼20战机是中国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在飞行时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 11

A.战机匀速飞行时,它仍受重力作用

B.战机所受空气阻力与自身速度有关

C.战机向前运动时,它所受的推力无施力物体

D.战机速度越来越大,它所受重力一定越来越大

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频闪相机拍出屋檐上某个水滴下落情况。已知第1次闪光时,水滴刚好离开屋檐,共闪光4次,每次闪光的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相邻两次闪光时间间隔为0.1s,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次闪光到第2次闪光,水滴下落的距离为0.25m

B.相邻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增量为0.1m

C.第2次闪光时,水滴的速度大小为1m/s

D.第3次闪光到第4次闪光水滴速度的增量大于第1次闪光到第2次闪光水滴速度的增量

10.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加速度的大小a=2m/s2 B.质点初速度的大小v0=4m/s

C.t=1s时,质点的速度v=-2m/s D.=3s时,质点经过的路程=10m

4 / 11 11.全红婵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m跳台跳水比赛中,以三轮满分的成绩,赢得金牌。某运动员进行跳水训练,起跳时开始计时其竖直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t1时刻到达最高点

B.由题中信息可以求出t1、t2、t3

D.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离水面的最大高度C.由题中信息可以求出t1、t2,但不能求出t3

为10.8m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12.(6分)

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9分)

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先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L0=3.5cm,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如图(a)所示。然后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算出弹簧伸长量x=L-L0,记录实验数据,作出弹簧下端所受拉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

5 / 11

(1)图(b)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

A坐标标度选取不合理

B.钩码重力的测量值都偏大

C.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2)由图(b)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N/m;

(3)该同学用实验中的弹簧制作了一个弹簧秤,将该弹簧秤竖直放置,未挂重物时,指针与零刻度对齐,悬挂某一重物时,读数如图(c)所示,此时弹簧总长为___________cm。

14.(11分)

如图所示,某滑道由一段斜坡滑道与一段水平滑道组成某同学在斜坡滑道上与底端相距L=10m处自静止开始以a1=5m/s2匀加速下滑,到斜坡底端处立即改做匀减速运动,经过时间t=2.5s停下。不考虑该同学在斜坡底端处的速度损失。求

(1)该同学在斜坡上的运动时间;

(2)该同学在水平滑道上滑动的距离。

15.(14分)

2021年9月17日,神州十二号荣耀归来,稳稳地降落在了东风着陆场,这意味着我国的航 6 / 11 天事业又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细心的网友会发现,神舟十二号的返航比升空更受瞩目,这是因为返航,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那神舟十二号返航时都要经历哪些艰难险阻呢?

……

最后一道难关就是降落了,这时返回舱上的控制器自动开伞减速,将返回舱速度逐步降到八米每秒左右,但返回舱仍具有很高的速度和较大的动能,这种速度下产生的“硬碰硬”撞击,极有可能会对航天员的脊柱造成损伤。

为保证航天员着陆时的安全,在距地面一米左右的地方,四台反推发动机瞬间同时点火,使返回舱降到大约两米每秒的速度软着陆。…从而保证航天员绝对安全着陆。

部分摘自腾讯网《神舟十二号返航惊险时刻》

阅读上述材料,估算下列问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软着陆时,返回舱的着地速度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地的速度?

(2)假定返回舱距地面最后1m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航天员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amax=4g,请通过计算判断航天员的身体能否承受最后1m内的加速度。

16.(16分)

如图(a)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本质量分布均匀的字典,页面大于字典的长方形白纸夹在字典中(白纸的左边与字典的左边对齐),白纸离桌面的高度是字典高度的1。已知字典2的质量M=1.2kg,宽度x0=0.2m白纸上下表面与字典书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且只有与白纸重叠部分的字典才对白纸有压力。若白纸的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与白纸长边垂直的水平拉力F将白纸由静止从字典中向右拉出,在此过程中字典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g=10m/s2。

7 / 11

(1)求出白纸刚开始运动时,白纸上表面所受的摩擦力

(2)写出白纸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f大小与位移x大小的关系式;

(3)若控制水平拉力F,使白纸的加速度与位移关系如图(b)所示,当白纸速度v=0.3m/s时,求白纸所受的摩擦力f2的大小。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中一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1.11

评分说明:

1.考生如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计算题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只写出一般公式但未能与试题所给的具体条件联系的,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答案

1

A

2

D

3

D

4

A

5

C

6

B

7

C

8

AB

9

BC

10

BD

11

A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12.(6分)0.1(2分),0.855(2分),0.62(2分)

13.(9分)(1)C(3分)(2)50(3分)(3)10(3分)

8 / 11 14.(11分)

(1)该同学滑到斜坡底端所用时间为t1,由运动学公式

L12a1t1①

2解得

t1=2s ②

(2)该同学运动到斜坡底端的末速度为v1,则

v1=at1 ③

设其在水平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有

x1(v10)t ④

2解得

x=12.5m ⑤

评分参考:第(1)问5分,①式3分,②式2分;第(2)6分,③④⑤式各2分。其他解法,结果正确同样给分。

15(14分),着返回

(1)由材料可知,软着陆时返回舱的速度

v=2m/s ①

设自由落体高度为h1,由运动学公式

v2=2gh1 ②

解得

h1=0.2m ③

(2)返回舱在最后h=1m内匀减速运动,初速度v0=8m/s,末速度v=2m/s,由运动学公式

v2v022ah ④

a30m/s2 ⑤

由于a<4g,故航天员能承受最后1m内的加速度 ⑥

评分参考:第(1)问6分,①②③式各2分;第(2问8分,④⑤式各3分,⑥式2分(无④6式,⑥式同样给分)。

9 / 11 16.(16分)

(1)由受力分析得

FN112Mg ①

f1FN1 ②

解得

f1=1.5N,方向水平向左 ③

(2)白纸运动过程中,压力FN与x的关系

Fx0xN2xMg ④

0又f2FN ⑤

解得

f=-15x+3(N) ⑥

(3)由图可得,加速度与位移代数关系

a=0.4+x ⑦

由公式v2=2ax可知,速度平方等于如图所示梯形的面积

当v=0.3m/s时,可得关系式

v2=x(0.4+0.4+x) ⑨

解得x=0.1m

代入⑥式,解得

10 / 11

⑧ f21.5N ⑪

评分参考:第(1)问5分,①式2分,②式1分,③式2分(未标明方向得1分);第(2)问6分,④⑤⑥式各2分,第(3)问5分,⑦⑧⑨⑩⑪式各1分。

11 / 1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991739a116578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