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IBM

联想和IBM


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e路航导航仪改小电视)

联想与I。B。M

在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拥有IBM长期打造的Think金字品牌,并可保有和使用IBM品牌表示5年时间。由此,标志着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迈入实质进程。

当然,在几乎所有人看来,联想的这一举动无意极具冒险精神。也有很多人在质疑,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有利之处:

1、IBM是联想进入全球的国际通道。通过并购IBM的PC业务,联想就获得了IBM的PC业务高手、IBM遍布全球160个国家的渠道以及具有国际化战略规划能力的人才。这为联想提供了在中国和亚洲之外、全球市场范围的覆盖能力。

2、加强自身品牌效应,IBM举世闻名的“Think”品牌笔记本业务将为联想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在Thinkpad上背书lenovo品牌的举动,可以让人们看见联想对技术的重视,通过Thinkpad提升lenovo品牌的技术含量。凭借IBM 强大的品牌效应,和五年内使用其品牌的权利,力争在五年内扩大联想自身的品牌优势。

3、使联想和IBM 双方在PC销售、服务和融资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根据协议,联想和IBM将结成长期战略联盟,届时,IBM将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将成为IBM的首选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大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

不利之处:

1、 在低端的企业品牌Lenovo和高端的产品品牌ThinkPad之间进行融合,虽然可以提升Lenovo品牌,但是对于ThinkPad而言,因为受制于Lenovo“成本领先”的品牌形象,会受到明显的负面拖动作用,弱化其高端品牌形象。

2、 对于联想,是背水一战。整合成功则成为世界第三大PC厂商,整合不好,将使联想因消化不良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3、 交易完成时,联想将拥有大约19,000名员工。其中大约10000名员工来自IBM,大约10000名员工来自联想。联想管理和驾驭全球市场的能力将经受严峻的考验,同时可以预见,管理成本和费用将不可小视。

4、 能否使两家公司在持续创新、客户导向、创造股东价值方面拥有共同的文化理念,这也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鉴于联想并购IBM后对THINKPAD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觉得l enovo与ThinkPad品牌应该分化独立

联想刻意淡化IBM在ThinkPad上的烙印,这点无可非议,甚至必须,但并不应该让“Lenovo”替代“IBM”的位置,在消费者看来,“Lenovo”与“IBM”的差距甚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代它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提升Lenovo的认知层次,但不足以抵消消费者对Lenovo-ThinkPad的抵触。

而le vovo与ThinkPad分化独立的好处在于:

首先,符合在国际化大环境中的竞争规律。从消费者购买的角度看,Lenovo的购买人群与ThinkPad的购买人群处于分流状态,作为企业的Lenovo更应该看准市场机会,分化不同品牌,并让各自品牌在各自的类别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才能真正达到品牌竞争的本质要求。因此,联想应该充分借助消费者对IBM的优势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提升ThinkPad品牌竞争力,而不应该在ThinkPad尚未完全独立起来,就挂上Lenovo这辆沉重的马车。

其次,在战略上能占据先机。目前来看,Dell、HP等是联想笔记本最大的竞争对手,国际市场上,Dell自身就是一个低价品牌(中国市场除外),在高端市场不会有所突破,原因一样,向高端延伸只是加深消费者对Dell通才品牌的认知,并不符合国际市场品牌竞争规律。而HP本身就是一个通才品牌,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其他如三星、索尼、东芝等,莫不如此。因此,对于联想而言,这就是一个战略机会:目前尚未有一个专家品牌占据高端,除了ThinkPad。联想更应该抓住这个战略机会,让ThinkPad更强大,成为高端笔记本的代名词。

因此,分化出独立的ThinkPad,能协助联想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国际化。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925070a115965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