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USB手机充电器AC-8c

诺基亚USB手机充电器AC-8c


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7寸大屏手机排行榜2022)

-

诺基亚USB手机充电器AC-8C

中山市技师学院 葛中海

如图3-13所示为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为诺基亚制造USB手机充电器AC-8C。产品规格:输入AC100~240V,50Hz-60Hz&150mA;输出5V@600mA。

图3-13 诺基亚USB手机充电器AC-8C

如图3-14所示为诺基亚USB手机充电器AC-8C电路原理图。由于充电器的输出功率较小、体积小,所以没有设置共模干扰抑制电路。市电经保险R1(也叫熔断电阻,兼具电阻和保险丝的双重功能)输入,D5~D8桥式整流、C1、L1与C2组成型滤波电路;滤波后的电压经变压器M1初级绕组加到开关管T2(13003G)的集电极。L2是磁阻,抑制差模干扰。

.-- .--

1.工作原理

CH1档位

直流电压平均值

-

振荡,但断电后不能重新启动,故R2和R3称启动电阻。

近似于锯齿波

整流滤波电压

基准电平

图3-14 诺基亚USB手机充电器AC-8C电路原理图

图3-15 AC110V输入整流滤波电压波形

初始上电时,电阻R2和R3给T2提供启动电流,一旦启动工作,断开R2和R3系统仍能自激满载时,AC110V输入整流滤波后的直流平均电压约为160V,如图3-15所示。若是AC220V输入,则整流滤波后的直流平均电压为AC110V输入的2倍。

T2导通时,集电极电流iC由零开始上升,主绕组(1-4)电感励磁储能,感应电压“上正下-

负”。根据变压器同名端可知,辅助绕组(2-3)感应正极性电压,经阻容振荡电路(R9、C3)加到T2基极、加速其导通饱和;次级侧,二极管D51截止。T2截止时,变压器绕组极性反转,辅助绕组形成使T2基极电流减小的正反馈、加速其截止,C3放电以准备进入下一个振荡周期;次级侧,二极管D51导通,变压器次级释放能量供给负载。

在图3-14中,C3充电时间设定了T2导通的最大脉冲宽度。实际上,在开关电源中,所谓开关管的饱和并非指手册上规定的集电极饱和电流,而是电容充电临近结束时,使加到开关管基极的正反馈电流减小,开关管达到iB

辅助绕组电压“上负下正”时,由D2、C5整流滤波给光耦中的光电晶体管提供电源;当光耦中的光电二极管发光增强,光电晶体管导通电流增大,经电阻R11加到脉宽调制管T1的基极,分流开关管T2的基极电流,促使其提前导通,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降低。

次级侧,二极管D51整流、C51滤波的电压一路经R51给光耦(IC51)中的光电二极管供电;二路经稳压二极管D83、D84与并联电阻R53//R57//R58返回;三路经R50、C52输出供给手机或充电宝充电。充电电流的路径:二极管D51→R50→负载→GND2→R53//R57//R58→GND1(返回次级)。

2.稳压输出

一般来说,刚充电时电流较大,并联电阻R53//R57//R58的压降较大,经电阻R61使T51导通。此时,光耦中的光电二极管受T51控制,发光最强。因此,光耦中的光电晶体管发射极输出电压最高,反馈控制作用也最强。此时,次级整流输出电压,即电容C51两端电压最高,等于稳压二极管D83、D84两端的电压与R53//R57//R58的压降之和。图3-14所示原理图标注的几个电压数值就是这种工作状态下测得的,可见充电电流可达690mA(=69mV/R50=69mV/0.1Ω)。

电池充电后期所需电流减小,并联电阻R53//R57//R58的压降减小,可能不足以使T51导通,此时,次级整流输出电压,即电容C51两端电压最高随充电电流而变化,仍然等于稳压二极管D83、D84两端的电压与R53//R57//R58的压降之和。

无论负载状况如何,稳压二极管D83、D84两端的电压均由D82(TL431)决定。根据TL431的工作原理,该电压为

R106VD83或D84=2.51R=5V

109R108虽与R109并联(R53//R57//R58太小),但阻值太大,可忽略不计(去掉该元件对工作.-- -

无影响)。R110与C101串联后并联于TL431的R和K之间,用于频率补偿。

由于手机电池及充电宝都不是恒压负载,当其电压低时(比如,电用完时为3.7V)充电电流大,电压高时(比如,即将充满时为4.2V),充电电流小。因此,在稳压输出电路中串联一只阻值很小的电阻R50。大电流时压降大,电池内部充电管理电路模块两端的电压低,有利于减小其功耗;电池电压升高后小电流充电,此时R50压降小,有利于对电池充电。

3.过流保护

R12是过流检测电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元件,它两端电压与开关管T2发射极电流成正比。当R12两端电压超过T1发射极死区电压时,T1开始导通、分流T2基极电流。比如,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反馈失效,开关管T2导通时间过长、电流过大。T2的发射极输出电流约300mA时在R12上的压降约为0.66V(=300mA2.2Ω),该电压经R10与C6低通滤波使T1导通,分流开关管T2的基极电流,抑制开关管T2输出电流进一步增大。

4.温度补偿

由前述原理分析可知,T51在大电流充电时起控。可以想象,大电流充电时变压器、开关管T2和整流二极管D51都会发出较多热量,若环境温度也高,热量不易散失,则密封塑料壳中的充电器所有元器件都要受到温升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元件是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T51。

晶体管发射结具有负温度特性,温度升高发射结特性曲线左移;同样的基极电流55℃时的发射结压降VBE1小于25℃时的发射结压降VBE2,如图3-16所示。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工作情形:开始大充电时并联电阻R53//R57//R58的压降较高,经电阻R61使T51导通。充电一段时间以后,充电器内部温度升高,由于晶体管发射结的负温度特性,并联电阻R53//R57//R58的压降降低。若在T51发射结并联负温度系数的电阻,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 -

图3-16 晶体管发射结特性曲线的温度特性

原理图中NTC51是负温度系数的电阻,常温下约1.75kΩ,与固定电阻R60串联,构成T51基极电流的分流支路。当温度升高时T51发射结电压降低,NTC51的阻值减小,分流更多的电流,R61压降增大,R53//R57//R58的压降基本不变,保持充电电流不因温升而减小。

笔者做了2个实验印证:第一个实验是用电烙铁烫T51,由于晶体管发射结的负温度特性,其VBE减小,R53//R57//R58的压降随之降低,可见T51温升导致充电电流减小。第二个实验是用电烙铁烫NTC51,由于T51发射结压降基本不变,温升导致NTC51阻值减小、所在支路分流增大,R61的压降增大,所以,R53//R57//R58的压降升高,可见NTC51温升导致充电电流增大。若T51、NTC51温度同升同降,负温度特性作用正好能相互抵消,则充电电流可以不随温度而变化。

另外,简单说明一下其它元件的作用。稳压二极管D83、D83并联于输出端,若TL431失控输出电压过高,D83、D83击穿,稳定输出电压,以免损坏电池。并联于T51发射结、集电结的电容C55、C57容量较小。可以认为R61与C55组成低通滤波电路,C57跨接于相位反的两信号之间,相用与频率。R63与C53串联后,并联于T51发射结两端,作用不太明显。R4、C4与D1构成RCD吸收电路,但因D1串联电阻R7,使得在开关管T2关断瞬间的尖峰吸收效果大打折扣。

5.波形测试

(1)开关管T2基极和集电极电压波形

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开关管T2基极和集电极电压波形,如图3-17(a)所示。

.-- -

CH2振幅约占8格,指示T2集电极脉冲电压幅度:

5div50V/div=250V

CH1振幅约占1.5格,指示T2基极脉冲电压幅度:

1.5div2.0V/div=3.0V

(a)满载,开关频率较低

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开关管T2基极和集电极电压波形,如图3-17(a)所示。

CH2振幅约占8格,指示T2集电极脉冲电压幅度:

5div50V/div=250V

CH1振幅约占1.5格,指示T2基极脉冲电压幅度:

1.5div2.0V/div=3.0V

(b)轻载,开关频率较高

图3-17 T2基极(CH1)和集电极(CH2)电压波形

由图3-17可见,开关管T2的基极、集电极均为高频脉冲电压,在导通时间上为同步关系,在控制关系上二者反相。需要指出的是,无论脉冲上升沿或下降沿均不如它激式开关电源陡峭(参见第4章),这是自激式开关电源的特点。

在图3-17中,T2导通期间(tON)集电极电压为零;T2截止期间(tOFF),集电极电压(不计截止瞬间的尖峰脉冲)接近250V。该电压是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直流电压与主绕组自感电压之和,因为这期间主绕组感应电压“下正上负”,所以叠加电压远高于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电压。

阅读资料

工程实践中,刚刚接触开关电源的新手往往会犯一个共同的致命错误:拿测试普通电路的方法测开关电源!

如图3-18(a)所示为示波器直接测试是开关电源高压侧的原理简图。由于示波器“保护地(G)”与探头地(信号地)在仪器内部直接相连(同时也接机壳),当探头地(信号地)连接到开关电源的“热地”时,一旦接通电源,开关电源的保险管就会立即烧毁。这是因为火线(L).-- -

经保险管、整流二极管和探头地(信号地)连接到“保护地”上,而“保护地”和零线(N)通过大地是连在一起的,即电网的火线(L)与零线(N)经过保险管、二极管构成回路,故一定会烧毁保险管(火线和零线对调一样会出现该故障)。

如图3-18(b),市电电网经变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输出交流电,次级绕组两端没有火线(L)与零线(N)之分,只有电压的相对高低。当探头地连接到开关电源的“热地”时,次级绕组两端均通过相应的整流二极管、探头地连接到“保护地”上,但隔离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均不会被短路,开关电源可以安全工作。

当然,如果工作现场没有隔离变压器,可以考虑把示波器中间的“保护地(G)”与插座的接地线断开。不过,当示波器探头地(信号地)连接到开关电源的“热地”时,示波器外壳与市电只隔了一只二极管,所以对人体是危险的。另外,由于示波器“保护地(G)”断开,其内部开关电源产生的共模干扰无泄放通路,可能会起影引起仪器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

(a)不经隔离变压器测试,错误 (b)经隔离变压器测试,正确

图3-18 示波器测试开关电源的方法

(2)开关管T2基极和发射极电压波形

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开关管T2基极和发射极电压波形,如图3-19所示。

CH2振幅约占2格,指示T2集电极脉冲电压幅度:

2div200mV/div=0.4V

CH1振幅约占3格,指示T2基极脉冲电压幅度:

3div1.0V/div=3.0V

.-- -

图3-19 T2基极(CH1)和发射极(CH2)电压波形

开关管T2发射极电压是iE在R12上的压降,因iE只能从发射极经iE流到地,由图3-19可见,发射极电压只能大于或等于零。根据测试的电压峰值约400mV,可以计算出发射极电流峰值约约为182mA(=VR12/R12=400mV/2.2Ω)。

根据图3-19所示波形还可以计算出开关电源的占空比,方法如下:启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CURSOR”复合按钮功能,测量出开关管T2的导通时间tON约为6.8us。由于图3-19所示开关管T2的开关频率f≈47.1Hz,则

T因此,占空比为

11≈21.2(μs)

f47.1DtON6.8≈32.1%

T21.2(3)辅助绕组和开关管T2基极电压波形

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开关管T2基极和辅助绕组的电压波形,如图3-20所示。

CH2振幅约占2格,指示T2辅助绕组电压幅度:

2div10V/div=20V

CH1振幅约占3格,指示T2基极脉冲电压幅度:

3div1.0V/div=3.0V

图3-20 T2基极(CH1)和辅助绕组(CH2)电压波形

由图3-20可见,开关管T2基极与辅助绕组为同步的脉冲电压,前者电压幅度大约20V,后者电压幅度大约3V。当T2导通时辅助绕组电压“上正下负”,2端的电压峰值接近20V,该电压是辅助绕组感应电压与电容C5两端电压的叠加;当T2截止时辅助绕组电压“上负下正”,由于开关二极管D2的箝位作用,2端的电压为-0.6V。可见,虽然辅助绕组的脉冲电压幅度较大,但经阻容电路(R9和C3)限制之后,加到开关管T2基极的电压幅度却比较小。

.-- -

由于启动电阻R2、R3阻值较大,实际测试开关管T2集电极电压波形,发现每次启动到正常工作的渡越时间1~2s。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614674a113068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