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索尼克exe下载)
戴尔在中国笔记本市场战略布局
----2008年上半年重点笔记本厂商研究之戴尔
那么,2008年戴尔在中国笔记本市场有什么战略布局呢?在产品、价格、渠道方面又有什么竞
争策略呢?戴尔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又何在呢?以下ZDC对2008年戴尔笔记本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主要包括战略布局、竞争策略、竞争情报三大部分。
通过对2008年上半年戴尔的调查,ZDC得出以下研究成果:
其一,从战略布局的角度上看:
• 强化低价策略,戴尔500重拳出击;
• 销售模式多样化,建立首个“戴尔淘宝官方旗舰店”;
• 欲用零售渠道围剿在华市场;
• 消费战略布局初具规模;
其二,从品牌竞争策略的角度上看:
• 推出首个中文品牌“成就”,面向中小企业市场;
• 推出“Studio”消费品牌,进一步完善消费产品线;
• 战略转型使戴尔品牌竞争力提升;
• 第二季度品牌关注排行稳坐第三位,但与联想、惠普仍有差距。
其三,从产品竞争策略的角度上看:
• 品牌架构渐趋明朗,Vostro系列产品丰富;
• 竞争先锋主要集中在Vostro与Inspiron系列当中;
• 开始大举发兵消费市场,家用机型为其贡献六成关注份额;
• 产品分配符合市场发展,迅驰4是主力产品线;
• 集显机型竞争力突出,独显机型需加大推广力度。
其四,从价格竞争策略的角度上看:
• 过分注重中低端,高端产品数量少;
• 用低价战略来扩大了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差;
• XPS均价最高,Inspiron与Vostro系列价格适中;
• 第一季度降价保守,第二季度价格调整幅度加大。
第一章:2008上半年戴尔战略布局分析
一、强化低价策略,戴尔500重拳出击
(图) 戴尔500(R520761)笔记本
戴尔通过价格优势挤压其它笔记本厂商的市场空间,大打价格战成为戴尔一贯的市场战略。2008
年,戴尔强化低价策略,先是推出3999元的成就(Vostro)1000笔记本,随后再出重拳,推出价格仅为3699
元的戴尔500,该产品是刷新了戴尔笔记本的价格新低,也带动新一轮笔记本市场的价格雪崩。
二、销售模式多样化,建立首个“戴尔淘宝官方旗舰店”
从2008年3月开始,戴尔在淘宝网建立了首个“戴尔淘宝官方旗舰店”,这是电脑厂商首次以
官方名义在淘宝这类B2C网站建立网络门店。
从这一举措可以看出,戴尔销售模式已经呈现出多样化。此次戴尔选择淘宝作为其战略合作方
式,能在传统直销方式上为其产品在市场上拓展另一条道路,是戴尔继发展零售合作伙伴以外的新的尝试,
也是网购的另一种,能够借助淘宝的普及优势去服务更多的消费者,成为戴尔直销模式的一个有效补充。
三、欲用零售渠道围剿在华市场
2008年初,戴尔扩大与国美的合作,零售店数量增加到了900家。4月17日下午,戴尔正式
宣布与苏宁电器合作,这是继戴尔去年打破直销模式后,与第二家家电连锁卖场合作。4月26日,戴尔台
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全面进驻宏图三胞全国170余家店面。
可以看出,在中国市场,国美、苏宁、宏图三胞等3C卖场有已经陆续纳入戴尔的零售版图。戴
尔将展开大规模零售,与其他厂商直接竞争,目前直戴尔在中国的零售店面已经有1800多家,戴尔计划
在2008年年底将在华零售店面做到3000家,合作伙伴由200家增加到1000家。
四、消费战略布局初具规模
2008年6月27日,戴尔主攻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全新的Studio品牌正式亮相。该品牌的推出,
使戴尔初步完成在消费市场高、中、低产品线的布局。戴尔Studio是在Inspiron和XPS之间新辟出了一
条中间道路。其Studio品牌系列将主打中高端消费市场,与目前低端消费品牌Inspiron以及高端消费品
牌XPS形成互补。至此,戴尔在消费领域的产品战略布局已经初具规模。
第二章:2008上半年戴尔竞争策略分析
一、品牌竞争策略分析
(一) 品牌战略
1、推出首个中文品牌——“成就”
2008年1月,戴尔在进入中国市场10年后,宣布将其旗下子品牌“Vostro”品牌的中文名称
命名为“成就”,这是戴尔首个中文品牌名称,该品牌产品以面向中小企业的台式机和笔记本为主。
戴尔大中华区中小企业市场总监阚孝全指出,戴尔Vostro品牌在推出半年以来,获得了中国市
场广大中小企业的青睐。为了进一步服务中小企业用户,戴尔为Vostro电脑品牌取中文名称“成就”。
“成就”品牌名称蕴含着“成长就是成就”的理念。此次“成就”品牌名称的推出,目的是使
国内客户能够更直接地了解戴尔的品牌理念,进一步拉近戴尔与客户的距离。
2、推出“Studio”消费品牌,进一步完善消费产品线
2008年6月27日,戴尔重拳出击,发布了新的消费产品品牌“Studio”,首批戴尔Studio
笔记本电脑包括戴尔Studio 15与戴尔Studio 17。
Studio品牌的推出,将使戴尔消费产品线定位更为清晰。Studio的定位介于XPS和Inspiron
之间,Studio将主打戴尔消费笔记本主流市场,以追求时尚、个性和多媒体功能为主要诉求;Inspiron则
主打低端低价位市场;XPS依然走高端游戏娱乐路线,使戴尔的消费产品线更加完善。
(二) 品牌竞争力
1、关注比例变化——战略转型使戴尔品牌竞争力提升
(图) 2007年与2008年上半年戴尔笔记本关注度走势
从品牌关注度的角度上看,与2007年上半年相比,2008年上半年戴尔笔记本的关注度明显提
升,并且关注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可见,2008上半年戴尔品牌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ZDC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戴尔重拳出击,推出了仅为3699元的戴尔500,刷
新了戴尔笔记本的低价记录,也使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其二,而从市场热门产品来看,Inspiron
系列是戴尔的主打产品,Inspiron 1420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市场上的关注度居高不下。此外,主打低
价牌的Vostro系列也有较突出的表现。
其三,戴尔推出全新的Studio品牌系列主打中高端消费市场,与目前低端消费品牌Inspiron
以及高端消费品牌XPS形成互补,使其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其四,2008年,戴尔开始快速向分销领
域转身,在分销领域内的扩张使其增长率表现强劲,有助提升产品的覆盖面,从而提升竞争力。
2、关注排名变化——Q2稳坐第三位,但与联想、惠普仍有差距
(图) 2007年与2008年上半年戴尔笔记本品牌关注度排名变化
从品牌关注度排行上看,在2007年上半年,戴尔的排名普遍在第四和第五名,最好的成绩是第
三名。但在2008年上半年,这一局面发生了变化,戴尔的排名更多的在第三名,4月、5月与6月已经稳
坐了第三的位置,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市场上其与排名第一联想与第二的惠普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以下ZDC从产品线、产品类型、屏幕尺寸、处理器配置、显卡类型等几方面对戴尔的产品竞争
策略进行分析。
(一) 产品线竞争策略
1、整体产品线分布——品牌架构渐趋明朗,Vostro系列是主力机型
(图) 戴尔主流笔记本产品线分布
目前,戴尔旗下的产品的品牌架构渐趋明朗。戴尔现有的产品系列包括,面向个人消费者的
Inspiron系列、面向中小企业的Vostro系列、面向大型企业的Latitude系列以及面向游戏玩家的XPS 系
列。
从产品数量上看,Vostro系列是戴尔的主力机型,产品数量较多。其次是Inspiron与Latitude系列,
这两大系列的产品数量相当。XPS系列是戴尔的拳头产品,市售主流产品数量为6款。戴尔500是年初其
推出的价格仅为3699元的笔记本,刷新了戴尔笔记本的低价记录。
2、热门机型产品线——竞争先锋主要集中在Vostro与Inspiron系列当中
(图) 2008年上半年戴尔前20款热门机型产品线分布
根据用户的关注度状况,ZDC统计出关注度最高的前20款戴尔笔记本。数据显示,在前20款
热门机型中,仅涉及其四大系列产品:Vostro、Inspiron、XPS、戴尔 500。其中,面向中小企业、主打
低价牌的Vostro系列竞争力突显,在前20款产品中占据了八个席位,戴尔 Vostro 1400是上半年关注
度最高的一款产品。
Inspiron仅与Vostro有一款之差,占据了七个席位,戴尔 Inspiron 1420的关注度最高。XPS
与戴尔 500也有产品入围,但数量较少,可以看出,价格过高或过低的产品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2008上半年,戴尔笔记本的的市场竞争先锋主要集中在Vostro与Inspiron
系列当中,在中低端市场中的竞争力突出。
(二) 细分产品竞争策略
1、产品类型——开始大举发兵消费市场,家用机型为其贡献六成关注份额
开始大举发兵消费市场,家用机型为其贡献六成关注份额
从产品类型的角度上看,与联想笔记本的情况一样,戴尔同样商用笔记本占据多数,占其产品
总量66%以上的比例。但是其关注度与产品数量形成反比,家用笔记本虽然产品数量不及商用机型,但是
关注度却达到了64%,商用笔记本的关注度仅为36%。
开始大举发兵消费市场,家用机型为其贡献六成关注份额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随着厂商在一二级中心城市布局的完成和市场的饱和,挖掘个人消费市场
增长的爆发点成为厂商思考的重点。戴尔也看到了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开始大举发兵消费市场。
2、屏幕尺寸——15.4英寸是主力机型,14.1英寸产品线稍显单薄
ZDC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戴尔旗下15.4英寸笔记本产品数量最多,近20款。
其次是14.1英寸笔记本,产品数量不到10款。13.3英寸与12.1英寸产品数量相当,17英寸产品数量最
少。
从以上分布可以看出,15.4英寸笔记本是戴尔的主力机型,而14.1英寸的产品线显得较为单薄,
产品数量明显偏少,这可能会使其在以14.1英寸为主流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以下ZDC对2008年1月到6月不同屏幕尺寸戴尔笔记本的关注度走势进行了监测。
(图) 2008年上半年戴尔不同类型笔记本产品数量及关注比例对比
从上图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产品数量众多的15.4英寸机型并没有为其带来最高的关注度,反而
数量偏少的14.1英寸笔记本是戴尔关注度最高的机型。可以看出,14.1英寸笔记本作为市场主流机型,
对戴尔拉动销量、提升用户关注度能起到一定的成效,因此戴尔有必要加大14.1英寸产品线的建设。
15.4英寸笔记本虽然关注度不高,但是其发展潜力较大,从关注度走势上能明显看出其上升的
态势,戴尔需要保持在这一市场上的竞争力。相比之下,12.1英寸戴尔笔记本的表现平平,关注度也徘徊
不前,而13.3英寸的关注度则在曲折中前进,有望成为戴尔轻薄笔记本的新生力量。
3、CPU类型——产品分配符合市场发展,迅驰4是主力产品线
(图) 2008年上半年主流处理器配置戴尔笔记本产品数量分布
ZDC调查数据显示,戴尔旗下迅驰4笔记本产品数量最多,占据其产品总量36%以上的比例。
其次是迅驰4.5笔记本,市售主流产品数量达到了11款。奔腾双核笔记本产品数量较少。
从不同处理器配置戴尔笔记本的分布上看,其各类产品的布局较为完善,产品分配符合市场发
展,迅驰4笔记本是市场主流,迅驰4.5笔记本是准主流,戴尔在这两大主力产品线上的投入力度最大,
这也增强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下ZDC对2008年1月到6月主流处理器配置戴尔笔记本的关注度走势进行了监测。
(图) 2008年1月-6月主流处理器配置戴尔笔记本关注度走势
虽然迅驰4笔记本是戴尔的主力机型,但是其关注度却在逐步萎缩,关注比例走势呈现逐渐下
滑的态势。ZDC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迅驰4.5 (Santa Rosa Refresh)大量新品上市与价
格大降的双重影响,不少消费者将目光转移到了迅驰4.5,导致迅驰4的关注度大幅下滑。二是受到刚上
市的迅驰2(Montevina)的冲击。
采用迅驰4.5与奔腾双核的戴尔笔记本的关注度则呈现出逐步走高的态势,可见,戴尔这两大类
产品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据此,ZDC认为,戴尔有必要在保持迅驰4笔记本竞争力同时,加大迅驰4.5与
奔腾双核的推广力度,这有望为其带来更高的关注度。
4、显卡类型——集显机型竞争力突出,独显机型需加大推广力度
目前,独立显卡笔记本已经超越集成显卡机型成为市场主流。但是在戴尔的产品布局中,
却出现了倒置,ZDC调查数据显示,戴尔旗下采用集成显卡的笔记本明显多于独立显卡机
型。
从这一产品结构上看,集成显卡机型对于短期内推动销量增长来说十分有利,但是从市场发展
的长期趋势来看,独立显卡笔记本将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这将使戴尔处于劣势,因此戴尔有必要加大独立
显卡机型的投入力度。
以下ZDC对2008年1月到6月不同显卡类型戴尔笔记本的关注度走势进行了监测。
(图) 2008年1月-6月不同显卡类型戴月不同显卡类型戴尔笔记本关注度走势
从关注度的角度上也能明显的看出,其集成显卡笔记本的关注度呈现上升的态势,独立显卡的
关注度却出现下滑。一方面,反映出集成显卡笔记本是戴尔的主推机型,戴尔在集成显卡笔记本领域的竞
争力突出,另一方面则反映出戴尔独立显卡机型有待于进一步的推广。
三、价格竞争策略分析
1、产品价位调查——过分注重中低端,高端产品数量少
(图) 2008年上半年不同价格区间戴尔笔记本产品数量分布
戴尔与惠普、联想的最大不同就是他采用了直线订购的销售模式。以直销模式为核心的战略,
使得戴尔在价格上有了很大的伸缩空间,可以让利给消费者一部分,来实现戴尔的价格优势,因此戴尔在
中低端市场上的竞争力突出,6000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是戴尔的主攻领域,6000-8000元与8001-10000
元的产品数量也较多。至此,10000元以下产品占据戴尔笔记本产品总量86%以上的比例。而10000元
以上产品所占比例累计还不到15%。
从这一分布看出,戴尔的笔记本产品价格战线虽然长,但是出现价格策略的失衡:过分注重中
低端,而高端产品数量少。
2、价格走势调查——用低价战略来扩大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差
(图) 2008年1月-6月戴尔笔记本平均价格走势
戴尔屡屡通过低价战略来诱使消费者购买戴尔的产品,扩大了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差。从
价格走势上看,在2008年1月份戴尔的市场均价7454元,2月份由于大量迅驰4.5新品的上市,将戴尔
笔记本的均价抬高,达到7516元。从3月份开始,戴尔笔记本的市场均价一路走低,5月份跌破7000
元,6月份下跌至6664元,相比1月份,上半年戴尔笔记本的市场均价下降了790元。
3、产品均价调查——XPS均价最高,Inspiron与Vostro系列价格适中
(图) 2008年上半年戴尔四大系列笔记本产品均价对比
戴尔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基本遵循了定位与价格的正比关系,定位越高,价格也越高,反之亦然。
XPS作为戴尔的高端系列,市场均价为11584元。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Latitude系列的市场均价为9730
元。相比之下,Inspiron系列与Vostro系列的价格更加贴近于普通用户,市场均价在5000-7000元之间。
4、降价产品调查——第一季度降价保守,第二季度价格调整幅度加大
(图) 2008年1月至6月戴尔降价笔记本数量及比重变化
从戴尔笔记本降价产品数量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在第一季度中,戴尔的价格调整较为保守,
降价产品数量也较多,但在第二季度,戴尔价格调整幅度加大,4月份降价产品数量创新高。
从戴尔降价产品占整体市场产品比重来看:调查数据可见,在这6个月当中,戴尔降价产品占
整体笔记本市场产品比重仅有4月份在10%以上,可以看出,戴尔在上半年的降价动作不大。
四、渠道竞争策略分析
1、区域关注分布
(图) 2008上半年七大区域市场戴尔笔记本关注比例分布
ZDC根据6月的数据,统计出戴尔在七大区域的关注度分布状况。数据显示,戴尔笔记本在西
北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关注比例达到了16.3%。其次是东北地区,华北与华中地区的关注度不相上下。相
比之下,戴尔在华东与华南地区的表现欠佳。
可以看出,戴尔在西北地区的认可度、用户的支持率较高,西北地区在戴尔笔记本七大区域市
场上的主力地位凸显。但在下半年还需要加大在华东、华南地区的推广力度。
2、渠道发展策略
(1) 选择连锁终端作为分销战略的主轴
如今,戴尔的直销模式出现了困境,ZDC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增长点的变化:其一,从行业
用户转向个人用户;其二,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其三,从办公应用转向娱乐应用;其四,从追求
性能转向追求应用。这些变化从而使得戴尔的直销效力出现递减。最终做出放弃单一的直销模式、开拓分
销渠道的选择,试图依靠零售渠道在市场中重新建立竞争优势。
戴尔选择该渠道模式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随着电脑的普及化,电脑越来越像其他的家电产
品一样,适合于在大卖场中销售,而不是固有的专用渠道。其次,惠普、联想等在分销领域已经深耕细作
多年,已经有一个专有的渠道体系,而他们则在与连锁终端的合作方面表现并不积极。所以戴尔选择连锁
终端作为分销战略的主轴。
(2) 加强与中国零售卖场的合作,增加零售店面
2008年,戴尔加强了与中国零售卖场的合作,首先是宣布与苏宁展开合作,其次,戴尔在国美
零售店数量也达到900家,与中国零售市场最具实力的3C卖场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还将在宏图三胞、
五星、美承、恒昌与和雍旗下的几百家PC零售店,都将看到戴尔的产品。
现在戴尔要把零售做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2008年下半年戴尔抛出了“圈地计划”,将新增
1200家零售店面,未来在华合作伙伴由200家增加到1000家。截止目前,戴尔在华的零售店面已经有
1800多家,按照这个计划,到今年年底将突破3000家。并且到2008年底,戴尔将借助合作伙伴的帮助,
使中国的零售点从2007年的45个城市拓展到1200个城市。
第三章:2008上半年戴尔竞争情报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
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以下ZDC对联想的SWOT竞争策略进行分析。
一、优势
(1)大规模定制。戴尔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向客户直接销售电脑而去除了中间商,并根据用户的要求定制
电脑。这种方式带来的竞争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客户定制化,使得戴尔通常能以比零售价还低的价格
向客户提供产品。
(2)直销。按照客户要求制造产品,并向客户直接发货,使戴尔能够最有效和明确地了解客户需求,继
而迅速做出回应。这种模式除了中间商,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让戴尔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要。
(3)零库存管理。戴尔发现管理存货流动的速度可以成为赢利的战略,这种战略的一部分是去建立强大
的零售关系,并且不管产品在哪里进行生产都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全部合格。
(4)价格优势。由于而直销模式摒弃了中间渠道,按照客户需求制造电脑,“以信息代替库存”,加速
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价格优势。
2、劣势
(1)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缺少缓冲环节,容易形成矛盾冲突。戴尔的直销模式既可能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实
现与消费者的双赢,也可能会在双方直接面对不可避免的利益分歧时,由于缺乏灵活的处理机制,加深消
费者的不满。
(2)直销模式遭遇发展瓶颈,很难再维持其成本优势,惠普、联想和Acer等竞争对手已将供应链缩短
至两周,从而削弱了戴尔的优势。
(3)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不彻底,造成营销体制的混乱。虽然戴尔一直坚持直销模式,但是在中国戴尔通
过代理商来销售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一些代理商以大客户的名义从戴尔拿货,然后销售,这样消费者所面
对的所谓戴尔的销售代表有可能只是代理公司的销售代表,销售代表良莠不齐,也易造成消费者的不满。
(4)戴尔笔记本产品价格战线失衡较为突出.其产品价格策略的重点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上,树立品牌形象
的中高端产品较少,这将导致戴尔品牌影响力的下滑。
(5)在PC市场上,由于采取低价策略,与本土企业相比,戴尔的国际品牌优势并不强。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980840a104179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