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


2024年6月9日发(作者:)

通讯与网络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

马正军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体系越发健全,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凸显网络体系应用价值,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同时,其

所显现出的不稳定性日益突出,网络安全成为当今社会尤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LINUX环境下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方略进行分析,

以期为推动网络安全事业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LINUX 防火墙 网络安全 设计 实现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率不断

攀升,加之网络体系越发健全,网民数量逐渐增多,网络悄然改变着

人们汲取资讯、购物、人际交往等生活生产习惯,网络内流通的信息

越来越多,网络环境也随之变得复杂,其安全稳定性受到严峻考验,

病毒、木马、黑客已然成为侵染网络安全的常见因素,影响网络体

系良性发展,为此需做好网路安全设计,弥补网络运行漏洞,提高运

行系统安全稳定性。基于此,为使网络体系安全系数不断提升,分析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 试析LINUX环境下的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主要可有效维护网络用户权益,为网络数据交互营建

和谐稳定网络环境,防止网络体系被无端破坏,实现对网络体系内硬件、

软件系统的有效防护,具体网络安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是保密性。防火墙可保障网络体系内的数据不会在未经授权前提下对

外流通,可保障网络体系内数据保密性;二是完整性。防火墙可有效

保护网络体系内运行数据完整性,不会出现破坏、修改甚至删除等消

极现象;三是可控性。网络用户可依据网络入网许可及相关操作规范,

实现传输信息、数据及相关内容的目的,确保网络用户个人行为均在

防火墙保护范畴内,凸显LINUX环境下防火墙网络安全属性。

2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内涵

防火墙作为一种保护性屏障,其主要作用在于阻隔网络体系与外

部网络环境,使网络运行体系中软件、硬件均得以稳定运行,通过过滤、

应用网关、设定访问规则及验证等功能,保护网络环境,避免网络环

境内信息、数据及相关内容出现外泄、丢失等消极现象,想要从外界

进入网络体系内的数据、信息及相关内容均需通过防火墙,达到保护

网络运行体系安全稳定的目的。伴随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防火墙

种类予以丰富,分为应用层防火墙、数据库防火墙、网络层防火墙等形

式,用以满足网络安全运行需求。

2.1

应用层防火墙。应用层防火墙运用TCP/IP协议,对冲击网

络体系的异常应用予以封锁、拦截,通常情况下应用层防火墙可实现

对外来侵入数据的全部阻绝,达到保护网络体系安全稳定性的目的。

2.2

数据库防火墙。建立在控制技术与数据协议分析基础上的

数据库需要一种具备特殊保护功能的防火墙,实现对防火墙的有效

保护目标,在这种发展需求下数据库防火墙应运而生,用以检查数据

库访问行为,筛选数据库访问人员,主动展开数据库防御职能,阻绝

访问数据库的危险行为,如若在安全防护过程中发现异常访问行为,

则对该行为进行审计,待审计合格后方可在防火墙监管下访问数据库,

达到保护数据库的目的。

2.3

网络层防火墙。网络防火墙主要对网络运行体系内IP进行

过滤与安全管理,运行在底层的TCP/IP协议堆栈之上,依据网络安

全管理需求,管理员可修改相关管理规则,用以保障网络层防火墙发

挥积极功效。

3 设计与实现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

3.1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原则。第一,成本可

控原则。网络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较为常用的体系,其安全防

护体系需质优价廉,满足普罗大众的消费需求与入网能力,为此在设

计LINUX环境下防火墙时,需秉持成本可控原则,合理选择硬件与

软件,通常情况下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硬件则着重选择性价比

较高的设备,确保构成防火墙完全体系的软件、硬件设计成本合理;

二是扩张性与灵活性原则。网络体系处于不断发展与优化创新过程中,

为此需在设计防火墙网络安全体系时,秉持扩张性与灵活性原则,确

保防火墙可适应网络体系的成长随之做出防护调整,确保防火墙安全

防护能力符合网络体系创变需求,凸显其功能性;三是稳定性、可靠

数码世界 P.176

性原则。作为保护网络体系运行安全的防护系统,LINUX环境下的

防火墙需稳定、可靠,抵抗网络移动能力强,可有效对抗异常破坏与

非法攻击,使防火墙安全效能得以提升。

3.2

LINUX环境下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目标。防火墙需可对外

来数据进行系统且深入的扫描,过滤调无用且存在危险性的信息,防

火墙对内可依据安全运行需求关闭特定访问站点及信息输出端口,使

网络系统更为稳定、安全且有序,建立系统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发

挥防火墙积极作用。

3.3

LINUX环境下防火墙网络安全功能设计。第一,保护数据

库安全。依据SQL协议对具备合法操作及相关规范的数据放行,将

非法操作阻滞在防火墙体系之外,从源头保障网络体系数据安全,为

数据库外围营建安全稳定运行氛围。除对SQL协议相关操作可实现

安全防护外,还可对存在潜在危险性的操作予以控制与预防,通过审

计对相关操作进行分析,降低数据外泄、删除、更换等影响数据库安

全稳定性消极现象发生几率,达到维护数据库安全的目的;第二,阻

止信息外泄。在设计防火墙网络安全体系时,需依据网络运行客观需

求划分若干防护网络,对重点保护网络区间实现隔离,满足网络运行

安全防护个性化需求,使防火墙设计更具灵活性,可有效防止网络运

行体系内信息外泄;第三,监听、监控。在设计LINUX环境下防火墙

网络安全体系时,需确保防火墙系统具有记录功能,可依据运行管理

需求进行访问记录,对信息使用、访问等情况做出精准干预,确保网

络体系运行稳定高效,在遭遇安全攻击或可疑访问时,防火墙网络体

系针对以上情况进行报警,同时搜集整理网络体系遭受不法攻击的证

据,随即启动安全防护体系,避免网络体系内信息出现外泄现象,达

到保障网络体系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第四,安全管理功能。LINUX

环境时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需兼顾安全管理功能,使其可依据

网络运行需求合理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针对网络用户客观需求制定入

网管理体系,设定网络准入权限,通过设置富有针对性的权限,实现

个性化安全管理,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使网络安全问题得到有效

解决。

3.4

测试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安全系数,为实现网络安全

设计目标奠定基础。在网络安全设计规划完成后,需对网络环境下的

防火墙安全系数进行测试,在网络体系中设置数量适中的端口,依据

网络防火墙功能性需求对其网络环境进行测试,规设一定数量的网卡

用以维护网络安全,其与数量的网卡则用于网络体系内的数据交互,

此类交互通常将IP转化剔除在外,同时依据网络运行需求优化设置

防护墙代理系统,降低访问代理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用LINUX公

源代码针对安全防护系统进行测试,提高网络安全设计测试综合质量,

为有效实现LINUX环境下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目标奠定基础。

3.5

有效实现身份认证。身份识别需依据既定流程予以实现,

依据身份对资源访问进行控制与安全管理,达到有效控制LINUX

环境下防火墙网络安全的目的。

3.6

有效实现网络地址转换。LINUX环境下防火墙网络安全

实现需在NAT配置下予以支持,实现网络体系内外访问地址转换,

确保内外访问稳定、有效、科学、安全,在此基础上设置ACL访问,

合理设置内网计算机访问权限,对网络体系设置之外的访问权限予以

控制,充分发挥防火墙安全防护积极作用。

3.7

实现LINUX环境下的TCP/IP。LINUX环境下防火墙网

络安全设计与实现模块驱动需进行初始化与检测,确保组就防火墙

的硬件、软件均在稳定可控范围内,落实防火墙安全设计与实现目标,

与此同时调整LINUX的init函数驱动网卡,检测防火墙网络设备终

端信号,为充分发挥防火墙安全防护作用奠定基础。

通讯与网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目标

若想得到有效落实,需做好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依据设计原则测

试防火墙安全系数,通过实现有效身份认证、网络地址转换及实现

LINUX环境下的TCP/IP,达到充分发挥防火墙功能的目的,为我国

网络体系良性发展夯实安全基石。伴随时代发展技术革新,防火墙网

络安全设计与实现方式将得以创变,为此防火墙需秉持与时俱进原则,

不断优化自身体系,使其得以积极融入各类网络体系中,为全社会营

建和谐、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夏小翔.基于X86架构Linux网络防火墙的研究[J].鄂州大学学

报,2017(6):91-93.

[2] 董永明,浦志岗.计算机网络防火墙的安全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

工程,2016(22):106-108.

[3] 吕赵明,张颖江,周昕, 等.SVM算法在Linux防火墙中的应用[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7(8):243-246.

[4] 张德杨.利用Iptables构建网络防火墙[J].河南科技,2017(19):58-61.

作者简介

马正军,男,1982年生,河南偃师人,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邮编:454000。

试析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原理及维修策略

代利平 桂林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广播电视发射台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科技水平的稳定增长,为电子及信息技术行业在自身运行模式及管理机制上的进一步完善及优化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对于广播电视台而言,其传统的电子管发射机也逐步被固态发射机所代替。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固态发射机 原理 维修策略

前言:在社会逐渐趋向于现代化发展的当前背景下,大众对

于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性及清晰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将固态

发射机应用在广播电视信号发射领域中,不仅大大降低了原有发

射机的运行成本,更加提升了发射机运行的效率及稳定性。

1、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行原理

在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中,不同型号设备运行原理具有一定

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中激励器对设备总体运

行效率及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激励系统由主激励器及备用激励

器两部分组成,起到支撑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实际运行及控制广

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行情况的作用

[1]

不仅如此,为充分发挥出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积极作用,在

系统中还设设置了550w功放,确保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实际输

[2]

出功率为3kw之上。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内放大器内具有多个

功放模块,此些功放模块与放大器正交电桥的相互配合之下,进

行一定的功率合成。

同时,在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无源部件结构中,其合成器设

备都是依据吉赛尔原理运行的,不仅能够在原有基础上降低发射

机运行实际消耗功率,同时无源部件发射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大

大提升了维修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的满足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

运行所需要的功率。

2、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维修策略

是否在安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并及时检测放大器内

部构件虚焊等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行的稳

定性。

2.4固态发射机电源的维修

电源是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对此

构件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以下要点:第一,检

测电源插头的松动情况,有效防止电源插头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

第二,在维修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电源时也应始终保持发射机的

断电状态,降低发射机电源短路事故的发生机率;第三,对发射机

电源电缆进行维修,防止电缆在外界作用下的损坏及断裂。

2.5固态发射机运行数据机制的制定

在维修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也应做

好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行数据的存储工作,将广播电视固态发

射机正常就异常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参数数据准确的记录下来,并

派遣技术人员实施跟进此项工作,为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后期

维修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不仅如此,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维修也需要定期适当的去

完成,因此为提升发射机的维修效率及质量,相关管理部门也应

结合当地广播电视信号发射领域的发展实情,构建起一系列更加

完善的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维修机制,对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

行环境及运行条件进行严格的监管。

3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对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原理及维修策略的相

关研讨,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固态发射机为提升广播电视信号发射

效率及为稳定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依然

会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故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认清固态发射

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强化固态发射机维修工作的监督力度,切实推

动广播电视事业平稳的发展进程。

2.1固态发射机功放模输出功率小的维修

在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功放管构件内

部电压会始终维持在一个既定的范围之内,同时当激励器输出功

率发生变化时,功放模块内部输出电压也不会超过广播电视固态

发射机的最大额定电压。因此激励器输入功率变大,输出功能也

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化[3]。而在对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输出功率进

行维系时,相关维修人员就可针对功放模块进行检查,在功放模

块的输出没有异常的前提下在进行断电的触碰反应测试,感受功

放模块不同位置之间温度的变化,在温度不同的前提下进行电阻

测试,并及时更换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功放模块内部设备。

2.2固态发射机功放模块无输出的维修

在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行期间发现功放模块无输出问题,

应实际对功放模块中功放管的电压及偏压进行检测,并测试广播

电视固态发射机电路元器件运行状态。如果此些检测对象均为正

常运行,那么就可以判定为射频的数输入及输出出现异常,及时检

测设备内部输入端阻抗变换器,从而找到出现固态发射机功放模

块无输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关解决措施予以解决。

2.3固态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维修

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在实际过程中也会出现放大器输出功率

异常下降的问题,而在对放大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

员就应针对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放大器各个元器件的外观及运行状

态进行监测[4]。同时由于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功放模块电源电流

相较于其他功放电流过大,因此在对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放大器

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就应事先检测其内部的电容器,观察电容器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浅谈全固态广播电视发射机故障分析及日常维护[J].电子

世界,2016(15):121.

[2]陈福东.浅析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功放模块原理和故障[J].中国新

通信,2014,16(04):50-51.

[3]阮太中,刘平.广播电视全固态发射机高频开关电源原理与维修维

[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03):119-121.

[4]王利民,陆国富.全固态广播电视发射机的使用与维护[J].科技资

讯,2011(06):13.

作者简介

代利平,出生年月:1968年3月5日 ,男,汉族,籍贯:湖北省天门县

,目前职称: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单位:桂林市新

闻出版广电局广播电视发射台。

Digital Space P.17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7908959a274524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