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发(作者:)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
——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苏 格
【内容提要】
2020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入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
虐全球,使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局势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疫情全
球大流行,使各国人民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形势错综复
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经济低迷不振,大国关系加速调整,地区热点问题此起
彼伏,全球治理持续失衡。特别是中美博弈加剧,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挑
战和机遇并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迎难而上、稳健前行,既为国家和民族担当,也为处于多事
之秋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关键词】
国际形势;国际格局;中国外交;新冠肺炎疫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DOI
】
10.19422/.2021.01.001
2020年
,
国际形势
“
三重叠加
”,
即世界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向纵深持续发展
,
中国进入实现百年
目标的冲刺年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
行
。
世界经济
、
政治
、
社会
、
科技
、
人文等多个层
面历经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荡
,
愈显
“
环球同此凉
热
”。
地区
,
影响人数高达近70亿
,
成为二战结束以来
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全球突发公共卫生危
机
。
美欧等发达国家均成为疫情重灾区
,
经济极度
萎缩
,
生产停顿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
。
2020年第一
季度
,
全球债务便已蹿升至258万亿美元
,
相当于
全球经济总量的331%
。
根据WHO最新实时统计
数据
,
截至12月底
,
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8159
疫情突如其来 冲击前所未有
2020年新年伊始
,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
迅速席卷全球
。
1月30日
,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宣布
,
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
(
PHEIC
)。
3月11日
,
WHO正式宣布
,
新
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
“
大流行
”。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扩散并波及全球210多个国家和
4
2021.1
万例
,
累计死亡177万例
。
[1]
疫情带来全面的综合性挑战
,
波及人类健康
、
经济发展
、
社会稳定
、
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等方方
面面
。
疫情一度导致全球
“
大封锁
”,
世界经济供
应链
、
产业链
、
价值链被迫中断
。
全球超过40家
航空公司破产倒闭
,
国际贸易
、
国际投资
、
世界旅游
、
跨地区人员流动等急剧缩水甚至停摆
。
疫情使得全
球股市和国际原油市场遭受重挫
,
引发历史罕见的
金融资本市场动荡和经济大幅萎缩
,
颠覆了年初对
世界经济稳步增长的预期
。
世界银行估计
,
疫情导
致上亿人陷入极端贫困
。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
各地
疫情在媒体上同步
“
传播
”,
还引起一些地区民众
的极度恐慌情绪
。
疫情给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
。
经济
全球化虽然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
但也具有
“
双刃剑
”
特性
。
为防止疫情扩散
,
多国
和地区实施了
“
封城
”
举措
,
限制人员的往来和生
产资料的跨境流动
,
不得已按下经济发展的暂停键
,
全球互联互通陷入停滞
。
然而
,
也有一些国家地区
放松管控
,
或在疫情未见好转情况下就急于复工复
产
,
导致疫情不断失控
。
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
战争
,
整个国际社会历经一次严峻考验
。
在全球化
背景下
,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
疫情亦对全球多边治理体系产生重大冲击
。
西
方盟国之间
,
竟出现以邻为壑
、
公然扣押并抢夺别
国防疫物资的乱象
;
多艘国际邮轮因疫情感染和管
辖权不明等原因
,
不得不长期漂泊海上
。
疫情期间
,
单边主义
、
保护主义持续盛行
,
对以国际法为基础
的国际秩序构成严峻挑战
,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
陷于瘫痪
,
某些国家利用所谓
“
长臂管辖
”
蓄意制造
“
脱
钩
”。
一些国家政策转向强调内向发展
,
一些跨国企
业也调整其全球战略
,
以减少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
。
面对突降的天灾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把人
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
14亿中国人民
众志成城
、
坚韧奉献
,
构筑起防疫抗疫的坚固防线
。
中国本着依法
、
公开
、
透明
、
负责任的态度
,
第一
时间向WHO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并开展合作
。
中国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肩负大国担当
,
及时向
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为全球防疫提供了力
所能及的支持
。
[2]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世界经济低迷 复苏举步维艰
美欧等西方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
美国特朗
普政府对疫情的研判和应对出现严重失误
。
美国经
济在2020年一
、
二季度大幅度下滑
,
股市在3月
发生4次熔断
。
随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规模高强度
的刺激政策
,
制造业指数
(
PMI
)
超过50
,
三季度
国内生产总值
(
GDP
)
环比增长7.4%
。
欧洲央行
预计欧洲2020年GDP增长率将为-8.0%
,
通胀率
为0.3%
。
欧洲第一
、
二季度经济受冲击严重
,
第
三季度GDP出现较强劲反弹
,
但经济发展水平远
低于疫情之前
,
服务业增长势头缓慢
,
下行风险依
然存在
。
经济发展总体形势不确定性上升
,
其前景
仍然取决于疫情能否好转
。
[3]
在亚洲地区
,
中
、
日
、
韩
、
朝
、
越等国控制疫
情较为得力
,
疫情对经济社会冲击有限
。
相比之下
,
印尼
、
马来西亚
、
菲律宾
、
缅甸等国疫情较为严重
,
疫情应对举措和社会宏观控制能力正在经受较大考
验
。
印度疫情蔓延严重
,
一些地区出现失控
,
经济
社会遭受巨大损失
。
在疫情阻断
“
三链
”
的背景下
,
美
、
日欲借行政手段推动部分在华企业向南亚和东
南亚迁移
,“
有形之手
”
在地区供应链变化中不断
发挥影响
,
但难以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
。
从短期宏观政策看
,
西方主要经济体央行竞相
运用五种手段以期纾困
:
一是实施
“
无上限
”
量化
宽松
;
二是控制债券并压低国债收益率
;
三是采取
负利率政策
;
四是向商业银行加大贷款规模
;
五是
向企业和家庭直接下发货币
。
巨额量化宽松带来诸
多副作用
,
包括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
、
债务以及通
货膨胀风险等
。
从长期经济风险看
,
世界经济
“
三
低三高
”
风险
,
即低需求
、
低通胀
、
低增长和高债务
、
高失业
、
高泡沫风险交织
。
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给
2021.1
5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在全球疫情特殊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世界卫生大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等重大多边外交“云会议”,就推动抗疫合作、促进经济复苏、完善全球治理等时代命题提出中国方案。 图为2020年11月22日晚,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重点阐述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看法。(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兴经济体带来输入性通胀
、
货币贬值和资产市场
下跌等风险
。
[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IMF
)
2020年10月发布
的
《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
认为
,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
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
2020年全球经济仍将深度
衰退
。
虽然与6月预测相比
,
第二和第三季度经济
形势略好于预期
,
全球经济整体衰退程度有所缓和
,
全球经济面临的危机远未结束
。
[5]
但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仍将萎缩4.4%
,
当前
IMF对世界各大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也进行了
3.3%
,
其中印度经济将萎缩10.3%
。
IMF认为
,
尽
管各国超常规的刺激政策措施使世界经济呈现一定
的复苏迹象
,
但各国仍需防范中期金融风险积聚
。
同时
,
IMF也呼吁
,
为实现强劲
、
可持续经济复苏
,
国际社会亟需加强合作以结束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
共卫生危机
。
[6]
IMF在报告中特别指出
,“
中国经济的复苏速
度快于预期
”,
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
增长的国家
。
2020年4月
,
中国在取得疫情防控
阶段性成果的同时
,
逐步开始复工复产
,
在强劲
的政府政策支持和出口弹性的支撑下
,
第二季度
经济便实现了正增长
。
10月19日
,
中国公布的前
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
,
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
预测
。
发达经济体2020年将衰退5.8%
,
其中美国
经济衰退4.3%
,
欧元区经济衰退8.3%
,
英国经济
衰退9.8%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衰退
6
2021.1
生产总值达722786亿元
。
按可比价格计算
,
同比
增长0.7%
增幅
。
[7]
。
中国经济有望在2021年持续保持显著
大国竞争复杂 分化调整加速
2020年大国战略竞争升级
,
国际格局加速分
化调整
。
面对多极化深入发展态势
,
美国危机感
加深
,
希望通过强化太空军备
、
突破量子技术等
,
重塑其在国际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
2020年美国军
费预算为7380亿美元
,
高居世界首位
。
美军第六
大军种太空军军旗年初在白宫亮相
,
挑动了大国
军事竞争的神经
。
同时
,
美国对全球军事战略进
行调整
,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
一是减少在欧洲
1.2
的军事力量
万人
,
约占原有驻军的三分之一
。
9月
,
美国国防部下令从德国撤军
,
撤出的一半
暂时调离欧洲
,
其他人员被转移至意大利
、
比利
时
、
波兰等北约国家
。
二是部分撤出中东
。
11月
,
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2500人
。
三是在亚洲
增兵
,
将F35战机从美国本土移防至日本军事基
地
,
并于11月宣布新组建
“
第一舰队
”
以增强在
该地区的军力部署
。
[8]
与此同时
,
美国国际影响
力持续下降
。
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严重下降与特朗
普致力于维护
“
美国优先
”
霸权体系之间的矛盾
难以调和
。
以2020年上半年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
WHA
)
为例
。
澳大利亚在美国怂恿下提出的涉
及中国的提案
、
美欧支持的台湾地区参会的动议
、
美国提出所谓
“
中国责任论
”
等提案均遭到否决
。
在
“
甩锅
”
中国失败的情况下
,
为转移自身防疫
不利的焦点
,
特朗普政府最后决定退出WHO
,
不
断将科学防疫政治化
,
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团结抗
疫的成效
。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美欧关系裂痕增大
。
特朗普政府坚持单边主
义
,
奉行
“
美国优先
”
原则
,
独断专行
,
不断毁
约
、“
退群
”,
先后退出气候变化
《
巴黎协定
》《
中
导条约
》。
同时
,
美国还持续压制欧盟寻求军事战
略自主的努力
,
在跨大西洋安全问题上对欧洲不
断施压
,
强迫后者在跨大西洋安全问题上承担更
多责任
。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上
,
美国倒行逆施
,
以邻为壑
,
完全不顾及欧洲感受
。
美国单边主义
对欧洲坚持的多边主义价值理念和政策导向构成
多重冲击
,
欧洲内部
“
战略自主
”
的呼声不断上升
。
在全球经贸领域
,
美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并频频
发起贸易战
,
欧洲则推崇自由贸易
、
多边主义和
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秩序
,
主张通过谈判
与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
反对
“
极限施压
”。
美欧龃
龉不断
,
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摩擦
、“
欧盟补贴空客
”
等问题上的矛盾持续加深
,
在解决伊核
、
叙利亚
危机等诸多问题上分歧明显
。
欧洲大国面临
“
衰老
”
之困
。
12月24日
,
英
国
“
脱欧
”
协议终于签署
。
欧盟
“
三驾马车
”
中
的其中一匹
“
脱缰
”,
给欧洲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前
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
法国国内矛盾积弊难除
,
德
国经济疲软
,
推动欧洲一体化困难增大
。
欧盟认
同全球化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
反对单方面
“
脱
钩
”。
在WTO和其他全球治理机制改革问题上
,
欧洲主张在现有国际体系基础上进行改革
,
反对
另起炉灶
。
美俄关系持续在低位徘徊
。
2020年5月
,
特
朗普政府宣布将退出
《
开放天空条约
》
,在毁约
“
退
群
”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中导条约
》
失效后
,
俄
美2010年签署的
《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
成为两
国间唯一的军控条约
。
此条约将于2021年到期
,
但美国一直消极对待条约的延期问题
。
美国的单边
2021.1
7
(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主义举措进一步暴露了其谋求全球军事霸权的图
谋
,
严重损害了全球的战略稳定与地区安全
。
美国
对俄保持制裁并不时加码
,
双方在北约东扩
、
乌克
兰危机
、
伊朗核问题
、
叙利亚危机等问题上针锋相
对
。
此外
,
两国角力还体现在信息与网络
、
深海与
极地等领域
。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
。
两国元首多次通电话
,
强
调
“
坚定相互支持
”,
表达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协
作的共同意愿
。
中俄两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
问题上保持协调与合作
,
两国经贸等多领域合作进
一步深化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两国守望相助
,
均反对疫情政治化和污名化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
度记者会上严肃驳斥了所谓
“
中国病毒责任论
”,
指出全世界要做的是团结抗疫
,
并强调俄中
“
在很
[9]
多问题上的利益一致
”。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
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
,
成为当今动荡国际格局中的
重要稳定因素
。
美国战略调整 中美博弈激烈
新时代面临着两个大局
:
一个大局是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
另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中
美实力对比和中美关系变化则是大变局的核心变
量
。
随着中国力量
“
一升
”
和美国力量
“
一降
”
所
带来的新变数
,
特朗普政府在
《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报告
》
中将中国视为
“
首要挑战
”,
中美竞争已成
为世界格局中大国博弈的主线
。
2020年
,
中美关系进入一个艰难激烈的战略
2020年12月24日,英国“脱欧”协议终于签署。欧盟“三驾马车”中的其中一匹“脱缰”,对欧洲政治经济格
局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图为2020年1月31日晚,在英国伦敦,支持“脱欧”的人们在议会广场集会,庆祝
“脱欧”。大屏幕上显示“英国选择脱欧”。
8
2021.1
博弈期
。
5月20日
,
美国白宫发布的
《
美国对华
战略方针
》
指出
,“
中国在经济
、
价值观和国家安
全三大方面对美国构成强烈挑战
”,“
中国正利用各
种手段改变国际秩序
,
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先地位
,
美国必须制定应对中国这一大国竞争对手的战略方
针
”。
[1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
美国部分政要一
直不断鼓噪对中国进行所谓
“
追责
”。
7月
,
美国
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发表演讲
,
对中国从
内政到外交进行了全盘否定与恶毒攻击
,
将美国同
中国的较量视为
“
一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两种制
度的全面对抗
”。
[11]
8月
,
美国进一步强化对华为的
全面技术封锁
,
将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的38家子
公司列入
“
实体名单
”。
9月
,
美国国会共和党人
控制的中国工作组和民主党人控制的众议院情报委
员会分别发布针对中国的独立报告
,
鼓吹全面重审
对华关系
,
并将中国视为美国
“
世代的威胁
”,
建
议美国将关键产业的供应链转移到远离中国的地
方
,
同时对中国投资进行限制
。
[12]
美国不断加大对
华全面战略施压和打击
,
范围涉及中国高科技
、
新
兴产业
、
经贸争端
、
网络安全和社会人文交流
。
美
国加大干涉中国内政力度
,
涉台
、
涉港
、
涉疆等问
题持续凸显
。
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周边
,
美国以冷战思维加紧
推行
“
印太战略
”
的实施
,
推行集团对抗和地缘博
弈
,
以维护其霸权地位
。
美国通过国际发展金融公
司
(
IFC
)、
千年挑战公司
(
MCC
)
和其他援外金
融机构
,
加紧实施
“
印太战略
”。
10月下旬
,
美国
和印度签署
“
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
”(
BECA
),
共
享地理空间情报并加强军事领域合作
。
澳大利亚追
随美国
,
在多个议题上向中国挑衅
。
11月初
,
美国
、
澳大利亚
、
印度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共同参与的
马拉巴尔2020
”
联合演习在孟加拉湾启动
。
美国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拉拢一些地区国家加入其
“
印太
”
战略布局的举动
,
对
“
亚太
”
原有正常合作构成一定冲击
。
但由于地
区国家对
“
印太
”
战略内涵的构想不尽相同
,
美国
构建
“
印太小北约
”
的愿望很难达成
。
在南海地区
,
美国增强
“
常态化
”
巡航力度
,
并加大海空军
、
海警
、
陆战队等武装力量的介入
。
美国蓄意
“
搅浑
”
南海
,
挑唆地区国家与中国海上
对峙
,
或以
“
双航母
”
演习亲自走上前台
。
美军机
冒用民航机代码为掩护
,
窜向中国东南沿海抵近侦
察
。
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呈上升趋势
,
且有擦
枪走火的危险
。
同时
,
美国还干扰中国同东盟国家
在
“
南海行为准则
”
上的磋商
,
与日本右翼势力不
断炒作钓鱼岛问题以干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
。
在疫
情扩散蔓延过程中
,
美国还加大对中国的抹黑力度
,
在中国周边地区加大涉华舆论攻势
,
挑动意识形态
对立
。
2020年恰逢美国大选与国会换届同时举行
,
国内党派之争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
白
宫数次签署针对中国公司的制裁措施
,
美国国会
加紧筹划
“
太平洋威慑计划
”
等多项涉华议案
。
同时
,
美方还屡打台湾牌
,
美国卫生部长和副国
务卿等高官先后窜访台湾地区
。
11月7日
,
美国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宣布胜选并进入过渡程序
,
但特朗普拒不承认败选
。
民主
、
共和两大党派缠斗
,
社会尽显政治极化之乱象
,
这也波及了中美关系
未来发展的走向
。
11月中旬
,
蓬佩奥发表
“
台湾
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
的极端言论
,
触碰
“
一个中国
”
原则底线
。
岁末
,
美国连续宣布包括对中共党员
及其亲属的签证限制
,
将数家中国企业划入国防
部黑名单
,
终止数项中美交流合作计划
,
并对中
国全国人大官员实施所谓
“
制裁
”
等多项涉华决定
,
意图为拜登新政府对华关系
“
挖坑
”“
埋雷
”。
2021.1
9
“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地区问题仍存 全球治理失衡
2020年全球地缘冲突热点不断
,
存在多重风险
。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
东亚地区一些国家政
局发生较大变化
。
日本首相更迭
,
东京奥运会因疫
情延后
。
安倍辞职之后
,
菅义伟面临诸多施政难题
。
朝鲜半岛不确定性增大
。
表面上
,
朝鲜半岛形势较
为平静
,
但美朝核心分歧依旧
。
朝鲜举办大型游行
,
表态将
“
拥有新的战略武器
”。
朝美关系从2019年
一度趋热
,
后急剧冷却停滞
,
近一段时间转圜空间
有限
。
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和谈进展缓慢
,
阿内部
派系斗争复杂
,
和平建设困难重重
。
在南亚地区
,
2019年印度修改公民身份法案
,
允许穆斯林以外的多种宗教少数群体有条件加入印
籍
,
引发国内骚乱并延续至2020年
。
印度和巴基
斯坦在克什米尔实控线的武装对峙持续不断
,
军事
冲突时而发生
。
2020年
,
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冒
险主义取向凸显
,
与中国
、
尼泊尔
、
巴基斯坦等数
个邻国关系紧张
。
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际
,
印方挑起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事件和班公湖对峙事
件
,
双边关系骤然下滑
。
东南亚多国政局出现动荡
。
马来西亚大选后
,
各党派争斗激烈
。
缅甸
、
印尼
、
韩国
、
新加坡均面临不同层级和类别的选战
。
2020
年
,
缅甸国内各政治派别争执不下
,
美国力挺
“
民
运势力
”
并宣布制裁缅甸军方
。
11月
,
缅甸执政党
全国民主联盟再次在联邦议会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
利
,
取得了独立组阁的资格
。
中东地区局势跌宕起伏
。
美国与伊朗冲突及地
区教派争斗构成中东地区的两个矛盾主线
。
新年伊
始
,
美军袭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苏莱
曼尼
,
伊朗声言
“
严厉报复
”
并中止履行伊朗核问
题全面协议
。
但在后续行动中
,
美伊双方均表现克
10
2021.1
制以避免冲突升级
。
11月
,
中东再次传来伊朗高
级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的消息
。
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并建立正式外交关
系
,
巴林
、
苏丹
、
摩洛哥随后也与以色列建交
。
中
东形势呈现两大变化
: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
呈弱化趋势
,
但逊尼派和什叶派国家的对抗依旧
;
以色列地缘政治环境得到改善
,
但巴以争端难解
。
在叙利亚问题上
,
俄
、
土
、
伊与美欧各方博弈激烈
。
围绕战后安排
,
形势发展呈
“
俄进美退
”
之势
。
欧亚地区形势很不平静
。
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
举引发社会激烈动荡
;
白俄罗斯
、
格鲁吉亚等国也
因国内选举引发政局不稳
。
外高加索地区热点问题
凸现
。
9月下旬
,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因纳卡问题
爆发武装冲突
。
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支持阿塞拜疆
。
俄罗斯关键时刻出兵维和
,
俄罗斯
、
阿塞拜疆和亚
美尼亚三国领导人于11月签署声明
,
宣布该地区
实现完全停火
,
但亚阿积怨及背后大国博弈难以结
束
。
非洲政治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
埃及
、
阿尔及利
亚
、
苏丹等北非国家国内动荡
,
埃塞俄比亚爆发内
战
,
引发大规模难民潮
。
撒哈拉以南非洲多国派系
激烈争斗
。
部分经济多元化程度较高的非洲经济体
预计能维系1%
—
2%的正增长
,
但2020年非洲整
体GDP预计出现1.7%
—
3.2%的负增长
。
撒哈拉以
南非洲主要国家经济多陷衰退
,
尼日利亚
、
安哥拉
经济预计下降4%
—
5%左右
,
南非经济将萎缩8%
。
地区主要石油出口国收入损失达650亿美元
,
GDP
预计下跌4.9%
。
由于疫情管控严格
,
国际旅行人
数下降
,
非洲航空业预计损失超出80亿美元
。
旅
游国家收入锐减
,
GDP下降约10%
。
[13]
拉美多国政局动荡不安
,
发展之路艰难崎岖
。
疫情强势蔓延导致拉美地区经济深度衰退
,
贫困加
剧
、
失业等社会问题突出
,
政治不确定性增多
。
智利
、
厄瓜多尔
、
玻利维亚等多国进入多事之秋
,
社会抗
议频现
。
委内瑞拉政府与反对派相持不下
,
政治稳
定备受考验
。
秘鲁经历宪政危机
,
民众抗议浪潮迭
起
。
2020年地区GDP降幅或达8%
,
呈现百年来
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
。
拉美三大经济体
——
巴西
、
墨西哥和阿根廷一度被寄予厚望
,
如今却陷入萧条
。
世界银行报告指出
,
疫情给拉美地区造成的冲击远
远大于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和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
。
[14]
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存在
。
美国国家安全战
略聚焦大国博弈
,
缩减反恐战略投入
,
冲击国际
地区反恐合作大局
。
然而
,
恐怖主义威胁并未消
除
,
加之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矛盾有所上升
,
中亚
、
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堪忧
。
大国间网络空
间争夺激烈
,
安全风险持续凸显
。
金融安全问题
持续上升
,
数字货币冲击主权货币
。
全球应对气
候变化进程滞后
,
国际社会围绕碳中和等议题争
论激烈
。
全球极端贫困化增加
,
非洲等地区的粮
食安全问题加剧
。
中国展现担当 国际影响扩大
面对世界格局变化
、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
全球
化受挫
、
大国竞争加剧的复杂国际形势
,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展现责任担当
,
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
一是坚持改革与对外开放
。
面对疫情
,
中国
共产党
、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勠力同心
、
众志成
城
,
全国迅速构筑起统一指挥
、
全面部署
、
立体
防控的战略防线
。
中国坚持
“
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
扎实形成
“
六稳
”
加
“
六保
”
的工作框架
。
岁末
,
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
奋斗者
”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号成功深潜逾万米
;
嫦娥五号胜利完成探月工程
采样任务
。
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
坚持扩
大对外开放
。
十九届五中全会讨论
“
十四五
”
规
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等中期和长远蓝图
,
突出反
映了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和决策科学性
,
使得中
国成为后疫情时代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
、
实
践者和推动者
。
二是增进国际社会互信
。
疫情暴发后
,
单边主
义与逆全球化等思潮抬头
。
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
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和第73届世界
卫生大会视频会议
,
呼吁携手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
康共同体
。
中国宣布向WHO提供及时援助
,
向多
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疗专家组并提供抗疫援助
。
中
国和国际社会守望相助
,
共同反对病毒污名化
、
抵
制疫情政治化
领作用
。
[15]
,
为全球携手抗疫
、
共谋发展发挥引
三是推动疫后经济复苏
。
中方积极同国际社
会深化务实合作
,
谋求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
中国
在抗疫取得重大成果基础上
,
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
局
,
以
“
一带一路
”
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为主线
,
不断稳定地区产业链
、
供应链
,
拓展新模式
、
新业
态
。
2020年年底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RCEP
)
历经八年谈判终于签署
,
全球最大自贸区
建设得以启动
。
同时
,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
,
将为中欧企业
、
全球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
两
件大事为世界和地区经济复苏与社会发展注入信心
和动力
。
四是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
中国就维护地区和
平稳定
、
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重大课题同地区国
家全方位交换意见
。
中国坚持开放而非封闭
、
合
作而非对抗的立场
,
主张地区国家有权利实现自
身发展
,
有权利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2021.1
11
(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各国应坚持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矛盾分歧
,
共同维
护区域和平稳定
,
反对制造紧张对立的冷战思维
,
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
,
携手推动实现共
同繁荣发展
。
五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
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
强调
后疫情时代联合国应主持公道
、
厉行法治
、
促进合
作
、
聚焦行动
,
重申中国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
者
,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
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
岁末
,
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二十国集团领导
人峰会等重大多边外交活动
,
阐述一系列重大理念
主张
。
中方坚定不移地捍卫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
坚
定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
旗帜鲜明地反对强权
政治和单边霸凌
,
不断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
总之
,
回望2020年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纵
深加速演变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
国际地缘政治乱云飞渡
,
经济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
冲击
,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
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深
2020
刻调整
年是中国实现百年目标的冲刺年
、
世界地缘政治经济重心相对
“
,
东升西降
中国特色
”。
大国外交迎难而上
、
稳健前行
,
既竭力为国家发展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也积极为多事之秋的世界注
入正能量
。
(作者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
(责任编辑:苏童)
——————————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施追踪》,腾讯新闻,2020年12
12
2021.1
月29日,/zt2020/page/#/global。
[2]《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6月7日,/m/
zfbps/32832/Document/1681801/。
[3] Silvia Amaro, “European Central Bank Takes Its Pandemic
Bond Buying to 1.35 Trillion Euros to Try to Prop Up Economy,”
June 2020, /2020/06/04/european-central-
bank-ramps-up-its-pandemic-bond-buying-to-1point35-trillion-
.
[4]《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导驾驭国际新局势》,新华社,2020
年8月25日,/s?id=87729351。
[5]《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4.4% 主要经济体唯有中国实
现正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年10月14日,
/xinwen/2020-10/15/content_5。
[6]《IMF预测:中国将是主要经济体中今年唯一正增长国家》,
新华网,2020年10月14日,/2020-10/14/
c_。
[7]《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同比增长
0.7%——中国经济复苏走在全球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网,2020年10月20日,/shuju/2020-10/20/
content_。
[8] Greg Jennett, “US Plans to Restore Navy’s 1st Fleet in Rebuff
to China in South China Sea,” December 2020, /
news/2020-12-03/us-plans-to-restore-navys-1st-fleet/12946076.
[9] 《普京提醒:别忘了中国》,京报网,2020年12月18日,
/s?id=77536992&wfr=spider&fo
r=pc。
[10] 熊超然:《白宫发布美国对华最新战略方针,想合作但
很霸道》,观察者网,2020年5月21日,/
internation/2020_05_21_551282_。
[11] Matthew Lee, “At Nixon Library, Pompeo Declares China
Engagement A Failure,” July 2020, /world/
national-security/at-nixon-library-pompeo-declares-china-engagement-a-
failure/2020/07/23/c4b073f2-cd29-11ea-99b0-8426e26d203b_.
[12]《美国国会提出涉华报告,美国政坛携手遏制中
国》,腾讯网,2020年10月12日,/
omn/20201012/。
[13]《2020年上半年非洲经济形势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
部西亚非洲司,2020年8月21日,/article/
zb/202008/。
[14]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The Effects of
Covid-19 on Latin America’s Economy,” November 2020, www.
/analysis/effects-covid-19-latin-americas-economy.
[15]《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年9月8日,/
n1/2020/0908/。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7649446a274151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