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ocket 网络编程

Windows Socket 网络编程


2024年6月1日发(作者:)

Windows Socket 网络编程(二) —— 套接字编程原理

作者: 冰点工作室 小鹰

一、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在TCP/IP网络中两个进程间的相互作用的主机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Client/Server model)。该模式的建立基于以下两点:1、非对等作用;2、通信完全是异

步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采取的是主动请示方式:

首先服务器方要先启动,并根据请示提供相应服务:(过程如下)

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告知本地主机,它愿意在某一个公认地址上接收客户请求。

2、等待客户请求到达该端口。

3、接收到重复服务请求,处理该请求并发送应答信号。

4、返回第二步,等待另一客户请求

5、关闭服务器。

客户方:

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连接到服务器所在主机的特定端口。

2、向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报文,等待并接收应答;继续提出请求……

3、请求结束后关闭通信通道并终止。

二、基本套接字

为了更好说明套接字编程原理,给出几个基本的套接字,在以后的篇幅中会给出更详

细的使用说明。

1、创建套接字——socket()

功能:使用前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

格式:SOCKET PASCAL FAR socket(int af,int type,int procotol);

参数:af: 通信发生的区域

type: 要建立的套接字类型

procotol: 使用的特定协议

2、指定本地地址——bind()

功能:将套接字地址与所创建的套接字号联系起来。

格式:int PASCAL FAR bind(SOCKET s,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 name,int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7173330a273482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