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发(作者:)
音像出版技术问题
首先总结一下相关技术领域上的经验与教训。
总体而论,音像制品的版权保护技术分为防复制与防假冒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必须
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激光防伪标识、ISRC、SID码属于防假冒措施,由于这些防假冒措施没有与出版技术
有机结合,没有与音像作品实现技术上的捆绑,不是出版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技术要素,其
本身就可以被假冒或者被绕开,现实中盗版制品都假冒或者绕开了这些防假冒措施,100%
的假冒版号,100%的贴假激光标识,100%的无码、烫码、磨码,用户无从识别真假,
管理部门疲于奔命,防假冒措施形同虚设。
防复制技术分为几个大类:1.密钥类,2.加密狗类,3.外壳类,4.改二进制码类。
笔者不认为区域码与彩条是防复制技术,理由是区域码不防止非授权复制,而以限制
用户播放为目的,使用某区播放机的公众不能看到其他区的音像复制品,是违背《世界版
权公约》的缺德技术,理当破解。彩条技术是防录制技术,不是防复制技术。
客观的说,加密狗类是防复制技术中最厉害的,但不是主流技术。主流技术是密钥类
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CSS、CPPM、CPRM,以及应用于蓝光光盘、HD-DVD、EVD
的AACS。本文着重分析的是密钥类防复制技术。
先介绍应用于只读光盘的CSS、CPPM和AACS,这三个系统都先后遭到破解,有必
要吸取其中之教训:
1. CSS(Content Scrambling System 内容干扰系统 )
CSS是一种防止直接从DVD-Video盘片上复制文件的数据加密和鉴定方案, 就是
所有DVD-ROM驱动器都有一个额外的装置可以与电脑中的CSS模块交换鉴定和解密钥
匙;所有DVD盘片中被标记扇区的数据内容都要经过加密算法扰乱,而要播放这些被扰乱
的数据都要先经过盘片密钥(Disk Key)与播放密钥(Player Key)的双向鉴定,鉴定获
得通过后以解密算法解码播放,否则播放的是杂乱花屏,无法观看。每个CSS证书都有一
把盘片密钥,它是由409个播放密钥组成的母集中提取出来的一个加密数据块,存放在
DVD盘片的非用户数据区,对DVD盘片中的扇区格式以及影片内容实施扰乱,由于用户
无法复制到盘片密钥,DVD盘片的数据格式又被打破,也就无法直接从盘片上复制文件或
者“点对点”克隆光盘。为了使CSS算法和密钥保密,CSS证书的认证及密钥发放极其严
格,现由DVD复制管制协会(DVD CCA)负责发放。1999年,CSS被16岁挪威少年
破解,据称是由于播放软件XingDVD没有对播放密钥(Player Key)加密处理,被黑客
在电脑内存中找到,解密算法泄漏;而CSS的盘片密钥(Disk Key)位数较短(只有5
字节),黑客们通过失密的播放密钥,采用穷极算法破解了409个播放密钥母集,盘片密
钥被移除,CSS证书失效,内容干扰系统归于失败。
我国没有引进失败技术。但美国等国仍然使用,不过目的有所改变,视有CSS的为正
版,没有的为盗版,中国的碟片没有CSS,所以美国认为中国的音像制品没有正版,只有
盗版。
(Content Protection for Prerecorded Media 预录媒介内容保护)
CPPM一般用于DVD-Audio。该技术与CSS相似,同属于双向加密,只不过密钥的
存放位置与CSS不同。鉴定方案与CSS相同。CSS被破解后,CPPM随即被破解。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6141732a272609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