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管理社区
影响物流官网访问量因素研究
穆倩雯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摘要
:在对物流公司官网访问量因素调研中发现,其影响网站访问频率以及访问粘性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切分法对不同指标剖析得
出,官网的首页模式、整体的可用性指标、首页的视觉形态以及企业的年营收都是决定其访问量因素的一部分。
关键词
:物流官网 可用性分析 访问量 用户粘性 首页模式 企业营收
1.引言
随着互联网购物,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的购物习
惯早已从线下改为线上。火爆的线上购物带动了线下物流行业的快速发
展,但与之发展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各大物流企业官网访问量的低迷,其简
单粗犷的网站架构,缺乏交互特点的页面设计,都有可能是制约其访问量
的原因。本文通过研究全球知名物流公司官网,分析影响其网站访问量以
及用户粘性的动因,探究这些因素是否能为我国物流官网的设计带来新
鲜的动力。
1.1物流网站选取说明
根据国际知名物流咨询机构Armstrong & Associates,以年营收
为标准发布的2016年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50强名单,作为本文的目标网
站。在50个目标网站中,有5家网站为运输型物流企业,包含C端(Consumer)
用户群。其余45家网站为综合型物流企业,主要为B端(Business)用户群。
在访问量上,包含C端群体的网站日均PV在百万级,而面向B端用户的
企业,日均PV量在万级,两者无法以访问量来做横向比较,因此本文中主
要的研究对象为45家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官网。
1.2访问数据来源说明
根据Alexa中文官方网站获取各个物流官网的3月平均PV(页面
浏览量)估算值,以及3月平均UV(独立访客量)估算值为基础数据。
2.网站首页类型与访问数据关系
2.1网站首页类型
2.1.1分栏式
具有web1.0特点,信息介绍多为文字链接或图片链接,主观上缺少
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在图文占比上,文字多于图片。在内容区的划分上使用
分栏式间隔。
2.1.2海报式
目标网站中只有两家网站采用此种板式设计。此种类型网站使用高
质量图片做背景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使每张页面都类似于一张完整
的海报设计,用户在浏览时可以增加使用情景的代入感,但每页可承载的
有效信息较少。
2.1.3栅格式
使用量最多的网站模型,通过底色图片的区分,纵向将信息展示
区进行分割,是可拓展为响应式网站的模式,页面滚动加载时可承载更多
的动效设计。
2.1.4底图式
以banner图作为底色覆盖全局,仅有一屏展示区,无过多功能或展
示性内容,多为网站的分流页面。
2.2网站首页类型与访问量关系
通过统计45家网站3个月的平均PV量正态分布图,将PV值大于
或等于9000设为高频网站,PV值小于或等于500设为低频网站。从访
问量与网站模式的分布情况来看,栅格式网站在高频区占比以及在所有网
站个数占比中均多于其他网站模式。
2.3网站首页类型与用户粘性关系
为更好的进行数据分析,将不同衡量标准建立量化体系。将独立用户
平均浏览页面数量做为网站的用户粘性指标。数据公式:平均页面访问次
数=三月平均PV 三月平均UV。通过对45家网站3月粘性数据的正态
分布图分析,将访问频次大于或等于3.5时设为访问高粘度网站,访问频次
小于或等于1.9时设为访问低粘度网站。根据统计,高粘度网站集中在栅格
式的网站模式中,一方面因为此种类型的网站本身基数较大,另一方面这种
类型的网站模式可承载更多的信息内容,能更顺畅的呈现信息内容。
2.4高频以及高粘度网站分析
根据上述两节对高频网站与高粘度网站的归类,重合数据后得到3
家网站为高频且高粘度网站,重合率达到20%。这三家网站全部为栅格式
网站模型。在对这三家网站进行进一步剖析时,发现其首页全部具有鲜明
的主题特色。在主题或视觉形式上根据一个显著特征全站布局,以此来树
立品牌形象,加深用户的认知度。
3.网站可用性与访问数据关系
网站作为直接与用户交互的载体,其信息架构的设计,交互形式的设
置对用户在浏览或查询信息时具有直观的体验影响。要使这些感性因素
转为量化体系,涉及到网站的可用性研究。可用性(Usability)是指特定用
户在特定的使用背景下,使用某个产品达到特定目标的有效性、效率和满
意度的大小。根据陈芝和何娟[2]对中国上市物流公司的可用性评价研究,
筛选出9个相对具体、可测量的指标。本文在此测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
对动态交互的评价准则,共计10条内容。
3.1可用性指标构建
选取10项可用性标准,每项标准的权重相同。答案采用“是”和“否”,
分别对网站进行得分统计,具体评分内容见可用性指标(表1)。
表1
No指标内容得分标准
X1网站搜索功能有=1 无=0
X2站点地图有=1 无=0
X3浏览路径记录有=1 无=0
X4公司logo作为返回主页链接有=1 无=0
X5避免主页上的自我链接有=0 无=1
X6有快捷查询物流单号入口有=1 无=0
X7提供了用户留言、反馈机制有=1 无=0
X8提供了在线客服有=1 无=0
X9首页元素中有鼠标悬停效果有=1 无=0
X10页面中有加载动效原型有=1 无=0
3.2可用性指标得分分析
将备选网站按照表1的可用性指标做了综合评估,分别计算出了45
家网站的可用性得分。按照高频网站、高频且高粘度网站的分类对每项可
用性指所占的百分比做了统计。(百分比得分=该阶段中可用性实际得分
该阶段中可用性全部得分)
表2
No全部网站高频网站高频且高粘度网站
X182.20%88.90%66.70%
X228.90%44.40%33.30%
X360%100%100%
X497.80%100%100%
X52%0%0%
X642.20%66.70%66.70%
X757.80%66.70%100.00%
X84%11.10%33%
X925.40%55.60%100.00%
X1013.30%55.60%66.70%
根据代码表数据统计,可以看到目前物流网站整体的可用性完成度
并不高。但值得肯定的是,在网站的基础功能和基础交互层面上,如X1
及X4,全部网站的完成比接近100%,可见目前所有网站的基础功能设计
是比较好的。
在页面与用户交互的细节处理上,如X7、X8、X9、X10,页面的可提
升性还有待提高。在与高频网站与高频且高粘度网站的横向对比中,基本
上所有指标均成递进式增长。高粘度且高频的网站在X9、X10,明显高于
其他种类的网站,说明增加交互反馈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粘性。
另外一个明显的增长点在用户的反馈机制上,用户能否通过网站随
时跟企业进行沟通,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度。而Online
和offline的反馈机制对于用户体验也有明显的不同,这关系到用户得到
消息的时效性。时效性越高的反馈机制,越容易得到用户的信任。目前高
频以及高粘度网站在这两项的统计中占有明显优势。这从侧面说明在反
馈机制上做的比较好的网站越容易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并增加用户的使用
粘性。
4.企业收入与网站可用性关系
根据企业收入排名与访问高频高粘度网站分布比,访问高频网站占
收入排名前15企业中的53.3%,而其占所有高频网站的比例高达88.9%,
这说明网站的访问量与所属企业的收入成正比关系。从企业收入排名与
网站可用性指标(表3)中可以看到收入排名前15的企业,其网站的可用
性评分也明显高于其他收入阶段的企业。尤其在X6、X3、X2这三项上
表现突出,这三项是对网站交互细节的测评指标。
好的设计是润物细无声的铺垫,不引人瞩目却不可或缺。深入需求,
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分辨网站功能的优先级,才能让网站可用并好用。
数据说明高收入的企业更加重视官网可用性细节上的设计,网站设计规
Digital Space P.71
管理社区
范工整。而可用性高的官网设计同样也可以反哺企业的收入,二者互相促。
(表3中 百分比得分=该阶段中可用性实际得分该阶段中可用性全
部得分)。
表3
No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5.结论
收入1-15
100%
53.3%
93.3%
100%
0%
73.3%
53.3%
6.7%
26.7%
26.7%
收入16-30
73.3%
6.7%
53.3%
100%
0%
33.3%
73.3%
0%
13.3%
6.7%
收入31-45
73.3%
26.7%
33.3%
93.3%
6.7%
20%
86.7%
6.7%
53.3%
6.7%
栅格式网站占所有网站模型中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高访问量且高粘度网站
均有鲜明的网站特点,并可以此特点布局全站,加深品牌形象。
目前物流官网普遍的可用性不强,但其基础交互功能设计较完善。网
站的访问量用户粘度与可用性成正比关系。有效的页面动效设计以及
交互反馈,会明显增加用户的访问数据。同时网站具有时效性越高的反馈
机制,越容易得到用户的信任。
网站访问量与物流公司收入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高收入企业更加重
视官网的可用性建设,同时网站也会反哺企业的收入。
参考文献
[1]Darido G, Torres-Montoya M,Mehndiratta S. Urban Transport and
Co2 Emissions: Some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C].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2009:55-773.
[2] 陈芝,何娟,黄震宇,单汨源.管理现代化:中国上市物流公司网站可用性
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4,(06):88.
作者简介
高频网站以及高粘性网站多使用栅格式网站模型。从全局角度看,
穆倩雯(1989.11-),女,汉族,北京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
安徽省各城市宜居度分析
朱炯炯 池州学院
摘要:借助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徽省各城市的十五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各城市宜居度的得分排名,发现各城市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宜居度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1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环境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宜居度则能够很好的评价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
环境,它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城市的环境资源、科教卫生、
交通经济等十五个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让宜居度这一抽象的概念更
加具体的呈现在人们眼前。
2 国内关于城市宜居度的相关研究
中国在当前的世界上,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现阶段正
在面对着发达国家曾经面临的一些问题,正在面临着城市类型的过渡,
正在积极地探索中国新型城市的道路,实现资源节约、提高城市宜居
度的目的。在这场浪潮中,很多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摸
索如何把城市做好。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普遍开始重视宜居城市建设。
十一五规划中也第一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
以,加强城市宜居度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次质的飞跃。
3安徽省各市宜居度实证分析
3.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基于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数据主要参
考201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主要选取了以下指标:人均生产总值(x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房屋平均销售价格(x3)、人均受教育
年限(x4)、各市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比重(x5)、城镇化率(x6)、人均水
资源量(x7)、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8)、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
量(x9)、城市人口密度(x10)、森林覆盖率(x11)、空气质量达到及好
于二级的天数比例(x12)、城市污水处理率(x13)、人均绿地面积(x14)、
城市道路噪声均值(x15)等15个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以这十五个指
标构建宜居度评价体系。
3.2分析过程
运用R软件对安徽省16个市区的15项指标原始数据分析,前
五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95%,即这五个主成分共同解释了
全体的83.95%,可以解释了全部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从分析来看,
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31.51%,即第一个主成分能够解释原数据
中31.51%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能解释原数据25.96%的信息,第
三个主成分能解释原数据9.67%的信息,第四个主成分能解释原数
据9.485%的信息,第五个主成分能解释原数据7.322%的信息....,
十五项指标加起来可以解释全部百分之百对原有变量解释的贡献最
大。提取前五个因子为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952%。
在确定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以后,可以建立主成分模型:
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了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人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化率。
第二主成分主要包含了人均水资源量、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
辆、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
第三主成分主要包含了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市道路噪声均值。
第四主成分主要包含了各市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比重。
第五主成分主要包含了城市人口密度、人均绿地面积。
由上述各主成分包含的指标所示,第一主成分主要的代表了各市
的居民经济文化水平,第二主成分为各市资源环境水平,第三主成分
代表各市交通状况,第四主成分反映了城市的就业状况,第五主成分
代表了各市的居民生活环境
根据主成分因子得分,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
计算,得出综合排名如下所示:
1 合肥市,2芜湖市,3马鞍山市,4淮北市,5铜陵市,6黄山市,
7宣城市,8池州市,9蚌埠市,10滁州市,11六安市,12安庆市,13
淮南市,14宿州市,15亳州市,16阜阳市。
主成分得分如下所示
合肥市:F1 5.66,F2 0.63,F3 0.48,F4 -1.43 ,F5 1.03
淮北市:F1 1.34,F2 -0.77,F3 0.04,F4 2.15,F5 -1.36
亳州市:F1 -2.09,F2 -2.35,F3 1.45,F4 -0.78,F5 0.36
宿州市: F1 -1.19,F2 -3.04,F3 0.31,F4 0.60,F5 -0.18
蚌埠市: F1 1.23,F2 -1.40,F3 -0.39,F4 -0.34,F5 0.13
阜阳市;F1 -1.68,F2 -1.94,F3 -0.45,F4 -1.49,F5 0.20
淮南市: F1 0.69,F2 -2.09,F3 -2.56,F4 -0.88,F5 0.39
滁州市; F1 -1.06,F2 -1.32,F3 1.22,F4 2.15,F5 1.80
六安市: F1 -1.34,F2 -0.04,F3 0.79,F4 -0.44,F5 -1.32
马鞍山市: F1 3.07,F2 0.97,F3 1.48,F4 -0.34,F5 -1.96
芜湖市:F1 2.09,F2 1.57,F3 -0.04,F4 1.07,F5 1.94
宣城市:F1 -1.91,F2 2.34,F3 2.08,F4 -0.83,F5 0.11
铜陵市:F1 0.50,F2 1.01,F3 -1.61,F4 1.34,F5 -1.18
池州市:F1 -1.87,F2 2.49,F3 -0.96,F4 1.20,F5 0.006
安庆市:F1 -0.93,F2 -0.37,F3 -0.96,F4 -1.05,F5 -0.31
黄山市:F1 -2.58,F2 4.29,F3 -0.85,F4 -0.93,F5 0.41
结果分析:从得分排名情况来看,宜居度高的城市为合肥市、芜湖市、
马鞍山市,其中合肥市第一主成分得分明显较高,第四主成分得分较低,
芜湖市第第一、五主成分的分较高,第三主成分得分较低,马鞍山市
第一主成分的分较高,第四主成分的分较低,宜居度较低的城市为宿
州市、亳州市、阜阳市,其中宿州市第一、第四主成分得分较低,亳州
市第一、第二、第四得分较低,阜阳市第一、第二、第四主成分得分较低。
第一主成分得分最高的是合肥市,第二主成分得分最高的是黄
山市,第三主成分得分最高的是宣城市,第四主成分得分最高的是淮
北市,第五主成分的分最高的是芜湖市。
总结语:各城市应该充分认识到各自城市发展的不均衡,了解自
己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发展较好的城市的丰富经验,结
合自身城市的情况,将别的城市经验转化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宝贵财
富,从而有效的提高城市宜居度。
参考文献
[1]夏国祥,沈烁.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选择-基于城市竞争力的
视角[N].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7,(5)
[2]刘荣增.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5,(02)
[3]李伟.长江经济带中部四省经济区域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N].安庆师
范学院学报,2015,(02)
数码世界 P.7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622610a248255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