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_函数的图像4_数学_八年级__49456968-5

教学目标

总结函数三种表示方法.

了解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3.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

教学重点

1.认清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知道各自优缺点. 2.能按具体情况选用适当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我们在前几节课里已经看到或亲自动手用列表格.写式子和画图象的方法表示了一些函

数.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分别称为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

思考一下,从前面的例子看,你认为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在遇到具体

问题时,该如何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Ⅱ.导入新课

从前面几节课所见到的或自己做的练习可以看出.列表法比较直观、准确地表示出函数

中两个变量的关系.解析式法则比较准确、全面地表示出了函数中两个变量的关系.至于图

象法它则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函数中两个变量的关系.

相比较而言,列表法不如解析式法全面,也不如图象法形象;而解析式法却不如列表法

直观,不如图象法形象;图象法也不如列表法直观准确,不如解析式法全面.

从全面性、直观性、准确性及形象性四个方面来总结归纳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表示方法

列表法

解析式法

图象法

全面性

×

×

准确性

×

直观性

×

形象性

×

×

从所填表中可清楚看到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优缺点.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

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有时为了全面地认识问题,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III 例题与练习

例1: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小时的水位高度.

t/时

y/米

0

10

1

10.05

2

10.10

3 4 5

10.25

… 10.15 10.20

1.由记录表推出这5小时中水位高度y(米)随时间t•(时)变化的函数解析式,并

画出函数图象.

2.据估计这种上涨的情况还会持续2小时,预测再过2小时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分析:记录表中已经通过6组数值反映了时间t与水位y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现在

需要从这些数值找出这两个表量之间的一般联系规律,由它写出函数解析式来,再画出函数

图象,进而预测水位.

解:1.由表中观察到开始水位高10米,以后每隔1小时,水位升高0.05米,•这样

的规律可以表示为: y=0.05t+10(0≤t≤7)

这个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2.再过2小时的水位高度,就是t=5+2=7时,y=0.05t+10

的函数值,从解析式容易算出:y=0.05×7+10=10.35

从函数图象也能得出这个值数.

2小时后,预计水位高10.35米.

提出问题:

1.函数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0≤t≤7是如何确定的?

2.2小时后的水位高是通过解析式求出的呢,还是从函数图象估算出的好?

3.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之间是否可以转化?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水库水位在5小时内持续上涨情况,•且估计这种上涨情况还会持续2小

时,所以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取0≤t≤7,超出了这个范围,•情况将难以预计.2小时后水

位高通过解析式求准确,通过图象估算直接、方便.•就这个题目来说,2小时后水位高本

身就是一种估算,但为了准确而言,•还是通过解析式求出较好.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函数的三种不同表示法可以转化,因为题目中只给出了列表法,而我们

通过分析求出解析式并画出了图象,所以可以相互转化.

课堂练习:

1、下图是一种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下的小孔

漏出,壶壁内画出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601030a247815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