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逻辑推理之列表法、假设法
1.
住在学校宿舍的同一房间的四个学生 A 、 B 、C 、 D 正在听一首流行歌曲,她们当中有
一个人在剪指甲,一个人在写东西,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另一个人在看书。请问 A 、B 、C 、
D 各自都在做什么?
已知:
⑴ A 不在剪指甲,也不在看书;
⑵ B 没有站在阳台上,也没有剪指甲;
⑶如果 A 没有站在阳台上,那么 D 不在剪指甲;
⑷ C 既没有看书,也没有剪指甲;
⑸ D 不在看书,也没有站在阳台上。
2.
六个不同民族的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 和己;他们的民族分别是汉
族、苗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壮族(名字顺序与民族顺序不一定一致)现已知:
⑴甲和汉族人是医生;
⑵戊和维吾尔族人是教师;
⑶丙和苗族人是技师;
⑷乙和己曾经当过兵,而苗族人从没当过兵;
⑸回族人比甲年龄大,壮族人比丙年龄大;
⑹乙同汉族人下周要到满族去旅行,丙同回族人下周要到瑞士去度假。
请判断甲、乙、丙、丁、戊、己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人?
1
3.
在一次地理考试结束后,有五个同学看了看彼此五个选择题的答案,其中:
同学甲:第三题是 A ,第二题是C .
同学乙:第四题是 D ,第二题是 E .
同学丙:第一题是 D ,第五题是 B .
同学丁:第四题是 B ,第三题是 E .
同学戊:第二题是 A ,第五题是C .
结果他们各答对了一个答案.根据这个条件猜猜哪个选项正确?
a
.第一题是 D ,第二题是 A ;
b .第二题是 E ,第三题是 B ;
c
.第三题是 A ,第四题是 B ;
d .第四题是C ,第五题是 B .
4.
甲、乙、丙、丁每人只会中、英、法、日四种语言中的两种,其中有一种语言只有一人会
说.他们在一起交谈可有趣啦:
⑴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却请他当翻译;
⑵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但他们却能相互交谈;
⑶乙、丙、丁找不到三人都会的语言;
⑷没有人同时会日、法两种语言.
请问:甲、乙、丙、丁各会哪两种语言?
2
5.
A 、 B 、C 、 D 四人到甲、乙、丙、丁四个单位办事.
已知甲单位周一不接待,乙单位周三不接待,丙单位周四不接待,丁单位只在周二、四、六接
待,周日 4 个单位都不办公.一天,他们议论哪天去办事.
A 说:“你们可别像我前天那样,在人家不接待的日子去.”
B 说:“我今天必须去,明天人家就不接待了.”
C 说:“我和 B 正相反,今天不能去,明天去.”
D 说:“我从今天起,连着四天哪天去都行.”
问:这天是星期几?他们分别去哪个单位办事?
6.
宝宝、贝贝、聪聪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
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此外:
⑴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的高
⑵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宝宝一起看电影
⑶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
⑷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关系很好
⑸贝贝向大作家借过书
⑹聪聪下象棋常赢贝贝和小画家
问:宝宝、贝贝、聪聪各有哪两个外号吗?
3
7.
在一个办公室里有三个老师:王、李、赵,他们分别讲授数学、物理、政治、英语、语文、历
史,而且每个老师都要授两门课。他们之间有这样的规定:。每位老师教两门课。他们有这样
的要求:
⑴政治老师和数学老师住在一起;
⑵王老师是三位老师中最年轻的;
⑶数学老师和赵老师是一对优秀的象棋手;
⑷物理老师比英语老师年长,比李老师又年轻;
⑸三人中最年长的老师住家比其他两位老师远。
请问,他们分别是教什么的老师?
8.
王平、宋丹、韩涛三个小学生都是少先队的干部,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中队长,一个是小
队长.一次数学测验,这三个人的成绩是:⑴韩涛比大队长的成绩好.⑵王平和中队长的成绩不
相同.⑶中队长比宋丹的成绩差.请你根据这三个人的成绩,判断一下,谁是大队长呢?
9.
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⑴
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⑵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⑶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
⑷席辉不是农民.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
根据上述条件,判断他们各会什么语言.
4
10.
老师让小新把小胖、小贝、小丸子、小淘气、小马虎的作业本带回去,小新见到这五人
后就一人给了一本,结果全发错了.现在知道:
⑴小胖拿的不是小贝的,也不是小淘气的;
⑵小贝拿的不是小丸子的,也不是小淘气的;
⑶小丸子拿的不是小贝的,也不是小马虎的;
⑷小淘气拿的不是小丸子的,也不是小马虎的;
⑸小马虎拿的不是小淘气的,也不是小胖的.
另外,没有两人相互拿错(例如小胖拿小贝的,小贝拿小胖. 问:小丸子拿的是谁的本?
小丸子的本被谁拿走了?
11.
一栋公寓楼有5 层.每层有一或两套公寓.楼内共有 8 套公寓.住户 J 、K 、L 、M 、N 、
O 、 P 、Q 共8 人住在不同公寓里.已知:
⑴ J 住在两套公寓的楼层.
⑶二层只有一套公寓.
⑸ O 、Q 不同层.
⑻ M 在第四层.
那么, J 住在第
⑵ K 住在 P 的上一层.
⑷ M 、 N 住在同一层.
⑹ Q 不住在一层或二层.
⑺ L 住在她所在层仅有的公寓里,且不在第一层或第五层.
层.
12.
有一富翁,为了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雇了双胞胎兄弟两个作保镖.兄弟两个确实尽职
尽责,为了保证主人的安全,他们做出如下行事准则:
a .每周一、二、三,哥哥说谎;
b .每逢四、五、六,弟弟说谎;
c .其他时间两人都说真话.
一天,富翁的一个朋友急着找富翁,他知道要想找到富翁只能问兄弟俩,并且他也知道兄
弟俩个的做事准则,但不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另外,如果要知道答案,就必须知道今天
是星期几.于是他便问其中的一个人:昨天是谁说谎的日子?结果两人都说:是我说谎的日
子.你能猜出今天是星期几吗?
5
13.小何、小琳和小俊参加了一次数独比赛,赛后,他们对比赛结果进行了预测。小何说:
“我是第 1,小琳是第 2,小俊是第 3.”
小琳说:“我是第 1,小何是第 2,小俊是第 3.”
小俊说:“我是第 1,小琳是第 2,小何是第 3.”
如果他们 3 人中,有 1 人 3 句话都预测正确,其余两人都只预测正确了 1 句话,那么
3 人的名次按小何、小琳、小俊的顺序组成的 3 位数是( )。
14. 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全班个人学科总成绩的前五名: 甲:“第一名是 D,第五名是
E。”
乙:“第二名是 A,第四名是 C。”
丙:“第三名是 D,第四名是 A”
丁:“第一名是 C,第三名是 B。”
戊:“第二名是 C,第四名是 B。”
若每个人都是只猜对一个人的名次,且每个名次只有一个人猜对,则第一、二、三、四、
五名分别是 ( ):
6
答案:
1. 解析:
由前面条件可知B 在看书,D 在剪指甲,由条件 3 知,A 一定站阳台,所以C 在写东西。
2. 解析: 前三个条件说明:甲、戊、丙三个人分别是满族、回族、壮族人;
乙、丁、己三个人分别是汉、维吾尔族、苗族;
第四个条件说明乙和己不是苗族人,所以己是苗族人;
第五个条件说明甲不是回族人,丙不是壮族人;
第六个条件同样说明乙不是汉人,丙不是回族人;
所以甲是壮族人;乙是维吾尔族人;丙是满族人;丁是苗族人;戊是回族人;己是汉族人 。
3. 解析:选C .假设同学甲“第三题是 A ”的说法正确,那么第二题的答案就不是C .同时,
第二题的答案也不是 A ,第五题的答案是C ,再根据同学丙的答案知道第一题答
案是 D ,然后根据同学乙的答案知道第二题的答案是 E ,最后根据同学丁的答案
知道第四题的答案是 B .所以以上四个选项第三个选项正确.
4. 解析:由⑴⑵⑷可得下表,其中丙不会日语是因为甲会日语,且甲与丙交谈需要翻
译. 由下表看出,甲会的另一种语言不是中文就是英语.
甲
中 英
法
日
×
√
×
乙
丙
×
×
丁
先假设甲会说中文.由⑵知,丁也会中文;由⑴知丙不会中文,再由每人会两种语言,
知丙会英、法语(见左下表:由⑴⑷推知乙会中文和法语;再由⑶及每人会两种语
言,推知丁会英语(见右下表).结果符合题意.
7
甲
乙
丙
丁
中 英
法
日
√ × ×
√
√ ×
√ ×
×
√
√ ×
×
√
√
×
再假设甲会说英语.由⑵知,丁也会英语;由⑴知丙不会英语,
再由每人会两种语言,知丙会中文和法语(见左下表);
由⑴⑷ 推知,乙会中文和日语;再由⑶及每人会两种语言,
推知丁会法语(见右下表).右下表与“有一种语言只有一人会说”矛
盾.假设不成立.
甲
乙
丙
中 英
法
日
甲
乙
丙
丁
中 英
法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丁
√
×
所以甲会中、日语,乙会中、法语,丙会英、法语,丁会中、英语.
5. 解析: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甲
乙
丙
丁
×
×
×
×
√ ×
×
×
× √ × √ ×
由
D
说的话可知这一天只能是周三,他去的是甲单位.
则
C
去的是乙单位,
B
去的是丙单位,
A
去的是丁单位.
6. 解析:由⑵知,宝宝不是跳高冠军和大作家;由 ⑸知,贝贝不是大作家;
由⑹知,贝贝、聪聪都不是小画家,可以得到下表:
数学博士 短跑健将 跳高冠军 小画家 大作家 歌唱家
× √ ×
宝宝
贝贝
聪聪
×
×
×
√
因为宝宝是小画家,所以由⑶⑷知宝宝不是短跑健将和数学博士,推知宝宝是歌唱家, 因
为聪聪是大作家,所以由⑵知聪聪不是跳高冠军,推知贝贝是跳高冠军,因为贝贝是跳高
冠军,所以由⑴知贝贝不是数学博士,将上面结论依次填入上表,得到下表:
宝宝
贝贝
聪聪
数学博士 短跑健将 跳高冠军 小画家 大作家 歌唱家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宝宝是小画家和歌唱家,贝贝是短跑健将和跳高冠军,聪聪是数学博士和大作家.
8
7. 解析:王:英语,数学; 李:语文,历史; 赵:物理,政治
由(2)和(4)知,李老师最年长,王老师最年轻,教英语,那么赵老师年龄在中间, 教
物理。由(5)和(1)知,李老师教语文和历史。由(3)知赵老师教政治。填表如下:
8. 解析:根据条件⑵和⑶,王平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中队长比宋丹的成绩差.,可以断定,
王平不是中队长,宋丹也不是中队长,只有韩涛当中队长了.
王平和宋丹两人谁是大队长呢?由⑴和⑶,韩涛比大队长的成绩好,中队长比宋丹的成绩差,可
以推断出按成绩高低排列的话,宋丹的成绩比中队长(韩涛)的成绩好,韩涛的成绩比大队长
的成绩好.这样,宋丹、韩涛就都不是大队长,那么,大队长肯定是王平.
9. 解析:
这道题的关系要复杂一些,要求我们通过推理,弄清人物、工作地点、职业三者之间的关
系.三者的关系需要两两构造三个表,即人物与地点,人物与职业,地点与职业三个表.
我们先将题目条件中所给出的关系用下面的表来表示,由条件⑴得到表
1
,由条件
⑵、⑶得到表
2
,由条件⑷得到表
3
.
因为各表中,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所以表
2
可填全为表
5
.
9
由表
5
知农民在北京工作,又知席辉不是农民,所以席辉不在北京工作,可以将表
1
可填全
完为表
4
由表
4
和表
5
知得到:张明住在上海,是工人;席辉住在天津,是教师;李刚住在北京,是
农民.
方法二:由题目条件可知:席辉不在上海工作,而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所以席辉不是工人, 又不
是农
民,那么席辉只能是教师,不在北京工作,就只能是在天津工作,那么张明在上海工作,是工
人。李刚
在北京,是农民。
10. 解析:根据“全发错了”及条件⑴~⑸,可以得到下表:
由表 1 看出,小淘气的本被小丸子拿了.此时,再继续推理分析不大好下手,我们可用假设法.
由上表知,小胖拿的本不是小丸子的就是小马虎的.先假设小胖拿了小丸子的本.于是得到下
表,
表中小贝拿小马虎的本,小马虎拿小贝的本.两人相互拿错,不合题意.
再假设小胖拿小马虎的本.于是又可得表,经检验,下表符合题意.
所以小丸子拿了小淘气的本,小丸子的本被小马虎拿去了.
10
11. 解析:先列表如下:
J
5
K L M
× ×
√
×
×
× ×
N
×
√
×
×
×
O
P
Q
×
4
× × ×
3
2
1
×
×
×
×
已知条件都被列入表中,这个时候我们要从条件⑵和⑺入手,因为 K 和 P 住在
紧邻的两层,而 L 只能住在第2 层或者第3 层,且第二层只能住一个人,所以 K
和 P 只能住第2 层和第1 层,这样就确定了 L 住第3 层,且第3 层只有一套公寓,
K 住第2 层,P 住第1 层,此时只有 J、O、Q 三人住第几层没有确定了,分析条
件⑸、⑹可以知道, Q 住第5 层, O 住第1 层,又因为5 层楼有8 套公寓,且每
层只有一套或者两套公寓,所以 J 住第5 层,整理得下表:
J
K L M
N O
P
Q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3
×
2
×
1
×
12. 解析:首先分析,兄弟两个必定有一个人说真话,其次,如果两个人都说真话,那么今天
就是星期日,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是星期日,那么两个人都说真话,哥哥就说谎
了.假设哥哥说了真话,那么今天一定就是星期四,因为如果是星期四以前的任一天,
他都得在今天再撒一次谎,如果今天星期三,那么昨天就是星期二,他昨天确实撒谎了,
但今天也撒谎了,与假设不符,所以不可能是星期一、二、三.由此类推, 今天也不会是星
期五以后的日子,也不是星期日.假设弟弟说了真话,弟弟是四五六说谎,那么先假设
今天是星期一,昨天就是星期日,他说谎,与题设矛盾;今天星期二,昨天就是星期一,
不合题意;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去掉星期三的可能性.如果今天星期四,那么他今天就该
撒谎了,他说昨天他撒谎,这是真话,符合题意.假设今天星期五,他原本应该撒谎但他
却说真话,由“昨天我撒谎了”就知道不存在星期五、六、日的情况,综上所述,两个结
论都是星期四,所以今天星期四.
13. 解析:由于 3 人中有且仅有 1 人全预测正确,故可枚举全正确的人的情况:
若小何全正确,则小琳只有第 3 句正确,小俊只有第 2 句正确,符合要求;
若小琳全正确,则小俊全错,不符合要求;
若小俊全正确,则小琳全错,不符合要求;
则小何全正确,答案为 123。
14. 解析:将题目中所给条件,列成下表:
11
由于 C 和B 在丁戊之间名次均不一样,可以从丁或戊开始讨论。
(1) 若戊的前半句是对的,则后半句是错的,即C 为第二;
显然 C 不为第一,所以丁的前半句是错的,后半句是对的,即B 为第三;
由于 B 为第三,则 D 不为第三,所以 A 为第四,由于 A 为第四,所以乙的前半句
是错的,所以C 为第四,这与C 第二矛盾。
(2) 若戊的后半句是对的,则前半句是错的,即 B 为第四,则丁的后半句是错的, 即
C 为第一,则甲的前半句是错的,后半句是对的。E 为第五,甲不为第一。由
于B 是第四,所以 C 不为第四,A 也不为第四,所以乙、丙的后半句都是错的。
所以A 第二,D 第三。
所以 C 第一,A 第二,D 第三,B 第四,E 第五
1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598672a247769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