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巧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中学教学参考 

解题方法与技巧 

巧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安吉中学(530000) 梁常新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都知道不少学生感到解应用 

题很难.应用题之所以是难点,因为解决它无一般公式 

程,可见等量关系是何等的重要.抓住了等量关系就抓 

住了主要矛盾,就明确了思维的方向,从而提高解应用 

题的效率.笔者在多年的一线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解决 

应用题的方法,下面就针对用列表法解应用题做进一步 

可循.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中等偏下水平的 

学生,他们在解应用题时往往失败较多,因此产生了“畏 

惧”的心理,在面对应用题时就会束手无策.究竟是哪些 

思维障碍影响了学生解应用题的顺利进行呢?我在反 

复教学实践中发现,较普遍的思维障碍来自三个方面: 

的详尽说明. 

列表法就是将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及其关系 

填写在一张表内,使那些较为复杂的关系清晰明了地显 

示出来,从而能够较快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具体 

做法如下. 

对基本的等量关系不理解造成的障碍;对表示有关的未 

知量在思维活动中没有转化为已知量的思维定式造成 

的障碍;应用题中等量关系的复杂性和隐蔽性造成的障 

碍等.现就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思维障碍作一分析.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前,首先应找到题目中的已知 

数、未知数和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然后根 

前期准备 

在用列表法之前一定要要熟悉一些基本的等量关 

系.例如:总量一各分量的和;工作总量一工作效率×工 

作时间;路程一速度×时间;利润一售价一进价;标价一 

成本×(1+提高率);售价一标价折/10;利润率一 

x loo ̄……观察这些等量关系,不难发现基本上 

都是由三个量组成,因此一般应用题的等量关系也是由 

三个量组成的. 

据这一相等关系,用字母代替未知数,列出需要的代数 

式和方程,再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从而把“未 

知”转化为“已知”.在这些步骤中最难的是找等量关系. 

新教材中每道例题的分析,都先列出一种相等关系,然 

后用代数式分别表示相等关系的左右两边,从而列出方 

缩到原来的一半,此时,整个z轴方向亏一半,补一倍, 

由于是 轴上的亏,所以补在z上.先压缩后平移时,先 

的秘密,是自然的语言,一点都不为过. 

(责任编辑金铃) 

将图像的纵坐标不变,沿z轴方向压缩到原来的一半, 

可以将函数Y—sinx变换到Y—sin2x,为了得到Y— 

sin(2x4-詈),这个正的 显然是由图像在 轴方向的亏 

0 。 

补造成的,而平移只发生在z轴上而不是2 在轴上,所 

以,只能平移等个单位. 

U 

(2)函数中的两个2,有着本质的区别.z前的系数, 

是由于亏而补造成的,而sin(2x4--“4-)即函数厂前的系 

U 

数2,其实是 前面的系数变形过来的.所以,这个2其 

1 

实是 前的系数÷,显然,这个系数是由盈损造成的.所 

厶 

以,这两个“2”一个是压缩,一个是拉伸. 

如此一来,函数图像中最麻烦的平移、拉伸、压缩等 

各种变换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 

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 

求,只要留心就能发现很多数学的美,数学与哲学,数学 

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和统一之美.所以说,数学揭示自然 

46 

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4月总第155期 

I 

二、建立表格 

B1 B2 B3 

A1 

A2 

其中A1、A2为一些基本量,如甲、乙等两种情况; 

B1、B2、B3为熟悉的路程、速度、时间等三个基本关系. 

【例1】有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人数与乙队人数 

之比为2:1,如果从甲队调12人到乙队,则甲队人数是 

乙队人数的2倍,求甲、乙两队原来的人数. 

分析:人数变动后,甲队人数一乙队人数. 

设甲队原有人数2x,则乙队原有人数为z,根据题 

意,可列出如下表格: 

原有人数 调出入/人数 现有人数 等量关系 

甲队 2x 12 2z~12 甲队人数 

是乙队人 

乙队 l2 :17+12 数的2倍 

从上表可得方程2z一12一( +12). 

综上所述,运用这些方法来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 

学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这对于教师的应用题教学也将 

大有益处. 

【例2】(七年级上册P99第6题)两辆汽车从相距 

298 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比乙车速 

度的2倍还快20 km/h,半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的速度 

各是多少? 

分析:设乙车的速度为xkm/h. 

时间(小时) 速度(km/h) 路程(km) 等量关系 

甲车 0.5 2x+2O 0.5(2x+20) 甲车行程 

乙车 0

5 0.5x 

+乙车行 

两地 

√ ● ● 距离 

从而得出方程0.5(2x+20)+0.5x=298. 

从上表可以看出,时间是已知的,用“√”作标记;速 

度是题目要求的,可用来设未知量,用“?”作标记;路程 

是用代数式表示未知量,用“一”作标记.这道题目就是 

用路程来找等量关系. 

用这种方法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范围一下就缩小 

很多. 

对于题目关系复杂、已知数量多、等量关系不明显 

的题目,通过列表法就能很快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 

出方程,有效地提高解题效率. 

【例3】(七年级上册P99的第9题)有一些相同的 

房间需要粉刷墙面.一天3名一级技工去粉刷8个房 

间,结果其中有50 m。未来得及粉刷;同样时间内5名二 

级技工粉刷了10个房间之外,还多粉刷了另外的4O m2 

墙面,每名一级技工比二级技工一天多粉刷10 In 墙面, 

求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 

分析:设求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为z mz. 

解题方法与技巧 ZHONGXUE JIAOXUE CANKAO 

人数(名) 工作量 工作效率 等量关系 

(m2) (m0/名) 

级技工 3 8z一50 

8 一5O 

3 技工比二 

每名一级 

10x+40 级技工一 

二级技工 5 10x+40 5 天多粉刷 

√  ●

1On1

面 

2 墙 

从上表可以看出等量关系应从工作效率去找,然后 

细读题目中的“每名一级技工比二级技工一天多粉刷1O 

m墙面”,得到方程 一_10x+40—10

. 

o J 

【例4】(七年级上册PlOO例1)某车间有22名工 

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 

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 

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分析: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是螺钉数量的2倍时, 

它们刚好配套. 

设应安排z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 

螺母. 

生产人数 每人每天生 总生产数量 等量关系 

(名) 产数量(个) (个) 

螺钉 1200 1200x 1个螺钉 

螺母 22一 2000 2000(22~_z) 需要配2 

● √ 个螺母 

● 

通过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第一行中的数量关系一个 

为“?”,一个为“√”,另一个为“一”.等量关系就是从 

”中去找,通过列表法找等量关系很快就明确了目 

标,确定了思维的方向.由“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得 

出螺母数量应是螺钉数量的2倍,列出方程2000(22一 

z)一2×1200x,从而得解. 

通过以上几例可以看出,通过列表将问题中的已知 

量或未知数表示出来,清晰明了,有利于把握数量关系, 

正确列出方程. 

(责任编辑金铃) 

一 

47 

E。 k ’k@ 63・com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594425a247692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