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发(作者:)
芯片解密方法概述
芯片解密(IC解密),又称为单片机解密,就是通过一定的设备和方法,直接得到加密
单片机中的烧写文件,可以自己复制烧写芯片或反汇编后自己参考研究。
目前芯片解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软件为主,称为非侵入型攻击,要借助一些软件,
如类似编程器的自制设备,这种方法不破坏母片(解密后芯片处于不加密状态);还有一种
是以硬件为主,辅助软件,称为侵入型攻击,这种方法需要剥开母片(开盖或叫开封,
decapsulation),然后做电路修改(通常称 FIB:focused ion beam),这种破坏芯片外形
结构和芯片管芯线路只影响加密功能,不改变芯片本身功能。
单片机解密常用方法
单片机(MCU)一般都有内部ROM/EEPROM/FLASH供用户存放程序。
为了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或拷贝单片机的机内程序,大部分单片机都带有加密锁定位或者加
密字节,以保护片内程序。如果在编程时加密锁定位被使能(锁定),就无法用普通编程器
直接读取单片机内的程序,这就是所谓单片机加密或者说锁定功能。事实上,这样的保护
措施很脆弱,很容易被破解。单片机攻击者借助专用设备或者自制设备,利用单片机芯片
设计上的漏洞或软件缺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就可以从芯片中提取关键信息,获取单片
机内程序。因此,作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工程师非常有必要了解当前单片机攻击的最新技术,
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产
品被人家一夜之间仿冒的事情发生。
目前,单片机解密主要有四种技术,分别是:
一、软件攻击
该技术通常使用处理器通信接口并利用协议、加密算法或这些算法中的安全漏洞来进
行攻击。软件攻击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对早期ATMEL AT89C51 系列单
片机的攻击。攻击者利用了该系列单片机擦除操作时序设计上的漏洞,使用自编程序在擦
除加密锁定位后,停止下一步擦除片内程序存储器数据的操作,从而使加过密的单片机变
成没加密的单片机,然后利用编程器读出片内程序。
目前在其他加密方法的基础上,可以研究出一些设备,配合一定的软件,来做软件攻
击。
近期国内出现了了一种51单片机解密设备,这种解密器主要针对
SyncMos. Winbond,在生产工艺上的漏洞,利用某些编程器定位插字节,通过一定的方法
查找芯片中是否有连续空位,也就是说查找芯片中连续的FF FF字节,插入的字节能够执行
把片内的程序送到片外的指令,然后用解密的设备进行截获,这样芯片内部的程序就被解密
完成了。
二、电子探测攻击
该技术通常以高时间分辨率来监控处理器在正常操作时所有电源和接口连接的模拟特
性,并通过监控它的电磁辐射特性来实施攻击。因为单片机是一个活动的电子器件,当它
执行不同的指令时,对应的电源功率消耗也相应变化。这样通过使用特殊的电子测量仪器
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和检测这些变化,即可获取单片机中的特定关键信息。
目前RF编程器可以直接读出老的型号的加密MCU中的程序,就是采用这个原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411819a244130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