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从积累拓展与阅读提示看统编本教材
作者:蒋兴超
来源:《语文建设·下旬》2018年第01期
原人教版语文教材将所选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统
一为“研讨与练习”。统编本语文教材则将课文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其中七年级上
册、下册和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统编七上、统编七下和统编八上)课文后的练习设计变化
为:教读课文后设置“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自读课文后设置为“阅读提示”。统编本语文教材
这一设计的变化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堂引向了课外,引向了更广阔的阅读写作的天地和精神
思索的疆域。本文选取统编本语文教材七上、七下和八上中的部分“积累拓展”与“阅读提示”设
计,来谈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精神导向。
就其变化而言,设计由原来对一篇课文的深入解读,变成了如下五种形式的深层阅读引
动。
一、文本间的相互引动
阅读的视野从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投射向主题、内容、写法等关联度很高的多篇经典文章,
从而引动学生深层的阅读思考。这种文本问的相互引动,使课内外阅读互为补充、外为内充、
内向外延,融通阅读是提升学生深层阅读思考能力的良方。
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常通过写猫,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课外阅读夏丐
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
——统编七上第17课《猫》
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课外找来
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统编七下第17课《紫藤萝瀑布》
“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除了课文.还有一些文章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
序》。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加深对鲁迅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
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
——统编八上第5课《藤野先生》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将学生阅读的目光引向了课外,或从中比较人物形象,或深入理解情
感内涵,或赏读风格差异,或归纳共同特点,都深层引动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和体悟认知。
龙源期刊网
二、整本书的阅读引动
有的课文直接来自经典名著,有的能从经典名著中找到来源和出处,统编本语文教材就将
阅读的目光自觉地由课内的单篇文章引向整本书。整本书的阅读引动,能让学生从一管之见走
向领略全貌,由盲人扪烛逐渐洞若观火。
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比如,他们的作品都简
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感
情,蕴含着深深的哲思。课外阅读《泰戈尔诗选》和冰心的《繁星》《春水》,感受他们作品
风格的相同之处。
——统编七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
课外翻阅绘图版《山海经》,试着查找关于“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等的文字或
配图,看看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同时,大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感受其神奇色彩。
——统编七下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托尔斯泰》全文或《三作家》全书,还可进一步阅读茨威
格的《三大师》,走进伟大作家的内心世界。
——统编八上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
从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母亲》,到《泰戈尔诗选》和《繁星》《春
水》,你可以领略两人创作风格的相近;从《山海经》中,你能够发现鲁迅在《阿长与(山海
经)》里为何有那么绵长的抒隋;在《托尔斯泰》和《三作家》里,你一样会感佩伟人的魅力
和风采。
整本书的阅读引动,把窄阅读、浅阅读拓延成深阅读、宽阅读,能从更加广阔的视野和高
度指引学生的深层阅读。
三、阅读方法的引动
学生的阅读,往往停留在一定的层面,很难走进文本的精神内核和精华要义,这就需要深
阅读。而深阅读,离不开正确的阅读方法的指引。利用阅读方法,旨在引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找到深阅读的良策。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
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
1.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龙源期刊网
2.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两三处词句,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
——统编七下第5课《黄河颂》
做批注,是深入理解文本的方法。当然,跳读、精读、对比读、赏读、角色体验读等多种
方式,也是深层阅读之道。阅读方法的引动,可以指引学生慢慢进入文本和沉浸文本。
四、专题活动的引动
专题活动是深入体验文本的一种引动方式,通过表演、展示、分享、互动等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深度地感受和体验文本,角色的扮演、精彩的讲述、激烈的辩论、深隋的诵读,都会二
次引动学生的阅读思考,激发学生重审文本、回味本文、演绎文本。
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尝试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
——统编七上第21课《皇帝的新装》
举办以小组为单位的诗歌朗诵比赛。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
部朗诵、合诵等,认真练习,在班里展示。
——统编七下第5课《黄河颂》
《列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
马”等。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两个,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讨论其寓意,在班上开一次
《列子》寓言故事会。
——统编八上第22课《愚公移山》
无论是文本的改编再呈现,还是活动展示,目的都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体验
文本,感受形象,体悟情感。专题活动的引动,是积极地创设情境,通过活动让学生走进文本
里,又凭借对文本多样化的演绎,深层引动学生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五、写作的引动
深层阅读的引动,是为了更顺畅而自由地写作表达。从阅读的深层引动到写作的引动,是
质的跨越。由课文里的一种写法,引动学生尝试和运用这种写法;由作家的一个经典片段,引
动学生细心地品赏,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炽情……写作的种种引动,可以将阅读的深层引动自
然而高妙地内化成语文的综合涵养。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
字。
龙源期刊网
——统編七上第2课《济南的冬天》
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写完后与课文对比一
下,想一想,课文以一个小男孩的口吻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统编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
写法借鉴、精写片段、工笔细刻……统编本教材激励学生从阅读中鉴表达,从文本里找范
例,从课文中寻章法。引动学生由阅读走向写作,是阅读深层引动的目的和归宿,这种引动是
深层的、智慧的、飞跃的、本质的引动。
阅读的深层引动,其本质就是用一篇文本牵引另一篇文本,由一篇文本的阅读激活一本书
的阅读,从课堂阅读走向课外阅读,课内外的阅读能有效融通,彼此间可形成呼应。一种阅读
思考和情思能点燃另一种阅读思考和情思,让阅读自由舒畅,让表达思如泉涌。阅读的深层引
动,会把学生带向宽阅读、深阅读,起于阅读又融通写作。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336393a242722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