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

智能化时代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总第805期第11期

2023年6月

河南科技

HenanScienceandTechnology

科技管理

智能化时代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

严娟扈孟德

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摘要:

【目的】通过梳理工业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基本逻辑,探寻智能制造时代制造业的特征

和本质,在智能化时代下提出促进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方法】通过访谈等实地调研的

方法分析洛阳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存在中

小民营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投入有限、意愿不强,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进展缓慢,制造业发展营商

环境欠佳等问题。【结论】从夯实企业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优化营商

环境三个方面给出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智能化;制造业;洛阳;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26

DOI:

10.19968/.1003-5168.2023.11.0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3)11-0140-04

CountermeasureAnalysisofHighQualityDevelopmentofLuoyang's

ManufacturingIndustryinIntelligentTimes

Abstract:

[Purposes]Bysortingoutthehistoricalprocessandbasiclogicofindustrialrevolutiondevel⁃

(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23,China)

YANJuanHUMengde

opment,thispaperexploresthecharacteristicsandessenceofthemanufacturingindustryintheeraofin⁃

telligentmanufacturing,andput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topromote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

intheintelligenttransformationofLuoyang'smanufacturingindustryareanalyzedthroughinterviews

ofLuoyang'smanufacturingindustryintheeraofintelligent.[Methods]Themainproblemsencountered

andotherfieldresearchmethods,andsomesolutionsareexplored.[Findings]Smallandmedium-sized

businessenvironmentfor

er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manufacturingindustry,andoptimizingthebusinessenvironment.

privatemanufacturingentg⁃

manufacturingdevelopmentispoor.[Conclusions]Specificpolicysuggestionsaregivenfromthreeas⁃

pects:consolidatingthebasicinnovationabilityofenterprises,promotingtheintegrationofthenewgen⁃

Keywords:

intelligentization;manufacturingindustry;Luoyang;high-qualitydevelopment

1智能制造的历程与发展逻辑

受,但何谓“智能制造”,或者说如何定义这个术语,

在国际上并未达成一致。智能制造业的概念最早

可以追溯到Wright和Bourne的著作中,他们认为,

尽管智能制造这个词语已经广为社会各界接

收稿日期:

2023-03-07

基金项目:

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河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示范”(2019IM010400);洛阳市社会

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智能化时代下实现洛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2022A004)。

作者简介:

严娟(198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扈孟德(1973—),男,硕士,

助教,研究方向:哲学、区域经济。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严娟,等.智能化时代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11期

·141·

智能制造的目的是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多场景的应

术对工人技能和专家知识进行建模和模仿,在没有

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小批量的生产

[1]

与其说这是一个定义,不如说这是对智能制造特点

或事实的一种描述。1989年,Bournne组织完成了

首台智能加工工作站(IMW)的样机,被认为是智能

制造机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随着人

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和进步,人类开始真正迈入智能化时代,智能制造

业开始大规模应用到制造业当中,成为世界制造业

发展的潮流,并方兴未艾。

从技术变革的视角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第

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由蒸汽机的出

现推动的,是机器对手工劳动的替代,也是一场机

械革命,核心是崭新动力的出现,开启人类的伟大

变革

[3]

。自此以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成为推

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

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创造为基本标志,使人

类迈入了“电器时代”。与前一次不同,第二次工业

革命则将科学与生产结合起来,技术进步更多依赖

于科学的探索和发现

[4]

。从这两次工业革命发展

的特征来看,都是基于人-物系统的进步,解决的是

人和物之间工作效能低下的问题,尤其是动力系统

的不足。第三次工业革命则以电子计算机、空间技

术、新材料技术等多个方面发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

命,核心在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也掀开了

数字化时代的篇章

[5]

。对制造业而言,第三次工业

革命意味着数字化制造时代的到来,这成为第四次

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基础和前提。第三次工业

革命引致的数字化制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信

息系统,即由人-物系统转变为人-信息系统-物质

系统。这种系统的改变是生产模式的飞跃,一方

面,信息系统的引入,延长了生产链条,增加了生产

迂回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另一方面,社

会分工得以深化,信息系统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在促进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推动制

造业按照生产环节在一个经济体内部或全球进行

分工协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

以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制造

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新的

问题。自动化、规模化固然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

本,但这种生产模式只能满足人们的共性需求,无

法有效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定制化商品的要求,造

成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信息技术指数级的增长,云

用与渗透,系统集成日新月异般的发展,不仅成为

智能制造的必要条件,也成为发展的基本动力。从

系统的观点看,智能制造业是一个系统集成,该系

统包含智能生产、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三大子系

统,且子系统之间通过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或

物联网相互连接集合而成。

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往往用来度量制造业发

展的高低

[6]

,而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在逻辑上是一

致的,甚至是同义语。在智能化时代,如何推动增

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

在。根据庞巴维克和熊彼特的观点,制造业智能化

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是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因

而,以智能制造为抓手,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抢占

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成为不同经济体制造

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必然选择。德国依托自身强

大和出色的装备制造业,借助相对发达的信息技

术,关注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强调信息化赋

能制造业,保持其在世界装备制造市场的优势。而

美国更多借助其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

方面无可比拟的创新能力,希望通过智能制造系统

中信息系统独有的竞争力实现制造业的“二次崛

起”,牢牢占据世界制造业的顶端位置。为了实现

现代化,牢牢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我

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该战略的核

心在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新的举国体制优

势,全力突破中国核心技术的薄弱局面,大力发展

共性技术,最终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其核心在于物联网和制造业的有机结合

[7]

。总之,

智能制造成为我国不同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抓手和路径选择。

2洛阳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现状

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方面,截至2021年末,

洛阳市实施省、市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5个,总投

资475.4亿元,其中,2021年度投资145亿元。洛阳

市工信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智能化改

造诊断培训县区行”“河南省企业上云深度行(洛阳

站)”活动,实现洛阳市各县(市、区)诊断全覆盖,累

计推动“企业上云”2000余家。在智能化改造过程

中首先获得一批试点示范:中信重工、麦斯克两家

企业被命名为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兰迪玻璃、

泰斯特、领聚科技、北方易初4家企业获批省制造

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企业。涌现出一批典型改造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严娟,等.智能化时代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

·142·第11期

案例,如北方易初通过引进机器人喷涂智能化生产研发投入强度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线,单班生产效率由60台提升至120台,综合生产

效率提升15%以上;东方日升先后投入2.5亿元用

于智能化改造,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周期缩短30%,

生产功率提升20%;四季沐歌通过不断对车间进行

智能化改造,在满足每天订单需求的情况下,人员

减少50%,成本下降9.5%。同时,中信重工、中钢洛

耐院、一拖、中色科技分别成立了各自的工业互联

网平台,并由中信重工牵头,四家企业共同建立了

一个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洛阳市“1+4”工业

互联网新格局。

在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方面,洛阳市规划建设国

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大学科技园、高端装备制

造产业园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一基地两园

区”,先后引进清华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等11家新

型研发机构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21年,

洛阳市共有160余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了机器

人及智能装备产品的研发制造,全年机器人及智能

装备产业主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1%,研发出消

防机器人、矿山救援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管道焊接

机器人、“超级拖拉机1号”等产品。其中,中信重

工投资超30亿元打造的伊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

地,主要布局节能环保装备、机器人、掘进装备、电

容器、工业CT、储变电等新动能及高新技术产业。

一拖聚焦主导产品核心技术突破,成功研制了无人

驾驶拖拉机和无驾驶室纯电动拖拉机。目前正在

积极开展320马力重型拖拉机产品和无级变速拖

拉机技术的开发。而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的建

设,也为公司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公司在农机

装备行业影响力提供了新的平台支撑。

3洛阳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

分别为1.19%、1.62%和1.99%,远低于3%的水平。

但调研发现,洛阳市制造业内一些龙头企业的研发

投入相对较高,一般能达到4%左右,如阿特斯光伏

电力(洛阳)公司、中船重工集团725所和龙鼎铝业

集团,其中,龙鼎铝业维持在5%左右,前两个公司

基本在4%左右。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强度尚且不

高,对于大量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这个比例只可

能更低。从研发投入的人员来看,2019—2021年,

工业企业投入的人时当量分别达到17029人年、

17629人年和19480人年。其中,2019年比2018

年下降了约25%,可能是由于部分企业和科研院所

大。2020年和2021年,增长幅度分别为3.4%和

10.50%,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但依然低于2018年

的水平。因此,无论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还是科技

人员投入的规模上来看,洛阳市制造业创新投入均

偏低。

3.2

洛阳市的制造业优势产业主要在农机装备、

矿山装备、轴承及基础件、有色金属加工、耐火材

料等领域。为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

级,洛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企业进行智能

化改造的相关政策,包括借助省级政府层面的政

策,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如果将省级智能

车间的认定视作整个企业的智能化改造,那么根

据网络上洛阳市政府公开的消息,截至2022年底,

洛阳市纳入省级智能工厂或智能车间的数量达到

79家,而且从公开信息看,这79家公司(车间)均

为制造类企业,且大都属于行业头部企业。然而,

2020年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785

家。这意味着,即使以2020的数据来看,进行智能

化改造的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

重仅为4.42%,如果考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

增加,其份额可能会更低。与此同时,根据前瞻产

业研究院公布的相关数据和苏州市政府公开的信

息,截至2022年底,苏州市具有智能制造相关装备

的企业总计达到757家,是洛阳市的9.58倍。由此

可见,洛阳制造业类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的进展

相对缓慢。

3.3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洛阳地区

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为民营企业起到较好的行业引

领、人才培养、产业配套等作用,然而目前洛阳地区

制造业发展环境欠佳

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进展缓慢

从洛阳搬迁导致制造业投入研发人员下降幅度较

3.1

对洛阳制造业而言,创新投入的加大不仅是企

业提升基础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也为智能化发展

提供基本支撑和条件。国际通行标准认为,企业研

发投入(R&D)强度为3%时只能维持企业的生存,

达到6%时才具备国际竞争力。近两年,无论是整

个社会还是工业企业明显加大了对创新的投入。

2019—2021年,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

费投入分别为62.68亿元、79.31亿元和96.98亿元,

增幅分别为7.8%、24.82%和22.28%。与全社会研

发投入相比,2018年降低了7.2百分点,但2020和

2021年分别提高了4.83百分点和1.95百分点。从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严娟,等.智能化时代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11期

·143·

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其中一个核心

4.2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提升创新

问题就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一是由于我国资本

市场缺乏层次。目前中小企业上市门槛高,债券市

能力

建议智能化改革的试点以中央企业为试点进

行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方向,通过建设智能工厂车

间、数字化车间等,提高生产线、生产装备及工厂的

数字化应用水平,利用数字化工具,构建动态感知、

及时预警、自主处理的智能化生产场景。

4.3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信用洛阳”。以政府职能

转变为出发点,推动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减轻企

业各种不合理的税费负担,优化办事流程,最大程

度上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严格执行法律

法规,通过法治的方式保护企业家创新和经营的各

项权益。筹建中原地区创新方法研究院(中心),全

面提升科技人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WRIGHTPK,cturingIntelli‐

gence[M].NewNork: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

INC,1988.

[2]徐英瑾.人工智能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21.

[3]金星宇.经验主义或理论主义:“重读”青年恩格斯

的英国工业革命史研究考察[J].人文杂志,2023,322(2):

39-46.

[4]张琼.重商主义思想的演变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初兴

[J].西部学刊,2022,177(24):145-148.

[5]贾利军,陈恒烜.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突破路径[J].教学与研究,2022,527(9):26-39.

[6]余泳泽,杨晓章,张少辉.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

质量发展的时空转换特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36(6):3-21.

[7]马奔,叶紫蒙,杨悦兮.中国式现代化与第四次工业

革命:风险和应对[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1):11-19.

场限制较多,风险投资的发展满足不了中小企业发

展的需求。二是银行从自身风险控制、单位贷款成

本角度考虑,更愿意贷款给大中型企业。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

施、配套服务有待完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缺

乏有效的政策支撑、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服

务。比如北玻集团有限公司汝阳厂区反映该公司

设计岗位近几年都招不到大学生,一线员工即便工

资收入在月薪4000~5000元时,流失率依然达到

30%,这与公司所处汝阳县城位置比较偏僻,基础

设施、配套服务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此外,高素

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吸引、保留和激励不足。

目前,洛阳只有三所大学,虽然河南科技大学在机

械、材料、轴承和农机等方面优势明显,洛阳理工学

院在机械设计、电气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方面

特色显著,但打算长期在洛阳工作的毕业生有限,

无法满足各行业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

吸引人才,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洛阳市近年虽然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与省内外其他城市的人才引

进政策相比力度还不够大。

4

4.1

智能化时代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强化企业基础创

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

建议

新能力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化协作为基础,

以加强配套能力为手段,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

集群推进,协同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抓“龙头”

的同时,搞活中小企业,打造产业链上的“小

巨人”。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300519a242026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