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

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

DESIGN OF CAMPUS SORTING TRASH BIN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ORTING

AWARENESS AND BEHAVIORS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钱锋 韩磊 雷淑彤

合理便利的校园垃圾分类垃圾桶设计

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垃圾分类

摘 要

意识和促进分类行为

形成垃圾分类行为习惯

提高垃圾分类回收效率

本文

通过校园分类垃圾桶的设计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明确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

的校园垃圾桶设计意义

提出了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垃圾桶设计思

并应用于设计实践

完成了合理可行的大学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方案

期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提供参考和启示

分类意识

分类行为

校园

分类垃圾桶设计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TB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0)12-0062-02

Reasonable and convenient campus sorting trash bin design can

Abstract

effectively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rash sorting and promote

sorting behaviors, forming trash sorting habits, and improving waste sorting and

recycl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design

status of campus trash bins, the significance of campus trash bin design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awareness and behavior training is clarified, and the design ideas

of campus trash bins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awareness and behavior training

are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design practice, which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The design scheme of sorting trash bins on university campuses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sorting and recycling of domestic waste.

Sorting awareness; Classification behavior; Campus; Sorting trash bin

Key Words

design

手机扫描二维码打开垃圾桶进行归类投放

一般会和应用APP配

套使用

具有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引导正确分类投放

用户信息

追踪

激励奖赏等功能

校园分类垃圾桶主要是一组两分类

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

或四分类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厨余垃

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如上海地区为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干垃圾

和湿垃圾四类

的数量固定

容量完全相同的垃圾桶

外观造型

以长方体或柱体等几何形体为主

不够美观

而且与校园环境不

协调

垃圾桶色彩单一

不同类别的垃圾桶色彩相同

只是在桶

体上粘贴或印上垃圾回收标识

分类信息不明确

辨识度不足

垃圾桶的投放口尺寸和高度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

导致投入垃

圾时费时费力

有盖的垃圾桶通常需要手动推开盖子才能投放垃

人们怕麻烦怕弄脏手就将垃圾丢到垃圾桶的周围

致使垃圾

桶及周围更加脏乱

智能分类垃圾桶因其要手机扫码打开投放口

通常一组四个垃圾桶只有一个二维码

学生要排队等待

分类投

放垃圾效率低下

打击其分类的积极性

影响其分类行为习惯的

形成

国外尤其是日本的大学校园内的分类垃圾桶兼顾美观和实

一般采用更加精细的分类方式

并且与校园环境产生的垃圾

种类相结合

因地制宜进行有针对性地精细化垃圾分类

有助于

学生的正确分类投放

也利于终端处置

分类垃圾桶设计以人为

通过合理的形态

色彩

视觉信息指示和引导

帮助人们更

加便捷与快速地进行垃圾分类行为

比如大阪大学垃圾桶分为纸

容器类

非纸容器类

瓶类

罐类

PET瓶类五类

垃圾桶色彩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主要途径

具有社会

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校园中产生的可回收的资源垃圾比例高

大学生综合素质高

环保意识强

具备自觉接受和推动垃圾分类

回收的能力

并且能够为垃圾分类起到积极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实施校园垃圾分类回收不仅能够有效推动校园的垃圾减量和资源

回收

而且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

因此

理易用的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能够降低垃圾分类专门知识的学习

成本

顺应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轻松便捷地进行正

确分类投放

各不相同

垃圾桶上标示的信息主体是有代表性的图形

使用日

英文

中文三种文字分别标出垃圾桶的类别和具体的可投入

垃圾信息

并且垃圾投放口使用和垃圾种类有联系的形状来提示

和引导正确投放

这些设计因素使学生在投放垃圾时一目了然

通过影响学生的分类意识和行为

促使分类行为习惯的形成

2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垃圾桶设计意义

圾分类回收效率

物质环境的不完善影响着行为的发生与过程

[2]

垃圾桶的分类指示不够清晰明确

使用不方便等因素都会使得垃

圾分类行为不能顺利进行

合理便利的校园垃圾分类垃圾桶设计

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促进分类的行为

并能

让学生产生正面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

如实现目标带来的满足感

为环保做贡献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垃圾桶设计能够提升校园垃

1国内外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现状

我国大学校园内的分类垃圾桶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普通分

类垃圾桶

另一种是智能分类垃圾桶

普通分类垃圾桶是指可直

接分类投放垃圾的收集容器

而智能分类垃圾桶一般要通过智能

作者简介

钱锋/1997年生/男/安徽池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

安徽合肥230601

韩磊/1997年生/男/安徽合肥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

安徽合肥230601

雷淑彤/1999年生/女/安徽合肥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

安徽合肥230601

062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图1 校园普通分类垃圾桶设计图2校园智能分类垃圾桶设计硬件设施图3校园智能分类垃圾桶设计APP界面

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垃圾桶设计能够促进健康生

活方式的形成

大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垃圾分类

逐步改

变原有的生活态度

环境意识和价值观

塑造新的行为习惯

导学生树立新的更高的行为目标

引导合理的消费行为

选择共

用或共享消费模式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购买和消耗

减少不必要

的消费和浪费

通过二手物品交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式

从消费模式层面做到垃圾废物减量和循环利用

进而树立生态价

值观

促使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3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垃圾桶设计思路

3.1造型美观简洁并与校园环境相融合

作为生活服务设施

垃圾桶设计应该形态与功能相结合

美观与易用并重

唐纳德·诺曼在

情感化设计

一书中提

美观的物品更好用

”,

这是因为人的情感

行为和认知是相

互影响的

美观的物品让人感觉良好并产生积极的情感

从而会

有耐心尝试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5]

3.2利用色彩进行指示性引导

相对于图形和文字

色彩更易被人们感知和辨别

将分类垃

圾桶特定的颜色与某一垃圾类别相对应

人们可以直接根据垃圾桶

的颜色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更加方便快捷

我国

生活垃圾分类标

标准倡导的四色标识分类垃圾桶

分别是红色

有害类

)、

绿

厨余类

)、

蓝色

可回收物

和灰色

其他

),

分类垃圾桶色彩

方案可以此四色为大类基准

小类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色彩延伸

3.3使用方便

分类垃圾桶应无需手动打开

分类信息显示清晰明确

投放

口位置高度适当

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

使人们能够轻松投放垃

投放口的形状能够根据不同垃圾类别予以区分

起到提示引

导作用

分类垃圾桶设计还要考虑其结构合理性

要便于垃圾的

收取和垃圾桶的清洁

4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垃圾桶设计实践

4.1普通分类垃圾桶设计方案

校园普通分类垃圾桶设计方案

如图1

采用立放的书籍造型

两边的马头墙式的

书挡

用以稳定一组垃圾桶

,“

书挡

上可

以放置绿植

也可以放置体积较小的有害垃圾桶

这样既可以增

加有害垃圾桶投放口的高度

又能够实现与其他类别有效区分

色彩以明快的渐变色区分

可以作为景观美化校园

与校园环境

相融合协调

实现多种形式的分类投放引导

秉承精细化垃圾分

类理念

与校园环境产生的垃圾种类相结合

将垃圾分为厨余垃

纸类可回收物

玻璃可回收物

金属可回收物

塑料可回收物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七类

便于对应类别实现正确投放

以色彩

和标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分类投放

以每天不同类别垃圾的

投放量为参考

便于每天清理

从而设计出不同类别垃圾桶的大

小容量各不相同

且投放口的形状依据垃圾类别而各异

既是限

制又能引导进行正确分类投放

还可根据具体使用地点而增加某

一类垃圾桶的数量

因地制宜

灵活应对

4.2智能分类垃圾箱设计方案

校园智能分类垃圾桶设计方案

如图2

图3

由硬件设施

和配套使用的APP互联组成

硬件设施采用可双面使用的

造型

简洁美观实用

正面和背面的资源回收区用于可回收

物的分类回收

设置纸类

塑料

玻璃&金属

织物四类别

端半圆的物品交易区用于闲置物品的交易

分格寄存展示学生闲

置的二手物品

做到闲置物品的二次利用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APP具有详细的可回收物分类知识讲解

正确的分类投放方法和

步骤

还具有积分兑换和社交展示等激励机制

支持二手物品的

寄存展示和支付交易

能够很好监督和引导可回收物品的分类投

使用流程如下

首先按照APP中指引将可回收物品进行分类

和处理

然后使用智能手机APP扫描相应类别的二维码

投放

口打开

将相应同类别的可回收物放进去

经过检测称重无误后

自动进入桶内

如检测发现归类或处理不符合要求

将提示退回

重新整理投放

),

接着投放口关闭

完成分类投放

APP记录每

次投放信息

依据类别和重量换算

获得相应的积分

5结语

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

以学生的

生活便利为前提

通过整体外观造型

色彩运用和使用便利等设

计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然正确投放垃圾

促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和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分类行为习惯

提升垃圾分类回收效率

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循环利用

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分类

意识培养的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

》(

项目编号

2

参考文献

[1] 李达

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博弈实验研究[D]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18

[2] 张锐玲

从改变设计到改变行为[D]

中央美术学院

2013

[3]陈邵军

意愿与行为的背离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9

):

174

[4]樊博

城市居民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探索性分析

――

从态度到行为的研究[J]

行政论坛

2018

6

):

125

[5]

唐纳德·诺曼

情感化设计[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06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299769a242011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