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经营管理
2023年33期 (11月下旬)
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章复兰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国企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极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较大的价值
[1]
。同普通企业相比,国企有着更加强烈的财
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现新旧动能
转换。财务数字化转型属于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实际上就是在数字技术支撑下,通过数字带动财务价值创
造,推动国企管理创新。基于此,本文从国企财务数字化
转型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国企财务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
并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不断提升国企财务数字
化转型成效,为国企发展助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问题;措施
引言
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促进了我国数字化快速发展。国
企运行环节,需要加大自身数字化转型力度,在提升自身
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决策水平。财务部门属于国企
核心部门,在数字化时代下面临着较大的变革挑战。在国
企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利用数字技术,优化革新业务流程,
提升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还应立足数字基础,推进财务
数字化转型发展,夯实国企发展基础。
一、国企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责任使然
市场经济环境下,国企实施财务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
但是在财务数字化转型推进过程中,国企也面临着较大的
困境与挑战。相关报告中显示,现阶段,只有大约20%的
企业在财务数字化转型中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可见企业财
务数字化转型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国企应做出表率,积
极承担自身责任,为我国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打头阵,在
实践探索中,使其他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获得有价值的参
考意见。
(二)国企自身需求强化
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时,需要国企各方形成良好
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国企发展规模越大,需要进行协调
的问题往往越多,要进行共享的资源也会越多,所以财务
数字化转型可以使企业获得的收益也会越大。国企通常拥
有较大的发展规模,实施财务数字化转型能够为其创造出
务数字化变革需求,特别是经营管理环节对数据依赖度较
大的行业,如能源类大型国企。现阶段国际及国内市场环
境复杂多变,国企应重点提升自身风险防控与市场掌控能
力,所以需要积极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
(三)国企信息化建设基础相对较好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重点实施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
与应用,促进了生产经营数字化的良好落实,并重点推进
数字新模式新业态的培育工作,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
良好基础,如数字基建上,较多国企已经建成集团级数据
中心,并搭建了较多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数字化推进上,
一些国企也实现了三维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可见国企信息
化建设基础相对较好,拥有良好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基础。
二、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了转型升级
财务数字化转型使企业传统业态发生了较大转变,国
企应及时找准自身转型定位,站在战略层面对自身能力进
行重新评估,形成新的生态系统。以往企业选择的发展模
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速度,若仍选择以往发展模式,会
对国企发展产生较大阻碍。财务数字化转型环节,受以往管
理模式的影响,使得财务数字化转型效果不佳,这种影响主
要为内部与外部影响,在内部影响上包括企业管理者思想较
为传统,在财务数字化转型方面不够敏感,并未认识到实
施财务数字化转型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从而导致产品无
法满足市场及用户需求,影响到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良好
推进。此外,现阶段外部环境日渐复杂,国企面临较大的
生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转型时机与成本投入。
(二)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一些国企财务数字化转型环节,在财务风险
管控体系建设上不够重视,没有立足风险监控能力建设,
创新优化财务核算场景与方法,使得财务制度化流程未能
得到调整创新,影响到了国企财务风险监控能力的提升。
31
虽然一些国企已认识到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意义,但是实
际工作中,并未系统整理各部门与各环节的财务工作,影
响到了财务与前端业务的良好结合,未能有效规避各类风
险问题,无法通过事前有效的风险防范,提升国企风险监
控能力。一些国企未能实现会计核算规则制定与实施的良
好匹配,无法有效提升财务信息质量,未能在财务数字化
转型环节,强化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三)业财一体化流程不连贯
财务数字化转型环节,国企应有机结合财务与业务,
实现业财一体化,但是当前一些国企业财一体化环节存在
业务不连贯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一些国企
将重点放在了财务部门数字化转型上,并未对其他部门数
字化转型进行考虑,各部门在数据处理上相对独立,采购
部门数据无法向财务、销售及生产部门进行及时传递,使
得各部门间无法实现数据与业务处理的良好衔接,未能实
现资源全面共享
[2]
。其次,因为企业未能实现业务与财务
良好衔接,无法帮助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整体数据进行全面、
及时的掌握,进而影响到了决策的合理性,对企业长远发
展产生了一定制约。
(四)数据跨区域衔接不顺畅
同普通企业相比,国企经营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财
务与各业务部门会面临不在同一区域的情况,如何有效传
递不同区域间的数据,属于国企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重点
关注的问题。第一,一些国企面临数字孤岛情况,无法有
效衔接跨区域数据,企业各项数据间处于割裂状态,因为
管理制度或技术原因,业务发生时,不同信息系统中的数
据会根据应用、专业及流程进行分类,最终在多个数据库
中储存,不同系统间数据未能实现共享与关联,导致跨区
域数据衔接存在问题,使企业面临较大的数据沟通成本。
第二,因为较多国企在财务数字化转型前就引入了多种信
息系统,但是未能良好兼容,同时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在
以上长时间使用下,积累了较多无法系统整理的数据信息,
影响到了数据的完整对接。
三、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快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国企财务数字化转型环节,财务应积极开展转型工作,
从而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实际上,数字经济具体是以数字
32
化知识与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将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
体的各类经济活动的组成,能够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有
效优化经济结构。财务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的反映,国企财
务数字化转型环节,需要将重点放在管理模式转型升级上,
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积极转变财务职能,从以往
交易处理转变为价值观与决策支持。第二,通过职能转变,
促进财务机构改革与发展,国企财务机构应转变以往财务
核算模式,最终形成业务财务、战略财务与共享财务等管
理模式
[3]
。第三,做好人员转型工作,使核算型财务人员
逐渐转变为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会计专业知识,
还应具备较多新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运营管理
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等。第四,国企应实施技术转型,积
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
技术等,促进国企财务信息自动化的同时,实现业务与财
务集成化。数字经济环境下,国企财务部门应提升自身政
治站位,重点关注业财融合,积极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强
化智能化分析技术,不断扩大分析数据覆盖面,以全新的
管理模式支持财务数字化转型发展。
(二)完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新时期环境下,国企实施财务数字化转型时,应重点
关注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完善与优化,特别是应该创新财
务核算的方法与场景,进一步优化财务工作的处理标准,
在此基础上改进财务工作制度化流程,实现财务作业模式的
不断优化,最终形成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国企应重点
分析自身风险监控能力的建设情况,重点调整不同部门与不
同业务的工作内容,对财务工作运行原理进行充分了解,以
此构建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国企还应重视财务工作
线上自动监控机制的建设情况,特别要有效分析财务工作与
各项业务的关联性,合理处置资金稽核与收入确认等工作,
从而使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更加完善。此外,国企应优化调整
相同经济事项的处理措施,有效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确保国
企在财务数字化转型环节拥有更强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国企健康稳定发展。
(三)优化业财一体化流程
现阶段,数字经济时代下,国企需要保证业务与财务
流程的良好结合,实现业务与财务流程融合以及数据集成
目标,通过对以往业务与财务处理环节不足的全面梳理,
不断对国企业财一体化流程加以优化
[4]
。第一,完善业财
沟通机制。国企应优化管理制度,科学制定业务与财务统
一的数据传输与处理口径,保证不同部门数据的共享与传
递。并且,国企应健全沟通机制,提升各部门间事务与信
息等沟通效率,保证业务处理流程的连贯性。如国企销售
部门需要定期结合经营信息对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并向财
务经理进行报告,企业财务部门结合报告信息,与存货部
门进行协商,保证存货部门对库存商品等做出科学整理,
形成业务与财务闭环,促进国企业财一体化。第二,将国
企管理层主导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国企构建业财一体化流
程时,会面临业财部门融合困难的情况。国企管理层应发
挥自身主导作用,开展业财一体化专题讲座,协调指导一
体化中的矛盾,促进业财部门融合。第三,构建完善的内
控机制。国企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构建内控机制,形
成统一的考核标准与价值,确保各部门相互监督制约,保
证各项程序的严格执行,通过信息化技术,自动化进行供
应链管理与财务处理等经济活动,更加连贯地传递各部门
数据,真正实现业财一体化目标。
(四)建立财务数字化中台
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国企应构建财务数字化中
台,促进全产业互联互通,保证不同厂商设备间可以共享
资源,实现企业跨地域、跨体系、跨设备信息互通,从整
体上提升运营效率。在财务数字化中台建立方面,国企可
将业财一体化作为基础,升级现有财务信息系统,通过强大
的信息系统保证财务中台良好运转。第一,针对财务数字化
中台,确定组织架构。汇集并共同运营各类系统,明确整个
系统中财务系统的位置,并清晰各系统的具体功能。并且 还
应将各系统间连接口问题进行处理,无缝衔接各类数据。第
二,诊断分析现有系统。对系统功能明确后,国企应诊断分析
现有系统,找出缺少的系统及功能模块,实现查漏补缺。第
三,实现数据在线互联。国企应实现所有系统的互联互通,
在线交换各系统间的数据,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问题。第四,
构建财务数字化中台。向一个平台中聚合不同功能的财务系
统,进行规范、出口、标准统一,促进各系统间高效协同。
(五)把握数字化转型方向
第一,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国企财务数字化转型环
经营管理
2023年33期 (11月下旬)
节,应进行现有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改造,提升产品、服
务策划落实与改进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在国企内部形成智
能化、场景化数字产品与服务。根据国企发展需求,重点
开发拥有辅助决策、交互、感知等功能的智能化产品与服
务,从而保证客户需求得以良好满足
[5]
。第二,实现生产
运营智能化。国企应全面落实智慧园区建设与智慧办公,
重点建设共享服务平台,达到集成互联与智能运营目标。
立足快速示范以及场景驱动原则,大力开展智能现场建设
工作,规模化集成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全方位监
控各项业务活动,提升企业资产运营水平与生产质量,促
进企业提质增效。第三,提升用户服务敏捷化。实施数字
营销网络建设,从而对客户需求进行实时感知、预测与分析。
通过对服务渠道的有效整合,使用户服务体系敏捷响应度
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按需服务的目的,使国企拥有较强
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响应能力,动态化采集产品使用及服务
环节产生的信息数据,提供预测性维护、远程指导等服务,
进行场景化与集成化增值服务的不断探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新
时期环境对国企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国企相比
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在管理制度方法及流程上仍存
在较大提升空间,对国企长远发展产生了较大阻碍。财务
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促进国企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是国企
运营创新、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手段,因此,国企需要
深入进行财务数字化转型路径,并对自身财务数字化转型
问题进行全面了解,科学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提升自身
财务数字化转型成效,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波波.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探究[J].现代营销(上旬
刊),2022(8):19-21.
[2]牛艳花.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集中控制策略研究[J].现
代营销(上旬刊),2022(8):73-75.
[3]吴梦花.地方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难点与对策探析[J].商
讯,2022(15):75-78.
[4]李九斤,徐妍妍.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探究[J].财会月
刊,2022(11):39-45.
[5]刘洋.RPA财务机器人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用[J].财会学
习,2022(11):51-53.
3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269876a241415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