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第34卷第10期
2021年05月
艺术科技
Vol.34 No.10
May 2021
融媒体时代下期刊公众号的服务模式创新
董萌
(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与机遇,许多学术期刊走上融合发展之路。调查部分学术期刊微
信公众号的运营状况后,发现许多期刊公众号运营状况不佳,存在诸多问题。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不断完善自身以
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提升期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关键词:融媒体;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普及使传统期刊同时面临挑战与
机遇。一方面,新媒体的普及使很多传统期刊的经济收
益下滑,品牌影响力遭到削弱;另一方面,传统期刊在冲
击之下也逐渐走上融合发展之路,迎难而上,顺应时代潮
流向前迈进。传统学术期刊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用更加
多元的方式为受众提供高质量内容,提升期刊的权威性和
品牌影响力,如此才能在新媒体浪潮下立于不败之地。
1…学术期刊开设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优势
“新媒体技术弥补了传统学术期刊运营中存在的资
源浪费、效率低下等缺陷,要维持学术期刊的活力并使其
焕然一新,必然要走上融合之路。”
[1]
微信公众号是一个
功能强大的平台,它融合多种媒介,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
务。于学术期刊而言,局限于原有的纸质杂志营销已经
不能满足需求。微信公众号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传播
功能强大,还能实现在线投稿、移动出版,为学术期刊在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带来机遇。
1.1…传播功能强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众多新型软件打破了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
新传播风向。”
[2]
塑造了‘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全
微信的迅速普及也给微信公众号带来
了数量可观的用户群体。“传播效应以固定对象的传播
能力和影响力为基准衡量。”
[3]
新媒体时代,各类新兴传
播方式层出不穷,传统的纸质期刊出版已然无法较好地
满足读者需求,结合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传播无疑能够取
得更好的效果,扩大辐射范围,提升影响力。
融媒体时代,移动终端功能已然完善,微信能够实现
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开设公众号,
将文章直接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减少冗余的中间环
节,大大提高传播效率。微信用户通过朋友圈分享推文、
群聊转发等多种方式分享,其传播效率极高。因而,学术
期刊必须利用这一平台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
度,挖掘潜在的受众群体,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传播。
1.2…深浅阅读结合
如今,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日渐加快,阅读时间也变
得更加“碎片化”。“互联网作为当下最具优势的传播媒
体,不但打破了时空限制,并且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和传播
信息。”
[4]
比起阅读纸质期刊,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在空余
时间,利用手中的电子移动设备来阅读。这也是许多传
统媒体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的一大缘由。微信公众号提
供灵活的阅读时间,契合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微信公众号提供了一种极佳的阅读方式,用户能够
主动筛选自己想要阅读的文章,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自
己感兴趣的内容随即开始浏览。许多学术期刊的公众号
选择了这样一种编辑方式:经过筛选和加工后,提供相应
的目录,大致介绍数篇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其后附上
阅读全文的链接,以便对此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进一步深
入阅读。这样,用户在了解当期大致内容后,可以进一步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
-0235-02
有选择性地阅读,省去了搜集筛选阅读内容的过程,节省
时间精力。
1.3…信息瞬时发布
传统的出版方式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稿件发布前,
需要经历编辑加工、印刷、装订等环节后才能成刊。“随
着技术发展的推动,各类平台可以做到实时传播,不再需
要传统媒体那样复杂的审核程序。”
[5]
微信公众号能够
实现移动办公出版和即时信息推送,极大地缩短了出版
周期,减少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
对微信公众号而言,无论是读者投稿、编辑审稿还是
稿件发布,整个办公流程都可在此平台中实现。同时,
发布者可以提前编辑好推送内容,选择在适宜的时间发
布。灵活、规律的推送周期能让读者形成阅读习惯和依
赖感,有利于公众号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受众群体,扩大
粉丝基数。
“随着媒体融合,业务模式将更加多样,产业链也面
临重塑。因此在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媒体应更积极主动地
相互结合,在合作中以期共同进步。”
[6]
2…期刊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2.1…编辑加工单调单一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资本的大量投入,
得自媒体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7]
使
“新媒体传播技术
将文字、图片、音频、动画巧妙融合在一起。”
[8]
然而许
多公众号并没有利用这一优势,内容上只是完全照搬纸
质期刊,没有将内容提炼分类出来,以供读者清晰直观地
做出选择。学术期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呈现的内容
免不了晦涩难懂,
备”
[9]
要求受众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储
。如果只是复制文本,不仅没有将深浅阅读结合,
提高效率,反而加大了读者的阅读负担。因为微信公众
号以浅阅读为主,复杂的数据或公式推导过程等内容不
太适合在此平台上发布。
2.2…与用户间缺乏互动
传统媒体的缺点是信息反馈渠道少,且反馈滞后,与
用户之间缺少互动。新媒体时代,各类平台都为受众提
供了自由发声的机会,互动渠道更多,也更加便捷迅速。
这无疑有利于发布者与受众间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形
成良性循环。然而浏览部分学术期刊公众号推送内容下
方的评论区,可以发现评论区大多只有读者在表达,鲜少
看到编辑对读者评论的回复,没有形成双向的互动。“受
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才是
被动者。”
[10]
许多公众号编辑只是单一地向读者输出内
容,没有调动用户积极性,为公众号的内容生产和发展前
景带来局限。
2.3…服务菜单设置不全
目前,虽然大多数期刊已经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但运
营效果较差,甚至缺少子菜单的板块设计。这不仅不利
于公众号发布内容的分类,也使得读者难以迅速检索到
235
创新管理
需要的信息。设计得当的服务菜单既能直观地反映期刊
的主要业务,又能更快速地将信息传递给读者。总之,期
刊公众号应结合刊物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菜单,力
求简洁直观的同时起到引导用户、服务用户的作用,提升
用户体验愉悦感。
3…改进期刊公众号服务的策略
3.1…完善服务功能菜单设置
服务菜单的作用以及其带给受众的体验感不可小
觑。然而,实际中许多公众号都忽视了这一板块的布局
安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公众号的服务菜单设置值得各
家期刊公众号借鉴。其子菜单分为网刊、稿件、期刊服务
三个板块,网刊板块由“推荐文章、当期目录、论文检索、
有温度、有人文情怀的优秀期刊。“学术期刊唯有迎难而
上,才能在新媒体时代获得一席之地,为自身注入鲜活的
[20]
生命力,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4…结语
创新并非易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
是一种创新。融合之路充满困难与挑战,然而学术期刊
走融合之路势在必行。顺应时代发展,方能在时代浪潮
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顾若言,周阿根.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困境与对策
研究[J].东南传播,2018(12):74-75.
过刊浏览、全文阅读”组成;稿件板块由“作者查稿、审
稿通知、编辑办公”组成;期刊服务板块由“投稿指南、
历史消息、长知识、联系我们、有疑问看这里”组成。如
此的子菜单设计不但十分有序,还提供了相当完善的服
务。“通过使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个人信息行为追踪,可
以做到为用户智能分析推荐,实现精准的符合用户兴趣
的节目推送。”
[11]
需求不同的用户大都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要,通过菜单导航直接进入对应板块,大大节省了信息
筛选时间。
3.2…加工美化文章内容布局
许多期刊开设公众号后,只是选取纸质杂志中的文字
加以复制,继而进行推送。如果只是照搬纸质刊物上的文
章,那么期刊开设公众号的意义就微乎其微了。使用公众
号发布文章,不宜完全不对原文做出改动和加工。公众号
编辑需要对整体的页面布局、文章排版和字体颜色等方面
进行精心安排,但也不应过于花哨,应使之看起来简洁美
观。同时,编辑可以选取应景的图片,或者插入相关视频,
避免大篇幅文字带来的视觉疲劳。再者,编辑应当对文章
进行筛选,“选取更加适合碎片阅读、能够吸引读者阅读
兴趣的精品文章进行推送,以期更好的传播效果”
[12]
。
3.3…重视宣传互动方式方法
“融媒体时代,反馈渠道的多样化使得传播者与受众
之间再也不是单向的信息传输。”
[13]
微信公众号也提供
了多样互动的方式,编辑能在评论区与用户交流讨论,或
是在文中插入投票活动,用户方面可以立马看到投票结果
的分布情况。学术期刊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
作用,多选取用户感兴趣的主题,吸引用户参与讨论。“创
作者需要定期观看用户评论、建议,对今后的内容进行优
化,双方也实现了虚拟在场式的沟通。”
[14]
这些交流讨论
对期刊出版和公众号发展而言,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对
读者来说,倘若其提出的问题能得到解答、意见得到反馈、
建议得以采纳,都能拉近期刊与读者间的距离,形成良性
的互动关系。“真正做到从生活中、现实中甚至是个人体
验中提炼话题,从而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15]
3.4…建立创新型的编辑队伍
“自媒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
更是信息的制作平台。”
[16]
要想实现期刊公众号的持续
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支撑。期刊编辑部应鼓励原
有编辑人员学习新媒体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自身能力
的同时以期促进期刊水平的提升。再者,应多加引进新
媒体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团队成员间交流心得体验,“关
注趋势,与时俱进”
[17]
,从而培养起一支具有创新性的
新型编辑队伍。“除了提升其专业素养,
编辑需要加强的一方面。”
[18]
人文素养依然是
对优秀的编辑人员而言,
应关注国家大事与社会民生,关注为读者所需要的内容。
要坚持经济效益,
效益。”
[19]
更要重视社会
在保证学术期刊质量的同时,结合实际打造
236
[2]…顾若言,周阿根.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新
路径——从“群众办报”到“人民传播”[J].东南
传播,2018(08):27-29.
[3]…潘宁.从修辞学看网络热词的传播效应[J].现代语
文,2019(03):128-132.
[4]…张晓茜.论当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女性审美的影响
[J].汉字文化,2020(08):189-190.
[5]…朱雪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
《流浪地球》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08):
103-104.
[6]…潘宁.互联网冲击下传统纸媒的深层变革探究[J].
东南传播,2019(06):17-19.
[7]…刘青青.对外传播视阈下“李子柒”的审美价值探
析[J].汉字文化,2021(7):173-174.
[8]…贾劼晗,周阿根.试论传播学视域下新媒体对城市形
象构建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9(07):215-216.
[9]…栾佳慧,周阿根.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网络古风音乐文
化传播研究[J].汉字文化,2020(19):161-162.
[10]…周婧,周阿根.浅析国产漫画改编电影《快把我哥
带走》[J].戏剧之家,2018(34):78.
[11]…林丽.科技期刊有声阅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
策——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
例[J].新媒体研究,2021(5):78-80.
[12]…潘宁.镶嵌、创意、互动:三个层面看信息流广告的
传播策略——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汉字文化,
2019(15):178-180.
[13]…高云,周阿根.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淘宝直播间消费
的狂欢[J].新闻知识,2020(06):54-57.
[14]…谢啸轩.国内播客产业兴起的动因和挑战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1(5):60-62,77.
[15]…袁晓强.我国单口喜剧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
《脱口秀大会》为例[J].戏剧之家,2019(07):
100-101.
[16]…张悦.自媒体编辑职业道德规范研究[J].汉字文
化,2019(08):43-44.
[17]…金艳丽.语言学视域下的2016年网络流行语[J].
安徽文学(下),2018(08):101-102,114.
[18]…潘宁.浅析网络新闻语言中的乱象及应对策略[J].
汉字文化,2019(16):16-18.
[19]…袁晓强.基于微博热搜泛娱乐化现象的思想文化建
设研究[J].汉字文化,2019(12):153-154.
[20]…聂宇飞.设备镜像:对数字时代中受众商品的新思
考[J].东南传播,2020(12):95-97.
作者简介:
董萌(1998—),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研究
方向:新闻传播学、编辑出版。
指导老师:周阿根
“作为新媒体从业人员,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3911540a234305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