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学位论文]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摘 要

摘 要

由于支化聚合物所具有的和线形聚合物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支化聚合

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已逐步成为近年来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的主要

工作是关于支化聚合物(包括星形、梳状、dendrimer-like以及超支化聚合物)的

合成方法研究。

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对1,6-双马来酰亚胺基正己烷(BMIH)和过量苯乙烯(St)进行了可逆加成断

裂链转移(RAFT)聚合,一步得到了星形聚苯乙烯(PS),对星形聚合物的一步合

成法进行了拓展。对产物进行了

1

H NMR表征,发现在较低转化率时,BMIH

即已经被完全消耗,表明BMIH和St在聚合初期即交联形成微凝胶,作为大分

子链转移剂参与到剩余苯乙烯的聚合中,形成了星形聚合物。用DSC、GPC-

TALLS和粘度测试确定了产物的支化结构。

2. 对BMIH、St和过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了ATRP聚合,一步得

到了随机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低于40%的产率时,得到的产物

可溶于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进一步的聚合将导致凝胶。用

1

H NMR、GPC、

GPC-TALLS以及粘度测试确定了产物的支化结构。

3. 结合ATRP聚合和click化学,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制备大分子单体的新方

法。首先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以溴封端的PS、PtBA(聚丙烯酸叔丁酯)

和嵌段共聚物PEO-b-PS,用NaN

3

对聚合物进行官能团改性,使末端的溴原子

转变成叠氮基。然后,将叠氮基封端的PS、PtBA和PEO-b-PS与甲基丙烯酸丙

炔酯在CuBr催化下室温发生click反应,从而将甲基丙烯酰不饱和基团引入到

聚合物链的末端,得到了以甲基丙烯酰为端基的大分子单体。用偶氮二异丁腈

引发这些大分子单体进行均聚,得到了梳状聚合物。

4. 结合ATRP聚合和click化学制备了三代dendrimer-like聚合物。首先以

多臂引发剂引发St的ATRP聚合,然后用NaN

3

对聚合物末端溴原子进行基团

转换,得到了以叠氮基封端的星形PS。将其在CuBr催化下与2,2-双(2-溴代异

丁酰氧基亚甲基)丙酸丙炔酯发生click反应,这样,原来的一个末端溴基团就

转变成两个处于孪位而且具有引发能力的溴基团。在click反应过程中,控制反

应的时间和温度,可以抑制聚合物链间的ATRC自由基偶合反应。重复以上的

I

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引发聚合、叠氮取代和click反应,可以相继得到第二代和第三代dendrimer-like

PS。如果以第二代dendrimer-like PS作为引发剂引发tBA的聚合,继而对PtBA

链段进行选择性水解,则可以得到以PS为核,PAA为壳的双亲dendrimer-like

聚合物。

5. 以2-溴代异丁酸(3,5-二丙炔氧基)苄酯为引发剂引发St的ATRP聚合,并

用NaN

3

对聚合物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了每条链上含有两个丙炔基和一个叠

氮基的PS。由于丙炔基和叠氮基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Huisgen环加成反应,

因此该低聚物可以视为AB

2

型大分子单体。在加热条件下对产物进行聚合,得

到了超支化PS。用GPC-TALLS和粘度计对产物的支化结构进行了确认。对超

支化PS进行了碱性水解,水解产物的GPC图与PS母体聚合物的一致,也证明

了聚合是按照Huisgen环加成反应进行的。

6. 以丙烯酸[2-(2-溴代异丁酰氧)]乙酯作为引发剂-单体(inimer),与AN进

行了自缩合乙烯基共聚合,得到了超支化聚丙烯腈。用

1

H NMR,静态激光光

散射和粘度测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产物具有支化结构,而且利用

1

H

NMR计算出了产物的支化度。

关键词:星形聚合物;大分子单体;梳状聚合物;dendrimer-like聚合物;

超支化聚合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断裂转移聚合;click化学;自

缩合乙烯基共聚合

II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3898744a234057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