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原语操作详解

PV原语操作详解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

PV原语操作详解

PV原语通过操作信号量来处理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的问题。其核心就是一段不可分割不可

中断的程序。 信号量的概念1965年由著名的荷兰计算机科学家Dijkstra提出,其基本思路

是用一种新的变量类型(semaphore)来记录当前可用资源的数量。

semaphore有两种实现方式:

1) semaphore的取值必须大于或等于0。0表示当前已没有空闲资源,而正数表示当前

空闲资源的数量;

2) semaphore的取值可正可负,负数的绝对值表示正在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个数。

信号量是由操作系统来维护的,用户进程只能通过初始化和两个标准原语(P、V原语)来访

问。初始化可指定一个非负整数,即空闲资源总数。

P原语:P是荷兰语Proberen(测试)的首字母。为阻塞原语,负责把当前进程由运行状

态转换为阻塞状态,直到另外一个进程唤醒它。操作为:申请一个空闲资源(把信号量减1),

若成功,则退出;若失败,则该进程被阻塞;

V原语:V是荷兰语Verhogen(增加)的首字母。为唤醒原语,负责把一个被阻塞的进程

唤醒,它有一个参数表,存放着等待被唤醒的进程信息。操作为:释放一个被占用的资源(把信

号量加1),如果发现有被阻塞的进程,则选择一个唤醒之。

P原语操作的动作是:

(1)sem减1;

(2)若sem减1后仍大于或等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若sem减1后小于零,则该进程被阻塞后进入与该信号相对应的队列中,然后转进程

调度。

V原语操作的动作是:

(1)sem加1;

(2)若相加结果大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若相加结果小于或等于零,则从该信号的等待队列中唤醒一等待进程,然后再返回原

进程继续执行或转进程调度。

PV操作对于每一个进程来说,都只能进行一次,而且必须成对使用。在PV原语执行期间

不允许有中断的发生。

---------------------------------------------

具体PV原语对信号量的操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把信号量视为一个加锁标志位,实现对一个共享变量的互斥访问。

实现过程:

P(mutex); // mutex的初始值为1 访问该共享数据;

V(mutex);

非临界区;

2) 把信号量视为是某种类型的共享资源的剩余个数,实现对一类共享资源的访问。

实现过程:

P(resource); // resource的初始值为该资源的个数N 使用该资源;

V(resource);

非临界区;

3) 把信号量作为进程间的同步工具

实现过程:

临界区C1;

P(S);

V(S);

临界区C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3673261a229574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