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

Pow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


2024年4月9日发(作者:)

文章编号:1006--9860(2009)05一0076—04

Pow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的

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

杨波,王建书

(大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PowerPoint课件在设计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从PowerPoint

基本特性分析、PowerPoint课件定位、Pow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规律等方面入手,寻求改进Pow—

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及对策,从而提高Pow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水平,使PowerPoint课件真正成

为广大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PPT课件;分析定位;设计制作;PowerPoint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演示文稿制作软

件。由于它功能强大,简单易学,能方便地将文字、图

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素材插入到演示文稿中.

制作出集各种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型课件.而

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一线教师

自制的课堂教学课件基本上都是PPT课件,应用十

分广泛,PPT课件已经成为课堂中辅助教学的重要

_T具。然而,在教学应用中,我们不难看出PPT课件

在设计制作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课件的应用

仅仅只是以屏幕代替了黑板.学生长时间面对刺眼

的屏幕、飞来飞去的文字图片、不合时宜的音响、满

屏密密麻麻的文字,接受超量信息灌输,容易造成视

觉疲劳.刺激弱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仪浪费

了教育资源.增加了教学成本。还不能起到有效辅助

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笔者认为,存在这

些I’n】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教师对PPT演示文稿的

基本特性缺乏认识;其次.在课件设计制作中缺少学

习理论和视听传播理论的指导研究:同时,在课件设

计原则和艺术性方面也缺少必要的知识以及修养。

本文拟通过PPT课件设计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PPT软件基本特性分析、PPT课件定位以及改进对

策等方面的探讨研究.尝试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

PPT课件设计制作的原则和规律.从而提高PPT课

件制作水平,使PPT课件真正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

有效工具。

地运用多种手段有效传播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把

PPT看成是一种可视化信息呈现工具。

(二)PPT软件具备信息呈现多媒体化特性

PPT强大的多媒体编辑功能.可以把各种多媒

体元素添加到演示文稿中,使得PPT在传播信息时

具备多媒体化的特征。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多种编

码形式,给受众在信息接受的译码环节带来极大的

方便.能有效地提高信息传播和加T的效率。

(三)PPT软件具备信息传播辅助性特性

人们一般都把PowerPoint一词理解为“演示文

稿制作软件”.但从英汉词典里可以查到它还有“要

点”“重点”等含义ltl。从这个角度理解,PPT应该是信

息传播的辅助工具。它所承载和演示的信息,只是系

统信息的要点、:莺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突出、

强调、启发、提示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抓住要点

进行信息加工.而不是像Word一样,用米编辑、承

载整篇文档供人们详细蒯读的。

二、PPT课件的定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PPT设计

制作的课堂教学课件实际上是一种以多媒体可视化

元素呈现教学信息的辅助课件。其主要功能是在课

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帮助教师

组织思路。引导讲授线索;通过蕈点、要点的提示,引

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重点积极思考,理解教师

的讲授,有效完成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加工过程。它不

同于其他交互式课件.不需要考虑信息的双向交流

和智能处理机制。而是莺在教学内容呈现,对学生的

提示和启发.适用于表象陈述较多、学生活动相对较

少的教学内容。所以PPT课件更适合以教师讲授为

主的集体课堂教学,而不太适宜个别化学习;适合事

一、PPT软件基本特性分析

(一)PPT软件具备可视化信息呈现特性

PPT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它并没有在交互功能

和智能处理机制方面多下功夫.而是把幻灯片的演

示、多媒体可视化符号的呈现作为基本功能,尽可能

万方数据

76

实、概念、原理的陈述,以及时间、空间、形象的展示

和情景创设,而不太适合动作技能训练等内容。

PPT课件设计案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看云识

天气》

通过图1、图2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采用形

象化元素设计的幻灯片,具备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

更好地传递复杂的信息,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PPT课件设计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

进对策

(一)教学信息呈现元素设计问题

许多教师在设计制作PPT课件时.缺乏对多媒

体元素在教学信息呈现方面特点的分析研究.未能

充分运用各种可视化多媒体元素来图文并茂、形像

直观地表现不同的教学内容,仪仅只是以屏幕代替

了黑板,失去了PPT课件信息呈现多媒体化的特

点。多媒体元素由于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所以在呈

现教学信息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PPT课件的

教学信息主要是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

频这些多媒体元素传达表现的.它们在信息表达上

都有其各自擅长的特定范围。例如:文本主要用于对

知识的描述性表示,表述一些抽象的内容,如概念、

定义、原理和问题等;图形图像可以传递用语言难以

描述的教学内容。提供较为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动画能够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以理解的

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声音可以客观再现人物及

事件所处环境中本来存在的音响.增强环境气氛的

真实性:视频能够真实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展现事

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表现复杂的教学内容.创设情

景。提供各种案例学习材料。因此.广大教师在进行

课件设计制作时.应该准确把握多媒体元素在教学

信息呈现方面的特性。依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学

内容结构中各知识点的表达形式,在学习理论、视听

理论的指导下。充分构思、组织多媒体元素。发挥各

种媒体元素的特点,寻求各种媒体元素的相互支持,

增强课件的表现力,做到教学内容与最佳的表达形

式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信息传播的最优化。

(二)形象化多媒体元素设计问题

认知科学理论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不同

阶段对信息媒体有不同需要,一般在最初的探索阶

段主要采崩能提供具体信息的媒体如语音、图像等,

而在最后的分析阶段多采用描述抽象概念的文本媒

体,也就是说,人们在认知和信息加工时,首先使用

的是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人们的思维发展是

从具体到抽象的121。因此,广大教师在设计制作PPT

课件时.就必须尊黄学生的信息认知规律和视听感

觉,充分发挥形象化多媒体元素在教学过程中能够

创设情景、形像逼真地再现事物特征的特点,帮助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形象思维.有效进行信息加工。

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我们常说“百闻

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

图1采用文字符号元素的幻灯片图2采用形象化元素的幻灯片

(三)界面设计问题

作为以页为信息基本呈现单位的PPT课件,每

幅幻灯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界面,界面的和谐与

否.不仅会影响课件的视听艺术性.还会直接影响信

息呈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许多教师在PPT课件设

计制作时.只注意对内容的研究而忽视了界面的设

计,造成界面繁杂、视点不明确、重点不集中、主体信

息不突出、信息超载、色彩背景设计不当、字迹模糊

等问题.其结果不仅影响课件的视听艺术性,还直接

影响信息呈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PPT课件界面的

设计主要是考虑界面的结构和布局、色彩、字体的设

计运用。

1.界面的结构和布局

界面的结构和布局,就是如何按照教学需要组

织、构思、设计界面中各种组成要素,使界面具备整

体性、有效性、和谐性和艺术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

包含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设计过程,也包

含界面的设计过程,要使PPT课件界面新颖、简洁、

和谐,教学信息呈现元素突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就

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布局严谨,主体突出

布局就是对界面构成要素的组织安排.主体则

是界面要表达的主要对象,也就是教学信息呈现元

素。一张幻灯片的界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界

面中塞进很多的内容,界面设计布局要做到疏密有

致,相互呼应,和谐统一;教学信息呈现元素在界面

中必须是明确、突出且能引人注目的;界面力求简明

扼要.最好是一幅幻灯片一个中心,保证学生的视点

集中.思维能够同绕中心展开;在能充分表达教学内

容的情况下。去除一切不必要的东西,例如一些闪烁

旋转的按钮,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i画、装饰图案等,

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信息的传播。

(2)界面均衡、稳定

万方数据

77

所谓均衡,就是在界面中反映的各种组成要素

是统一和谐的,它是人们长期观察自然形成的一种

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均衡不是绝对平均、呆板平

衡、机械对称以及主次不分的平等排列,它是一种既

不缺少变化.又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稳定就是界面

中的基线应与人的视觉平线平行或者垂直,以免使

人产生歪斜、倾倒等重心不稳的感觉,要上下相称,

左右呼应,不要造成偏于一边,左挤右空,头重脚轻,

不留天头地脚等现象H。

2.背景设计

背景设计就是按照一定的整体风格.并依据主体

信息呈现的要求,给主体信息提供一个特定场景,作

为主体信息的载体和活动的舞台。其作用就是要尽可

能地渲染和营造出主体信息呈现所需要的环境、气

氛,把学生的注意集中到主体信息上,实现主体信息

传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PPT课件背景设计主要涉及

两个方面的内容:模板的选择和色彩的设计。

(1)模板的选择

PPT的模板是事先设计好的背景。教师在进行

课件设计制作时,只需要将教学信息呈现元素安排

到模板中,就可以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PPT的应用

模板可以按设计风格分为学术、科技、风景、自然、人

物、卡通、图案、建筑、商务等类型。在模板的选择时

应该考虑要与主题、科目、教学内容、学习者年龄特

征和认知规律等相符合。例如理论课程.可以选择

“学术”类模板:理工科内容。可以选择“科技”类模

板;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选用色彩鲜艳,带有

卡通造型的模板;而对于大学生.则可以选择简洁明

快的抽象图案。在实际T作中,许多教师在PPT模

板选择时不考虑教学信息呈现的要求和课件整体风

格,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而是根据个

人喜好。常常选用一些带有动画效果、卡通形象、景

物风光的模板,其结果是模板上的图案、效果变成了

学生关注和议论的重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另

外,在制作PPT课件时,一般情况下一个课件最好

使煽同一模板,以保证风格的统一.避免视觉跳跃的

不适应。

(2)色彩的设计

色彩设计是对幻灯片的色彩基调、对比、风格等

作协调安排,其主要功能是起到衬托、突出主体信

息,统一风格,增加课件界面艺术性的作用。色彩设

计应用的相关知识比较多,教师应该了解掌握一些

色彩设计应用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修养.这样对课

件设计制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这里仅就色彩对主体

信息的衬托、协调和突出方面的作用作一些讨论。首

先,我们知道,色彩是有象征意义的,这是人们在长

期观察自然事物中形成的视觉心理感受。例如,红色

象征热情、活泼、温暖,蓝色象征深远、永恒、理智,等

等f4J。所以,我们在进行背景色彩设计时,应该充分考

虑色彩的象征意义与主体信息内容内在关联的协

调。试想。教师如果在火红的背景色下,来讲述一个

南极企鹅的故事,会带来什么样的情景效应?其次,

在PPT课件中呈现信息的主要元素就是文字符号,

所以.在PPT课件设计制作中特别要注意背景色彩

与文字符号色彩的对比,以保证文字符号的突出醒

目。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常常

忽视背景色彩与文字符号的颜色对比,甚至背景色

彩与文字符号的颜色就在一个色系当中,没有对比,

字符融在背景之中。模糊不清,不仅影响教学信息的

呈现.学生还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文字符号和背景颜

色搭配要做到对比强烈,醒目易读,长时间看了以后

不易产生视觉疲劳.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

颜色以暗色为主。关于背景与文字的色彩搭配有一

个最好的实例,就是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这些指示

牌都是设计为蓝底白字。就是保证在高速行驶中的

驾驶员能够看清楚。

3.文字的设计

文字符号是教学信息呈现的主体元素,它不仅

是教师传递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

识的重要来源。在文字符号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问

题:首先。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

起到强调、提示的作用。尽量突出系统知识的要点、

重点,帮助教师组织思路,引导讲授线索,保证教师

在课堂上的话语引导权,以实现学生注意力的合理

分配。在学习过程中不为媒体所累,发挥主体作用,

根据课件提示的莺点、要点,积极思考,理解教师的

讲授.有效完成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加工过程;其次,

要采用合适的字形、字体,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

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使用宋体的时候,最好进

行加粗修饰.因为宋体笔画中的横笔比较细,在投影

屏幕上显得不够醒目;另外,文字内容的字号要足够

大.一般不应该小于32号,一幅幻灯片中最好不要

超过4—5行字。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

清课件中的文字,有效获取重点信息。

PPT课件设计案例:人教版初中语文《天上的街

市》

如下页图3、图4所示,修改前的幻灯片图3上

面文字太多,字号太小。缺乏重点要点提示,在视觉

上对学生理解内容帮助不大,而是会使学生费力地

阅读屏幕上面的这些文字。修改后的幻灯片图4将

这一段文字总结归纳为语词式要点,视觉上简明扼

要.很容易抓住重点。

万方数据

78

点的转换,所以,幻灯片的切换形式也应该体现知

识体系的逻辑性。当页与页之间的知识点具备连续

性时,最好采用快捷的切换方式,不要使用过渡技

巧.直接显示下一页。如果页与页之间是知识点和

章节的转换,则可以采用一定的切换技巧,来表述

这种变化。

图3修改前的幻灯片图4修改后的幻灯片

四、结束语

PP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学信

息传播可视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各级各类学

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

特别是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越来越

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

用。并积极参与到应用实践中来。课件设计制作研究

已不再是专、业人员的专利,而是成为了广大教师日

常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广大教师应该

加强学习和研究,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和

探索。不断提高课件设计制作和应用水平,实现教学

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使PPT课件真正成为

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新编英汉双解词典fM】.海121:南方出版社。2000.

f2J认知科学[DB/OL].http://baike.baidu.corn/view/121380.hun.

【3】3学校电化教育指导丛书[DB/OL】.http:llwww.1antianyu.net/pdfl5/

ts006093.htm.

4.声音的设计

课件中的声音,按其表达形式可以分为解说、音

乐、音响。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的PPT课件。其所

呈现的教学内容的分析解释基本上都由教师的讲授

完成,所以,PPT课件中一般不需要添加解说。音乐

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

生活的一种艺术,是声音的最完美形式。从视听艺

术——影视的角度分析音乐的作用。其表现为深化

主题、塑造形象、抒发情感、调节气氛等方面。如果把

PPT课件看成是一部视听作品的话。音乐在其中的

功能与影视音乐也是相近的。能够烘托、深化主体信

息,创设情景,促进形象思维。同时。音乐还有结构性

作用,在章节转换时加上一段过渡音乐。有助于调节

课堂气氛,课件片头也可以插入一段具有特点的音

乐,作为学习注意的激发信号.提醒学生从非学习状

态进入到学习准备状态,就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

播”和“天气预报”等节目一样.只要人们一听到那熟

悉的片头音乐,就知道相应的节目开始了。音响在课

件中的作用主要是模拟自然界各种声响.具有创设

情景的作用。

在声音设计中,音乐不能滥用,切忌出现从头到

尾都贯穿背景音乐、喧宾夺主、音乐与主体内容的不

吻合等情况。另外,有的教师在幻灯片切换和信息元

素呈现时,喜欢插入一些效果声,适宜的效果声可以

起到提醒过渡的作用。但一些怪异的声音.如刹车

声、打鼓声、爆破声等.只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

堂气氛。所以最好不用。

5.幻灯片的切换设计

在PPT课件制作中.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视觉感

官上的新奇,为幻灯片的切换和信息元素呈现设计

了一些动画效果,不是飞来飞去、旋转跳跃,就是晃

晃悠悠总不到位,这些效果偶尔使用。能起到吸引学

生目光的作用,但通篇都是如此.不仅破坏了课件播

放的节奏感、整体性和流畅性。还会使学生视觉疲

劳,影响学习效果。我们知道.PPT是以页为基本单

位呈现信息的,每一张幻灯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

页,页与页之间的联系是根据它所承载的知识体系

的逻辑关系体现的,既有知识点的连续性。又有知识

【4】色彩的象征意义[DB/OL].http:llwww.hull00.com/art/secai/

200612/402.hunl.

口收稿日期:2008年2月13日

责任编辑:张静然

万方数据

79

Pow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杨波, 王建书

大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中国电化教育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9,(5)

0次

1.新编英汉双解词典 2000

2.认知科学

3.学校电化教育指导丛书

4.色彩的象征意义

本文链接:/Periodical_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5日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2597633a208674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