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开题报告】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开题报告】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

开题报告

英语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深化和加强,各国对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

中国加入WTO之后,多边贸易活动更加活跃,加上英语正成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因此

英语在商务活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的差异,商务活动

中极易出现尴尬情况或产生误解,导致商务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恰当地使用模糊语不

仅能缓和尴尬气氛,更能使商务活动变得更加顺利。

自从美国人 在1965年提出“模糊”概念以来,模糊理论在数学、计算

机、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糊语言学、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

心理学、模糊修辞学等相继应运而生。尤其在语言学领域,人们非常重视模糊语言现象,

继而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语言,因此,

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并得到深入仔细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有: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Lakoff, ,1972)

Hedges and Meaning

Criteria (,1973)

等。

在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开拓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伍

铁平教授。1979年,他在《外国语》第4期上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引起了国

内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随后,伍铁平先生相继撰写了20余篇论文,对语言的模糊性

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学者也先后撰文探讨语言的模糊性。模糊

语言学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

黎千驹(2007)指出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以语义的模糊性为

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

的分支学科。他还介绍了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很多人认为语言的模糊性会影响交

际的正常进行,但程同春(2001)指出事实上,语言的模糊性并不会妨碍交际,相反言语

交际与信息交流需要大量模糊语言的存在。周炜(2004)认为模糊语言在商务情境中的

使用一般是带有动机的,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或是由于礼貌的考虑,又或是为了使

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使对方承担语用所造成的后果的部分责任。它体现在商

务交际的各个方面。这就充分说明了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林海(2006)指出通

常人们认为国际商务合同由于涉及到贸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利害,所使用的语言自然

要求具体简洁、清楚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以避免在合同履行中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他

对商务合同文体中人们会在何种语境下使用模糊语言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两个问

题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聂迎娉、王晨倩(2008)提出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

的语用策略:刻意模糊表达、避免直言;不明确表态;给谈判留有回旋余地,并指出模

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是提高表达的准确性;提升表达的礼貌性;提高实际运作

的灵活性,增强自我保护;促进合作。

模糊语言充分利用其模糊性传递信息,其不确定性以含蓄、客观、严谨的方式更有

助于提高交际效果。模糊语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确定其全面的理论科学体系是很有必

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的发展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模糊语在商

务英语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应用和深入研究模糊语言,以其强

大的生命力来更好地服务商务英语。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模糊语言的概念,主要研究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并探讨

在商务英语中如何恰当运用模糊语问题。

文章的研究主要通过查阅图书馆的有关书籍、报刊以及网上相关资料,搜集模糊语

在商务英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实例总结出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以指

导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从而使商务活动更加顺利。

Outline:

Topic:On Pragmatic Function of Fuzzy Language in Business English

1. Introduction

2. The general sketch of fuzzy language

2.1 The concept of fuzzy language

2.2 The significance of fuzzy language

3. Main forms of fuzzy language

3.1 Fuzzy words and expressions

3.2 Fuzzy restricted words

3.3 Fuzzy syntactical structure

4. Pragmatic functions of fuzzy language in Business English

4.1 Politeness

4.2 Protection

4.3 Improvement of flexibility in communication

4.4 The objectiveness and correctness of expression

4.5 Humour in communication

5. Proper application of fuzzy language in Business English

5.1 Intentional use of the fuzzy expressions

5.2 Uncertain expression

5.3 Room to negotiate

6. Conclusion

三、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法、分析归纳法

技术路线:通过借阅图书馆书籍,以及网上搜索有关课题的资料,结合实例及自己

的想法,撰写该论文。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年11月30日前 确定论文题目,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

2010年12月30日前 学生提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1年1月25日前 提交论文初稿

2011年3月底前 初稿、二稿的修改

2011年4月底前 三稿的修改

2011年5月10前 定稿,提交按要求装订的论文终稿一式三份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Gurndy. 2000. Pragmatics(2nd ed.)[M]. London: Arnold.

[2] Joanna Channel. 2000. Vague Language[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Lin Hai. 2006. A Study of Pragmatic Vaguenes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ntract[D].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4] Lakoff, . 1973.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5] 程同春、程欣,2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In English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6] 何兆熊,1995,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聂迎娉、王晨倩,2008,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与策略分析[J].《法制与

社会》第十二期。

[8] 黎千驹,2007,

An Introduction to Fuzzy Semantics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

[9] 伍铁平,1999,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周炜,2004,商务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关联理论解释[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第十二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2367636a204712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