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
第38卷第5期
文章编号:1006 -9348(2021)05 -0158 -05
计算机仿真
2021年5月
基于GNU - Radio + USRP的MCSS通信设计与实现
陈盈,窦高奇,王青波,邓冉
(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33)
摘要:多码组合扩频是一种载荷更高、带宽占用率更低、保密性更好的新型扩频模式,但由于实际应用依赖复杂的硬件电路,
极大限制了通信模式的灵活性。基于
GNU
-
Radio
+
USRP
构建多码组合扩频通信硬件平台,完成多码组合扩频通信算法设
计和收发仿真测试,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扩频码周期、星座图映射方式、收发速率和载波频率等通信参数,并对接收载
波和定时同步进行算法设计,实现系统连续和猝发通信需求,通过实时在线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和方案设计的有
效性。
关键
词:多码组合扩频;软件定义无线电;同步算法联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
:
TN
919.6
文献标识码:B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code Combined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Based on GNU - Radio + USRP
CHEN Ying,D0U Gao-qi,WANG Qing-bo,DENG Ran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
Wuhan
Hubei
430033,
China
)
ABSTRACT
:
Multi
—
code
combined
spread
spectrum
is
a
new
type
of
spread
spectrum
mode
with
higher
load
,
lower
bandwidth
occupancy
and
better
confidentiality
.
However
,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lies
on
complex
hardware
cir
cuits
,
which
greatly
limit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mode
.
This
paper
built
a
multi
-
code
combined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hardware
platform
based
on
GNU
-
Radio
+
USRP
,
and
completed
multi
-
code
combined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algorithm
design
and
transceiver
simulation
test
.
The
system
can
adjust
the
communi
c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spreading
code
period
,
constellation
mapping
mode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rate
,
and
carrier
frequency
,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
And
algorithm
design
of
receiving
carrier
an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realize
system
continuous
and
burst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
.
The
flexibility
of
system
desig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eme
design
were
verified
through
real
-
time
online
tests
.
KEYWORDS
:
MCSS
;
SDR;Synchronous
algorithm
joint
design
和验证。
i引言
软件无线电
(Software
Defined
Radio
,
SDR
)技术是一种新
多码组合扩频
(Multi
-
code
combined
spread
spectrum
,
MCSS
),也称为并行组合扩频。是在多进制扩频基础上改进
型的无线电体系结构,通过软硬结合,使无线网络和用户终
端具有可重配置能力[13。其目的在于减少模拟环节、缩短开
发周期、提升通信设备兼容性。从理论上说,在同一软件无
线电平台上任何一种无线通信制式都是兼容的[2]。由于
SDR
具有模块化、系统化及开源化的开发环境,以及极强的
而来的一种新型直接扩频方案,它不仅继承了直接扩频序列
抗多径性能好、隐蔽性强以及便于码分多址的优点,同时拥
有更高的扩频增益以及频带利用率,如今大多数的研究仅仅
停留在软件仿真阶段而缺少实验支撑,但若想通过硬件电路
完成多码组合扩频设计复杂、开发周期长、投人成本和精力
较高。本文旨在通过
SDR
通用平台搭建一个能实现
MCSS
通信收发系统,并通过实际的数据收发验证各个模块的可
可拓展性、可重构性,常被运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快速开发
基金项目:抗干扰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61421020405 ),海军工程大
学科研发展基金(.425317
Q
024)
收稿日期:2019-07-01 修回日期:2019-07 -03
行性。
—158 —
2多码组合扩频基本原理
多码组合扩频系统由多进行扩频优化而来,不同之处在
3实验平台的系统设计
GNU-Radio
3.1
GNU
-
Radio
与
USRP
为
SDR
于多码组合扩频并非
PN
码的简单替换,其中涉及
PN
码的
选择[3]、数据映射算法[6]、星座图映射规则[5]以及软硬判决
算法[6]等由于多码组合扩频的特殊性,调制解调方式与多码
组合扩频的具体参数相关。
多码组合扩频的传输的核心在于:从总数为
M
的
PN
码
中选取^个来表示
k
比特信息,而后进行等幅叠加并调制发
送,用公式表述为
k = r +Ll
〇
g2C^J(6i
〇
(1)
其中
L
•」表示向下取整,在接收端使用
M
个相关器进行相
关接收,选取最大的
r
个值进行逆映射从而恢复发送数据。
当
r
=
l
时,系统退化为传统的多进制扩频。其收发原理如
图1所示。
的常用软件,包括通用框架、调度
模块包括编解
器、
C+
+和
Python
工具、
数字信号处理
(
DSP)
模块、用户接
口界面、硬件前端的接口
6
个部分
[7]。
DSP
码、调制解调、数据组帧、数据滤波等大量的波形处理单元,
用户通过拖拽和连接模块可方便的构建各类通信系统框架
流图
(flow
graph)
,而下层的数据流动和处理由调度器完成,
如图
2
所示
。此外,
GNU
开源社区提供了大量的拓展模块,
Python
进行模块定制,并利用
当然用
户也可以通过
C
+ +或
WIG)
简易组帧和封装工具
(
S
将其封装。目前
GNU - Radio
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对音视频、移动通信、卫星雷达系统进行
设计和模拟。
信
源
串
并
转
换
~■数据一序
列映射器
序
列
组
合
伪随机序列
码集
(a
)发送端原理示意图
IPN
,
~~
H
相关器
—
H
相关器
解调
~相关器
最
大
值
判
决
器
1
2 ,
数据一序
_2_
列逆映射
器
r
,
k
串
并
转
换
信宿
图
2
-Radio
组成示意图
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
(The
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
-
ripheml
,
USRP
)由子板、母板和射频天线3部分组成,如图3。
(
b
)
MCSS
原理示意图
从本质上讲,
USRP
相当于数字化基带以及射频通讯系统的
中频部分。本文选用的硬件为
USRP
N
210,其主
ADC
的最高
采样频率为105
MS
/
S
,提供14位的数模转换精度;而主
DAC
最高采样频率为
lOOMS
/
s
,提供16位的量化精度。子板选用
SBX
-40,提供400
M
图
1
多码组合扩频系统扩频解扩原理图
多进制扩频与多码组合扩频的区别在于数据映射算法。
本文采用
r
-组合算法,在数学中的表述为:从
A
/个不同的
元素中任取个
r
元素组合,如果已知按大小排序的组合序号
为
W
时,该组合的元素
A
(1 <
i
<
r
),由式(2)确定
-4.4
GH
的载波以支持频段内的通信应
用。
j
minC
-:;;
XQ
射麯子板
|本地振荡器丨
'-:
(
2
)
—
I
BPF
低噪声放大器
~M
BPF
I
PGA
|
反之,逆映射由式(3)确定
N
ar ~ ar-l +
天线
j
~
X
1=0
+ 1 )
(3)
多码组合扩频系统以扩频解扩方案选择为中心,不同参
数的选取决定了调制模式、系统带宽以及系统性能。多参数
选择为其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因此一个易于重构的通用型
SDR
平台不仅能方便的观察不同参数下的扩频效果、测试系
L.
以太
网口
H
CLC
ADC
1
CLC
h~I
LPF
K
NOC
母板
图
3 USRP
框架及信号处理流程
统系能,更能通过实际信道论证
MCSS
应用的实际意义。
159 —
3.2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基于
MCSS
原理框图构建
SDR
平台时,要考虑如下几个
方面:
1) 硬件选择与环境配置;
2) 模块功能分析与框图设计;
3) 自定义模块的算法编程和封装;
4)流图构建与参数设定;
多码组合扩频系统的
GNU
-
Radio
流图,如图4所示。
在流图中基于
C
+ +自定义5个模块,完成多码组合扩频系
统的扩频解扩、调制解调以及同步等波形变换。各个模块的
功能说明如表1所示。
⑷发送端
GRC
流图
(b)
接收端
GRC
流图
图
4 GNU-Radio
系统流图
表1
模块名称
信源模块
横块功能描述
模块功能描述
产生信源数据
从空中采集信号作为数据输人
储存数据
向空中发射已接收的数据
采用
1
•-组合算法
使用硬判决算法
将叠加后的数据进行星座图(逆)映射
将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过采样和成型滤波
匹配滤波(不降采样)
帧同步、定时同步联合设计
对数据进行帧结构设计
备注
可手动输入或随机产生
采样率、波段、增益可控
用于
MATLAB
分析
采样率、波段、增益可控
可更改参数
M、r、N
可更改参数
M
、
r、N
映射规则可控
过采样率、滤波器阶数可控
过采样率、滤波器阶数可控
包含相位估计和将采样
添加同步头、保护数据、发送间隔等
Block
Random source Vector source
USRP Source
输入输出比
—
—
—
—
k:N
N:k
1:1
1 :m
1:1
m
:
1
1:1
信宿模块
File sink
USRP sink
MCSS
扩频
MCSS
解扩
调制/解调
成型滤波器
匹配滤波器
同步模块
数据组合模块
spread
despread
ModforMCSS DemodforMCSS
Interpolating FIR Filter
Decimating FIR Filter
Farme and elk sync
Stream mux
3.3自定义模块的设计
1)扩频解扩模块
在式(2)和式(3)中每输入
k
比特输人就要计算一次循
环迭代,但
r
-组合映射算法具有一一映射关系,因此本文自
定义模块时,直接将映射关系作査表处理,具体流程如图5。
在实时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査表方案可以极大节省
运算开销,缩减数据处理时延,此外用户可自动义映射规则、
PN
码长度和类型,从而提升系统可编程性。
该模块定义的同步算法包括帧同步与定时同步。由于
接收端
USRP
不区分信号与噪声进行无差别的数据采集,数
据发射前端加人同步头以同步算法和信道估计。
本文采用定时同步与帧同步联合设计算法,帧同步的作
用是在数字信息流中定位有用信号的起始位置,常用滑动相
关法;而定时同步则是对过采样的信号点进行最佳抽样,防
止缺失或错位。在同步的基础上进行相位补偿,步骤如图5
所示。
当输人数据同时满足相关值和硬判决数目要求时,模块
2)同步模块
—160 —
输人数据
査询映射规
则表
<
---
映射规则表
根据映射规
则表査找PN
PN码表
码表
^
7
将选取的PN
系列进行叠
加
i '
图
7
帧同步滑动相关值
f输出数据
)为接收端
USRP
接收到
图
S
验证相位补偿算法,其中图(
a
映射算法流程图
的数据,图(
b
)为相位补偿后的星座图,由于此数据经过成型
滤波器,星座图同时显示了各个星座点间的跳转路径。
金
(a
)经信道后数据星座图
图
8
星座图
4.2
硬件实验
硬件实验基于
Ubuntu
16. 04
LTS
操作系统
,GNU
-
Ra
dio
软件版本为
GRC
3. 7. 9,
UHD
版本为 003. 009. 002,
C
+
+版本为5. 3. 1,其中
RF
子板载波为500
MHz
。
图9和图10显示了系统平台的
GUI
界面,用户可根据
图形直观的观察扩频前后的序列、对比收发比特信息、观察
发送信号波形等。
图
6
同步算法流程
跳出同步搜索状态开始输出相位补偿后的信息。
4系统测试
4.1
仿真测试
仿真测试所用数据为实际信道中的数据:由
USRP
发送
和接收,并将经过信道之后的数据储存交与
MATLAB
仿真。
设置比特速率为9600
bpS
,同步头的长度为63 ,数据包长度为
图
9
GUI界面
%
bit
,滚降系数为 0.35,
M
=16
,r
= 3,
N
=64。
为了检测同步模块的捕获性能,在发送端连续发送信
测试扩频性能时,选取长度为128的
PN
码作为扩频序
号,由于多码组合扩频的扩频倍数为
N
/
k
,%比特信源数据
列。由上图可看到扩频前带宽约为10
kHz
,扩频后带宽约为
扩频为1024比特,通过图可知每相隔1024比特,出现一个
100
kHz
,同时信噪比,同时信号的功率在也下降了 20
dB
,与
很大的相关峰值即为同步点,表示帧同步正确。
多码扩频的理论分析相吻合。
161 —
[2]
杨培消,窦高奇,高俊,等
.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
DDST
传输
技术研究
[J]•
通信技术,
2018,51(5):31 -35.
[3]
张文超.并行组合扩频通信中序列优选与抗序列判决模糊的
研究
[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4]
朱近康,贾顺,吴晓红
.
映射序列扩频通信方式及其特性
[J].
通信学报,
1994,(5): 63 -68.
[5]
刘明夺
.
并扩系统中组合序列代数和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6]
郭黎利,姜晓斐,窦峥.并行组合扩频超宽带通信系统建模与
Frequency/kHz
Frequency/kHz
仿真
[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1,32(4) :499 -503.
图
10
扩频前后时频图的对比
[7] Njoki S M. Implement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n Gnu
Radio[ J]. Unt Theses
&
Dissertations, 2012, 63(6)
:
iv.
5结语
[作者简介]
结合多码组合扩频的原理,本文利用
SDR
搭建了系统,
陈盈
(
1994-),
男(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硕
既可以软件仿真也能硬件实现。自定义模块时多采用查表
}
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
方案,不仅优化了数据的实时处理效果,更提升模块的拓展
'
y
窦高奇
(
1981-),
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副教授,
性。通过数据验证、时频图分析和硬件调试充分论证了系统
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无线通信与编码
通信的可靠性。
滅
•
技术。
王青波
(1992 -)
,男(汉族),云南昭通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
参考文献:
域为无线通信与编码技术。
[1]
王奇
.
基于
GNURadio
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研究
[D
].哈尔滨工
邓冉
(1991 -),
男(汉族),湖北荆门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
业大学,
2011.
域为无线中继网络。
(
上接第
141页)
[13] Hancock T 0, Hess S, Choudhury C F. Decision field theory
:
[4]
李一磊
,
李继云
.
基于
MDFT
的服装风格决策模型
[J
].计算
Improvements to current methodology and comparisons with stand
机应用与软件
,2011,28(10) :170 -173.
ard choice modelling techniques [ J ]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5]
郝志男,张韧,洪梅,等.基于
MDFT
框架的海上能源通道航线
Part B: Methodological
,
2018,107:18 -40.
动态决策建模与仿真
[J].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4,36(5) :77
[14] Abad A G, Jin J, Son Y J. Estimation of expected human atten
-83.
tion weights based on a decision field theory model [ J ]. Informa
[6] Berkowitsch N A J, Benjamin S, JoRg R. Rigorously testing mul-
tion Sciences, 2014,278:520 -534.
tialtemative decision field theory against random utility models[ J].
[15] Hao Z, Xu Z, Zhao H, et al. Novel intuitionistic fuzzy deci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3,143 (3 ) : 1331
making mcxlels in the framework of decision field theor. [ J ]. In
-48.
formation Fusion, 2017,33(C) :57 -70.
[7] Talaat H, Abdulhai B. Modeling Driver Psychological Deliberation
[16] Wang Y, Zhang R, Qian L. An Improved A * Algorithm Based
During Dynamic Route Selection Processes [
C
]. IEEE Intelligent
on Hesitant Fuzzy Set Theory for Multi - Criteria Arctic Rout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nference, IEEE, 2006.
Planning[J]. Symmetry, 2018,10(12).
[8]
高峰,王明哲.面向决策过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
[J].
交通
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9,9(5) :96-102.
[9]
高峰
,
王明哲.诱导信息下的路径选择行为模型
[J].
交通运
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0,10(6) :64 - 69.
[10] Qin H, Guan H, Wu Y J. Analysis of park - and - ride decision
略规划、智能交通等。
behavior based on Decision Field Theory [ J ]. Transportation Re
search Part F Psychology & Behaviour, 2013,18(5) :199 - 212.
张年(
1989 _>,
男(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博
[11]
秦焕美,关宏志,龙雪琴.基于决策过程的停车换乘行为研究
士
G
[作者简介]
罗霞
(1962-),
女(汉族
>,
四川乐至人,工学博
士,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综合交通运输智能
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为交通
战
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运输决策理论。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38(5):
张可(
1975-),
男(汉族
h
北京市人,工学博士,副主任,研究员
,
1002 -1005.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交通信息技术。
[12]
龙雪琴,王建军,周备.基于决策场理论的出行者动态决策行
张奕源(
1996-),
男(汉族),陕西省宝鸡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
为研究
[J]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6
,
16(1) :12 - 18.
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号控制。
—162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2167016a201689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