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
中文工具书 期末整理
【名词解释】
百科全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各门学科知识的大型工具书。现代百科全书的整体结构,
一般包括前言、凡例、正文、插图、附录、索引等几部分内容。在内容方面,概述各门学
科领域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对各类知识概述时又都力求全面、客观、富有时代感,撰稿
人都是有名的学者、专家;在编排体例方面,以条目为基本单位,按词典形式加以编排;
有完备的检索系统和完整的参见系统,有连续不断修订、补充的制度。
法国狄德罗、达朗贝尔等主编的《法国大百科全书》,是近代最有影响的一部百科全书
的奠基之作。现代百科全书有综合性的(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专业性的(《中国
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也有分国家和地区性的百科全书,还有分少年儿童和成年人的百科
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已于2009年出齐。
类书:辑录古籍的片段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寻检、征引、
校勘或辑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类书最基本的编排方法是按类别汇集资料,分为若干个部
(大类),部(大类)下又分小类,小类下再分子目,如《艺文类聚》共100卷,分为46
部,下辖727子目。也有少数类书按韵目编排,如《韵海镜源》(唐颜真卿编,已佚)、《永
乐大典》。
类书起源于三国时期魏文帝命王象等编《皇览》,已佚,只存辑佚残本;完整保存至今
较早的类书,有李渊命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等;宋代有李昉等编纂《太平御览》
等;明代有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等编纂的《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具规模的类书,惜
毁于战火,缺佚甚多,今仅存约原书三十分之一;清代有陈梦雷、蒋廷锡编《古今图书集
成》,为现存最大的类书。
年鉴:系统汇集一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以供人查阅的工具
书。规范的年鉴,其结构形式是部分、单元、栏目的集合,整体构成一般包括概况、百科
或专题、专栏、文章、附录、目录与索引几部分。
年鉴可分为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种。前者包括百科年鉴(如《中国百科年鉴》)、时事年
鉴(如《世界知识年鉴》)、地区性年鉴(《香港年鉴》);后者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出
版年鉴》、《中国文艺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年鉴的特点是以年为限,逐年编辑,连
续出版;以记事为主,资料新颖、系统、准确;不仅可用于检索资料,还具有阅读价值。
由于年鉴资料密集,因而相对其他工具书具有新、信、全、便的优点。
书目:揭示、记录一批相关文献的工具书。具有简介文献内容、提供查找文献线索、
考查书籍流传存佚、指明阅读范围的功用。
中国的书目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刘向创始、刘歆完成的《七略》(已佚);班固编《汉
书·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书目可分为古典书目和现代书
目两大系统。古典书目包括历代的官修书目(如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史志书目(如
《隋书·经籍志》)、私家藏书目录(如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古籍版本书目(如宋尤
袤《遂初堂书目》)以及佛经目录(如隋释法经《大隋众经目录》)等。现代书目,按文献
类型可分为图书书目(如《中国国家书目》)和报刊书目(如《中国报刊名录》),按学科可
分为综合性书目(如《全国总书目》)和专科性书目(如《八十年来史学书目》),按区域可
分为国家书目(如《中国国家书目》)与地方文献书目(如《安徽书目》)。
《辞源》:中国近代第一部大规模的综合性语文辞书。收词以古代语词为主,兼收古代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0888286a183296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