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作者:高晓慧

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20期

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

自此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构建各国的核心素养框架,培养符合21世纪的人才。本文从核心素养

的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方式三方面来解析美国,芬兰,日本,澳大利亚四国的核心素养体

系。

2013年5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

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的项目掀起了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帷幕。笔者在知网上以核心素养

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自2013年至今一共16721篇。从主题上来看,主要分布在学科核心素

养,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目标的解读,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从时间上来看,2014年有

70篇有关核心素养的文章,到2016年数量急剧上升,共有2547篇,到2018年超过一万篇,

可见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如此热衷,但对国外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以欧盟和OECD的核

心素养为主(张娜;裴新宁;姜亚洲)。由此,本文选取了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中,美

国,芬兰,日本,澳大利亚四个典型国家的核心素养为代表,对四国的核心素养进行解析。

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内容

瑞辰和萨尔加尼克认为:“核心素养是为了个体获得成功的生活和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的能

力。从价值取向上看,核心素养强调的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的素养能力。从具体的培养

模式上看,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地学习各学科知识。”21世纪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

个人自身的发展更需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1.1 美国核心素养的内容

2002年,美国在联邦教育部的统领下联合微软,苹果,全美教育协会等多方社会和教育

机构构建了“21世纪技能框架”,对21世纪美国学生所具备核心素养做出了规定。21世纪技能

框架包括内外两层,外层包括核心素养的三大指标:生活与职业,学习与创新技能(4C技

能)包括: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创造力,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内层包括关键学科(英

语,阅读,语言,艺术,数学,经济学,科学,地理,历史,政治与公民等)和21世纪主题

(全球意识,商业与创业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与环境素养)。美国 21 世纪技能框架

中,包括 21 世纪标准与评价、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环境四个部分

1.2 芬兰的核心素养内容

龙源期刊网

芬兰的核心素养包括七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和学会学习,文化素养、互动和自我表达,

自我照顾和管理日常生活,多 模 态 识 读(通过不同的文本来解释、产生和做出价值判断的能

力,这将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交流方式,并建立他们的个人身份认同),信息 技 术 素

养,就 业 和创 业 素 养,社会参与和构建可持续未来。

1.3 日本核心素养内容

日本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叫做“21世纪型能力”,由基础力(“通过熟练使用言、数学、信

息通信技术等来实现目标的技能)、思考力(个人自主学学习,自主判断,发现问题,与他人

商讨,从而创新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力(在日常生活、社会和环境中发现问

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寻求对自己、社区和社会有价值的解决办法)三部分构成。思考

力是核心,基础力是支持,实践力是保障。

1.4 澳大利亚核心素养内容

读写素养,数学素养,信息沟通素养,批评和创造思维,个人和社会,道德伦理,跨文化

理解。

2 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和课程体系的关系分为直接指导型和间接融通型。还有学者认为可以

大致呈现为三种模式:(1)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2)在课程体系中设

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3)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

2.1 美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

核心学科与 21世纪主题是 21世纪技能的课程载体。美国将富有生活情境的主题融入到不

同年级的课程教学中.教学上,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采用基于问题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

能够积极参与;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教授教师与 21 世纪技能教学相匹配的教学策略,鼓励

教师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在学习环境上,不仅要提供与核心技能教学相配套的物理环境,还

要挖掘学习资源,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在 21 世纪技能的评价方面,提倡多种评价

方式并存,包括形成性評价和总结性评价等,重视评价的指导、反馈功能。

STEM 课程是当前世界各国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跨学科课程,美国将4C技能融入到

STEM课程中是美国教育新的战略。美国考查各个州的教育情况,并制定了《共同核心州立标

准》(CCSS),标准的类型主要有4种,即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表现标准以及终身学习标

准,CCSS整合21实际技能的,所以CCSS得到个州广泛认可

2.2 芬兰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标准

龙源期刊网

芬兰的基础学制分为三段(1-2年级,3-6年级,7-9年级),芬兰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的

关系突出体现在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都指向一个或几个核心素养,同时还提出了与该目标相

关的学科内容领域。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涵盖了七大核心素养,而且注重不同的核心素

养的组合。芬兰、采取基于现象教学,从而淡化学科间的界限,芬兰没有一试定终身的应试评

价系统,他们的评价标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估,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为主,并将评估纳入学

校的成绩评定体系。芬兰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标准,对入职后的教师定期培训。

2.3 日本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

日本没有将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但是日本人能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

准中处处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扎实学历观提出了三要素:1)知识和技能2)解决问

题所必须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3)自主学习所采取的态度。

根据三要素形成了评价的四个角度,依次是①关心·积极性·态度,即对自然现象的概念的

探索欲②思考·判断·表现即探究和了解考察,③观察预实验技能,即操作,实验,④知识与理

解,即形成自己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评价内容方面,有总目标,还有各科评价标准,各单元评价标准,以及知识点评价标

准。评价方式方法上,日本学业评价的方式类型主要分“项目应答型评价”和“课题解决型评价”

两种。项目应答型评价主要是考试的形式,课题解决型评价主要是学生参与课题并将课题过程

和结果展现出来。

2.4 澳大利亚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的关系和美国相似,在课程的编排方式上;澳大利亚课程标准采用的

是纵向分年级编排方式,即F-10每一年级都划分出等级标准+内容标准+成就标准+表现样例。

“等级标准”是某一个年级应该达到的整体水平,“内容描述与细化”、“成就标准与表现样例”是

具体描述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及相应的成就水平。

澳大利亚基于核心素养建立学业质量标准,遵循的逻辑是学生核心素养内涵-学生核心素

养的水平表现-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表现与不同年级学科知识点相结合。在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标

准(8.3版本)每一个年级的成就表现标准之后均设置了学生作业的样本,分为三个水平“高于

满意程度”“满意”“低于满意程度”,每一个样本后都详细解析了学生作业哪些方面体现了相应

的素养,哪些方面达到了相应年级应当具备的水平,用评注阐明核心素养是如何在这些作业实

例中得以体现的。

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容,课程标准的内容,评价几方面分析了美国,芬兰,日本,澳大利

亚四个国家核心素养以及居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的关系,希望对我国的课程设计有所启示。

龙源期刊网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0860045a182861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