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水资源与环境保护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明古国,拥有着广袤的地势和数以万计的河流湖泊,因此我国的水
资源总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据悉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0.5圈,湖泊7.56万
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水量
只有2300立方米,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中国640个城
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
多。水污染现状更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但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人们就会产生疾病
甚至死亡。据最精确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亿人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
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加拿大的人口。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存在的必要条件,
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在突发情况下,人没有食物可以维持生存七天,但没有水,存活的时间一
般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所以不难看出,水对于一切生物来说,是其他资源所不可替代的。因而,
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
资源警示教育。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处理好我国水资源问题,要大力推
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约束和水环境约束,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快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机制,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
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国应改革目当前的用水制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是
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当前,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垄断,健全组织机构,统一管理,
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下而上的水督察体系。进一步改革水价,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地区
征收比较高的消费税以限制用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有益,才能走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水务市场,从而优化配置水资源,也是保护利用水资源
的重要内容。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中国水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中国水
务行业应该有万亿元以上的空间,到2005年仅污水处理一项就有4000亿元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由
于“水”带有浓重的社会福利色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水的价值和价格的背离,严重制约
了水行业的发展,水资源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因而,我们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
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
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
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
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2.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
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渠系
和田间渗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从地下抽出的水,还可以灌区下游重复抽出,重复利用。新
疆是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设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关系,等于开辟水
源。
3.调水工程。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
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这不仅是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与利用,也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
济区的有效手段。
4.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被污染,使本来可以利用的水变为不能利用的水,实际上等于减少了
水资源。当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趋势。水资源保护不仅仅是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要通过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完善、创新治水理论。对干旱
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以及综合治理,在治理过程中既要重视人和水的
和谐、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又要为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及合理配置。
(2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各地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 《水法》,不断强化水资源的基础
工作,不断完善水资源战略规划,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使城市发展量水而行。
(3 )深化水资源体制改革,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水法》中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各地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4) 加大投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公共财政支持重点,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建
立长效保障机制,将水利基础设施列为长期建设投资重点。
5.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
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
面。.鉴于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量较大、用水效率较低的现状,工业节水应重视技术、工艺、管理几个方
面。首先,应增加节水技术研究项目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强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促进节水关键
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其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是关键,根据水资源条件和行业特点,使工
业布局和工业需水量增长与水资源布局、调配优化相匹配,并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落户,建立
对落后的耗水过高的项目、产品及设备实施淘汰制度;同时,要完善监控体系,严格执行新建、改建工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0820493a182156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