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论文格式标准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标准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标准

一、文章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够概括出文章要旨,字数不要超过20字,必

要时可加上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共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作者署名位于文题正下方,其下一行为作者单位、所在省、

市(县)、邮政编码,用括号括住,单位与省、市(县)名之间用“,”隔开;如系多位作者,

又不属于同一单位,则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处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标上序号(同

一单位为一个序号),并在下边括号中作者单位前作对应标示。

三、摘要:摘要用“摘要:”标示,位于工作单位下面。摘要应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用语

简洁、准确、客观,不加解释、评价,字数应控制在300字之内。英文摘要亦应与之对应。

四、关键词:关键词位于“摘要”之下,用“关键词:”标示。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

容的术语。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应控制在3–8个之间。

题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均应有对应的英文。

五、正文:正文应做到内容真实,观点明确,论据可靠,语言通顺,字迹清晰。文中图

表要用计算机打印,线条要清晰均匀。插图应符合制图规范和有关标准,表格采用三线表。

文中字母、符号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位置应区分明显, 图中不能出现手写文

字符号。

六、 基金项目:指文章的资助背景。如文章属于某个基金项目,应在文章首页正文下

边(与正文之间用长横线隔开)用“基金项目:”标示,用简洁的文字加以说明,并在括号内

标出项目的名称、编号。

七、 作者简介:位于文章首页正文之下(如有“基金项目”内容,应位于“基金项目”之

下),用“作者简介:”标示,内容、形式及顺序为: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

可省略),籍贯(省、市<县>),职称,学位,专业及研究方向。

八、 注释及参考文献:注释、参考文献分别用“注释:”“参考文献:”标识,必须准确

可靠,详细注明出处。注释一般采用页下注,仍采用通常标记形式,即用圈号在文中被注释

词语右上角标出序号,然后在页下对应列出注解。参考文献在文中用“[序号]”标识,引文出

处按全文统一序号编排,集中列于文后,应分清书籍类、期刊类、报纸类等,其代码和标注

方法分别如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报纸类:[序号]作者名.文章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

期刊类:[序号]作者名.文章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书籍类:[序号]作者名.书名[M].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类:[序号]作者名.析出文章名[C].主编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

止页码.

学位论文、报告等:[序号]作者名.文章名[D(或R)].印行单位.印行年.

标准类(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专利类:[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未定义类型文献类:[序号]作者名.文章名[Z].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

页码.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文中、文尾只用同一个序号,其不同页码,用“(P起止页码)”

的形式在文中相应位置加以标注。

九、文章小标题的层次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排列。以“一”为例,一级目为“1”,二级目

为“1.1”,三级目为“1.1.1”,四级目为“1.1.1.1”,依此类推。

十、 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来稿须注明“专投”字样。本刊谢绝手写稿件,作者在投寄打

印稿的同时,请将电子文稿用软盘或电子邮件附件寄来,保存原文稿格式。由于编辑部人手

有限,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四个月未收到录稿费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十一、 稿件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文字技术性处理,亦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

修改、删节;如作者不同意对内容作修改,请务必在来稿时说明。

十二、 为便于联系,请作者务必写清楚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含单位中的具体部

门)、职务、职称、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以便接洽。

摘要的写法

综合期刊专家的意见,学术论文的摘要是独立于文章本身的一段短文,置于文章前面,

用“摘要:”或“[摘要]”加以标识。它应当“无痕迹摘引文章要点”,具有独立性、自含性和自

明性。但综观各类来稿,摘要写的合格的却很少。编辑部经过多次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在

摘要的写法上目前存在以下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把摘要写成了引言。其显著标志是用“随着……发展……笔者试对……进

行探讨”“在……中……,本文试对……进行研究”等表述方式和字句。这样的所谓摘要,可

以直接移至征文的开头,作为首段使用。误写成引言的摘要,在前几年的来稿中占有很大比

重,目前已明显下降,但仍要引起注意。

第一个误区是把摘要写成提要。其显著标志是用“文章提出了……”“文章通过……” “本

文介绍了……” “本文采取……方法”“从……入手”“分析了……”之类属于“提要” 等介绍性、

报道性表述方式和字句。这种所谓的摘要,与真正的摘要十分相近,不仅作者,许多期刊也

未能很好地辨别和处理,特别需要认真对待。但在我省新闻出版局组织评刊活动中,评刊专

家对此已经加以明确,我刊将坚定地执行这一标准。

编辑部特提醒大家,以后来稿务必注意摘要的写法,避免进入上述两个误区,认真按照

摘要的要求来写(建议给其他学报投稿也按照这个要求来写)。特别是要避免写成提要,在

摘要中,不要出现 “文章提出了……”“文章通过……” “本文介绍了……” “本文采取……方

法”“从……入手”“分析了……”之类属于“提要” 等介绍性、报道性表述方式和字句。而应从

文中直接摘引要点,组织在一起,形成一段文字,体现出摘要的特点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0805755a181892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