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
合理投放辅助材料,鹰架幼儿建构游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建构游戏是一种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具有自主性、趣味性
和实践性等显著特征。建构游戏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
也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往往会
投放一些辅助材料,诸如薯片罐、纸杯、废弃的彩笔、各种包装盒等
废旧物品,或是石头、树叶、树枝等自然物。和基础材料一样,辅助
材料也是教师鹰架幼儿建构游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建构游
戏中,因为部分教师不分主次、漫无目的、不合时机地投放形形色色
的辅助材料,所以导致各种辅助材料在鹰架幼儿建构游戏方面的作用
并不明显。鉴于此,幼儿教师应该通过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恰逢其
时地投放辅助材料,鹰架幼儿建构游戏,更好地发挥建构游戏在促进
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发展
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这些辅助材料的合理投放,能让整个建构游
戏变得更加趣味盎然、精彩纷呈。但是,如果幼儿教师在建构游戏中
不合理地投放辅助材料,那么,辅助材料又会严重影响建构游戏的效
益。下面笔者将主要围绕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的意义、困惑和
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的意义
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其主要目的是让建构游戏变得更加
有趣、更加有效。辅助材料并不是建构游戏的累赘,而是建构游戏的
一种点缀。辅助材料的合理投放,既能引领幼儿创造性建构,也能启
迪幼儿多样性建构。
(一)引领幼儿创造性建构
多元的、合理的、丰富的建构区辅助材料,在引领幼儿创造性地
建构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缺乏辅助材料的现实状况下,即便
是幼儿产生了创造性建构的想法,但是也会因为缺乏相关辅助材料而
将自己的创造性建构想法“束之高阁”。反之,如果幼儿教师能够在
建构游戏中合理投放一些辅助材料,那么,这些辅助材料就会满足幼
儿创新的需求。或者,即便是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没有产生创新需求,
但是如果教师合理投放一些辅助材料,也能引领幼儿创造性建构。与
此同时,在创造性建构的过程中,幼儿的创新思维也会不断发展。
(二)启迪幼儿多样性建构
在建构游戏中,因为教师投放的建构材料过于单一,所以幼儿建
构的过程也比较枯燥,建构的内容也非常有限。在建构游戏中合理投
放一些辅助材料,能让幼儿的建构材料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元。以
原有的、基础的建构材料为主,以合理的投放的辅助材料为辅,教师
可以启迪幼儿进行多样性建构,可以让建构的形式更多元、建构的效
果更理想。相比于单一的建构方式,多样性建构能让整个建构游戏变
得更加有趣,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主观能动性。如此一
来,建构游戏在促进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
力等各种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显著。
二、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的困惑
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能增加趣味性、提升实效性,但倘若
教师不分主次、漫无目的、不合时机地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
将会严重干扰幼儿的注意、影响幼儿的建构以及打断幼儿的建构思路
等。
(一)不分主次地投放,干扰幼儿注意
辅助材料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建構,而非基础性建构材料。在建构
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时,一些教师不分主次地投放。这不仅起不到辅
助建构的作用,还会严重干扰幼儿的注意,降低建构的实效。在一次
伦敦塔桥的建构游戏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搭建伦敦塔桥的基础性材
料,如木板、木块以及线绳等。除了这些基础性材料外,笔者还为幼
儿提供了小车、石头、纸杯等多种辅助材料。但是,由于疏忽,笔者
投放的辅助建构材料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基础性建构材料的数量,所以,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摆弄小车,把石头当作小
人玩起了交通游戏,却忽视了建构伦敦塔桥本身。因此,在第一次游
戏之后,笔者将部分辅助材料收回,幼儿的游戏注意力重新回到建构
伦敦塔桥本身。由此看来,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教师一定要
合理把控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一定要做到基础材料与辅助材料主
次分明。无论是教师投放辅助性材料,还是幼儿运用辅助性材料,更
多的应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能主次颠倒,影响游戏的效果。
(二)漫无目的地投放,影响幼儿建构
不同的建构游戏具有不同的建构主题。教师在建构游戏中投放各
种辅助材料时,应该紧扣建构游戏的主题。然而,在实际投放过程中,
一些教师却漫无目的地随意投放。这些随意投放的辅助材料,不仅起
不到衬托建构主题、辅助幼儿建构的作用,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
建构。例如,在以“花园城堡”为主题,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时,
某教师在建构游戏中投放了猴子、大象、长颈鹿等各种动物模型。这
些动物模型与“花园城堡”的建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属于漫无
目的地投放建构材料,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建构过程。在以“斑马线”
为主题的建构游戏中,某教师投放了废旧纸杯、废旧饮料瓶、废旧彩
笔等辅助材料。同样,这些辅助材料也与建构游戏的主题不相关,属
于随意投放。将这些辅助材料投放到“斑马线”主题建构游戏活动中,
不仅不能辅助幼儿创造性、多样性地建构,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建构
过程。甚至也有可能让幼儿偏离建构主题,建构一些与主题毫不相关
的内容。显而易见,教师无视建构主题,漫无目的地在建构游戏中投
放各种辅助材料,会严重影响幼儿围绕建构主题有序、有效建构,会
让整个建构游戏变得主题模糊、秩序混乱、效益低迷。
(三)不合时机地投放,打断幼儿思路
在建构区域中投放辅助材料时,教师还必须要抓住时机,适时投
放。如果教师无视投放时机,在建构游戏中随意投放辅助材料,那么,
这些随意投放的建构材料就会打断幼儿的建构思路,严重影响幼儿思
维能力的发展。投放辅助材料,其目的重在帮助幼儿摆脱建构困境,
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建构需求。然而,在实际投放过程中,幼儿并没有
陷入建构困境,并没有产生个性化建构需求,但是,教师却不合时机
地投放了各种各样的辅助材料。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航空
母舰”建构游戏时,投放了废旧纸盒、积木、橡皮泥等基础性建构材
料。除了这些基础性建构材料之外,该教师还投放了一些飞机模型、
坦克模型等。当幼儿在参与该建构游戏时,他们发现基础性建构材料
中并没有现场的飞机模型,所以他们开始商讨如何利用橡皮泥自主制
作一些飞机模型。就在这时,一名幼儿发现了教师在投放的辅助材料
中,有一些现成的飞机模型,所以他们就放弃了自己动手制作飞机模
型的想法。显而易见,在此项建构游戏中,因为教师不合时机地投放
了一些辅助建构材料,所以打断了幼儿的思路。同时,这些辅助材料
也在无形中“剥夺”了幼儿的创新实践机会,以及思维能力发展机会
等。
三、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辅助材料在建构游戏中“画龙点睛”的作用,教
师应该采取一些科学、合理、有效的投放方法,在建构游戏中主次分
明、有的放矢、恰逢其时地投放辅助材料。
(一)主次分明地投放辅助材料
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时,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建构游戏的
主题,一定要充分考虑辅助材料在辅助基础材料完成建构任务、提升
建构效果等方面的作用,一定要主次分明地投放辅助材料。如果教师
在建构游戏中投放的辅助材料的数量、种类远远超过基础性材料,那
么,这些辅助材料就会喧宾夺主,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建构效果。比
如,在“萬里长城”建构游戏中,教师首先应该投放一些基础性材料,
诸如,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积木(用来建构城墙)、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积木(用来建构城垛)等。除了这些基础性材料外,教师还可以在幼
儿完成建构“万里长城”的主体之后,适时投放一些辅助材料,如橡
皮泥、树枝、马车、小旗子、小木棍等。在教师投放这些辅助材料后,
幼儿就会对“万里长城”的主体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装饰。如幼儿
会用橡皮泥制作一座座山峰,并将这些“山峰”矗立在长城的左右两
边;幼儿还会利用橡皮泥制作一些兵士,并用小木棍为这些兵士制作
长矛、大刀、盾牌等各种武器;幼儿也会将树枝插在“万里长城”左
右两边的“山峰”上,让“山峰”生机盎然;幼儿还会在“万里长城”
的“城垛”上面插上各色的小旗子等。在上面的建构游戏中,如果幼
儿教师在游戏一开始就将辅助材料投放到游戏中,那么将会将幼儿的
注意力转移的琳琅满目的辅助材料上。如此一来,幼儿就会“放弃”
建构“万里长城”的初衷,整个建构游戏就会脱离既定的游戏目标。
相反,因为教师在此项建构游戏中主次分明地投放了辅助材料,所以
整个游戏朝着既定的目标挺进,建构游戏的目标也顺利、圆满达成。
(二)有的放矢地投放辅助材料
前面提到,教师在建构类游戏中漫无目的地投放辅助材料,是幼
儿建构类游戏所面临的一大现实困境。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紧紧围
绕建构游戏的主题,充分考虑幼儿的在建构游戏中的实际需求,有的
放矢地投放各种建构辅助材料,助力幼儿圆满完成建构任务。如果教
师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时,能以建构游戏主题为焦点精挑细选,
而非随意投放,那么,辅助材料的提供就会对凸显建构主题、刺激建
构过程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幼儿建构立交桥时,教师本着
让幼儿学习、遵守交通规则的目的,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交通指示牌、
各种小汽车等;在幼儿建构花园城堡时,教师本着让幼儿美化、绿化
自己花园城堡之目的,可以为幼儿提供花草树木等自然场景。显然,
这些辅助材料的提供,都是富有针对性的。同时,辅助材料亦可以用
来帮助幼儿解决建构中的难题。同样是在伦敦塔桥的建构游戏中,游
戏评价环节时,小建筑师提出了建构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伦敦塔
桥两座塔之间离得太近了,轮船没办法从下面通过。因为我们的长条
积木只有这么长。”面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在
操场上寻来了两根长水管作为辅助材料,帮助幼儿解决了桥墩太近的
问题。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了建构塔桥斜拉索时,幼儿有了上一次的
经验,主动要求我们提供麻绳,帮助他们建构。所以,有目的地提供
辅助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还能促发幼儿的深度学习。由
此可见,教师在建构游戏中投放辅助材料时,务必要做到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地投放辅助材料,不仅能更好地发挥辅助材料“画龙点睛”
的作用,还能让辅助材料成为幼儿解决建构游戏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的一道道阶梯。
(三)恰逢其时地投放辅助材料
幼儿辅助材料的投放还应该注意时间,即根据幼儿建构的进度、
或基于幼儿建构的需求等,适时为他们提供辅助材料。有时,我们并
不用着急投放辅助材料,而应该给予幼儿更多时间尝试用基础材料建
构。这样的“给予”,不仅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索,也更容易帮
助幼儿在游戏中集中注意力。在建构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当教师观察
到幼儿有了使用辅助材料的需求时,即当幼儿完成了主体部分的搭建
或是在建构时出现了问题时,教师再恰逢其时地将辅助材料提供给幼
儿,鹰架幼儿的建构游戏。以“花园城堡”建构游戏为例,教师在一
开始只需要投放一些建构城堡的基础性材料,诸如积木、橡皮泥等。
之后,教师只需要静静地观察、默默地等待幼儿探索并提出疑问。如
当幼儿想要利用橡皮泥制作各种花朵时,他们需要一些小木棍做花朵
的枝。这时候,幼儿就会主动求助于教师。教师在明确幼儿的实际需
求之后,可以在该建构游戏区中投放一定数量的小木棍。当幼儿想要
在“花园城堡”中想要“修建”一个“栅栏”时,他们会发现基础建
构材料无法满足他们建构“花园”的需求。在这样的时候,教师可以
恰逢其时地投放一些废旧彩笔的笔杆。之后,幼儿可以利用五颜六色
的废旧彩笔的笔杆“修建”各种形状的“栅栏”。当幼儿想要在“花
园城堡”中“修建”一些长廊、小道时,他们也会发现基础建构材料
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对此,教师可以恰逢其时地投放一些废旧
纸箱、形状各异的石子等。紧接着,利用废旧纸箱,幼儿可以“修建”
一道道长廊;利用形状各异的石子,幼儿可以“修建”一条条小道。
实践证明,在幼儿建构游戏中,如果教师能恰逢其时地投放一些辅助
材料,既可以为幼儿建构更多的样式,创造更多可能,也可以有效解
决幼儿在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应该主次分明、有的放矢、
恰如其分地投放一些辅助材料。通过合理投放辅助材料,整个幼儿建
构游戏会变得更加有趣、有效。与此同时,参与建构游戏的每一名幼
儿,也能从建构游戏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建构游戏在促进幼儿空间想
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等各种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也
会愈发显著。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0737326a180677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