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原则

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原则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

44

口丁昕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翻译系 

【摘 要】法律英语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英语存在诸多差别,具有专业性、庄重性、复杂性 

等特点。因此进行法律英语的翻译时必须采取特殊原则。本文主要讨论了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以及适用法律英语 

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l法律英语;词汇特点;翻译原则 

【中圈分类号l H059 【文献标识码l A 【文章编号】1009—6167(2015)08.0044.02 

美国权威法律语言学家David Mellinkoff教授在其著 

②拉丁语与法语(Latin and French) 

作《法律的语言》(TheLanguage oftheLaw,1963)中,把 

许多法语和拉丁语词汇进入英语后,在语音上和词 

法律英语定义为“在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里,律师在 

形上被英语同化,成为英语词汇的组成部分,但仍有一 

般的司法活动中通常所使用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推 

些词汇未被同化,沿用至今,例如来源于拉丁语的法律 

移,法律英语的定义也随之拓宽。如今在英语为官方语 

英语词汇habeas corpus(人身保护权)、mens tea(犯意)、 

言的国家中,除律师外,所有法律专业人士,如立法者、 

defacto marriage(事实婚姻);来源于法语的法律英语词汇 

法官以及法律工作者和法律研究者等所使用的语言都属 attorney(律师)、estoppel(禁止反悔)、quash(废除)。 

于法律英语。 ③词语并列结构(words ofconjunction) 

Martin Joos以语言的正式程度将语言划分为五种文 

法律英语的正式性还体现在词语的并列使用上,两 

体:(1)庄重文体(the frozen style);(2)正式文体(the 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义联系的词语用“and”和“or” 

formal style):(3)商议文体(the consultative style):(4) 

连接。如in whole or in paX(整体或部分)、null and void(无 

随便文体(the casual style):(5)亲密文体(the intimate 

效)、signed,sealed and delivered(签署,封印,交付)。这类 

style)。法律英语属于庄重文体。因此法律英语与日常英 叠词的大量使用,不仅使词义语义明确精准,基本避免 

语相比更具专业性、庄重性、复杂性。法律英语的词汇 歧义误解,而且语言更显正式,清楚反映了法律英语的 

特点则清晰地反映了法律英语的上述特征。因此法律英 

庄重性、专业性和复杂性。 

语翻译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翻译原则。 

Ⅱ 词汇特点 

目翻译原则 

‘(1)翻译标准“信、达、雅” 

(1)法律术语(1egaljargons) 翻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一个 

法律英语的载体是以英美法为主要内容的规定权利 

转变过程,但实际上翻译并非如此简单。英国语言学家 

和义务的法律文件。法律文件的目标读者不是普罗大众, I.A.里查兹认为翻译是“宇宙进化史上到目前为止所出 

而是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的法律人士,如立法者、法官、 

现的最为复杂的活动”。如此复杂的翻译活动当然要遵循 

律师等。因此法律英语中充斥着大量的法律术语,这些 

定的标准才能进行下去。古往今来,不少翻译大家提 

术语语义精练、表意准确、严谨规范,一般人很难理解。 出过各种各样的翻译标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 

例如下面三个法律术语:reasonable doubt合理怀疑 

论,塞莱斯・科维基的释意理论,傅雷的“神似论”,许 

(即一个法律上的理性人所能做出的怀疑)、presumption of 

渊冲的“三美论”,钱钟书的“化境说”和严复的“信、 

innocence无罪推定(即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 达、雅”。其中堪称“中国翻译第一人”的严复提出的 

应视其无罪),burden ofproof举证责任(即在诉讼中,当 “信、达、雅”标准被中国翻译界广为接受,成为翻译的 

事人对于自己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证词、材料、 通用标准。严复在《天演论》中解释道:“翻译作品内容 

影像、音频、证人等以证明其行为真实性的责任) 

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所谓 

(2)普通词汇的特殊意义(ordinary words in legal 

“信”就是译文忠实于原文,“达”就是译文语言通顺流 

texts) 

畅,“雅”就是译文措辞优雅,翻译带有美感。 

虽然法律英语含有许多法律术语,有些词汇在法律 

(2)翻译原则 

文本中的意义与其普通含义存在一定联系,可以理解; 

法律英语以正式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著称, 

而有些词汇的法律意义则与其一般意义大相径庭,如下 与一般文体差别很大,所以不能完全适应“信、达、雅” 

面四组词汇(a.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意义;b.法律文本中的 的标准。首先法律英语涉及众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 

特殊意义。):Action,a.行动,活动;b.诉讼。Counterpart, 规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要求法律英语的翻译必须用词精准, 

a.相似的人或物;b.有同等效力的副本。Insturment,a.乐器 表达清晰,避免歧义和误会。毫无疑问,法律英语翻译 

工具;b.法律文件。Consideration,a.考虑:b.对价。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信”,即译文必须完全忠实于原文, 

①古体词(archaic words) 

对原文的意义不容许有丝毫的更改、删减和遗漏。其次, 

随着英语的发展,很多古英语在日常交流中消失, 法律英语翻译不强求以“达”为标准。法律文件本身就 

但作为庄重文体的法律英语保留了许多古体词。其中人 是连篇累牍,拗口难懂。根本上来说,原文的可读性就 

们较为熟悉的古英语是由here、there、where与介词合成的 不强,又必须保持对原文的百分之百的忠实度。即使译 

副词。例如在合同条款中经常使用以下副词:hereafter(in 

者有心锤炼语言使其通顺,译者发挥的空间也不大。法 

this document and after this point)、hereby(by reason of this)、 

律英语若强求译文的可读性,未免强人所难。法律文件 

therein(in that document)、theretofore(up to htat time)、whereas(in 

般供法律专业人士阅览,极少面向大众读者。即使译 

hte light of)、wherein(in the point)。 

文的可读性稍差,法律专业人士也能凭借自身专业知识 

收稿日期:2015-5-10 

理解详文,冗服 解障碍。全十第三个标准“递与法律英语翻译无关。法律英语的目的是准确无误地传  ”,基本 英汉公示语对比研究 

法律信息,语言准确平实,无需修饰,遑论追求优美 

典雅。因此,法律英语翻译无需遵守“雅”的标准。综 

上所述,法律英语翻译的原则可总结为忠实于原文,兼 

顾可读性。

根据上述词汇特点和翻译原则,试举一例分析讨论。

 

 口周海燕 

ofthe occMrrence ofany event at any timeprior to the 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completion ofthe initial offering ofthe Securities as a result 

of which any ofthe Time ofSale Information OF the Offering 

Memorandum as hten amended OF supplemented wouldinclude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外交流日趋频繁,公示诏 

any untrue statementofa materialfact oromitto state a material 在经济、文化、体育、旅游、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 

factnecessaryin ordertomakethestatementstherein,inthelight 重要。本文首先从公示语的定义、分类和相关文献综述 

at'thecircmustnaces existing when such TimeofSaleInformation 三个方面梳理了公示语研究的背景

指出公示语的英汉 

or hte Offering Memorandum is"delivered to a purchaser,not 对比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mi

进一步从文本内容、用 

Shar

sle

es

adi

 of

ng.

 Common 

(选自STANDARD 

Stock Underwr

PACI

iting 

FI

Agr

C CORP.20,000,000 

eement) 词、句法、文体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了英汉公示语 

这段法律英语包括:①专业术语:Offe rin g 差异,推动双语公示语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Memorandum招募备忘录,material fact重大事实;②古 f关键字1公示语;对比分析;英汉 

体语:therein在这其中;③词语并列结构:amended or 【中图分类号】G112 I文献标识码】A 

suppleme

译文一:证券首次发行前任何时间发生的任一事件

nted修订或补充的。 【文章编号】1009

6167(2015)08.0045.03 

, 

若导致当时已修订或补充的销售时间信息或招募备忘录 

的内容中包含对于重大事实的失真陈述或遗漏,应根据 

向买方递交销售时间信息或招募备忘录时的具体情况作 口引言 

出通知,以使销售时间信息或招募备忘录中的陈述不对 

买方产生误导。 作为一种面向来华外国人士的信息传播工具,公厅 

分析:译文读来通顺流畅,且法律术语翻译精准; 语提供了衣、食、住、行以及安全提示等相关的重要作 

但译文歪解了原文意思,导致重大错译。译文认为“not 息

mi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经济和文 

mi

sl

sl

eadi

eadi

ng”修饰的是“a 

ng”修饰的是“the s

purcha

tate

ser”,而原文实际上“not

ments therein”。即使该译 

 

地位得到提高,北京奥运体育盛会和上海世博等国际怊 

文可读性很强,但它严重违反“信”的原则,也就失去 会议在中国成功举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示语不伍 

了最基本的价值。 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而且也能够体现一个国家或名 

译文二:由于证券初始发行之前的任何时间发生的 地区的对外交流和人文环境建设的水平

任何事件,导致任何当时已修订或补充的销售时间信息、

招募备忘录载有重大事实的失实陈述或遗漏陈述,以使 

 

然而,我国在公示语的使用上与其他发达国家大 

。 

有关陈述(在向购买人递交销售时间信息、招募备忘录 市和旅游热门地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缺乏相关的公厅 

的情形下)无误导成份。 语标准的参照和示范,在一些城市和旅游地可以见到 

分析:译文一采用顺译原则,紧密贴合原文逐字翻 量粗制滥造的公示语,这显然会影响跨文化的交际

译文忠实于原文,读来较为顺畅,真正做到忠实于 害当地的城市形象

捞 

原文,兼顾可读性。该译文符合“信、达”原则。 。 

总之,法律英语翻译绝非易事。法律英语用词生僻,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有关公示语的理论研究和翻谣 

句子复杂,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其文本就是翻译的一 实践,尤其是有关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言的公示语 

个拦路虎,再者要遵循“信、达”原则,对译者而言是 比研究,有助于厘清英汉两种公示语的语言以及文化差 

难上加难。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英语译者,对英汉 

双语的娴熟使用和转换以及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都是极其 

进一步规范双语公示语的表达和英汉公示语的翻译 

必要的;当然译者还要遵循特殊的“信,达”翻译原则。 本文首先梳理了公示语研究的背景,然后从文本内容, 

用词、句法、文体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了英汉公示 

参考文献 的差异。 

[1] Mellinkoff,David.The Language ofthe Law[M].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63. ■■_ 

[2 2]Medrea Nicoleta,Aurelia.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I 公示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Beh

hal

vi

enge

ora

 

 

o 

Sci

Engl

ence

ish for legal purposes[J].Procedia-Social and 国内有关公示语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

s,2012. 

但是早期 

【3】Newmark,Pete ̄Approachesto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公示语研究无论是从研究数量上还是研究内容上都有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局限性,研究者主要是收集和分析了在公共场合中的么 

[4] Webster"sNew WorldDictionary[Z].NewYork and Cleveland: 示语使用失误和误译的实例,缺乏相关的系统性和一走 

[5 李克兴1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1968. 的理论支撑

直到21世纪初,公示语的相关研究才再汐 

司,1998

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

.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成为研究者的研究热点。200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立 

【6] 吴伟平.语言与法律——司法领域的语言学研究 .上海:上 项资助了“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课题,该课题组成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分别考察了11个国家17个城市的公示语,并且收集了 

[7】 孙万彪英汉法律翻译教程[

2000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材料

之后又对这些语料进行了周霍 

. 

作者简介:周海燕,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4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0046257a169122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