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孟宪歧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孟宪歧作品精选精练


2024年3月2日发(作者:)

孟宪歧作品精选精练

送米

孟宪歧

傍晚,老林来了。老林是党的地下交通站站长。柳溪归老林直接领导。跟老林来的一个人挑来两袋粮食。老林说:“清凉洞的伤员没粮了,你把这100斤小米送过去。”柳溪点点头。

老林又说:“今晚就走,越快越好。”

老林走了后,柳溪把两袋小米打开,他把双手伸进小米里抚摸着,那种感觉真好!

他家断顿了,他已经吃了两天野菜团了。

10岁的儿子见到小米,高兴地问:“爹爹,这回咱家可以吃小米干饭了吧?”

柳溪摇摇头:“不可以的。这米不是咱家的,是给东家的。”

儿子噘起了小嘴说:“一顿也不能吃吗?”

柳溪说:“东家的米,一粒也动不得。”

老婆颤巍巍地问:“你看,咱就留一点点,给娃熬口粥喝。大人好对付,娃受不了啊,行不?”

柳溪叹口气:“不行。这是救命粮,动不得啊!”

老婆默默给柳溪拿过两个菜团团。

柳溪装起一个,把另一个递给儿子:“我一个就够了,这个给你。”

老婆又从儿子手中把菜团要过来说:“穷家富路,来回一天一宿,一个菜团咋够?”

柳溪说:“我会在路上想法的!”

在老婆幽怨的目光里,在儿子祈求的眼神里,柳溪果断地挑起了两袋米,隐进夜色中。

柳溪家距清凉洞约70里,过了乔家镇全是山路,树木参天,荆棘丛生。柳溪挑着米,困苦可想而知。

天亮后,柳溪来到乔家镇。

多半夜的奔波,柳溪已经没有力气了,他摸摸怀里的菜团,舍不得吃。

他知道,进了山里,才更累,这菜团可是他的救命粮啊。

柳溪把米袋放在一家面馆前,进门跟掌柜说:“赏我一碗热水吧!”

掌柜看看门口的两袋米问:“啥呀?”

柳溪答:“给东家还的米。”

掌柜嘿嘿笑:“你这人真傻,拿着金碗要饭吃。这样吧,你拿小米换我的面汤,咋样?一斤换一碗。”

柳溪摇头:“东家的小米,万万动不得。”

掌柜沉了脸:“你的小米动不得,我这热汤也喝不得。”

柳溪转身挑起小米就走。

掌柜喊:“还东家的小米多一斤少一斤该咋着?你死心眼啊?”

柳溪边走边说:“我死心眼。反正这米不能动。”

出了乔家镇,就进山。

柳溪实在是走不动了。

路边有小溪,他跑过去,双手捧起水来,喝个痛快。

喝了不少水,肚子饿的滋味小了些。

他坐在路边,发现了一株小黄花,一看,是苦麻子,这东西能吃,就是特别苦,管败火的。

柳溪乐了:嘿嘿,这里有野菜,就饿不着我。

他吃了苦麻子,又看见了婆婆丁,还有羊妈妈,这些都是他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野菜,不一会儿,就吃得满口青绿色。

有东西填了肚子,柳溪的劲儿又来了。

刚走几步,柳溪见一男人一瘸一拐地走过来。

男人问:“你挑的啥东西?”

柳溪答:“小米。”

男人问:“卖点给我吧?家里没吃的了。”

柳溪答:“东家的小米,我哪敢卖呀?”

男人仍不死心:“你给我一半米,我给你两块大洋。”

柳溪想:100斤小米也就值一块大洋,现在50斤小米给两块大洋,这买卖合适呀。

柳溪说:“这样吧,今儿这米不能动,明儿我给你送来,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行不?”

男人面露难色:“可是,我这会儿缺粮啊。”

柳溪只好说:“这我可帮不了你。”

男人一瘸一拐走了。

柳溪心里难受。

他想,这小米如果不是送给八路军伤员的,他说啥也要卖给这男人点,一家人挨饿,那滋味他尝过啊。

柳溪望一眼前面的大梁,拿出菜团,大口吃起来。

他知道,翻过大梁,就到了清凉洞。

吃完菜团,他顿觉又来了劲,挑起小米,跨步翻梁。

站岗放哨的战士发现了柳溪。

10多个伤病员一同来到洞口迎接着他。

陈连长握着柳溪的手说:“柳哥,你辛苦了!我代表大家谢谢你!”

说罢,陈连长给他敬了一个军礼。

陈连长吩咐赶紧熬小米粥,柳大哥一定饿急了。

这时,一个男人一瘸一拐走进来,柳溪一看,是路上遇见的那人。

陈连长说:“这是新来的张排长,粮食没运来,肯定是有困难,我们自己也得想法,我就派他出山买粮。”

张排长把经过一说,大家都哄堂大笑。

柳溪喝了一顿香喷喷的小米粥。

(摘编自《民间故事选刊·上》)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在开头交代了柳溪的党员身份和他送大米的用途,这为柳溪后面拒绝别人的行为提供了思想支撑。

B.柳溪“把双手伸进小米里抚摸着,那种感觉真好”一句,既暗示了其家庭贫困,又体现了粮食的无比珍贵。

C.柳溪从妻子给他的两个菜团中拿出一个给儿子,而自己宁可路上挖野菜吃,这说明他是关爱家人的好男人。

D.柳溪其实完全可用卖50斤小米的两块大洋为队伍再多买一些粮食,但他没有这么做,说明他确实死心眼。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是山路,树木参天,荆棘丛生”的环境描写,既突出了送米路途的艰辛,也突出了柳溪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

B.“菜团”对于柳溪来说,极其重要。文中写他先舍不得吃,后来又大口吃了,这看起来矛盾,实际不矛盾。

C.小说将张排长花大价钱买米与柳溪舍不得动一点米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主要人物柳溪的优秀品质。

D.小说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很集中,叙述简洁,不枝不蔓;对话虽简洁,但寥寥数语就将人物形象的特点凸显了出来。

3.小说的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4.小说中,柳溪家人、面馆掌柜以及张排长都向柳溪要米,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1.D(“说明他确实死心眼”分析不当,应是体现了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坚持原则的精神)

2.C(两者之间不是对比,两人都是为了伤员所需的粮食,其目的是一致的)

3.①用“喝了一顿香喷喷的小米粥”突出了柳溪不辱使命后的愉悦心情。②用语虽然十分简洁,但照应标题“送米”,并交代了故事结局,使故事情节更为完整。③故事由“送米”开始,由“喝粥”结束,平淡朴素,而又耐人寻味。(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

4.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小说就是借一次次要米的情形,使故事情节得以展开。②突出了主人公不为自己、一心为公的形象特征。一次次的要米,使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也得以在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中完成,从而突出了人物的优秀品质。③揭示了小说的主旨,高度赞扬了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木匠和他的儿子

孟宪歧

热河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叫谢老刚。因为谢木匠的手艺太高了,热河镇就没有人再干木匠活的啦。

很多人都想拜谢木匠为师,谢木匠说:“对不起,我不收徒弟。”背后谢木匠跟老婆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老婆说:“别人不教,可栓子不能不教吧?”

谢木匠就嘿嘿笑:“那是呀。不教他,我这手绝活儿不就真绝啦?”

栓子十八岁那年,正式跟谢木匠干活。起初,干粗活,用力气,谢木匠干巧活,干细致活。后来,谢木匠就教栓子干巧活,干细活。

做家具,要凿不少卯眼,大大小小的。谢木匠画好线,栓子凿。可在做榫子时,栓子发现,那些凳子之类腿上的榫子比卯眼小不少,栓子有些纳闷,就问谢木匠:“爸,八仙椅的卯眼大,榫子小,安上也不结实呀?”

谢木匠便嘿嘿笑,说:“傻小子,要是都弄得结结实实的,用上三五十年咱不得饿死呀?榫子小,加楔子,上腻子,用个三五年,散架了再找咱给修,咱的活儿就永远做不完。”

栓子说:“那不是有点弄巧了吗?”

谢木匠还是嘿嘿笑:“我不巧点,咱家的日子早没法过啦。”

谢木匠又说:“记住,大件的东西,像躺柜啦,炕柜啦,那是人家装粮食用的,装被褥用的,不好搬动,就给做结实点,能用一辈子。那些常用的小物件经常搬动,也好做,用个三五年就不错了。”

栓子自言自语:“那要是让人家看出来,多不好意思呀?”

谢木匠说:“说你傻了不是?我做的东西,神鬼也挑不出毛病来。”

栓子发现,每回要把木板粘在一起的时候,要熬胶熬鳔,只有把胶鳔混合在一起,才粘得瓷实,而且不怕水。谁家做家具,就要准备这些料。熬胶熬鳔是个技术活,时间短了,太稀,用上不牢靠;时间长了,熬硬了没法使。熬胶熬鳔这活儿都是谢木匠亲自来做。胶多少,鳔多少,熬多长时间,都有底数,这底数就在谢木匠心里装着。

大队支书找谢木匠说:“你给我爹做口棺材。”

谢木匠摇头:“那是粗活,我从来没干过。”

支书说:“你把它当细活做不就行了吗?娟子高中毕业二年了,应该推荐她上大学了吧?”

谢木匠沉默良久,说:“好吧。”

谢木匠跟栓子给支书家做了棺材,描龙画风,看不见榫卯,看不见疤痕,简直是一件华

丽的工艺品。支书脸上很有面子,谢木匠因此声名大振。

有很多人都来找谢木匠做棺材,谢木匠一口回绝。很硬。

支书果然不食言,推荐娟子上了大学。

娟子出嫁,家里要陪送一对梨木箱子,谢木匠说:“得给你姐做结实点,用一辈子不行,得能用两辈子!”

栓子仔细观察谢木匠怎么凿卯眼,怎么做榫子,怎么熬胶熬鳔,用了多少,熬了多长时间,一一记在心里。

送姐姐那天,谢木匠长叹了一口气:“这对箱子,我是用心血做的,能用两辈子都不止!”

谢木匠终于老了。

谢木匠躺在炕上,跟栓子说:“做家具,最要紧的是胶和鳔。你记住了,三分之二的胶,三分之一的鳔,是最好的。但你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了,你就没饭碗了。”

栓子答:“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三分胶一分鳔,三个时辰不能少。对吧?”

谢木匠惊讶地问:“你咋知道的?”

栓子答:“你梦话里说出来的。”

其实,这是栓子暗中观察得出来的。

栓子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木匠生涯。

栓子没有按谢木匠的嘱咐去做。

栓子干活一是一,二是二,做出的家具坚固耐用。

有人说:“栓子,你比你爸实诚。”

栓子问:“你这话是啥意思?”

那人答:“凡是热河镇让你爸打家具的人都知道,你爸爸留着后手呢。大件的家具还行,就是那些椅椅凳凳的,用个三五年,就都坏了,还得重新做。”

①栓子红了脸……

②后来,栓子赶上了好时代,时髦的家具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当上了栓子家具公司的经理,他的手艺不仅享誉热河镇,还在县城小有名气。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蓄势,交代谢木匠手艺太高以致热河镇没有人再干木匠活了,悬念十足,令读者充满期待;从全文来看,这是欲抑先扬的写法。

B. “熬胶熬鳔是个技术活……都是谢木匠亲自来做……底数就在谢木匠心里装着”这句话表明谢木匠教栓子学徒留有一手,怕没了饭碗。

C. 小说结尾前写“有人”和栓子的对话,是对谢木匠自作聪明——“神鬼也挑不出毛病来”的讽刺,表明了作者做人要实诚的态度。

D. 整篇小说以对话为主,情节相对简单,中间穿插的“做棺材”“做梨木箱子”两个故事使谢木匠的形象更加典型,同时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6. 小说运用了多组对比来刻画谢木匠这一形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7. 最后标有①②的两处,哪一处作为小说的结尾更好?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答案】

5. B

6. ①给支书爹做棺材与回绝其他人做棺材的请求形成对比,突出了谢木匠的势利;②给别人做东西弄巧与给女儿做陪嫁的箱子用心血形成对比,突出了谢木匠的自私;③栓子和谢木匠的言行形成对比,突出了谢木匠不实诚;④谢木匠一辈子只是一个木匠与栓子从热河镇到县城的事业如日中天形成对 比,突出“实诚”之于人生的意义。

7. 用①结尾更好:

(1)从情节设计及表达效果来看,用“栓子脸红了”作为结尾,戛然而止,余味深长。

(2)从人物形象来看,用“栓子脸红了”作为结尾,通过栓子的神态描写,表明他对父亲不实诚的羞愧,使人物形象得以丰满和完善。

(3)从主题来看,用“栓子脸红了”作为结尾,主题含蓄蕴藉,引发读者的深思,增强了小说的反思意味。

用②结尾更好:

(1)从情节设计及表达效果来看,这样的结尾给栓子的人生一个补笔,与开头形成对比呼应,使情节更完整,同时给读者以欣慰、愉悦之感。

(2)从人物形象来看,这样的结尾强化了栓子与他的父亲人生路的不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典型。

(3)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尾充满正能量,突出了实诚可成大事业这一温暖主旨,表达了作者的美好 愿望,使小说主题更彰显。

【解析】

4. 试题分析:B项,“教栓子学徒留有一手,怕没了饭碗”理解有误,从原文“不教他,我这手绝活儿不就真绝啦?”“起初,干粗活,用力气,谢木匠干巧活,干细致活。后来,谢木匠就教栓子干巧活,干细活”的叙述来看,谢木匠不是不教,只是想循序渐进教栓子。

5. 试题分析:题干问“小说运用了多组对比来刻画谢木匠这一形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这是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及其表达技巧。作答时先从小说中找出为刻画谢木匠这一形象所运用的多组对比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相关内容分析概括谢木匠这一形象特点。而多组对比的相关内容一般也是对人物的身份、地位、涵养以及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描写的相关内容,或是与他人的比较。如“谢木匠跟栓子给支书家做了棺材,描龙画风,看不见榫卯,看不见疤痕,简直是一件华丽的工艺品。”“有很多人都来找谢木匠做棺材,谢木匠一口回绝。很硬。”“谢木匠便嘿嘿笑,说:‘傻小子,要是都弄得结结实

实的,用上三五十年咱不得饿死呀?’”“娟子出嫁,家里要陪送一对梨木箱子,谢木匠说:‘得给你姐做结实点,用一辈子不行,得能用两辈子!’”“栓子干活一是一,二是二,做出的家具坚固耐用。”“有人说:‘栓子,你比你爸实诚。’”“热河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叫谢老刚”,谢木匠始终只是一个木匠,而他儿子:“后来,栓子赶上了好时代,时髦的家具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当上了栓子家具公司的经理,他的手艺不仅享誉热河镇,还在县城小有名气”等。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最后标有①②的两处,哪一处作为小说的结尾更好?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这是考查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回答此题,可以根据作品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论据,进行作答。这里需要学生给出选择,是①处结尾好还是②处结尾好,“结合全文说明理由”,这是要求学生作答时不能脱离文本,自己的观点要依托于文本内容。观点成立的理由要从人物形象的刻画(谢木匠与栓子)、情节的设置及其表达效果、主题的表现等角度分点一一论述即可。

点睛:探究题是一道论述题,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作答时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探究题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必须有理有据,但不要脱离文本,更不要背离主流观点作答。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往往就体现在探究题上,我们不要为思维创新而创新。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9334263a161724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