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分析——范畴·路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分析——范畴·路径·经验


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

第53卷第6期2020年11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

53

No.

6Nov.

20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分析—范畴•路径•经验—陆轶之(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政党硬实力是一种“外缘力”,体现的是一种主动的“强制力”,表现的是一种硬形象,是撑起政党的

物化力量。政党软实力是“内生力”及其对外延伸力,是一种被动的“柔性”力量,主要是政党的意识形态、价

值观、信仰和文化等内在规定性及其力量的延伸。硬实力是软实力发展的物质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建设的

理论和思想指导。硬实力有软的一面,软实力有硬的成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沿着硬实力和

软实力两条线展开,取得显著成就,也有一些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软

实力和硬实力建设,党内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建设必须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手抓,要以制度约束人、以理想信念

感召人,要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抓出实效。关键词: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硬实力;软实力;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579(2020)06

-

0011

-09An

Analysis

of

Building

the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of

CPC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ategory,

Path

and

ExperiencesLU

Yizhi(School

of

Marxism,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1

,

China)Abstract:The

hard

power

of

a

political

party

is

a

kind

of

external

force”

,reflects

a

kind

of

active

coercive

force

,

displays

a

kind

of

hard

image,

and

is

the

materialized

force

that

holds

up

the

politi­cal

party・

The

soft

power

of

a

political

party

is

the

internal

force”

and

its

external

extension

force,

as

well

as

a

passive

"flexible”

force.

It

is

mainly

the

extension

of

the

party's

internal

stipulation

and

its

strength,

such

as

its

ideology,

values,

beliefs,

culture,etc.

The

hard

power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ft

power,

and

the

soft

power

is

the

theoretical

and

ide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

power.

The

hard

power

has

a

soft

side,

and

soft

power

has

a

hard

compon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PC

has

been

building along

the

two

lines

of

hard

and

soft

power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and

there

are

also

some lessons

to

be

learned・

Since

the

18

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the

Party

has

strengthened

both

soft

and

hard

power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aken

on

a

new

look.

To

build

the

Party,

we

must

use

both

soft

and

hard

power.收稿日期:2020-06-0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苏联东欧地区共产党理论反思、发展及其对中国道路的借鉴价值研究”(编号:

15BKS069);河南工业大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人才培育)资助项目“中国道路自信

与苏东共产党社会主义理论探索比较研究”(编号:2015SKCX05)作者简介:陆轶之(1976

-),男,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社会主义与当代研究。

12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年We

must

use

institutions to

restrain

people

and

inspire

them

w让h

ideals

and

convictions.

We

must

mobilize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whole

nation

to

participate

Jointly

manage,

and

achieve

real

results.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arty

building

hard

power

soft

power

experience政党就是一个堡垒,其力量大小不但取决于有形的物质载体,即所谓“硬实力”,而且也取决于无形

的精神力量及其延伸,即所谓“软实力”。一个强大而有力量的政党,必然是硬实力与软实力都强大,反

之,必然是一个松散无力的政党。以社会、国家和民族发展为己任的政党,必须是强有力的。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取得巨大成就,正是源于其内部强大的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自

我纠错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能力,也正是源于对“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认识

和信念的坚持。一、政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的内涵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专著中首次提出“软

实力”的概念,并在随后形成与之对应的“硬实力”概念。约瑟夫•奈的“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从国家

实力角度谈如何加强建设。其“软实力”主要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制度优势等形成的吸引力和感召

力等力量,“硬实力”是指生产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军事实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水平。本文借用

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概念,但重新定义政党“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内涵,从两个角度分析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路径、成就及经验。(一)政党的硬实力政党硬实力是政党存在、发展和达到自身目标任务的基础条件,是物质的、制度的、意愿的等物化力

量表现,是政党展示影响力和领导力的物质性和支配性力量。从效用和功能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

硬实力具有强制性作用,要求党员必须遵守执行。此外,硬实力还有惩戒性作用,对违反党的纪律和规

则的行为做出相应惩处。即是说,硬实力对内对外一般展示“强力”效果。硬实力撑起政党的框架、组

织和结构体系,使政党在社会中能够“立”起来,是政党发展和从事活动乃至完成使命的物化条件。政

党硬实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能一劳永逸地建成自己的硬实力。政党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不断改革、更新、提高自己的硬实力。在此基础上,政党通过建章立制和自身的各种活动,建立和发展软

实力。政党硬实力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党员的数量多少、素质高低,政党的战斗力强弱、公信力和先进性的表现。这是政党本身的物化

属性,是政党显示“强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自身目标任务的基本条件。党员的物化力量强大,决定

政党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执行力。纵观世界各国,影响力和执政力强的政党,大多拥有一定数量高素质的

成员,拥有比较强的领导力和战斗力。这些政党在执政期间,能够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正确政策措施,

保证政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体现了本党始终站在社会历史发展先进潮头的能力,从而使党长期保持较

高的公信力,反过来,公信力和先进性也使这些政党能够更多地吸引群众,把人民团结起来。2.党的组织结构、管治体系、运行机制的严密性、合理性、有效性。这是政党把众多党员有效组织和

动员起来,使各级组织机构实现有效运行、政令畅通、办事高效、人尽其才的黏合剂。政党的组织结构和

运行机制越健全越有效越合理,则其硬实力越能发挥效力,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政党会在地方和

全国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一般而言,这些组织机构包括基层组织、地方组织和中央组织,每级组织还会

建立相应的办事机关。政党在这些组织机构体系间建立一整套严密的授权、赋权、指令、指导、监督、汇

报等制度、纪律和规范,使这些机构和机关的运行形成上下畅通、左右联结,并实现相互有效监督和约束

的机制性安排。比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就很好地体现了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合理

性、有效性。它要求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

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重要事项采取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方法产

生,党的各级组织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把党组织和

党的领导人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

第6期陆轶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分析133•党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政党的党章、党纲、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

细则等形成基本法规条例,共同构成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政党是为了完成一定政治任务的团体,其性

质、信仰、信念、理论、目标任务以及自身管理、运行、监督情况及科学性、规范性、现代性等都可以从这些

规章制度中体现出来。政党政治制度是否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决定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和代表

性,并且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转换而进行自我改革、发展和创新;决定政党的政治立场、阶级立

场、社会立场以及利益倾向是代表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也就是政党的合法性问题。政党政治制度科学、

合理,政党政治决策活动规范、现代,政党为社会的多数人服务,就决定了它能够团结、吸引、凝聚多数

人,最终展现政党强大的硬实力。4•党的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这是政党自我建设能力,因为刀刃向内,

自我革命,对党内是自我净化和能力提高的举措,对党外则会产生极强的正向示范、吸引和强悍震慑效

应,这个能力最终会叠加在其他硬实力上,增强党的总体硬实力。如果其他硬实力更多表现为静态的强

制性的话,那么,这个硬实力则多表现为活动性和执行力的强制性上。作为一个以达到一定社会政治目

标为己任的社会组织,政党需要不断随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行创新思想理论、提升党员干部、改革规

章制度、反对和惩治腐败等能力建设。这个能力的大小非常直观地体现政党硬实力的强弱。(二)

政党的软实力政党软实力是政党通过自身精神、信念、思想、理论、价值观和文化等内涵修养建设,对内对外形成

的吸引力、同化力、渗透力、凝聚力等感化力量。软实力主要不是一种强制力,而是一种“柔性”的精神

力量。如果说硬实力是主动的和可控的“强力”展示的话,那么,软实力则主要是对党内党外人员的被

动和软性吸引力。但是,软实力也不总是消极地显示自己的力量和作用,政党会积极加强自身软实力建

设,力图使自己的思想、理念、信仰、价值观等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关切相一致,向

人们显示自己的领导力、组织力、战斗力,以获得人们的更大支持。虽然只是被动吸引,但是,在一定程

度上,政党力量的强大更多取决于软实力。软实力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对政党产生信服、信赖乃至依赖,

直至精神上的信仰,其精神作用更持久、更稳定、更纯粹。政党软实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政党自身的精神、价值理念等内在规定性。包括意识形态、理想信念、思想理论、价值观、政党文

化等。这是政党的灵魂,决定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撑起政党的内在精神支柱。政党的内在规定性鲜明地

体现其阶级性、社会性和社群性,其站在谁的立场上、为谁服务、为谁谋利益等基本问题一目了然。内在

规定性是政党软实力乃至政党整体领导力和战斗力等力量大小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政党必须修炼的

“内功”,是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2.政党内在规定性的外在力量的延伸。包括政党形象,政党对社会成员的吸引力、整合力、动员力、

同化力、凝聚力等力量。外在力量的延伸是政党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倍增器,它利于放大政党的领导力和

战斗力,增强政党的吸引力、团结力和凝聚力。外在力量延伸不能独立存在,它是在内在规定性建设的

基础上,依附并受限于内在规定性,同时它对内在规定性有相应的反作用。先进和优秀的政党理想信

念、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等内在规定性可以推进外在力量延伸更加强大,反过来,外在力量延伸又可以增

强内在规定性的正面形象和吸引力,并共同形成增强政党软实力的合力。过时落后的内在规定性和其

外在力量延伸则互相迟滞、抑制对方力量的发展和扩大。(三)

政党“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政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叠加在一起形成政党的整体力量。硬实力主要是一种物化的外在的力量,是

一种“外缘力”,它是有形的载体,对党内是一种硬约束和强要求,对内对外表现一种硬形象。软实力是

一种精神的内在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的延伸,主要体现一种对人民被动的、软性的吸引力。硬实力是政

党的物质基础,支撑起软实力建设,并在软实力指引下加强和改革自身建设。软实力是政党的精神和灵

魂,内含于硬实力中。软实力通过自身建设为硬实力建设服务,以提高硬实力建设水平,使其始终与软

实力相适应,达到双方可以配套叠加在一起的程度,从而增强政党的整体力量。硬实力建设主要是政党的内涵建设,其力量向内,主要通过制度、规则、机制等建设,加强对党组织

和党员的约束与惩治,以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软实力建设则兼有内涵建设和外延建设两方面,对内

14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年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凝聚力,使党更加团结如一人,力量拧成一股绳。对外则加强吸引力、团结力、组

织力、渗透力、凝聚力等建设,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党组织和支持党的活动。硬实力有软的一面。政党在对犯错误的党员约束、规范、惩治时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惩教结

合,尽最大可能“治病救人”。先进的政党总是严肃纪律、严格规章制度,特别严管党的干部,把纪律挺

在前面,做好早期预防,尽力做到“严管就是厚爱”,爱护党的干部。软实力有硬的成分,先进而优秀的

政党,其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力以及无形的延伸力,就是一种强悍的战斗力,对其他政党和社会团体

就是一种压制力和震慑力,对其产生一种不可战胜的威慑力。此时,强盛的软实力,展现的是一种硬力

量。此外,软实力因为作用更持久、更稳定、更有效,对政党来说,其提升比硬实力更艰难,因此是政党建

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关注点。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党建路径与成就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党的建设也是沿

着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两条路径展开,取得了重大成就。(一)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建设1•重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基础和重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均

高度重视和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各项制度建设。

1980年8月,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

性。”⑷(曲6

3。7)要求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以党纪党规约束和规范各级党组织和

党员的行为。随即,中央恢复和加强党的组织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随后,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

明确写上“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心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呦党的十三大报告专门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要求实现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正规化,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党内民主。

与此相适应,党中央坚决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推进干部队伍“四化”机制建设,在全国大力开展精

简机构,实行党政分开。1993年出台《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2002年党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制度上规范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以及奖惩等事项。国家加强和完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并及时推出依法治国方略,完善法律制度并加强依法监督,严格要求并规范各级党

组织和党员的一切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大力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和

党的决策制度、工作机制、运行机制、监督形式以及党的选举制度等建设,大会特别提出要探索适合中国

国情和党情的党的基层组织民主建设的方式和形式。在各项制度建设推进的同时,党逐渐完善和加强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和执纪工作制度建设与能力的提高。2.加强党的质量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党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素质的高低并决定党的执

政能力。一个先进而优秀的政党必然拥有大量信仰坚定、道德高尚、甘于奉献、乐于清贫,且忠实于党和

国家事业的党员,党的质量建设首要的是吸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党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

质量建设,在革命和建设年代,正是党培养和锻炼的无数优秀党员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才取得革命胜利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这一优良传统,不懈地加强党的质量

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二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不能再走运动式老路,而应在改革和制度建设的基础

上,加强党员思想、理论、信念、政策等教育,净化和纯洁党的队伍。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质量建设

关键在于党的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党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3](p49)的基

本要求,逐步实现党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党的十四大要求做好新老干

部交替工作,注重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还要进行机制性改革和建设,把不能胜

任的干部调整下来,逐步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党的十六大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基层

党组织和党员的执政能力,本次大会特别指出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及

党员的教育工作。执政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政党硬实力大小的关键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但多次强

调党员干部的“四化”标准,而且大力加强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培养与锻炼,以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

第6期陆轶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分析15员干部的执政能力。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

决定》,对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方式做出明确要求,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

政、民主执政。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面临“执政考

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挑战,同时党内可能还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

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等问题,因此特别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三

中全会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和践行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指出要努力营造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

会、学习型政府以及在各行各业推行大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管理、新理念的氛围。十六届六中全会

提出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全党全社会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公共服务体系”,推

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级各

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党必须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精神,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3•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战斗力、

号召力、组织力、凝聚力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强大的基础。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党正

是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把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引上了康庄大道。

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O[2](pl2)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脱

离群众是我们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必须对此加以纠正和整顿。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一些党员干部

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脱离群众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有所增长,大会要求各级干部

在工作中重实效、突实绩、办实事。十五大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群众生活调研,根据群众实际需要因策施

政,在实际工作中绷紧为人民服务这根弦。党的十六大要求全党积极探索坚持群众路线的好办法,提出

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指出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建设,保障党的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坚持群

众路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要以党的优良作风促政风带民风,

反对形式主义和奢侈浪费,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要坚持真理、坚持求真务实。4.反腐倡廉。党内腐败是政党的大敌,它会使党员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信仰丧失,导致党员政治蜕

变、思想堕落、经济贪婪、擅权妄为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进而引起党组织涣散,严重消减政党的硬实力

和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经济、政治、社会、

文化等领域,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行为屡有发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打击党内腐败行为。十三大报

告强调要“经常地整顿纪律,经常地清除腐败分子和妥善地处置不合格分子”,[3](p54)坚决惩治党内腐败

和执法犯法等行为和人员。十四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坚持依法打击和开展教育相

结合的方法,要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的方法,要坚持源头治理、预防腐败。党的十五大将反

腐败斗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这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⑷(跑大会强调

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战胜不了的,党最大的危险就在于内部的腐败。要求在惩治腐败过程中要标本兼

治,特别指出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要求全党动员,全国人民支持,“党委统一领导,党

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决遏制腐败现象”。⑷(跑十六大

报告指出,如果腐败不除,党可能面临执政地位丧失的危险,必须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党的十七大要

求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制机制建设,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建设,加强对各

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开展专门巡视制度建设,加强巡视监督。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建设(二)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在软实力建设上面对着两大挑战:一个是“十年动乱”期间,造成部分党

员思想认识混乱、理想信念崩溃、政治意识淡漠,必须尽快在这部分党员中完成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另

一个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入侵以及党内抓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弱化,部分党员

放松对自己理想信念的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中国共产党及时认识

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力纠正以前的错误和不足,强调党的软实力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党的十二大报告

重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2](p9)是我们党根本的指导路线和工作路

线,全党同志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这条路线。针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出现的一些争论和我们在工作中

的一些偏差,党的十三大指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着重点是“必须全面宣

16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年传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⑶(网并强调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辩

证关系,指出它们之间不能有所偏废。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思想建

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

党,“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

潮”。⑷(网)党的十六大报告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党加强思想理论学习,

强调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5](P38)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形成

的科学指导思想凝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严格遵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指导。改革开放到十八大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表现在

党的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党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党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党员人数大幅增长,党员素质

和思想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内监督更加有力,反腐效果更加显著。但是,

纵观这一时期党的建设,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应该汲取,主要表现在:第一,重视硬实力建设,而软实力建

设有所弱化。1992年以前党把中心任务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大力抓物质文明建设,这有其历史合理性,

但是,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特别是党的指导思想和理想信念建设抓得不紧。1992年后,中央扭转了以前

工作的失误,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党的理想信念建设,成效显现。第

二,重视出台文件,抓落实不够。在那段时期党在思想理论建设、领导制度、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监督制

度、反对腐败等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方方面面建设中,出台了相对全面而详细的文件,但在具体落实上抓

的力度不够。第三,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对党内出现的政治意识不强、非组织活动

等行为没有能够及时坚决制止;对党内逐渐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腐败问

题纠正处理得不及时、不精准、力度小;最应该体现党组织堡垒优势和力量的党的基层组织涣散、软弱无

力,特别应该体现党的领导力和先进性的农村及非公经济组织中,部分组织党的建设形同虚设,不能起

到应有的领导和先锋模范作用等。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的路径与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充分吸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大力推

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

治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一切

工作的领导,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全面加

强,制度建设在先,重在落实,强在监督,把党纪挺在前面,预防与惩治相结合,治病与救人并重,严管与

厚爱并行。党的建设成就显著,党内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党的建设注重全面从严,既立章又抓实,“抓铁留痕”,硬实力建设强调软实力的内涵,软实

力建设突出硬实力的延伸,软硬实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两方都不偏废,突出自身质量和能力建设,扭

紧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全力提高党的整体领导力、组织力、感召力、吸引力、团结力。紧随制度建设的

是落实的跟进,各级纪委监委的监督巡视不但审查、调查党的硬实力建设与落实,而且也审查、调查软实

力的建设与落实。基于以上原因,下文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不再分述。(一)建章立制,执纪立规,坚定地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

共制定出台了

70部左右的准则、条例、规则、规定等党内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但不限于:2012年和2017

年分别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2部,2016年制定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关于新形势

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则,2014年颁布施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6年通过

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7年修改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2018年起施行的《中

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条例14则,2017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

行)》等2则,2015年起施行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X2017年印发的《领导干部报

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等规定2则,2017年起施行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

第6期陆轶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分析17和《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13则,2014年起施行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

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等2则。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要求全党尊崇党章,遵守党纪党规,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

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要求全党同志

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杜绝和刹住管党治党失之于

“宽松软”与党建质量下降的问题与趋势,全党高度重视增强政治意识和提高政治站位,正如毛泽东早

年要求的,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O[6](p92)此前

党内出现的很多非组织活动,存在的无视党中央权威,对党中央决定阳奉阴违,以及各种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贪污腐败等行为,从根本上说都是政治意识淡薄结出的恶果,因此,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7]

加强政治建设还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层

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党内监督主体责任,严厉惩处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强化党的纪律规章

制度的执行。(二)

狠抓党的质量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着重思想建党。中国共产党相较于其他政党的独特

优势,就是她是有先进理想信念的政党,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

共产党人有崇高而远大的理想,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有着实现共产主义社

会的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内不应该有党员精神萎靡、信仰动摇、思想混乱、道德缺失等现象的存在,但

是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在部分党员甚至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时有发生,有时候情况还相当严重,它对党的

软实力是极大的损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

就会散一尺O,,[8:(P15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坚决

纠正部分党员思想上的错误,要求“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

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⑼(P⑹全体党员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庄严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

自己,既追求上进,又脚踏实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

实”

[8](p381)党的质量建设还在于选准用好优秀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和部门领导中的“关键少数”,这些优秀

干部可以起到“以上率下”“立标杆”“作示范”的作用,带领和指引普通党员争当先进、积极奉献,在党

内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选拔优秀干部的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

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⑷®⑵选拔、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干部是党的质量建设的需要,也是应对

“四个不足”和“四个危险”挑战的需要。优秀干部的选拔必须坚持政治标准,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优秀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拥有把握政治方向、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

范政治风险的能力,他们需要有能够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党的凝聚力、号召力、组织力、战斗力。坚持群众路

线,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优势所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

进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

大公无私,她们是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努力奋斗的政治组织,“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经常同群众保持真正的

联系的党,善于领导这些群众的党,,o[10:(P34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主体地位。党的

十八大要求在全党开展清正廉明、务实为民的群众实践教育活动,要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

之中,实地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心声,真心实意帮助解决群众疾苦。党的十九大指出,党

的作风建设决定党的生死存亡,全党必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党内“四风”问题,加强党的政治

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廉洁纪律建设。群众路线是整治“四风”的有效方法,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不但可以克服党内各种不正之风,而且能够更紧密地联系群众、影响群众、动员群

众,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o,,[11](P770)这样就

18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年可以影响全国的风气,造就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和政治环境。(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斗争。一个先进和优秀的政党一定是勇于自我革命、

管党治党严格的政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原则和遵循。管党治党一在制度

建设,二在加强教育。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屋建令瓦,紧锣密鼓地做好管党治党和反对党内腐败的

各种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做好预防、监督和惩治腐败的制度准备。党中央坚持反腐败全覆盖、无禁区、零

容忍,坚持惩防并重、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纪委监委巡视力度和范围,建立

巡视巡查上下联动、互相监督,构建指挥统一、权威高效、覆盖全面的监督网。加强党内监督、动员社会

监督、鼓励舆论监督、保障司法监督,形成上下齐心合力的监督局面。全面从严治党要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要把党员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结

合起来,一方面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使他们从思想信念上严格要

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党员能力培养,着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

执政水平,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明白自身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做勇于担当、敢于负

责的优秀党员,全面提高自己拒腐倡廉的能力。教育党员要深入社会工作实际,深入群众生活,广泛开

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8](p375)自觉以优秀党

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大力加强软实力

和硬实力建设,成效显著。这一时期正好是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进步大改善、中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

设谋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党的建设密不可分。成就的取得也正是中

国共产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建设常

抓不懈结出的丰硕成果。总结这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

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政党的力量取决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叠

加,两者的叠加会使政党总体实力倍加或倍减。若两者实力都强大,则政党的总体领导力、组织力、战斗

力、感召力、渗透力将会更加强大,但是,若政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或者其中一个弱小,则政党的总

体力量会成倍递减,表现在政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团结力、渗透力、感召力弱化,政党获得党员和人民的

支持减小,政党将难以完成自身的使命。当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着重抓软实力建设,忽视或者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抓硬实力

建设,也会由于思想、信念、信仰的先进、高尚、纯粹而感召党员和人民为党和国家民族解放和建设事业

努力奋斗,但是,这种主要依靠软实力建设的党建方法不会持久,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其力量会大幅削

减。同样,重视硬实力建设而忽视软实力建设,党纪党章等规章制度建设会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最

终这些规章制度等硬实力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其作用会大打折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体上软硬实力都在抓,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更是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坚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全面加强监督、惩治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与

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净化理想信念、纯洁党性修养相结合,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内曾经出现的各种不正

之风、非组织行为和贪污腐败等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党内风清气正的大环境得以恢复,精神面貌焕然一

新。实践证明,党的建设必须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手都要抓,不能偏废。“一个政党只有坚持严字当头,

把严的要求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才能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力量和能力革除党内存在的问题o,,[12](二)

党的建设需常抓不懈,需要以理想信念感召人,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

国共产党是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带领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发展、

求富强,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艰苦探索、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国家解放和民族独

立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后,又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时期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

成就。一定程度上,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史可以看作是等量齐观的两件事,中

国革命与建设的成就与挫折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密切相联系,大凡党建正确并且抓得紧的时候,就是革

第6期陆轶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分析19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反之,党建一旦出问题,则革命和建设也必然出现曲折和挫折。因此,党

的建设需常抓不懈,这不但事关党的前途和命运,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面临着自近代以来最好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机遇期,同时,这也是世界局势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面对的国内国际不确定不稳定因

素增多,因此也是我们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风险期和危险期。这是拼意志力的关键期,意志力需要精神支

撑,精神的内核是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中国

共产党善于把这个共同信念与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精神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吸引、感化、凝聚、团结中

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理想、信念、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最持久、最稳定、最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拥有这个力量。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的挑战,在坚持理想信念等软实力建设的

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党纪党规等硬实力建设。规章制度越完备、党的运行机制越健全、党内党外监督越

全面、惩治腐败越及时有效,则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力越能得以体现,党就越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和爱戴。历史已经证明党加强硬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党面对的未来任务更加艰巨,规章制度

等硬实力建设更是必须抓紧、抓实、抓长远。(三)党的建设必须动员全党乃至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管出实效。中国共产党

是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领导着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领海和海岛

面积与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共产党不但要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

任,而且还要处理好庞杂烦琐、头绪万千的国内国际各种事务,显而易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大力动

员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参与是完成这些任务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走向胜利,正是坚持了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要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

治,”⑴]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路线,并不断强调人民主体

地位,带领和团结全党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正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的工作作风,并不断创新和改进党的领导和工作方式。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坚持这

些优良作风,坚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创新党的理论、路线、制度和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党内党

外监督,支持人民监督、社会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

良好建党局面。参考文献:[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6-01-12(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2] 辛向阳.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理论建构[J].理论探讨,2019(5)=23.[13] 柳宝军.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J].求实,2019(4)=4-16.(责任编辑:郭荣华)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5036730a138749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