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发(作者:)
第27卷第17期 2011年9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27 Ⅳ0.17 Sep. 20l1 Web2.0技术在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应用 ——作用和缺陷 王东波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目前不少图书馆在门户网站建设中依托Web2.0技术,Web2.0技术已成为其网站制作是否成功的关键。积 极探讨了Web2..0技术对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影响和作用,及时发现Web2.0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对今天乃至未来 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极为必要。 关键词:Web2.0技术;图书馆门户网站;Web2.0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0 1 Web2.O技术带给图书馆门户网站 的革命性变化 1.1 解决了门户和用户互动性差的问题 Web2.0的特点是互动,它可以使社区、论坛、 检索,门户网站的效能不高;各网站间不能实现有效 连接,网站信息单一,读者无法自主选择和聚合信 息。Web2.0技术可使类似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1.4解决了网站的发布系统及评论系统和插件应 用存在缺陷的问题 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很需要blog,各种blog如新 博客、个人空间(如MSN、Space)等用于发布个人信 息的平台出现在图书馆网站上,并且带有聚合性质, 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的社交网络服务,由用户 闻blog、资源推荐blog、培训服务blog、读者活动blog 等能为用户提供一个独立评论、知识组织管理和知 识共享的平台,用户在做各自的知识整理的同时,也 为其他的访问者提供知识。Web2.0的blog能实现 可视化编辑,实现了分类,复杂点的能支持Tag标 签。Blog的评价系统能支持评论。 1.5解决了网站的使用效果和价值体现不理想的 问题 合作完成某些任务或服务的平台。Web2.0不像 Web1.0那样,用户只可以检索信息库中的内容为 已所用而不能变更库中的内容,它能在诸如参考咨 询、读者论坛等模块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允许用户间 互相交流和互动,在某些模块还允许用户更改信息。 1.2解决了门户网站缺乏个性化服务的问题 网站目前还无法让用户跨越不同的应用平台, 并共享不同社区的信息资源,通过简单的人口获取 需要的信息。信息共享需要通过Tag的方式进行链 随着网络化服务的不断展开,图书馆网站提供 个性化服务成为用户的迫切需要,更是数字化图书 馆改进的方向,目前基于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信 息组织技术Rss就是一种典型的Web2.0技术。图 书馆通过Web技术可将众多的相关网页整合成专 门的网页,用户直接进入网页后,可以全面快捷地了 解他们需要的相关信息,进入有关的办理模块。 1.3解决了网站间信息不能有效连接的问题 目前的图书馆门户网站,由于信息源的激增和 信息质量的下降,使用户搜索行为很难应对网络内 容的庞杂;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内容匮乏;各种馆 内信息、馆外信息和服务项目无法有效整合,网络资 源和图书馆已有的各种资源还没有很好实现同页面 接,而现有的Tag能做到对站内的关键词进行关联。 Web2.0力图在一个平台上整合所有的网络服务, 增加信息流量和提高用户黏性。另外,Web1.0的 信息通过超级连接跳转互通,而Web2.0信息可通 过程序中的标识代码在页面内容里互通。 1.6解决了对用户的行为缺乏监督的问题 Web2.0环境下,许多信息服务提供者已经演 变成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 务可以由用户完成,图书馆能保障用户自主性的信 息行为不受干扰,并对信息资源的质量和用户的行 为进行监督与管理…。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I点课题。高校(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事网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l08 甘肃科技 第27卷 2基于Web2.O技术的图书馆门户网 站的不足和缺陷 2,1 门户和用户互动性差 虽然Web2.0的特点是互动,出现了社区、论 坛、博客、个人空间(如MSN、Space)等用于发布个 人信息的平台并带有聚合性质,出现了通过互联网 技术手段实现的社交网络服务,出现了由用户合作 完成某些任务或服务的平台,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图 很好实现同页面检索,门户网站的效能不高;各网站 间不能实现有效连接,网站信息单一,读者无法自主 选择和聚合信息。 2.4不能实现智能化搜索 网站还不能对无用信息进行有效过滤,用户的 搜索主要还是用关键词,语义搜索没有实现,不能达 到更快搜索有效信息解决用户问题的目的。 2.5网站的发布系统及评论系统和插件应用存在 缺陷 书馆门户网站要达到双向交互和成熟的事务处理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如何促使用户参与网站 内容的制作,提高用户参与的兴趣并体现其劳动价 值方面。Web2.0不像Web1.0那样,用户只可以检 索信息库中的内容为已所用,但不能变更库中的内 容,它虽在诸如参考咨询、读者论坛等模块能将人们 联系在一起,允许用户间互相交流和互动,在某些模 块还允许用户更改信息,遗憾的是也不能将巨大信 息库中的信息与用户很好联系起来,进而帮助用户。 Web3.0则由于即Web2.0加入了众多内置智能,则 能满足用户对图书馆的很多服务要求。 2.2缺乏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可为数字图书馆的发 展提供重大的机遇,不但可以推断和预测用户的信 息行为,引导他们的信息行为,而且可以使得图书馆 的通信更有效,服务更高效。随着网络化服务的不 断展开,用户对门户网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图书 馆网站提供个性化服务也是用户的迫切需要,更是 数字化图书馆改进的方向,但目前我们的门户网站 的个性化服务还很不理想,例如,基于用户个性化信 息需求的信息组织技术RSS,是一种典型的Web2.0 技术,但许多的图书馆门户网站也没有提供这种功 能服务。图书馆需要将众多的相关网页整合成专门 的网页,用户直接进入网页后,可以全面快捷地了解 他们需要的相关信息,进入有关的办理模块。 2.3 网站间信息不能有效连接 由于各信息单位间、图书馆问、图书馆各部门间 信息共建共享和资源有效整合意识薄弱,更由于部 门间协调机制、合作机制、配合机制不健全和不畅 通,从而使图书馆门户网站的信息连接不畅,信息维 护更难。目前,图书馆门户网站的现状是,由于信息 源的激增和信息质量的下降,使用户搜索行为很难 应对网络内容的庞杂;门户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内 容匮乏;各种馆内信息、馆外信息和服务项目无法有 效整合,网络资源和图书馆已有的各种资源还没有 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很需要blog,各种blog如新 闻blog、资源推荐blog、培训服务blog、读者活动blog 等能为用户提供一个独立评论、知识组织管理和知 识共享的平台,用户在做各自的知识整理的同时,也 为其他的访问者提供知识。但现在Web2.0的blog 无非是实现了可视化编辑,实现了分类,复杂点的支 持Tag标签,内容的索引能力不强,版本控制还是个 缺陷,这就使得当一个blog堆积大量文章的时候, 索引和修改就会变得很困难。Blog的评价系统不能 支持复杂的评论,无法实现丰富的内容编辑和索引, 作为一种blog之间内容关联评论功能的trackback 效果也不理想。目前填补系统功能不足的WP插件 系统缺陷也很明显,使用起来有点难,也无法迁移到 其他平台上用,尤其是跨语言的平台。虽然人们在 尝试做开放式的blog widget平台,但估计也无法满 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2.6 网站的使用效果和价值体现不理想 网站现在还无法让用户跨越不同的应用平台, 并共享不同社区的信息资源,通过简单的人口获取 需要的信息。信息共享需要通过Tag的方式进行链 接,而现有的Tag只能做到对站内的关键词进行关 联。Web2.0虽然力图在一个平台上整合所有的网 络服务,但做的很多工作也只是为了增加流量和提 高用户黏性。另外,We1.0的信息通过超级连接跳 转互通,Web2.0信息通过程序中的标识代码在页 面内容里互通,还不能实现信息直接从底层数据库 之间进行通讯,底层数据库也不具备完整的信息交 换机制。网站的界面设计虽然注重了用户的体验和 用户交互,但还过于简单且使用不方便,同时,没有 很好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用户体验不丰富、交 互性差。 2.7网站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对用户的行为缺乏监 督由于Web2.0用户本身层次不一,使用户在参 与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过程中提供的信息资源质量 差异很大,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下转第121页)
第17期 王晓鸥: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后期安全管理 121 联系,协调处理生产安全事项;向现场安全协调小组 空作业、施工用电、塔吊等起重设备拆除、各专业工 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生产安全问题和现场设施、设 种的交叉作业、施工用火及消防措施等方面应严格 备的使用、维护等问题;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制止违 加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与到位。 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要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向作业班组、操作工人讲 3结论 清作业内容、作业条件和环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当前全面推行施工总承包制困难较大,由建设 作业危险性和发生危险时的自救措施和报警方式。 单位直接发包分部分项工程的情况较为普遍。而 2.3强化安全监控 《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仅对实行施工 总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分 总承包的工程的安全管理总体责任做出了规定,对 包单位现场安全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实行分级管 由建设单位直接发包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总体 理,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实施严密的监督、检查、控 责任未作规定,客观上形成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总 制,确保协调会议决议的贯彻落实,及时制止违章行 体协调管理的盲区,对现场安全管理造成了极为不 为、消除安全隐患;协商解决协调会议未尽事宜和突 利的影响。笔者认为:要确保建筑施工后期的安全 发事件;确保现场有序施工、安全施工。有条件的, 生产,必须在“全面推行施工总承包制”和“落实建 可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及时掌握安全动态,实行远程 设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总体协调责任”这两 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者之间做出选择。在当前全面推行施工总承包制困 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总承包、分包和塔吊拆装等 难较大的情况下,采取后者较为现实。所以,政府应 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资格、安全职责履 当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施工现场生产安全 行以及大型机具和重要材料进场的审查,强化对施 协调责任,促使建设单位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使 工后期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监控,完善监理日志、旁站 建筑工程施工后期生产安全管理走向有序、规范,实 记录、监理通知书、例会记录等档案管理,切实做好 现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安全监理工作。 参考文献: 各级建筑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结 [1]董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M].武汉:武汉 合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检查建设各方职责履行情 理工大学出版社,20O4. 况,对存在问题的施工现场,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责 [2l张飞涟,王磊明,赵汉.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原因探析 任人责任;对未签订分包合同,总承包单位擅自给肢 及对策研究[J].基建优化,2005(1):25. 解发包项目提供水、电、机具等作业条件的,给予总 [3]刘蓓华.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 承包单位责令停工、记人不良行为记录等处罚。 创新[J].建筑管理现代化,2O08(5):72-74. 2.4加强技术措施 [4]解崇晖.建筑工程施工后期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 工程建设各方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后期重点 策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olo(4):172. 环节、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5]刘长滨,龙英.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对策分析[J].建 落实到位。特别是对外墙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高 筑安全,2006(1):4244. (上接第108页) Web2.0环境下,许多信息服务提供者已经演变成 参考文献: 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则 [1]王东波.Web2.O:提升图书馆门户网站水平的关键技 由用户完成,服务者的角色就是保障用户自主性的 术[J].科技信息,2011(8):21-23. 信息行为不受干扰,对信息资源的质量和用户的行 [2] 肖峥.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思考 为只进行有限的监督与管理 J。 [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9304.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4700379a136363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