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
为什么用驴皮做阿胶,其它动物的皮不行呢?
为什么用驴皮做阿胶,其它动物的皮不行呢?
为什么驴皮做阿胶,其它动物的皮不行呢?是真有奥秘在其中还是炒作的结果?
|
91个回答
在“养生热”愈演愈烈的今天,阿胶广受消费者欢迎。众所周知,阿胶是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佳品,对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长期服用阿胶有补血养血、美白养颜、抗衰老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最近阿胶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国家卫计委12320官方微博发布一则消息称,阿胶只是水煮驴皮,并无特殊效果,反而缺少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并不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阿胶)
根据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描述,本品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至于为什么只有驴皮熬制的才叫阿胶呢,这要从阿胶的发展历史来说。
阿胶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阿胶是牛皮熬制,和驴皮毫不相关。
汉末医书《名医别录》记载:“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
阿”。《齐民要术》一书称“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上,驴、马、驼、骡皮为次”。反而承认牛皮疗效要优于驴皮。
在唐代以前,阿胶由牛皮熬制,唐宋时代,牛皮、驴皮均可熬制阿胶。宋后期以后,驴皮逐渐取代了牛皮,牛皮熬制的胶只能称为“黄明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药典规定阿胶的原材料只能为为驴皮。
阿胶选用驴皮的原因
其实这一转变原因有二。
第一是因为中国驴源于非洲,丝绸之路开通后,驴才作为运输工具大规模传入中原地区,由此才会出现黔驴技穷一词。中国古代本没有驴,更别说驴皮入药制阿胶一说了。中国每年制胶要宰杀400万头驴,导致国内存栏量直线下降,阿胶商家已将目光指向了驴的老家非洲,每年我国都会进口一定的非洲驴皮来熬制阿胶。
第二个原因就很好理解了,牛作为农耕时代的主要耕作动物,国家一直禁止宰杀耕牛,再加上牛皮作为重要的战备资源(制造战衣,武器用胶),为保障牛皮的军事供应,唐宋时期国家严控牛皮流通。人们不得不以驴皮代替牛皮熬制阿胶,并逐渐宣扬驴皮熬胶为佳。久而久之,只有用驴皮熬制的才能称为阿胶了。
(牛皮甲胄)
驴皮熬胶确有道理,阿胶主要功效是收敛止血,清代医药大家陈修园指出:“驴亦马类,属火而动风;肝为风脏而藏血。今借驴皮动风之药,引入肝经;又取阿水沉静之性,静以制动,风火熄而阴血生。”
驴皮和东阿水的巧妙融合,造就了阿胶的功效。熬制阿胶最好的是乌驴皮,其次是普通驴皮,马皮,骡皮最次,现在也不选用。
众所周知,阿胶是补血的佳品,为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之良药。临床上多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失眠、便血崩漏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此外,阿胶具有生血作用,可用于失血贫血、缺铁贫血、再生障碍贫血及年老体弱、儿童和妇女的滋补,并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改善作用。并且,长期服用阿胶还可营养皮肤,使肌肤光洁滑润并具弹性。
阿胶的主要功效是补血收敛,而驴属于水性,水性是主收敛的,
阿胶这味药就是取其收敛的性质,所以就必须用驴皮来熬制。如果用马皮代替驴皮来熬制阿胶的话,就达不到阿胶的那种主收敛的效果,所以说药是不可以乱制、乱吃的。
根据国家药典明确规定,阿胶只能采用驴皮熬制,有补血滋阴润燥功效。其他动物毛皮熬胶功效各不相同,其中牛皮熬胶叫黄明胶,其功能与阿胶相似但效果次之,而用马皮熬制的阿胶效果恰恰相反,马皮药性下血,孕妇一旦食用后,极有可能导致流产。如果是用其他动物皮制做的阿胶,这个明文规定属于假冒产品。
此外,在食用纯阿胶的过程中,要注意服用量不要太大,每人每天3至9克为宜,另外,感冒、腹泻、消化不良时不要吃。如果需要购买阿胶,建议买山东东阿阿胶北京同仁堂的阿胶,这个产品比较正规,更加可靠。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虽然关注人数比较少,但不药不药博士还是决定给与专业回答!
大家都知道,阿胶是补血佳品,可以用于血虚面黄,眩晕,心悸等。
阿胶是用驴皮做的,阿胶是中国的“国药瑰宝”。 它与人参、鹿茸一起,并称 “中药三宝”。
用驴皮熬制的阿胶确实属于上等之品。这不是炒作。
阿胶的历史演变
在唐代以前,阿胶的原料以牛皮为主。唐宋时代,牛皮、驴皮均可作为熬制阿胶的主要原料。明代以后,阿胶制作原料由乌驴皮所替代。新中国成立后,阿胶的原料被驴皮所独享。中国药典也规定了,阿胶的原材料为驴皮。
驴皮熬胶确有道理
清代医药大家陈修园指出:“驴亦马类,属火而动风;肝为风脏而藏血。今借驴皮动风之药,引入肝经;又取阿水沉静之性,静以制动,风火熄而阴血生。这也就造就了神奇的东阿阿胶的功效。
最好的用于熬制阿胶的是黑驴皮,其次是普通驴皮,其次是牛皮,最不应是马皮等。
马皮的功效与驴皮刚好相反,驴皮补血敛血,马皮却是下血。
阿胶造假
2011年的一篇报道,让假阿胶走入的大众的视线。说假阿胶,其实不是用驴皮熬制的阿胶。因为把当年全国的毛驴都取皮,熬制成阿胶,也和市场上的阿胶产量严重不匹配。说明很大一部分是假的。
驴胶造假,自古有之,明代李时珍也曾感悟道:“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漆者为真。”
若以牛皮取代之,或许还不能称为假阿胶,只是功效略差一些。但是用马皮、旧革等熬制,则无实际疗效,反而对身体有伤害!
阿胶是驴皮熬制的固体胶,但把它换成猪皮也没毛病,反正都不能补血。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大吹法螺,提到过阿胶能治的诸多病症,包括:
主治
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
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肺风喘促。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老人虚秘。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无天日匙,温服。
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吐血不止。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又方:用阿胶(炒)、蛤粉各一两,辰砂
少许,研为末,藕节捣汁,加蜜调匀服下。
肺损呕血。用阿胶(炒)三钱、水香一钱,糯米一合半(研为末),和匀。每服一钱,百沸汤冲下。一天服一次。
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用阿胶炙蒲黄半两,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成。温服。同时以布系住两乳。
月经不调。用阿胶一钱,加蛤粉(炒成珠,研为末),热酒送服。又方:依上方,再加辰砂末半钱。
月经不断。用阿胶炒焦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妊娠下血。用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下。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成汁)、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胶艾汤”。
妊娠胎动。用香豉一升、葱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进阿胶(炙过,研细)二两,化匀服下。又方:用阿胶(炒熟)、艾叶二两、葱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胶艾汤”
多年咳嗽。用阿胶(炒)、人参各二两,研细。每取三钱,加豉汤一碗、葱白少许,煎服。一天服三次。
坦白说,《本草纲目》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产物,世上的牛逼几乎都被李时珍吹遍了,那简直中草药什么病都能治啊。不过,虽然那么不靠谱,李时珍其实并没太强调阿胶补血的功能,
“止血”反而是其最重要的疗效。
但演化至今,各种宣传中,阿胶更强调补血。
其实,驴皮阿胶的营养成分和猪皮、牛皮熬制的胶并无太大差别。阿胶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及其部分水解产物,还不如鸡蛋里的蛋白质更有营养,它靠什么补血呢?
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阿胶中几乎不含铁,靠胶原蛋白预防和治疗贫血,这脑洞有点大。
如果说,所谓的“补血”是在“出血”后快速补充血液,那就更神奇了。胶原蛋白还有这个作用?这不科学啊。(注:阿胶宣称的功能主治是-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关于阿胶的疗效,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充分,它既不能补充血液,也不治贫血。但不妨碍它一药风行,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一味中草药,十万雪花银。涉及到巨大利益,还有所谓的保护传统医学的意识形态。病人不仅浪费钱财,还可能贻误治疗。
医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中药也应像西药一样,必须接受双盲实验,证明确有疗效后,才能在市面销售。阿胶能不能补血,不是《本草纲目》说了算,也不是阿胶生产厂商说了算,更不是那些维护中国传统医学的拥趸说了算。
很简单,去做双盲实验!如果实验的结果确能补血,那就继续卖,并且把它的副作用标注明确;如果不能补血,就别让它继续骗人了吧。
传统中药赚钱到手抽筋,却始终不肯走科学验证的道路。关涉到亿万人的身家性命,它的特殊性在哪里呢?
1,其他动物的皮是否可代替驴皮?
实际上,驴皮本来就是代替了别的动物的皮。汉朝中期及更早,阿胶是随便什么皮都能熬的。汉朝末年,阿胶还是由牛皮熬制而成。宋朝禁滥宰耕牛,因此牛皮价格上升很快,这是才由驴皮逐渐取代了牛皮,占了“阿胶”这么个称号,而牛皮则该叫做“黄明胶”。
2,那阿胶,到底有什么效果?
我知道头条上人才多,大家都学过中医,都知道啊,什么阿胶补血啊之类的。但是我是科研工作者,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那我岂不是很没有面子?于是我就去查了很多中外文献,看实验到底怎么讲。
但是很遗憾的是,不论是中文还是外文,这帮家伙设计实验都很不着调。比如,喂老鼠吃阿胶,测血常规之类的。一组老鼠喂阿胶汤,一组喂水,过了1礼拜,喂阿胶汤的比喂水的更健康。
我去尼玛的更健康啊。阿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就好比猪蹄儿。
我顿顿吃猪蹄,只给你喝开水,一礼拜下来谁健康?喝开水的不死都是命大。
更遗憾的是,我看了好多篇,都是引用数很高的,结果全都是这种成色。我都不禁在想,要是阿胶真的效果好,他们为什么不好好设计实验,不要搞这种一个吃猪蹄儿一个喝开水的智障实验,为什么不好好说明阿胶哪里好?他们是不是傻?
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傻,我只能说,阿胶确定可以补充蛋白质,但是质量有限。阿胶中可能含有小分子活性物质,可能真的补血,但是那帮尸位素餐的家伙都不好好做实验,我也不好把“可能”两个字去掉。
3,阿胶值不值得买?
阿胶可能是好的,我们不如先假设他是好的。但阿胶的价格显然不是好的。东阿阿胶,半斤1200块,我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交智商税的权利。诸位年薪百万的头条用户,请尽情购买。你说你年薪只有99万?emmmm,你还是不要买了,太穷。
但我到最后都想不明白。你说,人蠢吧,很常见;科研人员蠢吧,也不是没有。但是一个领域内,一个实验对象上,犯蠢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不是一组人两组人,是一堆一堆的犯蠢。他们是真的蠢吗?还是由别的情况在呢?
中医迟早毁在这帮人手上。
为什么必须用驴皮做阿胶,其它动物的皮不行?因为忽悠的诀窍是越神神叨叨越好、越让人看不透越好,这样才能收到更多智商税;“虚假区分”正是营造神秘感的有效手段。其实不管驴皮还是其它家畜皮熬成的阿胶,都不过是普通的胶原蛋白而已,再怎么熬制也起不到其鼓吹者所宣称的滋阴补血之类疗效;但只要祭出“正宗驴皮阿胶”的大旗(或者更进一步,“山东东阿黑驴皮配合当地某某泉的泉水熬制的正宗阿胶”),马上能唬住一大帮人。
事实上,根据中医典籍记载,阿胶最早其实是用牛皮熬制的,比如《名医别录》第一卷称阿胶“煮牛皮作之,出东阿”。《齐民要术》更称“煮胶……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上,驴、马、驼、骡皮为次”,
理由是“其胶势力虽复相似,但驴、马皮薄、毛多、胶少,倍费樵薪”。“其胶势力虽复相似”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不论何种家畜皮熬成的阿胶,“疗效”均无实际差异(因为其实都没有疗效)。
到了五代宋初,由于官方买断牛皮作为战备物资(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五代时以牛革筋角为制造衣甲军器所需要,皆严禁出境。农民牛死,非经官验视,不得解剥,其革筋角皆输于官。”),民间才开始改用驴皮熬胶,相应地不断抬高驴皮的地位,先是与牛皮并列、把猪皮挤到二等(比如《本草纲目》“用娑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然后逐渐把牛皮也挤了下去,营造出“驴皮阿胶最上等”的印象(比如清代周岩《本草思辨录》“阿胶以济水、黑驴皮煎炼而成”)。
既然阿胶没有疗效,为什么还会列名于国家药典?既然驴皮阿胶与其它家畜皮阿胶并无区别,为何国家药典还要言之凿凿加以区分?前一个问题,涉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西医之争、涉及与伪科学斗争的未竟事业,这里不能尽表。至于后一个问题,除了前面提到“虚假区分”对忽悠成功的重要性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即便在忽悠界,一样存在利益之争、地盘之争、“话事权”之争。这在下面一则报导中便可看出端倪:“东阿阿胶参与了自1985年版药典以来连续七版药典阿胶质量标准制订,其建立的37项质控指标被收录到《中国药典》,参与了阿胶等10余个中药产品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先后共填补药典阿胶质量标准空白9项,成为行业法定标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伪科学领域亦不能外。
阿胶就是用驴皮熬制得到的。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熬制以后变成了部分水解和纯化的胶原蛋白。
而水煮猪皮、羊皮、牛皮或马皮,都可以得到类似的胶原蛋白。
那为什么阿胶一定要用驴皮,驴皮又有什么特别的呢?
1.根据2010年新版《中国药典》规定:
阿胶中L-羟脯氨酸、甘氨酸、L-脯氨酸、丙氨酸这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8.0%、18.0%、10.0%、7.0%。 驴皮中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与大多数动物皮相比要高,可以真实地反映原料驴皮和阿胶的品质。
2.中医说法
阿胶采用驴皮是采用它的收敛之功,以达到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作用,而马皮属于发散的与阿胶正好相反。
近几年阿胶的价位疯涨,所以给一些不法商贩一些可乘之机,以次充好,拿猪皮、马皮代替驴皮。
而针对驴皮生产的阿胶制订的检验(国家药典规定)项目有性状、鉴别、水分、重金属及有害物、水不溶物、含量测定等。对于马皮、牛皮、猪皮等来说,只要按工艺要求处理干净,这些指标都可能合格,这些标准也限制不了。
那如何鉴别阿胶用的是否全是驴皮?
伪。但这种检测技术要求高,设备贵,没办法普及。
那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补阿胶呢?
现在只有通过驴皮的特征性DNA和特征肽鉴定可以鉴别阿胶的真我想说,如果你买阿胶就是用来补血的话,也完全没必要非得花那么多钱,你只需要买点红肉(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血、动物肝脏,这些食物铁含量和吸收利用率都比较高,是补血很好的食物,关键还经济呀。
另外还可以食用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其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的转化和利用,有利于红细胞的生成。
特别提醒:阿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脾胃不健、纳食不佳、消化不良及大便溏泄者忌服。
作者:邢丽霞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中药师中医学学士
其实,不论是驴皮、牛皮、马皮、骡皮,还是猪皮,其大致的成分基本相同,并不具备什么奇特的功效。
不得不承认,不知是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所谓经验,还是由于近期商家的大力炒作,阿胶似乎已经成为了“补血、止血、养颜、安胎、抗疲劳、抗癌”等种种奇效的代名词,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并不能掩盖阿胶“水煮驴皮”的本质。
要知道,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制作过程仅仅是将处理过的驴皮用水反复熬煮、浓缩收膏,这样,经过熬制以后就变成了部分水解和纯化的胶原蛋白。
不过,即便胶原蛋白具有一定的“养颜”的功效,但这种大分子物质也是无法通过口服直接被人体吸收吸收的。并且,驴皮的蛋白大部分都是非必需氨基酸,缺乏人体所必需的色氨酸,远远称不上优质的蛋白来源,在大多数国家的食品工业里仅仅是作为添加剂以及动物皮类制品使用。
其实,如果真的想得到与阿胶中类似的胶原蛋白,还不如吃些猪皮冻来的实在。
阿胶,补气活血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 黄楚燕
阿胶是驴皮熬制而成的胶块,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现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妊娠出血、营养性贫血及产后
虚弱等。
我为大家推荐当归阿胶鹿肉汤,具体做法是:将当归、红枣用砂锅煎制8~10分钟,滤沙留汁。将鹿肉切块飞水,然后换清水入锅。加入当归、红枣及原汁、阿胶、枸杞,小火炖1小时。烂熟后放入盐,稍煮即可。该汤有助补血和血,益气调经的功效,特别适合贫血女性。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继续服用。湿热、脾虚人群,以及面红、烦躁、肿胀、腹痛、便秘、尿少而深黄的人群,在调理的方剂里面不适合使用阿胶。另外,阿胶滋腻,脾虚者消化功能不好,一般不建议吃,以免加重症状。▲(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阿胶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滋补的佳品,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实际效果检验。阿胶这个传统的补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一到冬天,熬制阿胶进补也是很多中国人家的传统,我家冬天就会熬制阿胶,在阿胶中还会放入核桃,枸杞和芝麻。
从中医角度看,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阿胶的原料是驴皮,要放阿井之水而制成。不放阿井之水熬制的不能被称为是阿胶,只能说是驴胶。阿井位于阳谷县城东20公里处阿城镇的的东阿故城遗址中央,是一口古老的水井。而熬制阿胶的驴皮一定要是来自山东的黑驴。我们购置阿胶一定要到比较正规的药店,购买一些名牌的阿胶。每年都会伪劣的阿胶生产销售机构受到药监部门的查处。
科学家们发现古阿井水中钙、钾、镁、钠等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这也许是阿胶疗效显著的一个原因。
那么为什么熬制阿胶一定要用驴皮呢?据一些中医学者介绍,不同的动物胶,在从中医角度来说,有着不同的性味和功效。上好的阿胶的不会上火的,但是牛皮熬制的黄明胶虽然也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的作用,但是容易上火。此外,由鳖壳熬制鳖甲胶性比较凉,有滋阴补血,润肺消积的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闭经等疾病;乌龟腹甲熬制的龟版胶可以治疗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小儿囟门不合、筋骨不健等,对于妇女月经崩漏也有奇效。而用鹿角加水熬制的鹿角胶可以治疗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等疾病。这些药材的疗效不仅在临床上是被肯定的,在一些动物实验中也被证实,而其中的机理和原因还要等待各地科学家们不断地在分子生物学角度上去探索和破
解。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3170200a128016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