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2022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

2022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产销两端受到压制,并叠加缺芯、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行业修复缓慢。但从下半年开始,随疫情逐步缓解及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效果显现,汽车行业整体增速呈良好回暖态势,乘用车、零部件修复好于整体,新能源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

1. 汽车行业2022年发展现状

疫情缓和后,行业整体逐步复苏

供给端:4月初吉林主机厂及产业链开始复工复产,4月19日上海主机厂及产业链开始复工复产,5月吉林省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上海主机厂也于5月底恢复至双班;

需求端:购置税减半、各地购车补贴等稳增长政策多管齐下持续超预期,强化疫后汽车消费复苏确定性;

业绩端:成本端压制因素(大宗、运费、外币升值)缓和、回落、反转,产销支撑+成本缓和下业绩有望迎来反转。

行业缺芯现状有所缓解

本轮缺芯的主要芯片类型:

1)主控芯片中的MCU;

2)功率芯片中的电源芯片(DCDC、LDO、PMU)及驱动芯片(HBD);

缺芯原因:1)根本原因:电动化、智能化推动芯片需求上升;2)直接原因:A.汽车复苏 B.消费电子 C.黑天鹅事件;

交货周期:当前依然处于紧缺状态,随着疫情缓解、国产替代推进及黑天鹅事件减少,预期后续“缺芯”问题会逐渐缓解。

汽车产销增长良好,乘用车增幅突出

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累计同比增速延续平稳发展态势

根据中汽协数据,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万辆和25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 和6.9%;

1-10月累计,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24.2万辆和21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和4.6%,增速较1-9月分别扩大了0.5和0.3个百分点。

购置税优惠政策效果继续显现,乘用车表现突出;商用车仍低位徘徊态势

10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3.4万辆和22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0.7%;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5万辆和2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7%和16.2%。

汽车月度销量累计增速(%)

数据来源:Wind

2. 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行业整体判断

下半年加快复苏,全年销量有望实现正增长,预计2022年同比增长可达4%

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落地,看好经济恢复拉动下半年乘用车需求,预计行业利润率有望从低点向上反弹

复工复产加速,全年销量增速有望达到9%以上;

自主品牌受益新能源汽车赛道崛起,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展;

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650万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25%以上。

行业已处于底部位置,年底前有望受益于基建投资回暖;

重卡行业逆转并实现增长的曙光仍需等待,全年重卡市场销量预计为70万-75万辆,重卡销量重回上升通道、行业回暖,至少要等到2023年。

受益车企补库存,增长大于整车,部分企业受益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方向结构性成长;

重点关注领域:一体化压铸、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和智能内外饰领域。

22H2-23年汽车销量预测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信证券,Wind

1. 乘用车-整车

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助力自主品牌车企的份额进入扩张期,整车利润蛋糕即将被重新切分

背后原因:1)电动化实现动力总成的弯道超车,智能化坐享科技行业的工程师红利;2)国内车企更懂中国需求、车型迭代快;

增长预测:自主品牌份额有望持续提升,2025 年自主品牌占比或将达到60%以上。

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及份额

(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信证券,Wind

2. 乘用车-新能源

2.1 电动车渗透率全方位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放大

2022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650万辆,同比增长95.8%;

2022年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5.1%,同比提升9.6pcts;

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800万辆,同比增速达到23%;

长期看,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1500万辆,渗透率有望达56%。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预测(万辆)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信证券,Wind

2.2 自主品牌将在电动智能车领域弯道超车,获得更大利润蛋糕

未来三年,凭借自身技术积累、场景创新和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挖掘,自主品牌电动智能车将在20万~100万元的中高端+豪华电动车市场大放异彩,打破此前合资产品价格压制,获得更大的利润蛋糕。

传统燃油车格局和未来乘用车市场格局

3. 乘用车-零部件

一体化压铸、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和智能内外饰领域都有望在未来3年孵化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零部件龙头企业

新能源技术变革助力自主品牌实现高端化,并且在三电、热管理领域孵化了全球级别的中国供应商;

当智能电动汽车进入“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后,中国制造正在加速全球渗透,细分领域开始展现全球竞争力。

乘用车零部件研究框架

客户质量与拓展能力:新能源自主+新势力+头部自主优于合资

电动智能属性带来的产业新趋势:一体化压铸、驾驶智能化(线控制动/转向、空气悬架)、座舱智能化(车机、屏幕、HUD、天幕、车灯、音响)

行业重塑带来的机会:乘用车座椅

单一产品升级:车灯、玻璃等

横向拓品类:内饰件等

4. 商用车

当前行业基本面正在逐步修复,多项稳增长政策有望助力重卡行业恢复,但行业真正回暖或需等到2023年

国务院明确启动编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扎实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并出台或即将出台多项稳增长政策,将通过刺激基建、物流等方式对重卡需求形成正面影响;

全年的重卡市场销量预计为70万-75万辆,同比下滑46%-50%。重卡销量重回上升通道、行业回暖,或要等到2023年。

政策1

“汽车央企发放的900 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该政策将有效为货运司机及货运企业纾困,促进物流运输行业的恢复。

政策2

国常会表示“加快今年已下达的3.45 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6

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 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预计后续专项债发行有望提速,助力基建投资加快落地。

政策3

国常会提出“优化审批,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预计后续基建项目储备将更加充足。

政策4

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 项重大工程实施,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3. 行业预判及风险提示

发展机遇

◼ 汽车行业全年销量有望实现正增长:乘用车需求持续回升,预计全年销量增速有望达到9%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650万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重卡销量重回上升通道、行业回暖有待验证;

◼ 自主品牌将在电动智能车领域弯道超车: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助力自主品牌车企的份额进入扩张期;

◼ 零部件重点关注:一体化压铸、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和智能内外饰等领域。

风险提示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以及宏观经济承压可能会导致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

◼ 芯片恢复不及预期:芯片产能扩产进度及投放不及预期会导致供给偏紧,电动车、消费电子、5G持续高景气会带来芯片需求继续大幅增长,从而导致芯片供应恢复不及预期;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供需错配以及环保政策持续加力可能使得市场供应偏紧,从而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业成本端承压,盈利能力受损;

◼ 疫情反复:局部地区疫情反扑,供应链停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2722841a124616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