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最佳吃法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最佳吃法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最佳吃法

中药土茯苓出自《本草纲目》,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解毒,除湿,利关节。

功能作用

甘、淡,平。归肝、胃经。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适用于:①梅毒或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②疖疮痈肿;③热淋及牛皮癣。

药理作用

中药土茯苓主要含皂苷、鞣质、树脂等;具有解毒、利尿、杀灭钩端螺旋体等作用。

典籍记载

1.《本草拾遗》:'调中止泄。'

2.《本草图经》:'敷疮毒。'

3.《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4.《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5.《本草正》:'疗痈肿、喉痹,除周身寒湿、恶疮。'

6.《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7.《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8.《陆川本草》:'治脚气。'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胃气痛,肾炎。'

10.《江西草药》;'杀虫解毒。治瘰疬,小儿疳积。'

11.《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配伍应用

1.配伍绵萆粟:两药均有淡渗利湿、利关节、祛风湿之功。但土茯苓偏于解毒,萆粟长于利尿。二者配伍,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毒郁结之关节肿痛、小便混浊不利等症。 2.配伍金银花:土茯苓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二者配伍,可增强解毒之效。用于治疗火热毒邪所致之阳性疮疡。

3.配伍薏苡仁:土茯苓解毒祛湿治筋骨挛痛,薏苡仁祛风湿除痹痛。二者伍用,除湿蠲痹止痛。用于治疗湿热毒邪滞留经络、关节所致之关节疼痛等。

用药禁忌

1.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2.肝肾阴虚者慎服。

饮食禁忌

忌饮茶。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未切片者,大小分档,洗净,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临床应用

1.治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2.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江西草药》)

4.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万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疮红肿,未成即滥: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滇南本草》)

7.治瘰疬溃烂:冷饭团,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须多食为妙。忌铁器、发物。(《积德堂经验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9.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糖治白带。(《滇南本草》)

10.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子大,烦躁爱哭,啼哭无声,不想吃东西,大便失调,皮肤粗糙:土茯苓三钱,野棉花根三钱。研细末,加猪肝二两与水炖服,或米汤冲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11.治瘿瘤:土茯苓五钱,金锁银开、黄药子各三钱,白毛藤五钱,乌蔹莓根、蒲公英各四钱,甘草、金银花各二钱,煎服。(《浙江民间中药》)

养生食谱

1.绿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药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湿热,解毒凉血。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说明:绿豆有解毒清热作用,加土茯苓祛湿利水,使疖疮加速愈复。

2.三米土茯苓汤

材料:柴鱼、白茅根、茶树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鸡

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脉、降胆固醇、解毒消肿、祛湿通络。适合家中老人家饮用一款温和汤水。

3.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

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适用于痛风的防治。

4.土茯苓炖龟

龟的功效:食后身不饥、益气增智、开胃、治劳倦内伤、四肢无力、大补阴虚。

土茯苓功效:健脾胃、张筋骨、利关节、止泄泻、除四身寒湿。

5.土茯苓煲猪骨汤

原料:土茯苓50克、猪脊骨500克、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蜜枣三粒。

制作:猪脊骨洗净,加水煨汤,撇去上层浮油,待煎成3碗左右汤时,捞出猪骨。土茯苓洗净,切片用纱布包好,与洗净的扁豆、赤小豆、蜜枣等一道放入猪骨汤内,煮至汤约剩2碗时即可。

该汤具有健脾利湿,补阴益髓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有糖尿病者。猪骨,性味甘、平,能壮腰膝,益力气,补虚弱,强筋骨,是补肾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服之补骨髓,益虚劳。”

6.土茯苓炖水蛇

原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红枣两粒、姜一片。

制作:水蛇切段洗净,用滚水飞水待用。土茯苓刮皮、切片,将红枣、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炖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加入食盐调味。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2419807a121590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