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发(作者:)
机密
数据备份方案
江 苏 设 计 院 学 院
2012年2月13日
设计人:***
第 1 页
目 录
一、项目概述
二、分 析
2.1、系统现状分析
2.2、备份系统风险
2.3、备份目标及含义
三、备份系统设计方案
3.1、系统设计原则
3.2、系统结构设计
3.3、数据恢复及备份计划
四、项目规划
五、设计方案总结
六、售后服务承诺培训
第 2 页
一、项目概述:
我公司将制定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灾难恢复及服务器整合和虚拟化方案。完整的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就意味着:保护、性能与完美的集成,一条龙式的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与支持。我们在选择备份系统时,既要做到满足系统容量不断增加的需求,又需要所用的备份软件能够支持多平台系统。要做到这些,就要充分使用网络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对网络的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及灾难恢复等术语定义
二、分析
2.1系统现状分析
如数据/系统磁盘的损坏将导致数据不能访问,并进而可能导致应用进程终止或系统停机,甚至系统不能重启动;网卡的损坏可使终端用户无法访问系统服务;CPU或内存的失效则会导致系统的死机;
2.2备份系统风险
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出错
由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可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当碰到某种激发事件时,应用程序非正常终止或系统崩溃(只能通过改善程序或系统来解决);
人为错误
一些人工的误操作,如删除系统或应用文件,终止系统或应用服务进程,也会导致系统服务的无法访问;
电脑病毒/黑客入侵
由于目前的大多数计算机系统均连接在网络上,若缺少有效的防范机制,很容易遭受病毒的感染或黑客的入侵,轻者数据被损坏,重者系统瘫痪(只能通过加强管理杜绝);
自然灾害
由于一些意外的不可抗拒的因素,如雷击、火灾、洪灾等导致的计算机系统破坏,将会使一般系统的恢复非常困难和耗时,导致业务系统长时间的中断(通过容灾系统来解决)。
正常的停机
主要指计划内的系统升级、安装软件、系统备份等过程。
由上可见,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因为在系统中断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数据是最重要的,所以需要采用一套自动集中的数据离线备份系统对相应主机中的数据进行保护。
2.3数据备份及恢复的含义
数据备份恢复是指将信息系统从由灾难或其他因素造成的故障、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它的目的是减轻故障对单位和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关键业务功能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的恢复和继续运作。
为了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和实现恢复所做的事前计划和安排被称为备份恢复规划。
业务系统的故障恢复工作,包括恢复规划和备份系统的日常运行,还包括故障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关键业务功能在备份中的重建和回退工作。
备份恢复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持续改进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1. 备份恢复需求的确定;
2. 备份恢复策略的制定;
3. 备份恢复策略的实现;
4. 备份预案的制定、落实和管理。
备份恢复主要涉及的技术和方案有数据的复制、备份和恢复、本地高可用方案和远程集群等等;故障恢复不仅仅是恢复计算机系统和应用,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策略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是一项系统性的专业性工作。
第 3 页
数据备份通常包括文件复制、数据库备份。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其目的是为了在重要数据丢失时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恢复。与数据的及时性相比更应关注备份数据和源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而不应片面的追求数据无丢失,数据备份策略的选取取决于数据恢复的目标。
三、备份系统设计方案
3.1系统设计原则
开放性原则
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均遵循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及国际流行标准,符合开放性设计原则,使其具备优良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和灵活性。
安全性原则
数据保护系统构成应用系统的保障子系统。数据保护系统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故障恢复机制,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这一系统安全体系。
稳定性原则
我们在采用国际先进的存储技术的同时,着重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使系统的运营风险降低到最小。这样,系统能够充分享受先进的存储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
系统设计的可扩展性
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满足当前数据存储备份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系统在今后应用中的可扩充性,要与今后实施的VMware方案相兼容。
3.2系统结构设计
1. 数据中心的数据超过500GB,需要通过备份管理软件进行快速、自动的数据备份和管理;
2. 支持Windows平台的集中数据备份管理和灾难恢复;
3. 支持SQL、Domino、Oracle数据库联机热备、逻辑备份,支持频繁的数据库日志备份;
4. 支持Exchange及文件服务器的持续保护,并且支持文件多历史版本的保护;
5. 要求备份管理软件对各种磁带库和磁带机进行管理,还要有全面的备份介质管理功能;
6. 要求可以实现快速的系统灾难恢复功能,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7. 备份管理系统必须有灵活良好的扩展性,能满足公司发展而不断扩充和升级的需求。
8. 提供备份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国内和华南地区拥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力量,能协助公司处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和日常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数据恢复计划
当操作系统或应用出现问题时导致不可用时,需要通过NBU进行数据的恢复,在本方案中,数据的恢复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制定:
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种数据丢失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况一:主机数据磁盘故障(非系统盘)
情况二:主机物理损坏
情况三:系统盘物理损坏
情况四:操作系统不能启动
情况五:磁盘上数据损坏(如由于人为失误、病毒或黑客攻击)
情况六:整个数据中心灾难
解决措施:
情况一:主机数据磁盘故障(非系统盘)
若数据盘使用了RAID1、RAID5等技术,则应该可直接热替换硬盘
若数据盘已不能访问,则需先修好物理盘,然后从备份介质恢复数据
第 4 页
情况二:主机物理损坏
集群软件完成任务切换。
维修主机。
情况三:系统盘物理损坏
集群切换应用
替换系统盘
通过备份系统的快速恢复功能恢复操作系统
情况四:操作系统不能启动
集群切换应用
直接通过备份系统的灾难恢复功能恢复操作系统
情况五:磁盘上数据损坏(如由于人为失误、病毒或黑客攻击)
通过备份介质上的数据备份恢复数据
情况六:数据中心灾难
所谓数据中心灾难,是指一些特殊情况发生时,数据中心的主机系统的存放在磁盘上的数据,以及备份带库中的备份介质上的数据均遭损坏。此时,若没有很好的容灾解决方法,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时,可生成一个备份内容的多个备份介质拷贝,因而,在数据中心保留一份备份介质的同时,可将同样内容的其它备份介质送到远程的保险库中保留起来。一旦灾难发生,即使磁带库中的备份介质损坏,还可用保险库中的备份介质通过本地或远程进行恢复。
系统数据丢失后,我们恢复系统的一般步骤是:
修复硬件,更换损坏的系统盘。同时收集所有能够完成操作系统安装的操作系统光盘、补丁盘等介质。
启动机器后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这个过程中会有若干次的重启过程以识别硬件完成安装。
划分系统分区,以及数据分区;配置IP地址和主机名。
安装备份软件的客户端模块。
操作备份软件使客户端连接到备份系统中并从以前的备份数据中恢复系统。
四、项目规划
备份硬件设备
考虑到系统稳定性及安全性,我们建议采用一台额外的UNIX或者Windows服务器作为NBU备份服务器,和一台磁带库用于存储备份数据。NBU服务器和磁带库之间使用光纤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光纤连接到光纤交换机上
备份方法
根据系统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新建备份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扩展能力、管理能力,对于统一备份平台的成败至关重要。我们将采用业界领先,市场占有率高,成熟稳定的备份软件来建设备份平台。
我们建议采用NetVault建设统一备份服务平台,为业务系统提供备份服务。
在备份架构选择上,目前考虑到在各区域备份域,DB2数据库总数据量不太大,因此可以生产环境两天M5000主机及测试环境M5000主机系统分别部署NetVault客户端,利用现有的生产SAN网络在非生产时间采用LAN-FREE方式进行备份。
备份区域中设置主备份服务器,在区域内进行备份的统一管理,备份服务器同时负责作为备份介质服务器提供对于LAN-FREE方式的数据库和系统应用等备份作业任务。
第 5 页
备份方式概述
备份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全备份、增量备份。
全备份:每次备份定义的所有数据,优点是恢复快,缺点是备份数据量大,数据多时可能做一次全备份需很长时间
增量备份:备份自上一次备份以来更新的所有数据,其优点是每次备份的数据量少,缺点是恢复时需要全备份及多份增量备份
我们可以结合这三种方式,灵活应用。比如:
数据量少时,我们可以每次都用全备份备份数据,这样,恢复时,只需要指定一个数据源即可。
数据量大时,如果每天作全备份,效率会很低。我们可以结合全备份和增量备份方式。比如每星期作一次全备份(如星期天),其它时间,每天作一个增量备份(如:星期一到星期六)。恢复时,只要依次恢复最多七个备份介质即可。(如:上周日、星期一、星期二 ...,直到出事前一天的数据。)
数据量特别大时,每星期作全备份对系统的压力也会很大。这时,我们可以结合全备份、累计增量备份、增量备份三种方式,提供相对效率高,恢复有快的备份手段。比如每个月作一次全备份(如每月初),然后每星期日作一次累计增量备份,其它时间,每天作一次增量备份。恢复时,先恢复月初的全备份,再恢复上周日的累计增量备份,在依次恢复以后每一天的增量备份,如星期一、星期二 ...,直到出事前一天的数据。(最多恢复8份数据,相对的如果不采用累计增量备份方式,恢复时最多可能需要恢复31份数据,恢复速度和复杂程度都会不理想)
数据备份规划
对于系统的备份可以将要备份的数据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文件系统的备份,另一部分是数据库等应用数据。通常来讲,文件系统只需要在系统变更后进行一次系统全备份即可,可以定义在备份策略中每周做一次全备份。
对于应用数据,它与应用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它的数据变化也会频繁。在这里,建议每天做一次备份。这里建议数据库每天作一次增量备份,每周做一次全备份。针对中间件应用每天做一次差异备份,每周做一次全备。
备份类型
根据主机、应用以及备份要求,我们使用了三种级别的备份方式,一种是基于文件级别的备份;第二种是基于数据库级别的备份;第三种是基于操作系统的备份。
五、设计方案总结
对于本项目相应系统数据的集中备份,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应作为本项目选择备份软件应该关注的方面:
1)稳定性:备份产品的主要作用是为系统提供一个数据保护的方法,于是该产品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备份软件一定要与操作系统100%的兼容,其次,当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
2)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会呈指数增长,需要设备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
3)全面性:在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可能会包括了各种操作平台,如各种厂家的UNIX、LINUX、Windows NT等,并安装了各种应用系统,如ERP数据库。选用的存储和备份系统,要支持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典型应用。
4)自动化:备份方案应能提供定时的自动备份,并利用磁带库等技术进行自动换带。在自动备份过程中,还要有日志记录功能,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报警。
5)实时性:有些关键性的任务是要24小时不停机运行的,在备份的时候,有一些文件可能仍然处于打开的状态。那么在进行备份的时候,要采取措施,实时地查看文件大小、进行事务跟踪,以保证正确地备份系统中的所有文件。
第 6 页
六、培训服务
为了保证系统建置后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系统管理员可以方便的管理,用户能够熟悉并正常使用, xx计算机科技的Backup Exec认证技术工程师会提供技术及使用培训。
课程目标通过培圳,帮助贵公司的系统维护人员熟练掌握VERITAS BACKUP EXEC。经过培训后的系统管理员将会掌握上述设备和管理软件的原理、操作、维护和管理,能及时排除大部分的系统障碍,确保系统投运后运行正常。
文件备份数据;
文件数据恢复;
备份策略/作业管理;
设备管理/介质管理;
SAN网络备份和磁带库操作管理;
日常维护明细
一年7×24小时电话和邮件技术支持;
一年5×8小时的远程协助技术支持。
不定期软件升级和补丁通知;
巡检服务明细
一年4次(每个季度一次)巡检服务,并提交检查报告;
巡检时间:具体视每次的实际工作变化而定
系统基础管理
课程内容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如何配置数据库的备份(SQL、Exchange、Domino、Oracle)
数据库的在线备份和离线备份;
数据库的在线恢复和离线恢复
系统的全备份(灾难恢复的准备)
如何用IDR/LSR选件进行灾难恢复
常见故障分析;
常见故障排除;
Backup Exec12.5的新特性
Backup Exec12.5日常操作管理及简单维护
Backup Exec System Recovery产品及应用
系统灾难恢复
故障排除
Backup Exec系统产品介绍
第 7 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90652729a38697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