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2023年7月27日发(作者:)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辅助教学过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课程设计,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综合为一,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数据库系统原理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本课程的有关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特定的数据库设计环境,针对具体的问题,完成从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到数据库实现等设计过程,最终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反映应用需求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在设计中,要求学生应该全面考虑各个设计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下面是各个设计阶段的具体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阶段应该对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特定数据库应用环境下的设计目标,收集该应用环境下针对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具体存储要求,从而确定用户的需求。用户对数据库的需求包括:

⑴处理需求。即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等。学生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课题要求确定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一些基本的功能通常是必须具备的,如用户的管理与维护,基本数据的维护,灵活的信息查询等。

⑵信息需求。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课题,认真分析有关的要求,确定本设计的信息需求。

⑶安全性和完整性功能。实践中这是一个需要与用户不断交流才能逐步确定的需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中能反映出基本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功能。

本阶段的设计结果(即系统需求分析)应该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进行详细描述,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写出较为详细的数据字典,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2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与用户双方都能理解的形式,设计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本设计阶段可分为:

•数据抽象。即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抽取出与本课程设计相关的特性。设计局部概念模式。运用E-R方法,设计出系统的各个局部ER模型。

•设计全局概念模式。通过对局部E-R模型的操作,解决各个E-R模型关于对象定义

不一致问题,以及对各个E-R模型进行合并优化等,最终形成数据库的全局概念模式。

1

本阶段的设计结果(局部和全局E-R图、具体数据库设计工具中概念结构设计图)应该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进行详细描述,应该能够反映该设计的正确性,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3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目的是将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E-R图转换成与具体机器上的DBMS(如SQLServer)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鉴于本课程设计的具体环境要求,学生在进行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特定的数据库环境。

要求学生在本阶段的设计中分几步进行:

形成初始的关系模式。将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全局概念模式(E-R图)转换成初始的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处理。为了减少或消除关系模式中存在的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根据设计所要求的规范级别,按照本课程所学知识,逐一分析各个关系模式是否满足规定的范式。

完整性设计。根据系统所涉及数据的语义,按照完整性要求规则进行完整性设计和触发器设计。

安全性设计。依据系统用户角色和权限,按照安全性理论进行必要的安全性设计和存储过程设计。

并发性设计。依据系统数据加工处理需求,对涉及并发的数据进行并发控制设计和事务设计。

在课程设计报告中应该提供本设计阶段的相关内容,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4 .创建数据库

在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创建数据库,根据需要也可建立相关数据视图和存储过程。

在课程设计报告中应该提供相关的内容,包括数据库及各个数据库对象的定义的SQL语句,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5 .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给出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及系统架构图,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系统的主要算法设计及主要界面。

6 .系统的测试

依据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给出主要的测试用例。

三、课程设计选题的原则和要求

鉴于数据库选题原理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对课程设计提出如下要求:

1

.选题原则

课程设计题目以选用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业务模型为宜,要求通过本实践性教学环节,能较好地巩固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等主要相关知识点,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概念模型,并应用现有的工具完成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自由结组,一般3-4人。

2

2 .选题要求

在后面的课题表中列出了几个设计课题,每个课题都有相应的要求或说明。各课题的难易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首先要了解设计的任务,仔细阅读各个课题的设计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情况选择其中一题,或者由指导教师指定。一般来说,选择课题应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并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为原则。

若学生对课题表以外的相关课题较感兴趣,希望选作课程设计的课题时,应征得指导教师的认可,并写出明确的设计要求和说明。

设计时要严格按照题意要求进行设计,不能随意更改。若确因条件所限,必须要改变课题要求时,应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3.参考选题

题目1:工资管理系统

1)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a)

员工每个工种基本工资的设定

b)

加班津贴管理,根据加班时间和类型给予不同的加班津贴;

c)

按照不同工种的基本工资情况、员工的考勤情况产生员工的每月的月工资;

d)员工年终奖金的生成,员工的年终奖金计算公式=(员工本年度的工资总和十津贴的总和)/12;

e)企业工资报表。能够查询单个员工的工资情况、每个部门的工资情况、按月的工资统计,并能够打印;

2)

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a)

员工考勤情况表;

b)

员工工种情况表,反映员工的工种、等级,基本工资等信息;

c)

员工津贴信息表,反映员工的加班时间,加班类别、加班天数、津贴情况等;

d)

员工基本信息表

e)

员工月工资表。

题目2:人事管理系统

1)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a)

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信息、职称等。

b)

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

c)

对于转出、辞职、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d)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个员工详细信息的查询、按婚姻状况查询、按学历查询、按工作岗位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学历、婚姻状况、岗位、参加工作时间等统计各自的员工信息;

e)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

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a)

员工基本信息表;

3

b)

员工婚姻情况表,反映员工的配偶信息;

c)

员工学历信息表,反映员工的学历、专业、毕业时间、学校、外语情况等;

企业部门信息表。

d)

企业工作岗位表;

e)

题目3: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1)

系统设计要求:

对图书馆的信息建几个表,考虑表之间的关系。

2)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a)

对数据库的编辑功能:对图书馆信息记录的添加、修改、删除。

统计)。

b)

对图书的统计(国内图书、国外图书、计算机图书、外语图书、中文图等各类图书的c)

对图书的查询(按关键字查询、模糊查询等);

界面友好。

d)

对报表的打印;

e)

题目4:能源管理收费系统

1)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a)

用户基本信息的录入:包括用户的单位、部门、姓名、联系电话、住址

水、电、气价格的管理

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用户基本信息表;

工号及权限表

b)

用户水、电、气数据的录入(每个月的数据的录入);

c)

d)

工号的管理

e)

2)

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a)

b)

水、电、气单价表及历史记录表等

c)

题目5:实验选课系统

1)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a)

实验选课系统分为教师,学生及系统管理员三类用户,学生的功能包括选课,查寻实验信息等,教师的功能包括考勤,学生实验成绩录入,查寻实验信息等。

管理员的功能包括新建教师,学生账户,设定实验课程信息(设定实验时间,地点,任课教师)。

b)

管理员可对教师,学生及实验课程信息进行修改;教师可对任课的考勤,成绩进行修改;学生可以对自己选修的课程重选,退选。

c)

管理员可删除教师,学生及实验课程信息。

进行统计;学生可查寻所学课程的实验时间,教师名单;管理员具有全系统的查寻功能。

d)

教师可查询所任课程的学生名单,实验时间,考勤及实验成绩,并可按成绩分数段2)

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a)

b)

教师,学生信息表:名字,密码等;

课程信息表,课程名,学时等;

4

c)

实验室信息表;

d)课程选修信息表,谁选了什么课程,谁任课,什么时间,地点;

题目6:员工薪资管理

1)

背景资料

a)

b)

c)

某单位现有1000名员工,其中有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

该单位下设4个科室,即经理室、财务科、技术科和销售科。

工资由基本工资、福利补贴和奖励工资构成,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工资中扣除。

每月个人的最高工资不超过3000元。工资按月发放,实际发放的工资金额为工资减去扣除。

d)

每个员工的基本资料有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和职业(如经理、工程师、销售员等)。

e)

2)

设计要求:

a)进行需求分析,编写数据字典。

b)设计E-R图。

c)

d)

e)

f)

g)

h)

实现按照科室录入个人的基本资料、工资和扣除金额的数据。

计算个人的实际发放工资。

按科室、职业分类统计人数和工资金额。

实现分类查询。

能够删除辞职人员的数据。

开发工具不限。

题目7:仪器仪表管理

1)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a)

b)

c)

新的仪器仪表信息的录入;

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仪器仪表信息的修改;

对报废仪器仪表信息的删除;

仪表基本信息的查询、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仪器仪表等)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统计功能至少包括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仪器仪表等)统计、按仪器仪表基本信息的统计等;

d)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仪器仪表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该包括仪器e)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仪器仪表基本信息表;

仪器仪表情况表,反映仪器仪表目前状态信息;

c)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a)

b)

企业工作岗位表;

厂家仪器仪表信息表.

d)

企业部门信息表。

e)

题目8:仓库设备管理

1)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a)

新的设备信息的录入;

5

b)

在借出、归还、维修时对设备信息的修改;

c)

对报废设备信息的删除;

本信息的查询、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设备等)查询、按时间点(借入时间,借出时间,归还时间)查询等,统计功能至少包括按时间段(如在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0月10日购买、借出、维修的设备等)统计、按设备基本信息的统计等;

d)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设备信息;查询功能至少应该包括设备基e)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设备基本信息表;

企业工作岗位表;

厂家设备信息表.

2)

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a)

b)

设备情况表,反映设备目前状态信息;

c)

d)

企业部门信息表。

e)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的设计报告是学生对本次课程设计的全面总结,应该反映每个设计阶段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该设计报告,应作为整个课程设计评分的书面依据和存档材料。设计报告一般要以固定规格的纸张(如A4)书写或打印并装订,字迹及图形要清楚,工整,规范。内容及要求如下:

(1)给出数据库设计各个阶段的详细设计报告

(2)写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说明

(3)提交运行的系统

(4)写出收获和体会:包括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的设想与建议

(5)每个小组进行15分钟的报告和答辩,讲解设计的方案,演示系统的运行,汇报分工与合作情况

五、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以选定课题的难易度,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为依据综合评分。从总体来说,所设计的系统应该符合设计要求,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均应提供正确的文档(设计报告),设计报告要符合规范要求。

6

序号

报告内容

所占比重

评分原则

不给分

没有

及格

不完整

不完整

不完整

有些不一致

中等

基本正确

基本可行

良好

描述正确

方案良好

优秀

描述准确

很有说服力

正确,清晰

完全一致

问题描述

设计思想

没有

不正确

具体设计的正确性

基本正确 正确,清晰

基本一致 一致 组内是否前后一致

不一致

其他

包括是否按时完成,报告格式,字迹、语言等等

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90433076a34913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